“性别视角与文学文化研究”学术论坛举行
时间:2012-11-21   作者:最新资讯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性别研究视角逐步从“女性唯一”、“女性主义唯一”走向复合与多样,从不同角度发展建构性别研究理论成为新趋势,并促进了性别研究的学科建构。

  11月3—4日,由南开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性别视角与文学文化研究”学术论坛在津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性别研究理论建构、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创作、性别视角下的文化现象、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女性书写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厦门大学教授林丹娅聚焦女性主义批评中关于文学语言批评实践的缺失,呼吁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加强相关研究。北京大学副教授贺桂梅认为,就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探讨女性、性别问题,不能单纯依靠西方当代女性主义实践提供的理论资源,也不能简单依凭理想化的“新启蒙”方式,而必须在实践史的视野中处理女性问题。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侃认为,女性主义的理论方向,当经由对“性别结构”的批判进入对社会和文化结构的批判,女性主义理论话语体系应将批判的锋芒投向社会总体性结构。

  会上,很多专家从性别视角入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联芬对新文化运动中爱伦凯“母性论”在传播中“丢失”以及遭到激进主义者批判的命运进行了追问,在比较爱伦凯和冰心的女性观基础上,联系“贤妻良母”论的现代命运,揭示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激进态势。

  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刘慧英对王蕴章主持的《妇女杂志》进行了考察,在建构妇女文化史的同时,还关注对女性文化作出贡献的男性。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惠芬考察中国男性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剪辫易服”,认为这一现象引发广泛的生活领域的革命,呈现了米尔斯所谓的“社会学的想象力”。 长春师范学院教授刘钊以《女子世界》的小说创作为例,讨论清末小说女性形象的社会性别意识与乌托邦想象。

  对少数民族文学中性别问题的观照是此次会议的一个亮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淑梅对赫哲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说唱”进行考察,认为这一独具北方民族渔猎文化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出人类童年单纯、神秘的原始思维,展示了部落联盟时期父权制的建立和母权制的式微。

  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黄晓娟通过对中越女性文学、文化的比较,挖掘不同国度、不同时空的女性共通的情感体悟和独特的主体意识,指出两国的现代女性都在书写中继承、改写着传统女性文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红旗长期关注海外的中国女性新移民作家群体,认为这些女作家从不同地域、不同层面、不同深度缔造了女性的生存史、心灵史和精神史。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