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敏教授在第十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上的学术总结
时间:2017-07-12   作者:

 女性文学研究:新空间的拓展及其问题

各位老师:

      上午好!感谢乔老师和女性文学委员会的安排,让我有机会谈一点自己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认识和体会。本次研讨会,我的基本感受是:老中青三代济济一堂,发言讨论精彩纷呈。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具体总结会议:

 一.拓展了新的研究对象

      新对象之一:媒介与性别文化。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文学的生产形态,也随之带来新的性别问题。在这方面,本届年会有了较为集中的关注,其中王侃对于人工智能写作与性别问题的思考引发了较大的反响,田美莲将以余秀华为代表的农民女作家的创作放在网络条件下进行考察,郑薇、蔚蓝对于网络女性小说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尽管不无可商榷之处,但都触及到了学界的前沿研究领域,如果意识到女性文学研究只有与更为主流的文学与文化发生关联才能有效延展自己的影响力与生命力的话,那么上述努力无疑是值得珍视的。

      另外,陆正兰对于歌曲文本性别身份建构问题的讨论、郭力、陈宁对于当代电视剧的性别分析、周雪花对于女导演王萍的性别立场的分析,在更为开阔的跨学科视野中,呈现出了性别问题在不同媒介形态中的共性与个性,为我们重返女性文学研究领域提供了别样的参照系。

      新对象之二:边缘女性文学或者对边缘文学的性别关照。我注意到,本届年会对于“边缘”的理解丰富而复杂。作为重要的研究主题,本届年会对于“地方性、民族文化与性别”的重视令人印象深刻。这其中,学者们对于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性别书写研究用力最多,刘钊之于新世纪东北少数民族女作家的社会伦理研究,以金仁顺、格致的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家性别与民族的双重身份之于创作影响的梳理,打开了讨论社会伦理的新视野。郭淑梅、范庆超、李梅英、刘颖慧等也从不同的维度讨论了东北地方文化与文学文本中的性别问题。

      除此之外,朱小平、罗婷对于湖湘女性文学、白军芳对于陕西女作家群、戴冠青对于妈祖文化、周艳丽对于中原女作家创作、傅美容对于藏文化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都通过将女性文学与文化重新嵌入地方文化格局而获得了接续地气的新契机。

      新对象之三:对类型文学的性别分析。在传统的女性文学研究格局中,对类型文学的分析是很不够的。这次年会,可以看到,性别研究的视角已经拓展到了原先研究者关注很不够的一些类型文学领域,吴玉杰对于女性军事文学的研究、肖菊萍对于女性官场小说的分析、谢鹏对于女性非虚构写作的关注、李振对80后女作家的讨论等等,使得既有的类型文学因为覆盖上了性别分析而焕发出了全新的面貌。

 

 二.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视角

      如何运用新的研究视角开掘新的研究空间,本次会议也做出了积极探索。

      刘传霞研究了现代中国女作家如何通过书写外国女性形象来建构自身知识女性身份以及自我认同,指出,这其中经历了一个将“西方主体化”到“东方主体化”再到“主体间性”视域中对外国女性形象的建构过程,体现了本土化与异域化缠斗的复杂性。这一研究引入了比较文化的视野,通过对域外文学资源的旅行与再生的历程的梳理,呈现出了现代女性文学在生成过程中被忽视的面向。

       罗婷等从“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体意识”、“女性与政治”、“女性与现代性”等三个方面,对当代美国汉学界的丁玲研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给今天方兴未艾的丁玲研究增添了新的理论坐标系。

      王翠艳从女性文学与女子高等教育校级群落现象的关系梳理入手,重点从聚合和差异两个方面讨论了女子教育资源的分布对于女性文学生成的影响,深化了文学、教育与性别的关系理解。

      陈千里的报告以“围城”意向为核心,以现代文学为场域,讨论了家庭生活中物质性与精神性的悖离以及婚姻家庭中的性别问题,从历史维度为今天重建行之有效的家庭文化提供了必要参考。

      林丹娅对于出走/出轨的文学叙事的伦理分析让人耳目一新,激活了几乎已经板结了的婚姻恋爱研究领域。

 三.探索建构和运用了新的理论/新方法

      在中国的性别状况不断发展以及文学中的性别书写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如何探寻到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予以恰当总结,本次会议也有一些新的尝试。

      乔以钢等回顾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性别研究史,对这一领域的性别视角实践提出了系统的反思,并提出了突破二元对立思维建立更为合理的性别阐释框架的思考。这一思考无论对于儿童文学研究还是女性文学研究,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马春花对伤痕文学的再解读,聚焦了集体创伤与性别的关系,特别分析了伤痕文学对女性符码化与改革文学对男性角色的重视,呈现了新时期文学未被充分意识到的性别政治。

      本届年会在理论探索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着眼于中观层面的女性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尝试渐成潮流:王纯菲提出了“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民族主体性”建构的三个维度,包括:性别伦理学、性别哲学和性别美学;王春荣提出了“区域女性文学史”的写作实践及理论建构的设想;孙桂荣提出了建立“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构想。这些构想针对了当前女性文学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从不同的维度探索了理论创新的资源、空间和路径,对于女性文学研究走向深入大有裨益。

四.探索新的更接地气的人文关怀的可能

      文学研究是有温度的研究,文学研究人文关怀是其最重要的品质,女性文学研究尤其如此。本届年会在激活和恢复女性文学研究的人文关怀方面,探索了不同的路径。

      首先,是回到本土历史语境,在阶级-革命框架中确立女性书写应有的价值。李玲对于茅盾妇女解放理论的讨论,特别指出了茅盾妇女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在于直面了妇女的出路问题,针对了妇女解放到底以社会为本位还是以妇女以本位?茅盾的妇女解放思想以社会进步作为出发点,尽管有男性视野所带来的局限,但其讨论在今天仍负有现实意义。彭江虹对于丁玲创作的讨论,特别指出其立足于妇女问题又超越了妇女问题,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一发现为如何辩证地看待丁玲的创作中女性立场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刘对陈映真小说《山路》的讨论,指出了女性角色如何通过对知识分子人格思想的二度模拟,表征出了后革命时代理想与道德的失落,其现实感也是可圈可点。

在城市-乡土二元框架中来讨论当代社会中的妇女问题及女性文学书写,成为本次会议的热点,房萍、郑斯扬、李彦文、邓利、吴雪丽、马晖等学者的研究,以立足于草根女性的立场,探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命运的复杂性,为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来自于女性文学研究者的一份心力。

      其次,在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的背景中,对海外华文文学的性别分析具有了别样的意味。王红旗、周春英、林祁、曾丽华、陈庆妃、李晓丽等征用不同国别的海外华文女作家文本,从不同方面讨论了文化认同、身份政治等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有力拓展了女性文学研究的边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还出现了对现实性别问题的直接介入式观照,这是尤为可贵的。如邵迎建对林奕含事件的细致分析,呈现出了性的暴力与权力的关系以及对文学所扮演角色的深入思考,读来很是发人深省。孙琳的“想象女博士的三种方法”,针对现实世界对于精英知识女性的污名化习见,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些研究直面现实中仍然大量存在的性别偏见,以敏锐的洞察力与富有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深入不平等的性别文化得以产生的社会文化土壤来加以针砭,现实情怀扑面而来,很是令人感动。

      除了有以上四方面的突破和推进外,本届年会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1. 如何在一个长时段的历史理论框架中来把握女性文学创作的得失,需要有更大的问题意识、研究视野与理论自觉。比如对近代女性文学研究仍然还是局限在比较小的格局中,如何引入社会文化史甚至近代史研究的前沿成果,来拓展研究视野,仍需要进一步突破;对于当代女性文学的研究,也希望能在更大的格局中来讨论,比如说,可以以女性文学研究为领域,来触及两个三十年的关系这一目前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从而推动女性文学研究能够对主流研究范式的完善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另外,对女性作家的研究,仍然高度聚焦在张爱玲、萧红等几位作家上,如何从性别视角推动对经典女性作家的研究有新的突破,以及如何在经典女性作家之外找到新的研究增长点,仍是一个难题。

2. 如何处理好文学文本内外的问题,如何处理好现实关怀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分寸感,如何推动性别立场与文本分析形成有效互动(性别立场大于文本文本),形式分析、叙事分析如何与内容分析有机结合,等等,这些问题在现有的女性文学研究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已经影响甚至阻碍了女性文学的研究走向深入。我们仍需要注意规避先验的本质主义女性主义,同时也要发掘具有性别意识的叙事特点。

3. 在跨学科视野中对前沿性别问题/领域的把握还比较简单。如新媒体条件下的文学中的性别研究,显然是一个新的研究增长点,但是否描写了激进的女性场景,实现了性别的僭越和流动,为女性读者喜闻乐见就是网络女性主义?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好好研究,不能简单化处理。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上海大学 董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