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林丹娅教授的工作报告
时间:2015-08-13   作者: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林丹娅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朋友们: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呼和浩特,庆祝“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20周年暨中国女性文学第12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隆重开幕。

    20年前,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子文学》杂志社、首都师范大学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成果积累的水到渠成,而从之后的发展来看,这次研讨会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这一年正逢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借着这股强劲东风,在当代文学研究会领导张炯、吴思敬等先生的支持下,经谭湘、金燕玉女士和同道们的积极运作,正式成立了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第一任主任由张炯先生兼任,第二任主任由谭湘女士担任。今天谭湘主任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到会,由我对委员会20年来的工作历程与成果做一个简要的回顾与汇报。

第一,在学术研究与交流方面:

1995年成立的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是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成立旨在深化女性文学的发展与研究,促进女性意识的提升以改善性别不平等的文化话语结构与环境,并以富有成效的工作成果推动高等教育体制内的女性文学教学与研究的立足与可持续发展,推进女性文学学科建设。委员会借助自身这个平台,首先以定期召开研讨会的交流与合作形式,集结起国内外女性文学和性别研究领域的人才与队伍。委员会整合与借重从个体、民间到高校、科研单位,报刊杂志、出版社、乃至企业等各方面的社会力量与资源,截至2015年的这一次,已举办了12次全国性、国际性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四次中国女性文学奖颁奖活动。它们分别是1995年由首都师范大学吴思敬教授在北京承办的第一届;1996年由江苏社会科学院金燕玉研究员在南京承办的第二届;1997年由厦门大学林丹娅教授在厦门承办的第三届;1998年由谭湘秘书长组织女性文学委员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作协创研部在北京与承德主办的第四届和首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并由花山出版社出版了获奖作品丛书。中国女性文学奖的设立,被媒体称为“这是建国以来首届以女性文学为题旨的评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站在关怀两性和谐,凸现女性独立文化空间,促进人类文化整体发展的高度对在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者的高规格评奖。它在我国已有各类文学奖项中独具一格,具有崭新的开创意义”;接着是2000年由贵州师范大学林树明教授在贵阳承办的第五届; 2003年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郭淑梅研究员在哈尔滨承办的第六届和第二届(莱蒂菲杯)中国女性文学奖;2005年由河南大学刘思谦和洛阳师范学院张凌江教授在开封与洛阳承办的第七届暨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2007年由山西省女作家协会蒋韵主席在太原承办的第八届暨高校女性文学教材建设研讨会;2009年由云南大学降红燕教授在昆明承办的第九届和第三届(长城汽车杯)中国女性文学奖;2011年由厦门大学林丹娅教授在厦门承办的第十届;2013年由广西民族大学黄晓娟教授在南宁承办的第十一届;2015年由职大学报周秉高主编和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李怀柱院长在呼和浩特承办的第十二届暨第四届中国女性文学奖。这里还要特别指出来的是2001年由香港大学谭国根教授和浸会大学叶少娴教授在香港承办的性别与当代文学研讨会,由于某种原因而未在名称上冠予排序。

除了上述这类大型全国性、国际性研讨会外,委员会的主要学术骨干还根据各时期各阶段各自所关注的问题或研究课题,不定期组织举办各种专题性研讨会,如陈惠芬研究员主办的上海研讨会、屈雅君教授主办的西安研讨会、乔以钢教授主办的天津研讨会、王侃教授主办的杭州研讨会、董丽敏教授主办的上海研讨会、王红旗主任主办的北京研讨会等,形式多样,议题切时,思想活跃,互动频繁的研讨会,使委员会产生强烈的凝聚力,使委员会的学术生命生机盎然,学术使命富有成效。

随着研究实力与学术影响力的扩大,委员会也越来越重视与世界相关高校、文学团体的互访与交流。近些年我们的成员包括学生在内,越来越频繁地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访学等途径,走出国门,在国际性视野基础上进行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并从个人层面拓展到团体层面,委员会曾应邀域外的学术机构,文学团体,相关高校,参加在美国、加拿大、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举行的相关研讨会,交流学术信息,交换意见观点,互相促进,共享资源。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网站(http://www.ccfl.org.cn/),到现在为止,已有河北教育出版社南开大学文学院厦门大学中文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上海大学理事单位轮值维护

理事单位轮值维护

委员会高水平研讨会的持续召开,成员们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发表,引起包括《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文摘》等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媒体的关注与支持,在本领域内部外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对改善话语环境,推动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和性别研究更广泛更深入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显明与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教学、教材与学科建设方面:

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全国各省市高校,她们对女性文学的研究兴趣与研究有成,对女性文学、性别文化研究进入高校教学体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年来仅从参加委员会的成员身份数据来看,可见拥有高级职称者越来越多,担任硕导、博导者不断增加,而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者的学生也逐年增多,从事本领域教学研究的中青年骨干与后备力量不断涌现,形成老中青三代结构合理、可持续性发展的态势。在课程设置方面,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在一些高校已形成纵横交织的课程网络系统,覆盖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研究的各个层面,构建了本学科、多学科、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女性文学教学在这一良性生态环境中逐步规范化、系统化、精品化,各高校开设的女性文学课程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兴趣,深受欢迎,由此培育出一批具有敏锐的性别意识和较高学术能力的专门研究人才,也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先进性别文化意识的新一代做出贡献。

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科研积累,我们充分意识到编纂出版一部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共识性的高质量教材迫到眉睫。2006年,由谭湘主任策划,女性文学委员会与河北教育出版社发起,乔以钢、林丹娅教授担纲主编,集合了活跃于国内近20多所高校女性文学教研第一线的学者,编写《女性文学教程》。2007年出版后,即获中国当代文学优秀成果奖,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新闻出版署 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等。这部教材不仅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教学的必备书,同时也是中国女性文学学科建设进程的标志性成果。

总之,20年来,女性文学委员会以持之不懈的努力,有效地组织起国内外女性文学研究的有生力量。而学者们以持之不懈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性别意识话语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渗透与影响,在中国女性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十分显要与重要的作用。

“妇女是最漫长的革命”,既然我们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同享雷电与阳光,20年来,委员会和我们一起经历并成长。虽然我们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如何通过我们的教学与研究实践活动,更好地推进性别平等文化的建设与实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坚信,有这20年奠定的良好基础,委员会的工作和中国女性文学事业一起,定能更上一层楼,开拓新局面。

    最后,藉委员会成立20周年之际,我受委员会委托,向为委员会初创与发展时期立下汗马功劳的各位前辈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今天未能到会的刘思谦、盛英、金燕玉等老师,以及一直为委员会工作倾注巨大热忱与心血的谭湘主任,致以深切的敬意,祝她们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同时,我也受未能到会的谭湘主任、具体负责这次大会统筹的乔以钢教授委托,还要衷心感谢《职大学报》多年来特别设立了女性文学专栏以支持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也由此,职报周秉高主编、专栏负责人周晓宁教授让我们结识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李怀柱院长。为成功举办这次研讨会,你们倾注了大量时间、心力与精力。办会事无巨细,您们事必躬亲,朴素真挚,其中细节,倍加感人。我们只能说,我们真的很有幸,可以结缘您们,得到这么大力度与贴心的支持,正因为女性文学事业有这些知音,我们才能够走到今天,走得这样生机勃勃,这样对社会进步有利,并且走向注定必定充满希望的未来。

谢谢。

2015719  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