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性别研究与批评”学术信息(2008)二
时间:2010-04-14   作者:

(二)中国妇女基本理论、性别观、性别地位研究

论先进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顾爱华//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1

论构建和谐性别关系的动力与平衡机制/潘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充分发挥妇女研究的作用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顾秀莲//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

性别平等与和谐社会构建: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讨论:2007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观点综述/马焱,陈慧平//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

论性别和谐/叶文振//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6//人大D4232009年第2

女性精神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与男女平等/刘新华//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2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社会政策研究/李红//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回族女性研究述评/马燕//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2

合作与竞争:构建性别和谐的重要互动方式/周爱民//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

从男女平等走向社会和谐/王雪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

中国当代女性发展与社会性别意识/杨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

中国农村社会性别意识量表的发展与验证/杨雪燕,李树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2//人大D4232008年第4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性别理论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性别研究》/陈慧平//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

性别和谐视阈中的女性发展/李兰芬//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

国家话语与中国妇女解放的话语生产机制/揭爱华//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4//人大D4232008年第4

性别平等主题与和谐文化建设/刘卓红等//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4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性别主流化/杨继宏等//人权2008年第4

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观对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影响/胡彬//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

底层妇女的命运:当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及其限度/郭圣莉等//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人大D4232008年第6

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问题探析/曹桂华//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妇女解放的进程与法制建设/邬沈青//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5

女性的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杨永忠等//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 5

社会性别预算:一个独特视角的思考/李兰英,郭彦卿//当代财经2008年第5

寻找时代新女性:首届中美女性发展经验论坛纪要/夏云梦//中国女性文化20085月总第9

性别平等/马莎·伯克博士;芭芭拉·克莱博士//首届中美女性发展论坛的一个关键点//中国女性文化20085月总第9

促进性别平等建设和谐社会:“性别研究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张励仁//中国女性文化20085月总第9

试论文化传统对妇女解放的影响:以西方女权运动、伊斯兰女权运动和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为中心/范若兰//华中师大学报2008年第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康沛竹//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人大D4232008年第6

男女平等的目标和途径:从女性的能力发展看待男女平等/杨丹//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年第5

突破性别定型观念,培养女性的创新能力/戚朝霞//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5

我国法制建设视阈下的妇女解放之路/邬沈青//长春师院学报2008年第6

浅析“双性和谐”理论产生的本土背景/钟海燕,蒋永国//中国女性主义20086月总第10

回顾与反思:改革开放后关于中国妇女解放的研究文献综述/王纪芒//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6

妇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展的研究/侯公林,洪顺姬//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6

论构建先进性别文化/谭琳//中国人口报2008826

性别平等:考量社会和谐的新向度/侯治水等//理论导刊2008年第8

人权与性别平等/张晓玲//广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9

法律制度对我国性别平等进程的影响/杨梅芳//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10

共促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热烈祝贺中国妇女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中国妇女报200811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再立新功:在中国妇女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刘延东(20081031//中国妇女报200811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妇女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20081031/陈至立//中国妇女报200811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动员全国各族各界妇女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妇女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81031中国妇女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黄晴宜//中国妇女报2008111

团结奋进谱写中国妇女运动的新篇章(20081031/顾秀莲//中国妇女报2008111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20081031中国妇女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妇女报2008111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妇女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词(20081128/黄晴宜//中国妇女报20081129

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在全国妇联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陈至立//中国妇女报20081224

中国女性主义问题/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年第8//人大D4232009年第4

…………………………………………

以自我改变为特征的妇女赋权项目的路径探索:基于国际计划与《农家女》杂志社“妇女赋权”项目的实证研究/韩央迪//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2

女性领导心理冲突的原因初探/王郁芳//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2

母亲管理:老子管理思想本质的新诠释/卢志民,黎永泰//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第5

中国女官员群体透视/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女性领导人才规律研究课题组//人民论坛2008年第18

政界“女强人”的最大烦恼:“女强人危机”调查/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人民论坛2008年第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妇女就业的理论与时间一一/韩廉,李斌//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4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专题笔谈辑录(共9篇)/莫文秀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4

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2008年社会学年会”相关研究综述/马冬玲//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

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运动实践探索:“双学双比”活动评估报告/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双学双比”项目组//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2//人大D4232008年第4

从一个小山村看中国妇女世纪变迁和30年农村变革/李小江//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6//人大D4232009年第1

她们,影响了一一个时代:十大女性改革新闻人物风采展示/耿兴敏//中国妇女报20081129

百名女性新闻人物荣誉榜//中国妇女报20081129

农村女性,在男权制的残余中冉起:学者李银河关于河北后村女性权利现状的调查/蔡双喜//中国妇女报2008828  

“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20年理论研讨会述平/史凯亮//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2

利益·权利·法律:从四大机制看妇女法/左玉迪//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

关于立法中构建社会性别影响评价制度的思考/唐芳//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5

浅议《物权法》对妇女权益的保护:从社会性别角度审视《物权法》/黄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5

论中国保障妇女权益法律理念的变迁: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各地实施办法修改为例/莫文秀//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5//人大D4232009年第1

未竟的性别平等:一项基于权力职场的考察/周玉//东南学术2008年第6//人大D4232009年第2

当公民权遭遇性别:非正轨就业女性的社会福利问题研究综述/唐斌尧//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4//人大D4232008年第6

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歧视问题/刘明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5

维护失业女工的生育保险权益:各省市《失业保险条例》和《生育保险条例》研究/潘锦棠//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5

论环境法制下的女性地位/于群//华南师大学报2008年第6

社会转型期全民自觉维护政策公正的范例:世纪之交的“妇女回家”、“阶段就业”论争与“十五”就业政策/韩廉//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6//人大D4232009年第1

论妇联在行政法上的法律地位/刘永廷//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

关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思考/李亚平//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2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思考/刘莉//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6

中国妇女组织与环境保护工作/孙晓梅//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6

妇联干部对妇联组织的认知与评价:关于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状况的调查研究/丁娟//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1//人大D4232008年第3

关于香港文化施政报告和妇女权利的思考/文洁华;侯书芸译//中国女性主义20086月总第10

台湾性别平等立法推进考察/李慧英,邓飞//中国女性主义20086月总第10

………………………………

女性职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述评/黄洁华//广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人大D4232008年第4

中国城市居民环境友好行为之性别差异分析/龚文娟//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6

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王天夫等//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

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以上海市《外来媳妇》为例/赵丽丽//江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2

城市女性休闲活动的职业差异研究:以绍兴市为例/周恺等//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5

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李春玲,李实//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

女性老年人社会适应的调查与分析/陈勃等//贵州师大学报2008年第6

女性就业的身体歧视现象分析及对策/白蔚//沈阳师大学报2008年第2

中国打工妹主体性的多元建构/余晓敏//二十一世纪20088月号(第4期)

打工妹的身份认同:内涵、根源及影响分析:《中国女工》解读/严汇,高景柱//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4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性别歧视维度及程度的实证分析/颜士梅//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6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述评/朱海忠//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

女性民俗与社会和谐:以温州市为例/邱国珍等//民俗研究2008年第1

村民自治制度中的农村妇女参与/潘萍//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

东乡族、保安族女性与民族发展/李育红//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2

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兼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现途径/尹旦萍//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3//人大D4232008年第4

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互动研究/张清霞//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5

中国农村家庭社会性别关系模式的探索性研究/杨雪燕,李树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5

中国农村留守女童状况研究/段成荣等//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6//人大D4232009年第2

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性探析:豫东HC村的个案研究/李喜荣//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6

我国农村女性终身学习体系运行方式研究:以山东农村女性为例/王蕾蕾//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6

山东男女科技人才素质对比研究/赵艳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1

我国女性与科技相互选择分析及应对/李乐旋,温珂//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

美女经济中的权力关系/刘莉//广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

“消费的城市”与“边缘”的“她们”:转型社会中进城家政女工生存境遇研考/杨书//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7//人大D4232008年第6

身体流动与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车消费/林晓珊//浙江学刊//人大D4232009年第2

关注女性群体内部差异:以家务劳动时间为例/李芬//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1

男性消费者自我概念模型构建之研究/曾德明,张亭森//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

身体化: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生存境遇/孙玉霞//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3

两性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杨菊花//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

女性消费生活方式的社会建构与反思/许艳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6

……………………………………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专家教授笔谈/刘伯红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1

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平台搭建与路径选择/单艺斌//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妇女教育的新推进/韩廉,沈波濒//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2

老龄化背景下的女性高等教育:“第四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筹备会暨老龄化背景下的女性高等教育研讨会”综述/刘利群,张警婕//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

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分析/刘泽云//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2

中国女校的生存背景与女校理论探析/吴宏岳//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4

知识女性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影响及对策/王剑敏//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

构建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石彤//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

高等师范学校女生性别意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昌吉学院在校女大学生为例/孙桂芝//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2

贴近实际突出特色切实提高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易银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2

2001—2006男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横断历史研究/辛自强//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

女大学生内隐集体自尊研究/王柳生,江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人大D4232008年第4

女子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黄海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

浅析高校女子体育教育中的几个问题/马良,刘壮//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

创业型经济时代高校实施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与思路/唐红娟//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4

休闲与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李云霞//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5

人职匹配理论与女大学生就业选择/李晓明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5

淑女教育究竟满足谁的需要:评时下所谓时尚的“淑女教育”/佟吉清//中国妇女报2008331

“淑女”不“淑女”,都该受尊重:再评时下所谓时尚的“淑女教育”/吕频//中国妇女报200847

塑造“贤妻良母”还是培养“自立自强”?:当代中国高校女生组织的社会性别分析/高靓//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5

“婚前守贞”教育属倒行逆施/陈蓉霞//中国妇女报55

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性教育/方刚//中国妇女报200857

女中学生网络交往研究/金莉娟,姚本先//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

课程中新型性别文化的重构/李艳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5

……………………

从我国离婚制度的发展看女性地位的变迁/李琼英//安徽师大学报2008年第6

女性在家庭中的保护权益保护机制研究/曾二秀//华南师大学报2008年第6

解读拐卖:家庭婚姻制度的性别分析/章立明//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6

从性的客体到性的主体:以强奸法为例看妇女地位的转变/赵合俊//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

中国内地与香港针对妇女和儿童性暴力的理论及实务研究/陈高凌等//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人大D4232008年第6

论品格证据在性骚扰案件中的运用/骆东平//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6

福建省吸毒群体的性别差异比较/朱萍,陈沙麦//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5

当代中国婚姻文化嬗变之探析/吴宗友//安徽大学学报2008年第3

建构与本质:性别平等的路径探讨:基于择偶标准的研究/王丽丽//沈阳师大学报2008年第1

从择偶坡度分析城市女性的婚姻挤压:以深圳市为例/易松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

试论离婚自由调控体系之构建/陈群峰//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5

改革开放以来的婚姻家庭立法与妇女权益保障/杨大文//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6//人大D4232009年第2

婚姻自由遭遇宗法观念/郑晗等//中国妇女报2008126

不能以母性的名义让女人回家:与《妇女不能以伤害母性为代价》一文作者商榷/陈蓉霞//中国妇女报200833

“娃娃亲”解体,惠安女受惠心安:探究福建省惠安县“娃娃亲”退婚风潮/张梅//中国妇女报20081216(负责处理此类案件的当地派出所民警说,风俗的力量太强大了,女方要是坚持不给钱,“当地人的口水都惠把她淹死。”

边陲城市的女同健康热线研究/曹晋等//新闻大学2008年秋//人大D4232009年第1

“同人女”现象的分析与思考/王萍等//青年研究2008年第10//人大D4232009年第1

关注女性犯罪  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宋胜尊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1

从角色转变解读流动女性犯罪/包路芳//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6

论家庭暴力防护中之民事保护令制度/宋炳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1

在相似的文字背后: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亲属相犯”与当代“家庭暴力”法律的比较分析/田小梅//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5

歧视性“性别刻板印象”的伦理探究及干预/黄约//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2

性别偏好的弱化与家庭养老的自适应/基于常州市农村的调查/杨立雄,李星瑶//江海学刊2008年第1

从性别生存及命运看我国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谢玉娥,王利勤//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第1

“男孩偏好”的“奥秘”:从性别生存及命运看我国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谢玉娥,王利勤//中国女性文化20085月总第9

出生性别比失衡与小城镇生活方式的关联性思考/周全德,刘菡//中州学刊2008年第3

谁莱避孕?谁来流产?/王向贤//中国女性主义20086月总第10

“两头蹲”婚居药方难治性别失衡病/叶祝颐//中国妇女报200857

女性参与体育运动中性别平等与差异/马良,刘壮//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1

海南两个黎族社区那女村民性和生育观念研究/王瑜等//海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

21世纪初女性主义视角中的女子健身方式初探/刘曼罗//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3

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与农村妇代会组织的异化:基于河南宇县的调查分析/杨翠萍//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3

社会性别公平促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在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领域的探索/李亮等//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杨军昌,王希隆//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

藏族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目的分析:以拉萨市为例/周俊山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4

社会性别与艾滋病:对一位女性艾滋病患者生命历程的性别分析/张翠娥//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