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娥整理
⒈ 总论 论文学史应有女性的一席之地 郭海文 湖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⑵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男女两性对现代启蒙认识的差异 由文本对照引起的思考 赵启鹏 东方论坛2003年第4期 女性散文与女性世界 读《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亲情散文精选》 高洪波 文艺报2003年11月4日 从"青春之歌"到"长恨歌" 中国当代小说的叙事奥秘及其美学变迁的一个视角 张清华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 女作家小说中叙事距离的模糊性 何彬 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 别样风情 女性作家笔下的新历史主义小说 何敏 福建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80年代以来) 镜中飞翔 现代性文化语境中"自我"的重建 论20世纪末的中国女性写作 王金胜 玉溪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文学视野中职业女性的"性"生存状态 田小枫 洛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穿越生存迷障的质询 谈80年代末以来女作家的家族小说 刘慧敏,周红 百花洲2003年第3期 90年代女性散文的个人意识 杨珺 黄河2003年第1期 "在京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交流座谈会"召开 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重读冰心 汪卫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1期 残雪印象 北方 山花2003年第2期 为乡村教师代言的真诚书写 评长篇小说《不是因为爱情》 李运抟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2期(曹阿娣) 解读池莉 浅论池莉的生活观爱情观 彭敏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迟子建 珍惜写下的每一个字 董彦 中国文化报2003年7月17日 白领的处境 川妮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4期(《白领的午餐》) 自救·身份·文事 丁玲文事再探讨 纪秀明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诗一样的日子还在吗? 读冬至的《入住望京的女人们》 温儒敏 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 小桥流水人家 记"新月派"女诗人方令孺 章洁思 传记文学2003年第8期 虹影 从"饥饿的女儿"到文坛骁将 钟钟 名人传记2003年第11期 永恒对立的伤口 阅读蒋韵 孙梅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十九岁(创作谈) 林白 青年文学2003年第10期 浮出历史地表之后 凌叔华女性观发展轨迹探寻 韩仪 北方论丛2003年5期 "妄想"的颠覆 试论庐隐的女性意识自觉与局限 何玉嘉 广西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豪气与灵气 读彭诚散文集《永远的神女》 王诚良 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任溶溶儿童诗的情境化语言 庞灵芝 浙江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让语言站起来 盛可以 南方文坛2003年第5期 记忆中的一个岛 关于舒婷 北北 北京文学原创版2003年第8期 冲击云围的月亮 苏青、张爱玲比较论 吕志,李萍萍 保定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迷人的乡土之美 张静 文艺报2003年4月12日(孙桂金) 文学应当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 铁凝,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被"空镜子"照亮的万方 金汕 人物2003年第3期 王安忆 为审美而关注女性 吕频 中国妇女报2003年1月6日 亲爱的赵雅莉 王海玲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2期(《"四张"女人》) 谢彩霞的《岸边的婚姻》 如歌如诗的小说 木弓 文艺报2003年3月29日 狐狸的尾巴 张宇 莽原2003年第1期(徐坤评论) 当代女作家谈艺录 徐小斌卷 青春2003年第1期 为杨绛声辩 王若 中华读书报2003年6月18日 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有关生活的对话 叶广芩,屈雅君 北京文学2003年第5期 伊蕾访谈录 "我无边无沿" 朵渔 诗选刊2003年第6期 生命自顾自地去了 谈近期有关张爱玲的书籍 安然 中国妇女报2003年11月17日 等待的不是雪 张虹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1期 张抗抗谈创作 注重性别 走出囿限 王君 中国妇女报2003年11月17日 六十年的叩问 赵冬苓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2期(《为了未来的诉讼》) 论戴望舒诗歌中的女性意象 张婧磊 东疆学刊2003年第1期 老舍小说创作的女性观 荆云波 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鲁迅、张爱玲生命哲学之比较 查长莲 东方丛刊2003年第1期 言说和被言说的孤独 看马原与陈染笔下的女性 周洁 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注入男/女主体性灵的并蒂莲 杨骚、白薇剧作审美内涵的性别差异 陈敏 福建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⑴ 女性·性别理论研究
性别理论·学术研究·当代批评 李祥林 新余高专学报2003年第1期
性属理论与文学研究 王晓路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2期 人大J1,2003年第5期
性别理论与当代批评 李祥林 民族艺术2003年第2期
性别 主题研究的新维度 赵树勤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郑国庆 东南学术2003年第2期
女性主义者宣言 顾艳 两性视野2003年2月版
女性话语的建立 陈铉美 百花洲2003年第2期
自陷囹圄的女性主义 魏天真 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
女性启蒙的虚妄 兼谈现代女性的社会存在角色 施依秀 百花洲2003年第2期 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3期
与性别无关 魏微 文艺报2003年3月4日
我们的灰色地带 浮游于学术和生活之间 关于女性与文学、心理、社会的对话 赵薇,温媛媛 两性视野网2003年
殊途同归 实现文化政治生态平衡 万莲子 两性视野网2003年
"阴阳和谐"与"双性同体"之比较 罗婷,卫泽 东方丛刊2003年第3期
关于当代中国(大陆)三代女批评家的笔记 陈骏涛 东南学术2003年第1期
"女性定义"和"女性写作"析论 李璐 江汉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第20期)
女性写作与当前文学 关键词种种 从《反抗与困境》一书想到的 金岱 百花洲2003年第4期
西域"葡萄"如何移植 陈志红的《反抗与困境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 游?j炳 文艺报2003年5月10日
百年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论纲 王吉鹏,马琳,赵欣 通化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 屈雅君 文艺报2003年3月4日 新华文摘2003年第6期
女性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的语境差异 屈雅君 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2期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开拓"笔谈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女性诗学" 杨剑龙
谈女性文学研究的基础性建设 乔以钢
女性主义批评与男性文化视阈 丁帆
有差异的声音 女性主义批评之我见 张凌江
海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人大J3,2003年第5期
男性文本 女性主义批评不该忘却的话语场地 王宇 文艺评论2003年第2期
本土话语资源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 王宇 河北学刊2003年第5期
女权主义文论与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 邓洁萍 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 双重落差与文化学分析 杨莉馨 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1期
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 杨莉馨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 贺桂梅 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新华文摘2004年第3期
女性批评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王绯 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来自性别视角的女性主义阐释 顾晓玲 盐城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浅论新时期内蒙古女性文艺批评的旨向 高明霞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女性批判 中国男作家的男权话语 盛英 两性视野2003年2月版
对当代中国男作家的男权话语批判策略 荣维毅 中国妇女报2003年3月17日
男性的失语 傅书华 中国文化报2003年3月11日
男性意识与文学性征 陈建光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当代女性写作中的几个问题及三代女批评家描述 陈骏涛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女性写作和女性欲望对象化的共谋关系 刘慧英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文学的基点 禹建湘 娄底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 贾美艳 黄河2003年第1期
女性写作促进妇女理论建设 荒林 中国妇女报2003年8月19日
写作、印象及内心活动 魏微,朱文颖 作家杂志2003年第4期
僭越的理由 语言中的非道德倾向 艾云 百花洲2003年第1期
时间 就从恐惧说起 艾云 钟山2003年第2期(女性与写作)
拯救个人感受性 艾云 花城2003年第6期
现代学者的三位女性文学史考察 林树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1期(谢无量,谭正壁,梁乙真研究)
"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述略 王绯 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1851~1930)
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 刘思谦 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人大J1,2003年第9期
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 乔以钢 南开学报2003年第2期 新华文摘2003年第6期
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 刘思谦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职大学报2003年第1期
关于文学的"性别"思考 大陆"女性文学"研究的学术启示 谢玉娥 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命名视野中的"女性文学" 林晓云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试论"女性文学阐释学"的建构 张?�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之辨析 任一鸣 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尴尬 中国女性文学的境地 刘芷路 当代文坛2003年第6期
第二届(莱蒂菲杯)中国女性文学奖评奖结束 亦青 文艺报2003年12月6日
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决出 采薇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12月10日
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揭晓 文学报2003年12月18日
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莱蒂菲杯)获奖名单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12月23日
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莱蒂菲杯)评颁奖活动专刊 黑龙江省社科院主办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通讯2003年12月27日(第13期)
从书写空白到期待宽容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之回顾与前瞻 《找寻夏娃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之评述及思索 梁振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女性文学"的现代传统 贺桂梅 中华读书报2003年4月23日(《多彩的旋律》书评)
呼唤重构理想的女性世界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评介 陈福郎 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0期
启蒙叙事的另一张面孔 评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 王宇 文艺报2003年10月28日
文学 在炒作中走向前台? 关于"文学先生"与"文学女士"的调查报告 赵勇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3期
被问题追逼 萌萌与崔卫平 艾云 百花洲2003年第6期
批评的荣耀 读崔卫平的《积极生活》 沙金 中国妇女报2003年12月15日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爱情关系的演变 郭丽 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倾斜的"真实"与"审美" 报告文学中的妇女问题及男权意识 张瑷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5期(现当代)
从深闺媛秀到问题少女 20世纪女性文学中的未成年人叙事视角透视 施蕾蕾 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20世纪女性写作的生长点 徐坤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突围与陷落 由女性文学的嬗变看妇女解放的艰难历程 王金霞 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艺术嬗变 李晓峰 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女权理性视野下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王颖 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鸟瞰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 贾世传,陆文采 辽宁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
心灵的呼唤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农莉芳,李蔚松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0世纪女性写作的文学史意义 张吕 石河子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自审· 批判·超越 试析20世纪女性写作的自审视角 胡慧翼 海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斩不断的"情爱"情结 女性文学情爱主题特征概述 张华 海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女性自由之旅 罪恶或乌托邦 张灿荣 泉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从女性文学透视女性性别意识的自觉 李秋菊 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从女性文学的发展看中国的妇女解放 曾宪瑛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困惑与挣脱 从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看女性的成长与解放 陈雅贤 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家族·女性·历史 女性家族叙事分析 叶永胜 阜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世纪两极 五四女性写作与晚生代女性写作 王凤仙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解构"母亲神话"与重建"母性关怀" 切入女性文本的一种视角 王虹艳 辽宁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现当代)
女性主义审美观照下的男性文学形象 隋丽 辽宁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现当代)
凝视"背影"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 陈千里 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20世纪中国女性诗歌主体意识发展概观 李蓉 浙江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性别意识反思 李玲 海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现代作家性别与女性形象审美创造 姜燕 山东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异性作家笔下的家庭女教师形象比较 张丽 枣庄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败家"的女人 现代文学"家"解体的内驱力和可凝固性 朱德娟,张艳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热女 洋场都市里激进的女权实践者 论新感觉派小说中的一类人物 孙国华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天使型女性 男性自我拯救的道具 李玲 福建论坛2003年第2期
现代文学叛逆女性形象分析 尹季 信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中国现代性爱文学性爱分离的文化选择 精神分析学与中国20世纪性爱文学研究之五 毛正天 求索2003年第3期
精神分析学与中国现代性爱文学的"自叙传"特质 精神分析学与2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研究 毛正天 求索2003年第5期
精神分析学与2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的心理内视取向 毛正天 求索2003年第6期
鸳鸯蝴蝶派对柯南道尔小说女性形象的移植 徐朝友 安徽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一朵时代风雨中的双色奇葩 谈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倾斜与补偿 王君义,张立群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女性神话"的建构与颠覆 现代女性书写的历史窘困与贫乏 戚学英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1期(现代文学)
现代女性文学发生的理论前导 重读"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论 王春荣 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5期
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渊源 王桂荣 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母题 王桂荣 辽宁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性别意识与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创作追求 金文野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学术交流2003年第5期
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人性价值 周淑蓉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灵魂的错位 论中国现代知识女性的书写 陈树萍,李相银 思想战线2003年第5期
中国现代女性散文创作流变论 包晓玲 求索2003年第4期
大街和女人 中国现代派小说中的都市女人 陈晓兰 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5期
论五四以来"典妻"题材小说的衍变 刘传霞,石万鹏 河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五四女性写作主题意识的反思 王凤仙 洛阳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五四"女作家对两性关系的审视 范国英 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论"五四"时期的女性书写 杨欣 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文化碰撞与精神遇合 论五四女作家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历史语境 王珊 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论基督教文化与五四女作家研究的视角与走向 王珊 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性与性别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小说叙事 卢建红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乡村妇女生活的伦理思考 20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浅谈 (韩)金炫?s 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红色恋人的天路历程 叶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革命加恋爱"小说)
20年代后期中国女作家关于婚恋伦理的探讨 乐铄 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写作中的女性民俗视角 白晓霞 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浅析20世纪30年代初期男性作家的女性观 以小说创作为例 白晓霞 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不同文本 不同声音 20世纪40年代男女作家小说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左怀建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女性成长故事 两性作家的不同诠释 《遥远的爱》与《虹》、《冲出云围的月亮》比较论 程丽蓉 四川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家 女性的悲剧 现代女性戏剧之悲剧论 苏琼 广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⑶ 当代文学研究
汇合与错位 论中国新时期文学初期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石万鹏 东岳论丛2003年第1期
文学中的妇女性别角色 代迅 百花洲2003年第1期
论新时期中国文学女性形象的时代意蕴 张丽杰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难以走出的樊篱 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文学思考 刘颖娣 忻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嫦娥奔月神话的现代变形和原型解码 周建华,刘汉波 光明日报2003年4月30日
不该这样彻底否定刘三姐 王贵福 文艺报2003年4月24日
维护或是反叛 论"性"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存在状态 唐孕莲,杨经建 衡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被"进步"迷失的女性 从随笔中的革命女性形象谈起 李巧宁 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4期 人大D423,2003年第5期(当代)
"文革"农村小说 女性命运观照及伦理探索 任美衡 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母亲的放逐、重构和复归 当代文化和小说中的自然 张柱林 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八十年代男子汉文学中的传统意识 宋凯果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社会性别相像与男性的自我认同 对20世纪后半叶男性叙事文本的一种考察 王宇 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传统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性别意识的萌醒 西慧玲 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承袭与反叛的双重变奏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走向初探 王建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新时期女性文学的起飞与徘徊现象 袁珍琴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爱情观 惠百团 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意识形态与性别认同延长期 新时期女作家群性别观念研究 刘莉 长城2003年第6期
文化生态的重构 女性主义文学的文化学意义 石潇纯 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对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写作的几点质疑 张永艳 广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 杨子奇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女性话语 建构的迷惘 女作家对女性话语建构的探索 车晓勤 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突围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一个尴尬命题 禹建湘 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浅评当代女性主义作家 任玲玲 文史杂志2003年第2期
当代女性写作的历史 女性写作20年 张红萍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性爱 当代女性文学的基点及其缺失 邹巅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2期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丁伊莎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对中国当代"时代女性文学"的反思 刘文菊,肖向东 湖北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女性文学女儿化审美心态的对抗与突围 隋丽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当代女性文学与精神分析学 赵树勤 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人大J1,2003年第9期
弱势女性与当代文化书写 孙桂荣 学术论坛2003年第3期
女性写作中爱情理想话语的解构 从王安忆、张洁、铁凝到池莉 汪云霞 沧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性别的文本和文本的性别 对三位女性作家作品的解读 黄薇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试论当代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及其文学观 李晓峰 渭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欲望书写 当代女性主义的性别体认及却失 顾晓玲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男权话语下的女性写作 对近二十年来女性写作的一点思考 高东洋,金永辉 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三种强调 何雁 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浮出历史地表"与"被看" 对当代女性写作热潮的一种反思 禹建湘 当代文坛2003年第6期
女性的发现 新时期女性散文论 赵树勤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沉重的肉身,黑夜中的澄明 新时期女性散文中孕育文化初探 徐珊 文艺评论2003年第5期
新时期女性主义诗歌创作论 金文野 中外诗歌研究2003年第1期 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被看群体的激情逃亡 当代中国女性诗歌扫描 李保平 艺术广角2003年第2期
解构传统的8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 罗振亚 文史哲2003年第4期
认同与倒置 当代小说中职业女性性别突围的两种悲剧 田小枫 南都学坛2003年第3期
理性的消隐 当下爱情小说的后现代状况 徐仲佳 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性描写的伦理思考和艺术原则 周博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小说)
小说应当怎样描写性爱? 张东焱 文艺报2003年5月10日
跟美国学生一起读中国女性小说 朱虹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撒娇、调情与话语的放纵 从小说篇名的暧昧性说起 洪治纲 文学报2003年8月28日
使命感消失的背后 当代女作家小说创作探析 王碧瑶 楚雄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解构偶像,摧毁童话 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青少年成长困境 黄玉梅 玉林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对知识分子独具特色的审视 新时期女性学者小说家的理性意识 孙玉双 锦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女性笔下的"性爱"阐释 浅析新时期女性小说创作中的价值探求 邱单丹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新时期藏族女性小说发展轨迹 (藏族)亚嬉 民族文学2003年第9期
"疯癫"女性对传统男权意识的抗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中的"疯癫"女性书写 廖冬梅 嘉应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在性意识觉醒中酝酿出走 略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女性小说创作 张光英 宁德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论当代女性小说对"爱情神话"的解构 廖冬梅 娄底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女性新历史小说"笔谈
1、 走进历史隧洞的女性写作 刘思谦
2、 将一束光带进历史的暗区 评赵玫的3部女性历史传记小说 张兵娟 人大J3,2003年第7期
3、 英雄与母亲的另一面 沈红芳
4、 革命时期的爱情婚姻故事 《父亲进城》与《英雄无语》比较谈 李仰智
5、 "历史"的嬗变与"人"的凸现 付建舟
周口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历史场景的重新书写 女性新历史小说概览 张兵娟 职大学报2003年第3期
一道奇异的历史风景线 女性新历史小说及其批评概观 张兵娟 中州学刊2003年第5期
⑷ 90年代文学研究
多样化背后的遗憾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国女作家写作状态浅析 林晓云 福建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先锋品质 李文丽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女性意识觉醒之心路 浅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 高明霞,张焕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带有女性特色的超性别写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创作谈 周雅囡 戏剧丛刊2003年第1期
多姿的飞翔 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 乔以钢 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文化姿态 刘希云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九十年代的生存关怀与女性个人化书写 王挺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女权主义文论与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 邓洁萍 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女性创作最终走向何处 吴武洲 东方2003年第1期
女性自审及其文化意义 任一鸣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试谈当下我国女性文学的偏差 朱青 当代文坛2003年第3期
女性大叙事 陈骏涛 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23日(《中国女性文化大系丛书》)
描述与分析 女性文学的叙述策略 黄秋平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6期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一瞥 王建成 文艺评论2003年第2期
镜中飞翔 现代性文化语境中"自我"的重建 论20世纪末的中国女性写作 王金胜 玉溪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女性成长,女性叙事,女性立场 女性成长文本的意义 李琳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寻求"自我"生成的历史基点 20世纪末女性历史写作的形态学分析 王金胜 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从主流叙事到女性文本 20世纪末期女性写作的逻辑运演 张学军 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寻找女人与女人寻找 新世纪女性文学的起点 金燕玉 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后现代语境中的职业女性与女性文学 田小枫 河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化蝶 新生代女性主义写作片论 郭素平 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
对中国当代"时尚女性文学"的反思 刘文菊,肖向东 湖北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大气与灵动 评"新学院女性"作品 贾方舟 中国妇女报2003年1月14日
女性文学 狂欢于"私人化"写作的坚冰上 孙秀昌 河北学刊2003年第2期
走出尴尬,把握教学 女性私人化写作的教学思考 魏兰 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90年代女性另类文学分析 王粤钦 艺术广角2003年第4期
后殖民文化心态驱使下的欲望泛滥 20世纪末的另类女性写作 王传满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另类写作"中的女性意识 安安 语文学刊2003年第5期
三个另类作家及其笔下的女性物质弱势群体 黎晓玲 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女性写作何必都"叫喊" 陈熙涵 文汇报2003年3月10日
"喊叫"有何不可? 余娜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6月20日
论"七十年代后"的城市"另类"写作 倪伟 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对"'七十年代以后'秘密"的解读 关于"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座谈 陈美兰等 黄河2003年第2期
新生代女作家创作谈 周艳丽 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美女作家"泛余波 丁宁 中国妇女报2003年8月12日
关于本能写作 天元 中国妇女报2003年9月15日
女性 关于疼痛的述说或尖叫 对近年女性半自传体小说的一些理解及文化心里分析 郝雨 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3期
当下女性文学"躯体写作"的意义和误区 董正宇 衡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身体叙事"小说的悲剧美 钟立 写作2003年第3期
戳破镜像 女性文学的身体写作及其文化想象 向荣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躯体写作 女性文学的又一次迷失 陈坤,周梦焱 北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当身体成为标签 兼谈女性文学的危机 廖文芳 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女性·身体·政治 从三部小说文本看建构女性自主性身体叙事的艰难历程 刘传霞 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性别视野中的历史书写 评9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历史题材创作的特征 陈娇华 文艺评论2003年第3期
寻找母亲的声音 世纪末长篇小说"女性系谱"的拟建 西慧玲 文艺评论2003年第3期
历史人物形象塑造的情欲化趋向 论90年代以来历史小说创作中的武则天形象塑造 陈娇华 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审美品格 唐晴川 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逍遥与拯救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的两种走向 韩鹏 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论二十世纪末女性小说中的民间关怀精神 陈宁 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1期
对世俗人生的关怀 论池莉、方方、范小青的小说创作 易芳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美丽的三弦琴 赖妙宽、北北、须一瓜小说综论 谭佐菊 福建文学2003年第6期
在习焉不察的日子发生的故事 李敬泽 南方周末2003年5月29日 作家2003年第7期
作家与情结 王绯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张洁、迟子建、陈染)
女作家的自恋与作品水平 郭小聪 读者导报2003年4月25-5月1日第15期A10版
女作者作品研讨会纪要 海中洲 2003年第4期
颤栗的城市 成长的女性 2002年小说印象一种 王干 大家2003年第1期
世纪末城市写实主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宋晓英 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拯救还是陷落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形象 刘瑜 红岩2003年第3期
现实一种 商业化时代的乡村女性 石万鹏 济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禁忌的改写 剖析新时期小说中的女性同性恋现象 季伟 株洲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商业化时代的乡村女性 石万鹏 山东文学2003年第7期
夏娃备案 1999 何向阳 上海文学2003年第9期
印象点击 《夏娃备案1999》 尤凤伟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父法"的超越和"经典"的背叛 以1999年"政治形态小说"为读解对象 麻尧宾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的创作心态及其价值 高卫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冷静的自我省查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的精神特质 王丽娟 菏泽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女性叙述文体的散文化倾向 王春荣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类型化与艺术创新 世纪初散文母亲形象剖析 翟雅丽,黄翠兰 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关于女性诗歌的随想 朱先树 诗潮2003年第3 4期
女子诗报与女性诗歌 肖晓英 红豆2003年第3期
女性诗歌的"门"与"墙" 屈雅红 扬子江 诗刊2003年第3期
女性诗歌的突现或许意味着一个新的诗歌发展时期的到来(文摘) 吴思敬等 诗刊2003年2月号下半月刊
书写符号的突围 后新时期女性诗歌躯体写作的叛逆 董秀丽 文艺评论2003年第2期
身体在边缘处思想 当代女性诗歌现状一探 李微 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下半身写作 "非典型性"的"非"诗歌 胡洪亮 艺术广角2003年第5期
陕西的女性主义写作 唐卡、周瑄璞小说印象 李星 文艺报2003年2月15日
镀亮性属写作 点击湘女文心 欧阳友权 文艺报2003年3月1日(朱小平《二十世纪湖南女性文学发展史》)
玫瑰花开 广西女作家随感 张燕玲 红豆2003年第5期
广西文坛涌现"娘子军" 罗四鸰 文学报2003年8月7日
"闵军"北上 "娘子军团"亮相京城 胡殷红 文艺报2003年8月9日
"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 陈惠芬 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⑸ 女性·性别与影视、戏曲文学研究
作为文化叙事的女性形象 陈惠芬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谁决定着时代美女呢? 读《百年中国女性形象》 杨扬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2月21日
看百年中国女性形象 郜元宝 中华读书报2003年3月5日
谁决定了时代美女? 李子云,陈惠芬 文学报2003年3月7日总1382期 中国妇女报2003年8月12日 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9日
女人的似水年华 王雪瑛 文汇报2003年4月2日(《百年中国女性形象》)
谁决定了银幕时代女性? 百年中国影像中的女性形象 黄宝峰 电影2003年第9期
从新时期银屏女性形象看妇女解放 张敏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当代电影中的"东方主义"与"性别政治" 胡谱忠 首都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人大J8,2003年第6期
女性与女性电影 黄会林,田卉群等 电影艺术2003年第2期
美女文化与电视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章东轶,王铁波 杭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生命体验与艺术感悟 论八十年代中国女性电影导演艺术追求 黄会林 电影艺术2003年第2期
时代呼唤影视新型女性形象 齐殿斌 文艺报2003年3月27日
艰难的寻找 论婚姻关系中的影视女性形象 杨友苏 文艺报2003年5月15日
从女作家小说到影视剧 性别视角被转换,女性主体性"滑落" 胡慧翼 文艺报2003年5月29日
性别视角的转换和女性主体性的"滑落" 女性文学从小说到影视的文化反思 胡慧翼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5期
对影视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思考 李文岗,范淑梅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女性爱情悲剧意识 杨敏,张智华 中国电视2003年第3期
现代家庭伦理中的男权话语 从电视剧的形象中传播开去 朱国昌 艺术广角2003年第6期
妻子都是"出气筒"? 有感于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一种新模式 齐殿斌 文艺报2003年10月23日
女性的生存空间和情感归属 评影片《假装没感觉》 张希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中年女性的内心告白 谈影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赵艳 艺术广角2003年第4期
《英雄》的男权本色 荒林 中国妇女报2003年1月14日(电影《英雄》)
什么《英雄》 潘旭澜 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 南方文坛2003年第4期
天下英雄是寡人 崔卫平 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性别错位 庞婕蕾 百花洲2003年第1期
失落的周渔 晓昕 中国妇女报2003年2月25日(电影《周渔的火车》)
情归何处 从《周渔的火车》谈现代女性情感话题 中国电影报2003年3月6日
周渔,一个为梦想赶火车的女人 解读影片《周渔的火车》 夏子 电影文学2003年第5期
为爱奔跑的女人 乘上《周渔的火车》 吴申珅 电影评介2003年第6期
家族本位和男权主义 《大宅门》的民族传统文化心理批评 刘红梅 天中学刊2003年第6期
岁月中女性如歌的清唱 评《岁月如歌》的女性情结 龚莉红 电影评介2003年第4期
以一种缺席的方式存在 有感于影片《绿茶》 孟楠 电影文学2003年第11期
《绿茶》无法预测爱情 分裂的都市女性形象解读 胡传吉 电影文学2003年第11期(张元执导)
"激情"遮蔽下的残缺 张兵娟 黄河2003年第1期(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
英雄主义与性别文化 荣维毅 中国妇女报2003年1月8日(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
女人不是"高科技花瓶" 禹燕 中国妇女报2003年1月25日(电视剧《DA师》)
果敢的女性美 观电视剧《京都女警官》一得 王晓玉,曾庆瑞 文艺报2003年2月20日
镜子意象的解读 重阅《永远有多远》与《空镜子》 杨雪飞 中国电视2003年第5期
孝庄 在历史的镜像中沉浮 晓昕 中国妇女报2003年4月15日(电视剧《孝庄秘史》)
《青衣》 女性理想的破灭 晓昕 中国妇女报2003年4月22日
女人发出呼声 晓昕 中国妇女报2003年5月20日(电视剧《女人不再沉默》)
女人不再沉默? 荒林 中国妇女报20003年5月27日(电视剧《女人不再沉默》)
打破沉默的尝试 荣维毅 中国妇女报2003年6月3日(电视剧《女人不再沉默》)
女人是"陷阱"? 晓昕 中国妇女报2003年5月27日(电视剧《温柔陷阱》)
女性不止一种颜色 晓昕 中国妇女报2003年6月3日(电视剧《粉红女郎》
放逐 男权神话下女性主体的缺席 观电视连续剧《军歌嘹亮》 张华 写作2003年第12期(石钟山编剧,李舒导演)
搜寻与凸现人生况味 电视剧《结婚十年》观后 王啸文 当代电视2003年第8期
电视剧《结婚十年》俗套的故事,感人的细节 颜慧 文艺报2003年7月19日
感悟电视剧《结婚十年》 杜高 光明日报2003年7月16日
叩问婚姻的意义 看电视剧《结婚十年》 彭加瑾 当代电视2003年8月15日
女性启蒙理想的失落 谈电视剧《橘子红了》中秀禾命运的叙述 郭玉琼 钦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李少红电视剧女性意识两重性的文化学透视 何祖健 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李少红 我不愿意被标签化 胡桂安 中国妇女报2003年1月21日
性别问题与戏曲创作 李祥林 黄梅戏艺术2003年第1期
新编历史剧,女性视角,探索意识 陈爱国 乐山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追寻消逝在战争烽烟中的女性 方家因 中国文化报2003年3月11日(戏剧)
从女性视角看传统京剧中的旦角形象 陈力 中国文化报2003年3月11日
《徽州女人》中悲剧精神的缺失 周光凡 戏剧2003年第3期(黄梅戏)
新时期话剧之转型和女性导演之崛起 顾春芳 戏剧艺术2003年第1期
更接近真实的《比如女人》 傅谨 中国文化报2003年3月8日(话剧,吕建华改编)
揭开浪漫的面纱 话剧《长恨歌》赏析 孙惠柱 文汇报2003年4月11日周末特刊
女性作家的人文关怀 读话剧剧本《妈妈,祝您生日快乐》 姜学军 戏剧文学2003年第4期
《潘金莲》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热点 黄光新 中国戏剧2003年第4期(川剧)
女性尊严和权利剥夺的形象展示 对四部甬剧经典悲剧的分析 牧野 文学港2003年第6期
⒉ 作家、作品研究(作家姓名以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⑴ 女作家(A-D)
安妮宝贝、"小资"文化与文学场域的变化 郑国庆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人大J3,2004年第1期
安妮宝贝 另类就是保持自己的个性与思维方式 徐炜铭 南腔北调2003年第12期
织茧自入 《蔷薇岛屿》与杜拉斯 孔新人 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纸蝶翻飞于漩涡中 论安琪 陈仲义 山花2003年第12期
坚硬的事物与生存的经验 对安然小说的一种解读 刘伟林 创作评谭2003年第9期
你是一根城市火柴 小说《城市火柴》读后 嘉一 文艺评论2003年第2期(艾华)
语言与思想中的艾云 ?嘘�百花洲2003年第2期
白薇的第二次婚姻 裴毅然 传记文学2003年第1期
论白薇的戏剧创作 朱卫兵 戏剧艺术2003年第1期
北北印象片断 冯敏 山花2003年第12期
天空下的寻找 北北 小说选刊2003年第3期(《寻找妻子古菜花》)
寻找与等待 冯敏 小说选刊2003年第3期
当代中国乡村的"娜拉" 朱平珍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6期(《寻找妻子古菜花》)
给医学裹上文学的糖衣 访作家、心理医生毕淑敏 蒋楚婷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4日
作家毕淑敏 我希望能对别人有所帮助 刘莉莉 人民日报2003年7月17日
三合一 毕淑敏 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9日
六面体的毕淑敏 王扬 传记文学2003年第11期
毕淑敏文本中死亡意境的美学追求与文化建构 施津菊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毕淑敏的人生体验和叙述观点 傅晓燕,王芳 阜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人格·道德·尊严的错位 《女人之约》与《羊脂球》之比较 姚莫诩 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
印象点击 《拯救乳房》 潘凯雄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
关于《拯救乳房》 致毕淑敏 阎纯德 文艺报2003年7月8日
对身体的承诺 张颐武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7月11日(《拯救乳房》)
《拯救乳房》 呵护人的完整 匡文立 中国妇女2003年第8期(上半月)
拿什么来拯救? 读《拯救乳房》 吴锡平 博览群书2003年第9期
毕淑敏散文的女性视角 许辉 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毕淑敏散文思想性的形象化表现 刘岳恋 黑河学刊2003年第5期
博爱的情怀 深邃的思考 评毕淑敏的散文 李桦 写作2003年第11期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冰心"爱的哲学"读解 徐丁林 廊坊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从冰心先生的信谈起 刘岸汀 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冰心与庐隐笔下女性情谊之差异 江琼 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冰心作品的抒情艺术 刘咏梅 怀化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温柔清新的歌吟 冰心创作简论 张玉秀 海南师院学报 2003年第6期
从冰心和丁玲的作品看女性创作的阴柔美 周艳丽 临沂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泰戈尔与许地山、冰心笔下的女性世界之比较 张羽 学术交流2003年第10期
冰心诗歌中母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探寻 陆正兰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冰心、林徽因诗歌精神的现代性 白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简析冰心散文的语言特色 曾宪林 赣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用"爱的哲学"追求真善美 冰心散文艺术特色新探 吴龙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讴歌真善美 读冰心的《关于女人》 鹿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爱的基调 《小桔灯》主题另解 邢孔史,于元林 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温柔、静雅 乐观 从冰心的小说看冰心的女学美思想 康凤英 辽宁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肩起"爱"的大纛,运载众生的大地 浅谈冰心的"问题小说" 袁高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爱"的天使走近人间 冰心小说《分》评析 于倩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谁是我们的自我 残雪访谈 荒林 两性视野2003年2月版
残雪 为了报仇写小说 咸江南 中华读书报2003年10月15日
残雪 与同谋者对话 荒林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0月17日
文学作为一种气质 李少君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0月17日
遍寻灵魂的通道 丁国强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4月25日
残雪与卡夫卡 相遇在灵魂的城堡 陈硕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超验的灵魂世界 残雪对卡夫卡的创造性解读 姜智芹 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灵魂的通道 读残雪《地狱中的独行者》 丁国强 博览群书2003年第8期
文学的标准 残雪 青年文学2003年第8期
一种特殊的小说 残雪 大家2003年第4期
逃不出的魔掌 读残雪的小说 寒轩 山花2003年第2期
个体自由伦理的理性诉求 残雪小说现代性品格的诗性体验 俞世芬 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
迷宫里到底有什么 残雪后期小说析疑 阎真 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 人大J3,2003年第11期
"残雪年"催生真正的新女性 黄咏梅 羊城晚报2003年2月5日
《山上的小屋》 中国个体何以可能?(穿越当代经典 新潮文学热点作品局限评述) 吴炫 花城2003年第4期
自由的行走 品读曹明霞的小说近作 张东焱 女子文学2003年第1期
草明与创作的"原动力" 康毅 中国妇女报2003年9月29日
陈丹燕 我着迷上海的混血气质 徐颖 中国文化报2003年11月20日
体验身份危机 孟慧丽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2月5日(陈丹燕《慢船去中国》)
忧郁的行版 论陈丹燕的上海系列散文 孟念珩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午夜的尖叫消逝于白日 解读陈丹燕《鱼和它的自行车》 何绚 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中国第一个现代女作家陈衡哲 陈学勇 百花洲2003年第1期
来自动力的转变 访谈录 黄验 中国妇女报2003年12月15日(陈峻菁)
讲述新的小城故事 陈力娇新作《平民百姓》评析 戴洪龄 文艺评论2003年第3期
女性意识与陈染的写作困境 廖琼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陈染的女性自觉写作 吴晓晨 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陈染 "躯体修辞"的运作策略 朱育颖 修辞学习2003年第4期
"嫦娥奔月"神话在陈染女性书写中的当代变形 魏颖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弱化与裸露 陈染小说的一种解读 吕晓芹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更生的杜鹃 浅谈陈染小说的情感取向 孙新运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是门,又是墙 陈染小说模式机制 李鸿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作为女性的自觉写作 论陈染小说创作 吴晓晨 杭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生存困境的自救与绝望 陈染小说解读 王桂青 山东文学2003年第9期
复活的女娲唱歌当哭 评陈染、林白女性写作的爱情主题 余志平,张振林 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私人生活 欲说还休的女性故事 论陈染的《私人生活》和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 徐珊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陈彤的右手 蔡平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3月7日(散文《左手握右手》)
生命清幽地绽放 陈蔚文小说印象 周龙 创作评谭2003年第7期
陈学昭风雨人生 朱子南 文学报2003年4月25日总1396期
新发现的陈学昭致周扬信 徐庆全 中华读书报2003年10月15日
陈雪梅和她的诗 栾纪曾 青岛文学2003年第12期
《人到中年》 负什么重?忍什么辱?(穿越当代经典 反思文学热点作品局限评述) 吴炫 花城2003年第2期
程乃珊的"上海探戈" 简平 文学报2003年1月2日总1364期
程乃珊和她的《上海女人》 玉浩 读者导报2003年5月16-22日第17期A13版
人生无梦到中年 池莉简论 张志忠 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池莉的生存主义儒学 莫琴琴 南方文坛2003年第5期
徘徊在世俗人生中的池莉 张莉 渭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6期
池莉 一条宁静的河 张燕君 人物2003年第11期
不应满足为市场而写作 也说池莉的近期创作 张志忠 文汇报2003年3月23日
略论池莉在九十年代创作风格的转变 吴玉珍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池莉创作个性透析 喻继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覆盖 西慧玲 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创作,从生命中来 池莉 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
池莉专辑·主持人语 於可训 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
敬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 池莉访谈录 赵艳,池莉 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
池莉小说的叙述张力 赵艳 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
池莉著作年表(国内部分) 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
别样阅读 我看池莉小说的通俗性 张罗应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池莉市民小说的新意 周欣荣,刘新生 韩山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池莉小说的世俗化内涵 陆新燕 喀什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消解与重构 池莉小说的婚恋世界 许艳 伊犁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愿作罂粟 社会转型期池莉小说的生存策略 邴波 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世俗人生中的哲学 论池莉小说之生存悖论 范玉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2期
生活本真的再现 池莉小说创作简论 关莉 广西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试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 肖霞 南通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平民姿态与人道关怀 池莉小说的写实视角和文化阐释 廖斌 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生活和生命 生存的张力结构 池莉小说解读 范玉 菏泽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成就与徘徊 对池莉小说的一种解读 石毅仁 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论池莉小说的爱情观 喻继红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现实的诗化与文化的反思 论池莉新写实之前的小说创作 李明清 孝感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坚守与超越 摭论新写实之后的池莉小说创作 李明清 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
论池莉小说的创作倾向 方仁英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论池莉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刘川鄂,胡舟 孝感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池莉小说电视化批判 肖鹰 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
尴尬的时代女性 池莉小说中对女性处境的思考 徐燕 阴山学刊2003年第5期
试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大众庸常价值取向 郑亚捷 海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6期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风情 靳弘章 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她的故事如何更有魅力 对池莉作品的一种读解 孙文宪 文艺报2003年7月12日
凡俗人生的深切关怀 论池莉小说的世俗化特征 喻继红 江汉论坛2003年第11期
精彩的"成长"故事 读池莉《水与火的缠绵》 王源 创作评谭2003年第1期
"调味盒"式的长篇写作 解析池莉《水与火的缠绵》 吴得利 今日文坛2002年冬
缠绵在水火之间 浅谈池莉近作中的女性形象 任雪梅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6期
浅析池莉《烦恼人生》的新写实小说创作风格 程格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梦乎?网乎? 从《烦恼人生》印家厚看当代男性生存困感 何萍 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池莉小说《生活秀》主人公形象分析 刘亚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世俗化女性写作的两种状态 池莉的《生活秀》与雪静的《梦屋》比较论 许爱珠 青海湖2003年第4-5期
从《小姐你早》看性别意识 许丹成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6期
生命之重与生命之轻 读池莉的小说《看麦娘》 于东晔 名作欣赏2003年第1期
变数 论《看麦娘》对池莉小说创作的意义 范耀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看麦娘 女性的隐喻世界 读池莉的《看麦娘》 胡洪亮 名作欣赏2003年第5期
重构精神伊甸园 池莉近作《看麦娘》、《有了快感你就喊》人物诠释 王利群 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第5期
"虽显犹隐"的故事 对池莉《看麦娘》"生存"主题的解读 周颖菁 江汉论坛2003年第8期
守望灵魂的家园 《看麦娘》新解 黄海阔 名作欣赏2003年第9期
乡愁如流水 《看麦娘》与市民请调 王一川 南开学报2003年第6期 人大J1,2004年第1期 人大J3,2004年第1期
"看"与"喊" 池莉的性别之书 李师东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2月21日
在生存中凝望 读池莉的小说《有了快感你就喊》 李秀金 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另一种"文不对题" 也谈池莉新作《有了快感你就喊》 刘绪源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5期
有真诚和激情的日子真好 读池莉《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 李琳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菜园·墓园 浅析迟子建小说中的双重视点 崔?�唐山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迟子建作品中的和谐美 讴阳颖戈 阜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解读迟子建小说中的感伤情绪 梁爱民,赵洁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人大J3,2003年第8期
聆听天籁,感悟童心 迟子建小说的儿童叙事视角 梁爱民 江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人与自然 迟子建小说的深层叙事结构分析 梁爱民 学术探索2003年第9期
晴月揽星 微风行船 迟子建两篇小说三人谈 聂伟等 上海文学2003年第10期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迟子建 北京文学2003年第7期
一条狗的涅??(后记) 迟子建 钟山2003年第2期 中华读书报2003年4月16日
另类的"伤痕" 《穿过云层的晴朗》读后 夏俊 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生命的涅?? 丁元昌 读者导报2003年5月16-22日第17期A8版(《越过云层的晴朗》)
狗的眼里,黑白两色的人间 洪玲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7月25日(《越过云层的晴朗》)
"自由"在天外 迟子建的道德误区与文化困境 评《疯人院的小磨盘》兼与作者商榷 喻晓薇 今日文坛2003年春
温馨的生活 热情的歌唱 读迟子建的短篇小说《清水洗尘》 吴毓生 名作欣赏2003年第1期
习以为常的粗糙中崛起的诗性觉醒 我读《清水洗尘》 冯晖 名作欣赏2003年第5期
表面平淡琐屑内里深厚新奇 试论迟子建小说《清水洗尘》的人性美 任雅玲 写作2003年第10期
灿烂的花瓣饭 李子云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迟子建《花瓣饭》)
屠宰之歌 迟子建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5期(《零作坊》)
《花瓣饭》及其他 迟子建 青年文学2003年第7期
民间策略的意义生成 评迟子建长篇小说《为满洲国》 关峰 沈阳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女作家情系小人物 由《门镜外的楼道》和《明月寺》谈起 曲英丽 文艺报2003年7月8日
戴厚英小说语言风格 杨增宏 阜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理性的与诗意的 重读《人啊,人!》 张光芒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她看上去很坏 夏坚德 芙蓉2003年第5期(戴来)
冰冷的忧伤中智慧的叙事 读戴来新都市小说 严晓蓉 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
无色眼镜观照下的他者世界 戴来小说二题 王莹 小说评论2003年第6期
从追问到逃离 洪治纲 文学报2003年5月8日(戴来长篇《练习生活练习爱》)
失败者和他们的城市 戴来短论 李敬泽 山花2000年第10期
一篇随意而作的学术随笔 评《毛泽东对丁玲命运和人格的影响》 杨桂欣 鲁迅世界2003年第3期
丁玲与叶圣陶的交往 王增如 文学报2003年4月4日总1390期
想起了丁玲 赵大民 中华读书报2003年8月13日
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 张国功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4月18日
开启探寻中国当代作家命运的窗口 读《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 傅书华 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9期
一个窗口,双向心路 傅书华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9月19日
女性历史的解构与重建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女权探索兼论丁玲的特殊贡献 王传满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丁玲女性意识的演变轨迹 黄玉蓉 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论丁玲创作中关于妇女解放的忧患意识 闵建国 开封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历史追踪中的双重启示 试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王仲生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介入 试论丁玲的女性写作姿态 雷水莲 浙江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
论丁玲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叶向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丁玲女性意识的嬗变与其作品的互文性 王明丽 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强己与做人 丁玲创作的文化心态 罗雪松 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论丁玲女性文学创作的复合性特点 宋桂珍 学术交流2003年第8期
突兀的山和明澈的水 丁玲萧红小说创作比较 孙丽玲 曲靖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主流话语笼罩下的私人化叙事 丁玲、张辛欣创作比较论 石万鹏 山东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丁玲与艾丽斯·沃克创作个案比较 孙海芳 百花洲2003年第4期
选择、接受与探索 丁玲与肖洛霍夫 徐田秀,周春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朝着革命与女性的双向开掘 浅谈丁玲前期革命文学创作 冯晶 济宁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论丁玲早期小说的特点 蒋晓兰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活着与毁灭 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在醒与不醒之间的命运探析 杨素娜 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性别叙事 女性言说 论丁玲早期女性小说创作 李静 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
徘徊在"五四"文学传统与战时文化规范之间 论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 万国庆 福建师大学报2003年3期
丁玲延安时期散文的艺术追求 苏永延 福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丁玲现代创作流变 乐铄 殷都学刊2003年第3期
丁玲晚年创作思想探评 李征宙 广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论丁玲小说中男女两性的对比 蒋晓兰 贵阳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丁玲小说艺术论 杨春风 商丘师院学报2003年第6期
"莎菲"型人物悲剧论略 周晓平 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莎菲 一个并不纯然的现代女性 张景超 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5期
女性知识者的思索、困惑与追求 重读丁玲的《在医院中》 万国庆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革命立场与女性意识的较量 读《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和《夜》 叶奕翔 西华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男权文化的反讽 试析丁玲小说《夜》 钱少武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研究综述 宾恩海 广西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未完成的启蒙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新解 唐克龙 天津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在真实与虚构之间 《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与《我在霞村的时候》文本比较 常彬 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历史批判的启示 性别与政治的话语变奏 以《"三八"节有感》和《丽萍的烦恼》为例 郭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
有关《桑干河上》出版的一点新资料 读陈明致丁玲的两封信 李向东 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3期
一部书的命运和阐释的历史 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於可训 江汉论坛2003年第12期 人大J3,2004年第1期
在幻想与神秘中独享唯美 陈晓明 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9日(冬至)
有人弦上行 记《我们都是陌生人》 陆艳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4期(董懿娜)
城市生活的历史记忆 简评董懿娜《我们都是陌生人》 蔡翔 文学报2003年7月10日
⑵ 女作家(F-N)
"作家应该受直觉的支配" 与范小青对话 姜广平 莽原2003年第2期
我写小说 从内心出发 方方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4期
"阅读也是需要训练的" 与方方对话 姜广平 莽原2003年第5期
开始 红绿相间的肖像(散漫对话) 方方,喻红 北京文学2003年第11期
"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 方方,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4期 人大J3,2003年第11期
略论方方小说的两大创作题材及其特色 周水涛,江盛青 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
另一种读法 从女性主义意识的视角解读方方和池莉 许妍 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6期
无名时代的人的境遇 论方方九十年代后的小说创作 陈离 长江学术第5辑
谈方方小说的悲剧意蕴 曹娜 天中学刊2003年第6期
方方小说创作简论 袁爱华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
质疑爱情的合法性 读方方近期的几篇小说 贺绍俊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
世事浮沉中的知识者与女性 弱者如何选择 方方近作评述 张志忠,王永贵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
叛逆女性的向死而问 方方近作中的女性形象矩阵分析 王醒 小说评论2003年第6期
人性风景下的叙事风景 从《风景》的视角和语调看小说叙事方式的创新 巫慧 船山学刊2003年第3期
英芝的堕落史 评方方新作《奔跑的火光》 周群 语文学刊2003年第1期
方方作品《奔跑的火光》中的女性意识 陈瑶 江淮论坛2003年第6期
难以开口 方方 小说选刊2003年第2期(《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
偶然性与命运 冯敏 小说选刊2003年第2期(《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
在情和欲的旋涡中 评方方的中篇小说《水随天去》 朱耀龙 当代文坛2003年第6期
探索人性精微的内心世界 解读方方小说《水随天去》的意象叙事 咸立强 艺术广角2003年第6期
现实一种 周玉宁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12期(《水随天去》)
误入世界的悲剧体验 闫玉清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12期(《水随天去》)
走向分裂的主体修辞世界与认知世界 《乌泥湖年谱》的文体特征及其修辞意味 谭善明,方百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突围中的停滞 略评方方的《乌泥湖年谱》 胡登全 廊坊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正直而快活地写着 周明 文艺报2003年8月16日(方艺程)
婚姻是人生的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冯慧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5期(《秋声赋》)
"梦一样站立"的歌吟者 浅谈扶桑诗的艺术风格 刘小微 北方论丛2003年第2期
圣洁灵魂的追求与痞子的偏执龌龊 雪莹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11期(傅爱毛)
贞操>生命? 郝雨 读者导报2003年10月17-23第38期A5版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11期(傅爱毛)
真爱,不容亵渎 何懿 读者导报2003年10月17-23第38期A5版(《B大校园的火光》)
"两极碰撞"让人欢喜让人优 严蓓娜 读者导报2003年10月17-23第38期A5版(傅爱毛)
传统选择呈现的当代风景 评傅天琳的女性、母爱和儿童诗歌 张中宇 当代文坛2003年第6期
写出了活生生的艾青 读高瑛《我和艾青的故事》 晓雪 文学报2003年5月29日总1405期
关露和她的诗 张建智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6月20日
一张照片的疑问 丁言昭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0月17日(关露)
我知道的关露 史慰慈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0月17日
-立体的感觉 生动的传奇 谈顾艳的《夜上海》 王宏波 新民晚报2003年2月24日
杭州作家情系夜上海 成放 浙江日报2003年4月18日(顾艳)
读顾艳的《夜上海》 王宏波 钱江晚报2003年2月27日-
在炼狱中疼痛飞翔 宜文 青岛文学2003年第5期(顾艳)
也谈《茶,还是咖啡?》 郭凌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2期
龙种与跳蚤 国秀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4期(《心香一缕》)
"你总是在大声地自言自语" 与海男对话 姜广平 莽原2003年第4期
跨越双重障碍的还原海男《女人传》《男人传》解读 龙玉霞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海男的语言之旅 王学智 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情奴》 在爱欲的尽头 陈晓明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海男小说)
灵魂的追问 读海男新作《马帮城》 陈发明 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
性别的鸿沟 海男的《粉色》与徐坤的《厨房》 胡迟 名作欣赏2003年第5期
身体的献祭与命运之诗 评海男的《花纹》 陈晓明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8月15日
沉溺于男性欲望陷阱 张文红,张薇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2月19日(海男《花纹》)
游走在军人与诗人之间 读海田诗集《嫁给绿色》 阎连科 文艺报2003年5月31日
我书《我的精神》 韩春旭 文艺报2003年7月5日
韩春旭 一个固执的呼喊者 徐春萍 文学报2003年8月21日
最是橙黄橘绿时 走近韩小蕙 叶荷 传记文学2003年第2期
女兵去矣 记菡子 文学报2003年7月3日
为了不"消失" 何西 青年文学2003年第8期(《城市影子》)
编辑手记 雪媛 青年文学2003年第8期(《城市影子》)
一位行走的思想者 陆草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何向阳《自巴颜喀拉》)
女人中的潜伏者 张洪浩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9月5日(何小竹)
何玉茹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定位 读中短篇小说集《楼下楼上》断想 苗雨时 廊坊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伤痛的记忆 冯敏 小说选刊2003年第1期(《地久天长》 何玉茹)
女人的困境 何玉茹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4期(《失窃案调查》)
论贺晓晴《花瓣糖果流浪年》的当代女性意识 陆兴忍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写虚构的男人 虹影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1期(《鹤止步》)
抵达自己的前世 解玺璋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3月21日
灵魂的升华 谈虹影的创作 尚琳琳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2期
诡秘而犀利的另类 浅议虹影小说的叙述风格 唐兴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试析虹影小说《阿难》中的多重两难 徐素萍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2期
读虹影新作《阿难》 张艳霞 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K》仅仅是一个文学问题(采访录) 川沙;乐黛云,谢冕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3月21日
一个人的存在才是非常重要的 虹影访谈录 许戈辉,虹影 百花洲2003年第5期
坦率地表达自己 有感于洪晃写书 朱正琳 文汇报2003年4月18日
洪晃其人 朱伟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5月2日
洪晃写书 朱正琳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6月6日
鞋的穿法,话的说法 刘索拉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6月6日
名人之后,还有什么? 舟子 中国妇女报2003年6月9日(洪晃)
洪晃印象 施依秀 中国妇女报2003年7月31日
两代女性的阅读与写作 顾军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8月15日(洪晃,章含之)
"落絮无声春堕泪" 韩大伟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10期(血泪打工妹 胡传永)
今日"包身工" 刘洪英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10期
洗尽铅华成风景 朱俊莹 南昌日报2003年10月17日(胡辛)
红土地的青枝绿叶 胡辛创作印象 侯秀芬 江西日报2003年11月21日
红土地的青枝绿叶 胡辛创作20年 侯秀芬 江西画报2003年第6期
徘徊在爱与痛的边缘 言说胡辛小说的一种情怀 张升阳,戴瑶琴 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小说家视野里的陶瓷文化 兼谈《陶瓷物语》等景德镇地域文本的创作 胡辛 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人大G3,2003年第12期
女性写作与文化建构 浅评胡辛的《陶瓷物语》 姚志文 南昌日报2003年10月12日
荒林 与谁交谈? 杨远宏 诗探索2003年第3-4辑
当代女作家谈艺录 黄蓓佳卷 青春2003年第4期
错位的生活 黄蓓佳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1期(《枕上的花朵》)
观念与形象的错位 田耒 作品与争鸣2003年的6期(《梦逍遥》)
浮沉中的身体 洪涛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6期(《梦逍遥》)
我的自白 黄黎黎 北京文学(原创版)2003年第6期
"无面"与我们的生活 张颐雯 北京文学(原创版)2003年第6期(黄黎黎)
写作也不苦了 黄咏梅 南方文坛2003年第2期
挑战时尚的时尚书写 我读黄咏梅的小说 程文超 南方文坛2003年第2期
黄咏梅和她的广州故事 张柠 南方文坛2003年第2期
论姜丰小说及其他 白玉红 当代文坛2003年第3期
美丽风中之树 蒋韵作品散论 艾云 百花洲2003年第3期
落日时代与古典守望 蒋韵小说的一种主题解读 姚晓雷 上海文学2003年第11期
女性精神的悲情表达 评蒋韵长篇小说《我的内陆》 王春林 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蒋韵的内陆 刘海燕 作品2003年第5期
结束时还忆起始 蒋子丹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
白天和黑夜的角逐 杜霞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3月7日(金仁顺《绿茶》)
率真 清丽 机敏 蕴藉 读尽心的《三十而丽》 郑伯农 文艺报2003年4月8日
另一种风景的展示 景宜报告文学的体认与表达 田泥 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觉得不香,就别碰它 郑敏 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3期(九丹)
是欲望的流泻还是剖白 评九丹的《乌鸦》、《女人床》兼论"欲望化写作" 张晓玥 安徽文学2003年第2期
金钱与性影响下的文化景观 对九丹《乌鸦》的文化学阐释 赵小琪 文艺评论2003年第6期
柯岩报告文学的美学观 柏文猛 吉林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红蝴蝶》的象征意义 金宽雄 文艺报2003年12月9日(李惠善)
印象点击 《把药裹在糖里》 洪治纲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李静 随笔集)
"左手的缪斯" 李琦的散文世界凝视 小雅 文艺评论2003年第1期
真诚的祝福 致莲子《隔洋对话 母女两地书》 陈慧瑛 文艺报2003年9月20日
我要的幸福 答陈慧瑛女士 莲子 文艺报2003年9月20日
最后的尊严和感动 梁晴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2期(《陪床》)
林白的女性文学写作特征 刘绍武 洛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何处是归宿 从林白作品看女性作家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喻世华,邓雷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林白的女性文学诗学 刘绍武 周口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边缘化、个人化、唯美化 林白的女性写作特点 刘绍武 写作2003年第4期
飞翔 论林白的个人化写作 雷水莲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飘"年代的女性物语 对林白小说的再解读 汪扬 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 第3期
林白创作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 赖翅萍 小说评论2003年第5期
林白的进步 林为进 文艺报2003年9月9日(《万物花开》)
通向死亡 也通向自由 王虹艳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0月31日(《万物花开》)
林徽因 做自己 张红萍 中国妇女报2003年2月25日
灿烂下的孤寂 试探林徽因的孤独本质 黄艳琴 郴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林徽因 "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 阎开振 新乡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林徽因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 李丽 乐山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从林徽因诗歌的解读看中国传统解读方法的局限 彭松乔 江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林徽因小说论 张颂华 思茅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的结构及意义 王志萍 海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凌叔华的晚年心境 王炳根 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3期
从人物形象看凌叔华小说的内省品格 魏琴 社科纵横2003年第2期
凌叔华小说创作论 刘宁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论凌叔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袁仕萍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补论契诃夫对凌叔华小说创作的影响 吴惠敏 江淮论坛2003年第4期
留学生文学对话 刘敏,王如青 文艺报2003年2月22日(刘敏 纪实文学《出国留学的少男少女》;中短篇小说集《你让我有了爱的感觉》;长篇《后殖民女人》)
个体生命日常存在的诗情 读随笔集《女人的船和岸》 傅书华 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刘思谦)
女人是最复杂的动物(采访录) 刘索拉,王虹艳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3月21日
我的极端被别人看成坚强 访刘索拉 蒋楚婷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5月2日
山海经/女巫布莱尔/朱尼·威尔斯 音乐家、作家刘索拉访谈录 小凤 当代小说2003年第8期
刘索拉 音乐与写鞑⒋?刘斌 读者导报2003年8月15-21第30期A5版
男人载道,女人传情 (美)查建英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3月21日
刘索拉和《女贞汤》 (美)查建英 中华读书报2003年3月26日
析解《女贞汤》 查建英 中国妇女报2003年4月7日
《女贞汤》与性别批判 张红萍 中国妇女报2003年4月28日
野性的回归 从刘索拉的《女贞汤》说起 安娜 百花洲2003年第6期
刘索拉 我是一个业余小说家 续鸿明 中国文化报2003年3月27日
日常的恐怖与心中的完美 读刘燕燕长篇小说《你我如此完美》 郝雨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18日
作为诚实正直的心灵信使 读柳营的小说 夏季风 文学报2003年10月9日
评《戒了爱情》 张鹰 文艺报2003年9月30日(龙莱长篇小说)
换种角度看小曼张红萍 中国妇女报2003年8月12日(陆小曼)
陆小曼佚文二篇 柴草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0月17日
从宗谱识陆小曼 陆岩,高进勇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0月31日
零落孤雁的悲歌 简论庐隐创作 张玉秀 海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人大J3,2003年第9期
庐隐创作中的女性话语 沐金花 盐城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悲哀 庐隐及其艺术的情感特征 熊修雨 新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论庐隐小说中典型意象的文化意蕴 郎学初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女性感伤抒情的独语 简论庐隐"五四"退潮后的小说创作 郑欣欣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庐隐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探析 薛玉琴 洛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悲哀的叹美 庐隐小说审美品格探源 胡亭亭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庐隐的长篇小说《火焰》发表之谜 读者导报2003年11月7-13日第41期A5版
"我喜欢写失败的英雄" 近访作家陆星儿 李雪林 文汇报2003年5月15日
星儿其人其书 孔明珠 读者导报2003年12月5-11日第45期A12版
立体空间中的女性悲剧 评旅法华人作家鲁娃长篇小说《女儿的四季歌谣》 郭媛媛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0月24日
性别话语与文化生态 路也小说论 王侃 时代文学2003年第4期
"爱情像一场重感冒" 与新锐作家骆平一席谈 安然 中国妇女报2003年3月10日
流星虽逝,陨石仍在发光 罗淑创作特征论 邰科祥 商洛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站立在生命的两极 读罗小莹《生命如河 流过森林》 尹汉胤 文艺报2003年9月23日
庄谐并出,独抒性灵 论马瑞芳的散文创作 李鸿然 回族文学2003年第3期
双重视域中的现实困境 长篇小说《楚河汉界》人物分析 龚帆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在崇高与世俗的对峙中凸现现代军人的精神和灵魂 评马晓丽长篇小说《楚河汉界》 傅逸尘 文艺报2003年8月23日
我的楚河汉界 关于军事文学的断想 马晓丽 文艺报2003年11月22日
评梅洁的散文创作 范川凤 石家庄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故园情结与激情言说 梅洁成名作《山苍苍,水茫茫》的文化人类学审读 龚举善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南玲北梅" 梅娘与张爱玲小说比较论 董俊 南京师大学报 2003年第2期
清醒的寂寞 梅娘作品解读 刘冬玲 今日文坛2003年夏
诗歌 灵感上的花朵 读哈尼族女诗人明珠诗歌作品 赵德文 云南文艺评论2003年第2期
"美丽世界"的迷乱图景 读南妮小说《伊莎多拉的精彩周末》 陈惠芬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5月23日 作家2003年第7期
⑶ 女作家(P-W)
贵族气质的凄美挽歌 读潘婧的长篇小说《抒情年华》 贺绍俊 百花洲2003年第1期
废墟上的青春之旅;读《抒情年华》 李建军 百花洲2003年第1期
"湖光城影" 谈《抒情年华》的女性意识 白晓东 百花洲2003年第1期
艺术还是人生 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 《抒情年华》读解与随想 张志忠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人大J3,2003年第8期
我的写作与时尚无关 访长篇小说一等奖获得者潘婧 李凌俊 文学报2003年5月22日总1403期
无法命名的年代 关于《抒情年代》 潘婧 文艺报2003年5月27日
寻找失去的历史 陈晓明 光明日报2003年6月18日(《抒情年代》)
《抒情年代》 一个年代的评传 秦巴子 中华读书报2003年6月25日
灵魂在一种语调里 《抒情年代》的叙事伦理意义 王鸿生 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
如歌的迷惘,理性的乐章 《抒情年代》的另一种解读 李晓东 文汇报2003年12月7日
印象点击 《一路芬芳》 陈惠芬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潘向黎)
闺秀派文学的余绪 潘向黎小说创作浅析 杨华 当代小说2003年第9期
寂寞使女人如此"美丽" 王开林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3月7日
文化语境中的"他者"世界 《花香时节》的女性主义社会学特征 万莲子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4期(彭诚小说集)
从皮皮的《犹豫》谈直觉描写的修辞功用 徐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窗台上的皮皮 林静慧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8月15日(《不想长大》)
彻底的内心独白 读《左岸之爱》 贺绍俊 文艺报2003年11月18日(茜茜)
童心可鉴 简论秦文君《男生贾里全传》 周双丽,李乃莹 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
留意那声细末的叹息 黄集伟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1月7日(秦文君)
长话短说"小香咕" 秦文君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9月12日
夕阳唱晚叹无奈 读曲兰的《来自老父老母的生存报告》 丁宁 中国妇女报2003年7月21日
茹志鹃五六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心理动因分析 李遇春 华中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百合花》的文学价值初探 卢成,胡丹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人性话语对政治话语的穿越 《百合花》解读 郑乃勇 井冈山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在整合与重建中发现 萨仁图娅《尹湛纳希》 秦朝晖 艺术广角2003年6期
萨仁图娅 回报民族,回报乡土 罗四鸰 文学报2003年10月9日
我读《静静的艾敏河》 张锦贻 草原2003年第7期
小米粒儿与大历史 读长篇小说《忧伤的米粒》 祝东力 文艺报2003年9月13日(沙蕙系列长篇小说)
邵丽眼中的生活质量 李凌俊 文学报2003年12月25日
从人物到故事 冯敏 小说选刊2003年第1期(《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邵丽)
错位的昏暗与诉说的模糊 王山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3期(《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
爱的需要的缺憾 周玉宁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3期(邵丽)
感谢生活 论沈虹光的话剧 陈爱国 剧本2003年第7期
身体·镜子·阅读快感 对小说《隆乳》的女性主义批判 张慧瑜 中国学术城网站2003年3月6日(沈星妤小说)
作为"他者"的欲望 惠鸣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7期(《隆乳》)
消费社会中的身体狂欢 闫玉刚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7期(《隆乳》)
沈祖?痹缙谛率醋骷蚵�王芳 泰安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深衷浅语见童心 简论沈祖?蓖砥诰商迨拇醋�王芳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沈祖?贝侍宕醋髀�王芳 三峡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盛可以在她的时代里 李修文 南方文坛2003年第5期
无爱时代的困惑与思考 关于盛可以的写作 徐仲佳 南方文坛2003年第5期
盛可以漂在路上 李凌俊 文学报2003年7月10日
单纯的力量 李少君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8月22日(盛可以《水乳》《火灾》)
生命中几个关键词 荒林 中国妇女报2003年9月1日(盛琼)
在感情的乌托邦里自寻苦吃 莫言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1月7日(盛琼)
施济美爱情小说论 王丽娟 上海师大学报200年第 5期
浅谈石评梅散文的艺术特色 王晓红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石评梅散文创作论 张衍芸 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抛掷与荒凉 评寿静心中篇小说《心脏病》 左怀建 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
生命世界的感悟和探索 寿静心小说《心脏病》释读 张清民 商丘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沉重的迷失 评静心长篇小说《迷旎花园》 郑笑平 文艺报2003年12月13日
女人·欲望·生命律动 评静心小说《迷旎花园》 孙海芳 中国妇女报2003年12月15日
女性生命和情感的写真 舒婷诗歌创作回眸 王雅平 求索2003年第1期
一半是女人,一半是梦 舒婷诗歌创作回眸 王玉玲 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祖国阿,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运用 黄忠顺,黄明 语文学刊2003年第4期
意象的组合与张力 《祖国阿,我亲爱的祖国》赏析 魏家俊 名作欣赏2003年第9期
姝娟长篇小说《摇曳的教堂》研讨会纪要 北辰整理 北方论丛2003年第2期
迷离的命运拷问 评姝娟的长篇小说《摇曳的教堂》 蒋巍 北方论丛2003年第2期
毁誉浮沉六十载 苏青研究述评 程亚丽 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寂寥先声 作为女性主义前驱的苏青 屈雅红 百花洲2003年第6期
乱世佳人 女作家苏青 张红萍 传记文学2003年第7期
苏青作品中的江南民俗 方贤绪 江淮论坛2003年第1期
苏青与《天地》杂志 李宪瑜 两性视野2003年2月版
女性主义的感觉世界 苏青解读一种 方贤绪 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大世界与小天地 论苏青 徐岱 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人大J3,2003年第9期
阴霾下小草的抗争 评苏青的文学创作 刘珂珂 济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凝视肉体 苏青女性写作的文化意义 程亚丽 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市民作家的商业写作 苏青解读之三 方贤绪 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6期
苏青小说对女性生存价值地位的探索 康凤英 锦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悖离·逃离·回归 苏雪林20年代作品论 苏琼 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苏雪林青岛游记略评 郭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以浩然之气 铸精美华章 苏雪林的散文周艳华 写作2003年第12期
谈北国素素的散文创作 王兆胜 文艺评论2003年第6期
绕不完的城市与乡村(创作随笔) 孙惠芬 文艺报2003年4月1日
歇马山庄 孙惠芬的心灵故乡(访谈) 陆梅 文学报2003年6月5日总1407期
语调 孙惠芬和《街与道的宗教》 刁斗 作家杂志2003年第4期
孙惠芬的后花园 理解《街与道的宗教》的几个关键词 周立民 百花洲2003年第4期
孙惠芬的后花园 论《街与道的宗教》 周立民 文学报2003年4月24日总1395期
心灵的道路无限长 孙惠芬 小说选刊2003年第4期(《民工》)
装细节的匣子 万里 小说选刊2003年第4期(《民工》)
健康的女性世界 田建民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1期(中篇《雅如世界》 孙喻)
一个女人的性格悲剧 刘志琴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1期
失血的人物塑造 谈《雅如世界》 乔世华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7期
徜徉在城市间的布衣 读谭湘 降红燕 百花洲2003年第1期
当代女作家谈艺录谭湘卷 青春 2003年第7期
天然的美质 评《天旅漫草》 丁临一 文艺报2003年9月6日(汤宏散文集)
"望美人兮天一方" 读《苏州美人》 陈辽 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唐晓玲著,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充满张力的诗性文本 读唐颖的《阿飞街女生》 南妮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4日
在"离去"和"道别"之间 对近期有关上海的作品及评论的思考 陈惠芬 文汇报2003年11月23日(唐颖等)
那么多的水,那么靠近家 读贴儿《见谁爱谁》 李少咏 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
当代女作家谈艺录 铁凝卷 青春2003年第2期
"关系"一词在小说中 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演讲 铁凝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人大J3,2004年第2期
精神的田园 铁凝访谈 朱育颖 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 人大J3,2003年第9期
走近铁凝 朱育颖 百花洲2003年第4期
遥远的完美 铁凝专访 周晓丽 读书时报2003年6月11日
完美是遥远的 作家铁凝专访 出版广角2003年第10期
人生可能不是一部长篇小说 铁凝 北京文学2003年第3期
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 谢有顺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人大J3,2004年第1期
铁凝 快乐地游走在"集体写作"之外 贺绍俊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铁凝笔下的女性世界 陈晨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论铁凝的女性小说 张同俭 保定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铁凝小说忏悔意识探源 苏晓芳 云梦学刊2003年第2期
审美与审丑的双重变奏 论铁凝小说的审美意识 李广琼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5期
铁凝小说的意象分析 付晓静 写作2003年第7期
铁凝短篇小说的审美意蕴 张曰凯 文学报2003年4月10日总1391期
论铁凝"三垛"对五四女性文学的继承和超越 闫红 廊坊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战争夹缝中的女性个体生存 沈红芳 黄河2003年第1期(铁凝《棉花垛》)
商业社会的生存境况与人际交往 读铁凝的《谁能让我害羞》 吴德利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1期
走向深刻 封离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2期(《谁能让我害羞》)
哦,少年! 夏培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2期(《谁能让我害羞》)
承认斗争的符号化书写 解读铁凝的《谁能让我害羞》 柯贵文 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
主体精神的续延 读铁凝《永远有多远》 马?�,张克勇 保定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永远有多远》 文化差异中的女性文本 吴宏凯 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
时代的二律背反 《永远有多远》的叙事策略 郑国珺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3年第4期
个体欲望的道德化嬗变 《大浴女》中尹小跳形象解读 邵宝辉,胡孝忠 保定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用"浴"拯救心灵 探访《大浴女》中女性人物的心路历程 宋艳珊 云南文艺评论2003年第2期
陷入泥泞的母性意识 评铁凝《玫瑰门》和《大浴女》 龙晴 今日文坛2003年春
从《玫瑰门》看女性小说的反成长主题 刘莉 阜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女性命运的历史演变 简析铁凝《玫瑰门》 朱桂林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画面与情感的互相穿透 读铁凝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 马云 文艺报2003年10月21日
现实在香气中穿行 卢敦基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3月7日
浪漫是非常美的(专访) 赵莉,万方 中国文化报2003年4月3日
女性的觉醒 谈万方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房萍 辽宁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在寂寞反抗中对朴素诗意的追求 蔡家园 文艺报2003年12月20日(汪静玉)
人文精神的关怀 谈王安忆"庸常之辈"的写作精神 赵宇红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王安忆的"人学" 论王安忆对"人"的思考 杜学霞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王安忆谈写作和母亲 邢晓芳,陈熙涵 文汇报2003年4月24日
不冒险的旅程;论王安忆的写作困境 李静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
王安忆的女性救赎之路 彭文忠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2期
寻找与发现 谈谈王安忆文学艺术的独特性 王丽 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王安忆作品的语言艺术和文化意蕴 徐莹 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我为什么要写作 王安忆 青年文学2003年第12期
王安忆专辑· 主持人语 於可训 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
自述 王安忆 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
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 王安忆访谈录 周新民,王安忆 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
个人历史性维度的书写 王安忆近期小说中的"个人" 周新民 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
王安忆作品目录 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
"无根"的上海身份 王安忆小说的一个侧面研究 方玉彪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3年第1期
突围与创新 王安忆小说流变 林朝霞 邯郸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探求爱情的人性内核 论王安忆小说中的爱情描写 赵改燕 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3期
王安忆小说 自我的成长与孤独的承担 荒林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人大J3,2003年第8期
走出乌托邦 评王安忆的小说 韦莉莉 株洲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论90年代王安忆小说的叙述姿态 兼论其"女性化"写作倾向 侯迎华 新乡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与时间对峙 论王安忆的小说哲学 吴芸茜 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王安忆九十年代以来几部长篇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之比较 毕红霞 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双城记 津、沪小说中的城市记忆和想象 以林希、王安忆为例 闫立飞 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由欲到义 情爱的升华 评王安忆九十年代小说中的爱情书写 王苹 当代文坛2003年第3期
诗意的策略 神话的终极 王安忆小说文体艺术论 佘艳春,高兵 河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王安忆小说特质论 程丽蓉 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沉入常态叙述与呈现诗性情怀 论九十年代中后期王安忆小说叙事策略 颜琳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英雄的底(宝?)座 王安忆小说创作方法论 葛丽娅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常态叙述中的精神追求 王安忆小说漫议 颜琳 中国文化报2003年12月16日
有故事的人 有故事的城 试论王安忆近期的小说创作 黄田子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5期
从细节出发 王安忆近年短篇小说艺术初探 陈思和 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
上海故事中的空间与怀旧 王安忆和程乃珊上海故事之比较 沈永英 湛江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仁义·现代性·欲望 重读王安忆的《小鲍庄》 刘小平 江淮论坛2003年第2期
两性主题 互为"他者"的冲突和性的救赎 王安忆《岗上的世纪》再解读 王惠 海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性·母性 女性身份的文化反省 论王安忆的"三恋"、铁凝的"三垛" 张瑗 河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含蓄蕴藉的语言奇景 王安忆《长恨歌》语言艺术赏析之一 白朝霞 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王安忆《长恨歌》历史叙述刍议 徐红泥 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从《长恨歌》看王安忆与张爱玲 周怡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旧梦的终结 《长恨歌》王琦瑶形象价值的思考 姚宁 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性知识重建 从小说《长恨歌》和上海石库门"新天地"谈起 陈惠芬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长恨歌》审美表现的成就与缺陷 袁盛勇 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建构在语言乌托邦中的自我认同 评王安忆的《长恨歌》 莫付欢 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王琦瑶唱出了一曲长痛不息的歌 长篇小说《长恨歌》赏析 王馥香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长恨歌》的怀旧情结 周明鹃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用语言建构的宏伟建筑 王安忆小说《长恨歌》读解 吕颖 朔方2003年第4期
王琦瑶与吃饭 读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 师力斌 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4期
城市文学中的双峰并峙 谈《长恨歌》与《首席执行官》 胡俊海 东岳论丛2003年第3期
王琦瑶 上海的影 读王安忆的《长恨歌》 孙川梅 滇池2003年第9期
叙事与历史 论《历史》与《长恨歌》的结构和叙述风格 梁禾 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3期
拓女性写作天地,谱女性话语篇章 从《叔叔的故事》、《长恨歌》看王安忆小说中女性话语的建构 孙惠欣 延边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现代化的一个寓言 王安忆近作《上种红菱下种藕》析 蒋涛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王安忆长篇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的叙述视角 许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冷与热的平衡 葛红兵 青春2003年第7期(《富萍》)
《小新娘》 对"畸形建构"的反思与解读 陶慧 中州学刊2003年第3期
印象点击 《新加坡人》 王彪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4期
被情欲挟持的玫瑰 阿不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3月28日(《现代生活》 王安忆)
王华和她的小说 雷霖 贵州日报2003年8月29日
当代文坛的女性写作和写女性 从王曼玲的中长篇小说谈起 熊修雨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快乐的奔跑 作家王曼玲印象 徐贵祥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王曼玲 追梦的女兵 罗四鸰 文学报2003年12月11日
我眼中的王曼玲 麦家 文艺报2003年7月8日
门在哪里 王曼玲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1期(《门里门外》)
一颗星星能走多远 李少咏 星星2003年第7期(王小妮)
在城市期待奇遇 记文坛新人王晓云 李凌俊 文学报2003年9月4日
迷失中不灭的人性之光 郝雨 读者导报2003年11月28-12月4日A5版(王晓云)
感谢梅兰 李星 读者导报2003年11月28-12月4日A5版(王晓云《梅兰梅兰》)
上海 歌唱或者饮泣 葛红兵 读者导报2003年11月28-12月4日A5版(王晓云)
论王旭烽《茶人三部曲》的叙事张力 王海铝 当代文坛2003年第6期
西湖的人文之旅 邢小利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2月5日(王旭烽《走读西湖》)
王英琦的矛盾 读王英琦《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王平 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浸漫在黄昏前的责任 王素蓉 小说选刊2003年第11期(《日近黄昏》 王芸)
韦君宜二三事 高骏千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25日
诱人的阴柔美碎片 解读卫慧的小说创作 陈娇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大众文化的失范 析卫慧写作的反道德反美学倾向 孙长军 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
卫慧小说的性爱观辨析 刘小妮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卫慧小说"局外人"观念论析 张斯民,龚举善 辽宁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知道我是谁 漫谈魏微的小说 张新颖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
魏微的双重叙事 汪政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1期
在"逃离"与"等待"的夹缝中 读魏微的《父亲来访》析"七十年代以后"的尴尬处境 胡斌 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最后的灵魂膜拜者 姚仰生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8月22日(温冰然《花魂鸟魂》)
吴瑛和梅娘 丁言昭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6月20日
⑷ 女作家(X-Z)
生活文献的模范读本 肖达小说集《上邪》简评 纪众 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
寻找天平之舞的平衡点 从萧红、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史学评价谈起 王颖 临沂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萧红研究的新超越 读《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 王科,牟维珍 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我和萧红在香港 端木蕻良 文艺报2003年12月20日
新旧文化冲突下的悲剧人生 论萧红的文化心理及人生追求 许虹 廊坊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一位作家的由来 尖锐的疼痛与心灵的写作 论萧红的创作道路 邱培成,魏捷 北方论丛2003年第5期
论萧红的儿童题材文学创作 周春英,陈建光 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读萧红 毕新伟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萧红的"寂寞"情结 袁洪权 重庆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萧红作品中的乡土意识 孙桂芬 呼兰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试论萧红的女性苦难意识 左文,毕艳 常德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张力与和谐 东北女性乡土抒情文学的两种美学建构 萧红、迟子建创作审美风格比较 喻晓薇 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
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周筱华 安庆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论萧红文学创作的女性视角与女性意识 单元 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从《跋涉》看萧红的早期创作 王义杰 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文化的自觉与交流 论萧红创作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黄晓娟 江汉论坛2003年第11期 人大J3,2004年第1期
萧红小说的女性主义色彩 张玉秀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 王琨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苦难的女性悲歌 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 张浩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肖红小说创作风格 肖海凤 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论萧红小说的死亡主题 郝庆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
萧红乡土题材小说综论 柯贵文 韶关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失落的小世界 萧红、迟子建儿童叙事小说比较 张菡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萧红小说中的女儿性 徐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
无法返回的"寂寞的国" 萧红生命经验与小说叙述的对应阅读 张岚 江汉论坛2003年第12期
萧红《呼兰河传》研究述评 从文学批评与接受的角度分析 朱念 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呼兰河传》 家的思恋与重建 论萧红的自我拯救与自我超越 姚万生 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主题形态 精神归返与灵魂挽唱 《呼兰河传》新论 王金城 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儿童的忧伤 试析《童年》与《呼兰河传》 郭蓓 海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成熟的天真 《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分析 邵滢 赣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风刀霜剑下的生命觉醒与寂灭 《小城三月》中翠姨形象的悲剧意蕴 王宏民 江苏技术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小城三月》 美丽而苍凉的象征 刘爱华 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论《生死场》的悲剧意识和女性关怀 程玖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农业文明时空中生存的寓言 《生死场》的时空建构和悲剧蕴涵新论 何希凡,王平 江汉论坛2003年第10期
永劫轮回的生死场 萧红对国民性揭示的独特视角 齐文焕 求实2003年第11期
《生死场》的文本断裂及萧红的文学贡献 摩罗 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0期 人大G3,2003年第12期
论"萧红体"小说的"另类"《马伯乐》 杨晓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心灵的诘问 读须一瓜小说近作 顾凡 小说评论2003年第6期
须一瓜 尾条新闻,头条小说 李敬泽 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9日
无法回避的诘问 冯敏 小说选刊2003年第7期(《淡绿色的月亮》 须一瓜)
印象点击 《淡绿色的月亮》 梁弓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从二重奏到多重奏 周睿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10期(《肝病嫌疑人》 须一瓜)
"他者导向"中的主体境遇 闫玉刚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10期
想到了羊角风 须一瓜 小说选刊2003年第4期(《蛇宫》)
徐慧芬和她的微型小说 刘绪源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2月5日
为平凡立传 徐蕙照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3期(《过了》)
解构神话 徐坤的意义之一 任一鸣 艺术广角2003年第5期
对知识女性精神再生的探寻 徐坤访谈 王红旗 小说评论2003年第6期
有关徐坤的几个片断 刘庆邦 山花2003年第11期
自由、戏仿及语言的魅力 评徐坤的小说创作 赵天才 孝感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女性意识的诗意把握 徐坤女性小说创作及其现象分析 王慧 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
游走于新潮与聪灵之间 徐坤小说创作艺术漫谈 周雪花 河北日报2003年10月24日
对男权中心文化的深刻解构 从徐坤《狗日的足球》谈当代女性写作 李大敏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冲突、困惑与探索 读徐坤的小说《厨房》 姚洋音 名作欣赏2003年第1期
厨房里的革命 《厨房》读解 何平 名作欣赏2003年第1期
逼问女性的生存空间 读徐坤的小说《厨房》 吴宏凯 名作欣赏2003年第1期
女性解放 无处遁逃的陷落 解读《厨房》 唐欣 名作欣赏2003年第1期
宿命,在厨房中演绎 徐坤小说《厨房》的文化蕴含阐释 何希凡 名作欣赏2003年第1期
都市情感 女性追求 解读《厨房》兼与《关于〈厨房〉的民间模式商榷》 邓陶钧 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
女人与厨房 《厨房》的意蕴分析 周建华 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
横看成岭侧成峰 我读《厨房》 冯晖 名作欣赏2003年第5期
诗意失落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 从《一个老外在中国》看徐坤的人文关怀 张霞 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
老外遭遇的背后 《一个老外在中国》解读 黄金娟 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
多重对视中的一声叹息 解读徐坤《一个老外在中国》 林华瑜 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
此情只待成追忆 解读徐坤的《一个老外在中国》 于东晔 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
超越民族想像中的表层认同 解读《一个老外在中国》 吴德利 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
平等视角下的快乐叙事 《一个老外在中国》赏析 魏家骏 名作欣赏2003年第7期
苦熬的悲剧 解读《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雷达 读者导报2003年总921期24版
婚变的悬疑 读徐坤的《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白烨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在梦想结束的地方开始梦想 关于徐坤长篇新作《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陈福民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两性关系的"绿色之思" 读徐坤的《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王红旗 中国妇女报2003年3月25日
徐坤长篇新作《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的悲剧意蕴 韩春燕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内省与外化的亲密交融 徐小斌九十年代小说叙事的一大手法 周新兰 阜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抛弃前设的对立 回到生活的本真 朱宁嘉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4期(徐小斌)
《异邦异族》 前现代的异构与异读 胡海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4期(徐小斌)
你竟敢如此透明?(《清水芙蓉的坎坷人生》 许芙蓉) 张越 北京文学2003年第1期
有关许广平早年抗婚的一组材料 周海婴,刘思源整理 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1期
远无方位近无目标 孟繁华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6月13日(薛燕平)
与青春热忱而深邃的对话 评薛媛媛《我开始烦恼了》 张行健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6期
人和事的真实 燕子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5期(《盛世惊澜》)
面对校园风云 央歌儿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4期(《鼠惑》)
成长的快乐和烦恼 读《女生日记》和《男生日记》 陈南先 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杨红樱)
想写一个纯粹的男孩子 李虹,杨红樱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2月26日(杨红樱)
论杨绛小说《洗澡》中的女性形象 施永秀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古驿道上悟道者 读杨绛新作《我们仨》 舒展 随笔2003年第6期
杨绛讲述《我们仨》 施武 三联生活周刊2003年第24期 中华读书报2003年6月25日
梦中奇梦,情中至情 陆文虎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7月25日(《我们仨》)
当时只道是寻常 巫唐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7月25日(《我们仨》)
当时只道是寻常 读杨绛《我们仨》 巫唐 学习时报2003年8月25日
古驿道上的失散 周国平 读书2003年第11期(《我们仨》)
关于《我们仨》的一些个人回忆 张隆溪 万象2003年第10/11期
性别/政治 《青春之歌》的叙事伦理 王宇 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母性的天空和大地 评杨晓晓的《芝加哥"格格"》 王虹艳 中国妇女报2003年9月29日
浅谈西藏女作家杨星火诗歌意象的创造 黄波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眷恋中的突围 评满族作家叶广芩的家族系列小说 吴健玲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平民生活与"非贵族化"倾向 评叶广芩家族小说《采桑子》 郑笑平 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2期
论叶广芩"家族小说"《采桑子》的散文特质 郑笑平 商丘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所罗门王的指环 叶广芩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4期(《猴子村长》)
文化意蕴·双重视角·民族身份 试析叶广芩中篇小说《梦也何曾到谢桥》 马国栋 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寻索土家族文化的秘密 论叶梅的土家族文化小说 吴道毅 民族文学2003年第5期
论叶梅小说的叙事风格 吴道毅 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人大J3,2003年第10期
叶梅和她的土家族文化小说 吴道毅 文学报2003年5月29日总1405期
叶梅的恩施 中篇小说集《最后的土司》序 (彝族)吉狄马加 民族文学2003年第9期
叶梅的恩施 吉狄马加 文学报2003年9月4日
叶梅小说 温暖的河流 陈应松 长江文艺2003年第10期
月亮女神的生命创造 叶梦的散文 周艳华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轻逸的叙事与南方的智慧 论叶弥的小说 洪治纲 百花洲2003年第2期
印象点击 《猛虎》 叶弥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
以温情覆盖绝望和忧伤 读叶弥小说《美哉少年》 李思清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5月23日
人格蜕变与社会转型的双重展示 解读叶弥的小说《成长如蜕》 姚小梅 临沂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这女人的狂歌 芳菲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把绵羊和山羊分开》)
语言的文学呼吸 吴俊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
话语喧哗后面的心灵事变 我读懿翎的《把绵羊和山羊分开》 谢有顺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
无情时代的死与爱 何坦野,邢小利 当代文坛2003年第6期(《把绵羊和山羊分开》)
印象点击 《把绵羊和山羊分开》 李丝雨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男人女人的爱、性、情 谈英子的《追问爱情》 摩罗 百花洲2003年第5期
她的笔端倾注着对女性的关爱 读于金兰散文新著《女人有泪》 徐彻 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0期
读散文集《女人有泪》 徐彻 文艺报2003年11月4日
词语与激情共舞 翟永明书面访谈录 翟永明,周瓒 作家杂志2003年第4期
翟永明创作年表 作家杂志2003年第4期
翟永明 完成之后又怎样 艾云 南方文坛2003年第3期
"不分行写依然是诗" 读翟永明《纽约,纽约以西》 周瓒 中国妇女报2003年7月21日
最好看的张爱玲 《张爱玲画话》四读 毛军英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2月5日
说不尽的张爱玲 读余斌新版《张爱玲传》 陆艺 书品2003年第2期
迈向重读之路 评林幸谦《历史、女性与性别政治 重读张爱玲》 古远清 出版广角2003年第7期
从"消失"到"重新发现" 评半个世纪的"张爱玲热" 王敏 信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张爱玲 现代的本土化与传统的现代化 闫怡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更衣记》和许地山 陈惠芬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25日
掀起"传奇"面纱,见其人格魅力 试从"超越自我实现型人格"看张爱玲 李艳萍,彭敏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追悼一个消逝的时代 杨佳娴 读书2003年第4期(张爱玲)
孤绝与永恒 读张爱玲二题 屈雅红 百花洲2003年第4期
张爱玲 "一个苍凉而美丽的手势" 齐红 百花洲2003年第5期
论张爱玲的人性观 金学丽 辽宁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出走的女儿 苍凉的手势 王珞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2月12日(张爱玲)
跌进画里的人世 无痕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2月12日(张爱玲)
只有张爱玲没买房子 孙洁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2月12日
试析张爱玲市民定位的原因 田美丽 洛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制度的无力 张爱玲世界中的婚姻与社会 张梅 华文文学2003年第1期
论张爱玲生命意识中的三重因素 李建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世俗苍凉,人生悲歌 张爱玲创作艺术简论 雷鸣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张爱玲作品的比喻艺术 杨峰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幻与灭 论张爱玲作品的创作结构 熊权 广东技术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张爱玲的心理叙事艺术 邱戈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第1期
试论张爱玲创作继承的民族传统 陈晖 南京师大学报 2003年2期
张爱玲的启示 我们如何面对都市 宋明炜等 上海文学2003年第2期
温香满怀,浓艳多姿 论张爱玲的"恋衣情结"及其创作表现 张江元 涪陵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张爱玲心理世界中的"恐惧"情结 刘广涛 山东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试论精神创伤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 郎学初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张爱玲创作得失新论 刘洁 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张爱玲 个人主义的写作立场 贺国光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张爱玲作品中现代主义的总体特征 陈晖 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缥缈孤渺影 "水原型"与张爱玲文本性别价值 王巧凤 太原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张爱玲 女性视角与都市风情 李晓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冲出樊篱的天才 张爱玲与卡夫卡比较 程东霞 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毛姆对张爱玲的影响 赵智 湘潭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不同语境下的"南玲"与"北梅" 试比较张爱玲、梅娘的文学创作 阿洁 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4期
反讽之思与讽刺之力 张爱玲与老舍审美比较论 陈爱,陈坚 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 人大J3,2003年第6期
都市的迁徙 张爱玲与王安忆小说中的都市时空比较 高秀芹 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张爱玲、王安忆与中国现当代女性小说 傅建安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新传奇与好神话 张爱玲王安忆上海叙事小说的文体特征 邓寒梅 衡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相同的上海世俗 不同的精神向度 张爱玲、王安忆上海小说主题比较 李新 东岳论从2003年第6期
张爱玲、王安忆叙述中的经济话题 高秀芹 齐鲁学刊2003年第6期
时间意识与张爱玲小说艺术 冯爱琳 惠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走近苍凉 析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马临漪 职大学报2003年第1期
张爱玲小说父亲形象解读 孙红霞 周口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光影中的"延伸" 张爱玲小说文本个案分析 熊欣 今日文坛2003年春
论张爱玲小说的反讽叙事 龙红莲 石河子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浮世丑怪众相图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世界 常彬 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张爱玲小说创作对弗洛伊德学说的诠释 陈晖 忻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张爱玲小说的时空表现形式 周新兰 语文学刊2003年第2期
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独特魅力 刘霏 安庆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浅析张爱玲小说语言的审美特征 王小玲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不息的生命 张爱玲笔下三类女性的生存图景 李慧,安刚强 安庆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谋爱与无爱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两难命题 李云霞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以"五四"爱情神话为背景谈张爱玲的小说 常彬 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论张爱玲小说"化俗为雅"的叙事艺术 程丽蓉 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3期
类型各异的男性世界 张爱玲小说论 常彬 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高压下的病变与疯狂 张爱玲女性形象塑造心理分析 黄萍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论张爱玲小说的风格 余逊涛 盐城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李晓峰 西部论坛2003年第3期
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 何文茜 石家庄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弗洛伊德主义 余逊涛 东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浅谈张爱玲前期小说中参差对照的艺术手法 曹月 辽宁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月与花 张爱玲小说的审美意象 李晓峰 人文杂志2003年第5期
来自生存的怅惘威胁 从精神分析学看张爱玲小说的心理刻画 王莹 思想战线2003年第5期
"博爱"思想的反讽 张爱玲小说创作情态论 王辉,李军 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到底是上海人"与上海城市认同 陈惠芬 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张爱玲小说中的伦理及其伦理观 杨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试论张爱玲的电影剧本创作 李微 锦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论《传奇》的现代特征 刘学明 渝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从《传奇》看张爱玲的心灵世界 丁辉 海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传奇的张爱玲和张爱玲的《传奇》 黄田子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深刻犀利的人性透视 《金锁记》人物及写作技巧浅析 王粤钦 鞍山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人性的毁灭 浅评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思想、艺术价值 王静 抱犊2003年第2/3期
《金锁记》女性心理解读 李建英 理论学刊2003年第3期
循环式时间观与宿命式的荒凉 以《金锁记》为例探讨张爱玲的时间观 马丽 南方文坛2003年第5期
《金锁记》、《狂人日记》平行论 曲凤荣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10期
《金锁记》中的阴影原型 姜异新 名作欣赏2003年第12期
我读曹七巧 兼谈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中的"恶魔母亲"形象 严秀英 社科纵横2003年第1期
"黄金枷锁"下的病态情欲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谈曹七巧悲剧成因 刘继红 北方论丛2003年第2期
《金锁记》人物曹七巧形象浅析 白福才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距离之美 从《倾城之恋》谈张爱玲小说的美感 蒋文珠 廊坊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生命的胡琴 重读张爱玲《倾城之恋》 冯巍 辽宁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张爱玲《倾城之恋》结构主义叙事学解读 孙士聪 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女奴生涯的揭示与终结 《倾城之恋》与《香港的白流苏》之比较 李建英 当代文坛2003年第3期
女性爱情婚姻心理的深度艺术表现 张爱玲《倾城之恋》和玛格丽特·米切尔《飘》的比较研究 彭彩云 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从"红白玫瑰"看张爱玲对男性霸权文化观念的颠覆 常彬 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
奇异的自尊心 对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症候式分析 孙瑞雪,蓝棣之 山东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悲剧人生,苍凉最美 从《半生缘》品读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味 袁瑾 天津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穿透上海 对张爱玲《封锁》的细读 陈佳勇 名作欣赏2003年第6期
论《沉香屑 第二炉香》中的视角转换 彭俊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说不尽的张爱玲 张爱玲散文艺术美探析 刘月萍 通化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评张爱玲散文的世俗性与超越性 屈雅红 河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张看人生本相 张爱玲散文论 俞骆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论张爱玲散文的日常化写作倾向 张江元 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张爱玲散文世俗化倾向略论 罗昌智 写作2003年第6期
琐细生活的女性言说 张爱玲苏青散文比较论 陈艳玲 肇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痛苦的理想主义者 张洁1985年前作品简析 李珞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女性审美意识上的偏颇 评张洁早期创作中的"男性化女人"现象 弥华 新乡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心灵的狂欢 读张洁与姝娟的近作 懿翎 文学报2003年2月13日总1375期
从真诚到怀疑 张洁的嬗变 兼及其对女性文学的贡献 刘畅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女权桂冠下的菲勒斯中心 张洁创作论之一 郭怀玉 当代文坛2003年第6期
张洁小说叙述话语的嬗变 李裘 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短篇小说之梦 读张洁短篇近作 肖复兴 中华读书报2003年9月24日
在政治与女性的大河中沉浮 以《无字》透视张洁创作心路 张莉 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爱到无字的思维误区 荒林 中国妇女报2003年6月9日(《无字》)
爱怎能忘记 由《爱是不能忘记的》想到的 关茜 蒙自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这时候 《玫瑰的灰尘》印象 刘家中 北京文学原创版2003年第8期(张洁)
女人"作"什么 评张抗抗的长篇小说《作女》 匡文立 法制日报2003年2月7日
热销冷读看《作女》 文红霞 今日文坛2003年春
令人心仪的另类 读张抗抗长篇小说《作女》 方向真 中国铁路文学2003年第2期
从《作女》谈女性自觉的意义 王红旗,张抗抗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阅读的维度与女性主义解读 析张抗抗的《作女》 李小江 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作女》的价值和批评的陷阱 李贵仁 文艺评论2003年第5期
时不时回头看看(创作谈) 张抗抗 北京文学(原创版)2003年第9期
芝麻虽小 张抗抗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6期(《芝麻》)
让你记住,让你追寻 读张抗抗艺术随笔集《过, 眼铭心录》 李硕儒 中国文化报2003年7月19日
向上的灵魂 评张立勤的散文创作 范川凤 当代人2003年第4期
中国布衣的精神世界 吴秉杰 中国妇女报2003年5月26日(张曼菱《中国布衣》)
布衣之父 启蒙之师 读张曼菱《中国布衣》 王雷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1月7日
生存游戏冲突的现实呈现 张人捷小说论 张学昕,赵欣 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张欣 新上任的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27日
寻找一种丢盔卸甲的感觉(创作谈) 张欣 北京文学(原创版)2003年第10期
爱之碎片的惊鸿一瞥 论张欣的小说创作 李少咏 新乡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张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冲突读解 蒋建强 当代文坛2003年第3期
张欣小说"姐妹情结"的意义分析 屈雅红 当代文坛2003年第3期
困顿中的写作 张欣创作的症候式分析 冯爱琳 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5期
幸福,与她们无关 于敏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8月15日(张欣《泪珠儿》)
创作没法谈 张欣 小说选刊2003年第11期(《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
过程 张欣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6期(《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
赵丽华其人其诗 郁葱 文学港2003年第3期
智性之光和飞翔之梦 赵丽华诗歌解读 邱景华 草原2003年第7期
论满族女作家赵玫的情绪小说 陈慧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赵玫作品中的母性意识 卢桢 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赵玫"盛唐女性系列"的女性意识及其文化意义 李自雄,涂珍兰 株洲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权力·欲望·主体 评赵玫的长篇历史小说《上官婉儿》 王瑞 长江学术第5辑
宿命与抗争,率真与发达 《我们家族的女人》评析 房萍 辽宁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一部标志女性意识流变和女性文学发展的力作 读赵玫小说《上帝也知道梦不可追》 黄柏刚 当代文坛2003年第3期
从"迷狂季节"到"凝望延安" 评赵凝的长篇小说创作 孟繁华 文艺争鸣2003年第2期
女人胸口的火山 清亚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8月22日(赵凝《胭脂帝国》)
从来燕赵多奇女 忆女作家赵清阁 徐霖恩 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3期
我认知的赵清阁 高天星 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3期
怀念赵清阁先生 潘颂德 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3期
纪念赵清阁先生 陈学勇 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3期
清流笛韵 翠阁花香 赵清阁其人其事 张彦林 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3期
深刻的体验 美丽的表达 读《纯真年代》 胡平 文艺报2003年1月7日(赵雁散文)
似花还似非花 杨葵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3月7日(赵赵散文《花不棱登》)
论郑敏的诗学理论及其批评 谭桂林 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论郑敏诗歌的语言魅力 姚国建 修辞学习2003年第3期
如何重返想象的历史 评钟晶晶的新历史小说 孟繁华 文艺报2003年4月8日
本质的异化与人性的失落 解析《午夜呼救》中的几组意象 彭国栋 商丘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钟晶晶)
黎山心灯照海口 读长篇小说《心灯》 南翔 中国文化报2003年9月24日(周小荣)
花·雨·狐 朱文颖小说印象 王彬彬 南方文坛2003年第1期
朱文颖及其小说 张清华 南方文坛2003年第1期
迷离意象下的隐秘人性 朱文颖小说阅读札记 任现品,吴义勤 莽原2003年第5期
老柳树上的怪胎及其他 竹林 文艺报2003年7月15日
诚与雅的执着追求 宗璞创作论 白春超 新乡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历史沧桑和作家本色 宗璞访谈 贺桂梅 小说评论2003年第5期
史与诗的张力 论宗璞和她的《野葫芦引》 徐岱 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真情雅韵满风庐 读宗璞《风庐散文选》 霍秀全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3)男作家
"符号"的悲剧 评艾伟的长篇新作《爱人同志》 吴义勤 南方文坛2003年第4期
活在虚无与真实之中 评艾伟的《爱人同志》 刘婧婧 南方文坛2003年第4期
巴金、曹禺作品女性形象悲剧成因观 赖志明 求索2003年第5期
刍议巴金小说中的女性崇拜意识 赵彩琴 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24期
论《家》中女性的悲剧形象 王艳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论《寒夜》中婆媳关系的描写及其社会文化内涵 江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对女人式生存突围的世俗描写 小议毕飞宇"玉女三部曲"的女人形象 杨喜钧,邱戈 当代文坛2003年第3期
感谢时光("玉米"系列创作谈) 毕飞宇 文汇报2003年5月18日
看败家子毕飞宇请客 我读《玉米》 潘向黎 作家杂志2003年第6期
卑微的神灵 读毕飞宇的长篇小说《玉米》 洪治纲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6月6日
毕飞宇 守望"玉米" 李敬泽 读者导报2003年6月20-26日第22期A8版
《玉米》 卑微的神灵 洪治纲 文艺报2003年8月19日
从曹禺笔下的畸形爱情模式看特定时代的女性悲剧 王珊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试析曹禺戏剧中知识女性悲剧的历史原因及性格局限 马跃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描绘那折翅的蝴蝶 论曹禺剧作中悲剧女性形象的塑造 王春丽 艺术百家2003年第4期
论曹禺剧作中女性悲剧形象 叶玉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论曹禺现代戏剧中女性人物的"火性"与"水性"性格 季臻,宋远珍 戏剧丛刊2003年第5期
"三个女性"形象之比较 谈曹禺剧本中人物鲜明的个性 丁世平 牡丹江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从曹禺戏剧两类女性形象看其创作心态和审美风格的变化 孙丽玲 学术探索2003年第6期
曹禺女性形象塑造悖论 张帆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第22期)
《雷雨》剧中男女强化词使用的调查 苗林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白鹿原》中三类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尹季 船山学刊2003年第2期
《白鹿原》中几位女性人物之我见 龙叶,阎庆生 渭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神异化的三位女性 解读《白鹿原》的女性形象 徐燕 牡丹江大学学报203年第9期
评东方蝃蝀的《绅士淑女图》 左怀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论东方蝃蝀的《绅士淑女图》 兼与张爱玲《传奇》、钱钟书《围成》比较 左怀建 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三个女人,一种命运 杨剑龙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6月27日(《白豆》 董立勃)
政治婚姻的透视与人性魅力的张扬 评董立勃的长篇小说《白豆》 曹斌,顾凡 小说评论2003年第5期
我是"美男作家"我怕谁? 黑马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1月28日(葛红兵)
我不是"美男",也无意"作家" 葛红兵 中华读书报2003年12月3日
郭沫若女性形象塑造及其女性意识的发展演变 宋益乔,石兴泽 郭沫若学刊2003年第4期
论何其芳的异性情结及其文学表现 江弱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且说《今生今世》 止庵 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0月17日(胡兰成)
《今生今世》与阴柔文化 刘亚丽 中国妇女报2003年12月1日(胡兰成)
朱砂痣或蚊子血 江弱水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2月12日(胡兰成)
胡适与陈衡哲 杜方智 书屋2003年第2期
女人的飞翔 胡学文 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1期(《飞翔的女人》)
水与月 商洛河上的风景线 从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书写看贾平凹的价值取向 吴静瑜 江西省团校学报2003年第1期
悲剧的女性与女性的悲剧 兼论老舍的三篇小说 李广琼 怀化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老舍小说中新女性形象缺失的原委 王永兵 上饶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女性浪漫神话的颠覆与衍异 试论老舍小说《月牙儿》中的女性意识 郭文元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温情背后的哀伤与绝望 《鞋》与《厨房》的求同比较 任军 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刘庆帮短篇《鞋》)
青春物语 《梅妞放羊》的女性心灵诠释 陈俊 名作欣赏2003年第9期(刘庆邦)
东西方男子汉的文化意蕴 《好汉》和《老人与海》的文本比较 刘蜀贝 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李锐)
东西方男子汉的文化意蕴 李锐《好汉》和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文本比较 刘蜀贝 名作欣赏2003年第12期
纪念痛苦 柳万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7期(《纪念于美人的几束玫瑰花》)
"红颜薄命"的现代故事 张慧瑜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7期(《纪念于美人的几束玫瑰花》)
性别与表述 大都市景观中的"小老百姓" 张慧瑜 作品与争鸣2003年第3期(《安得广厦》中篇 李肇正)
蒙昧的先知 柔弱的坚守 论《听戏》的女性休闲意识 文小妮 当代文坛2003年第3期(刘庆邦)
男权意识与鲁迅的文学创作 曹书文 河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孤独的呐喊与悲凉的诉说 鲁迅与张爱玲创作之比较 刘希云 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论鲁迅的女性观 孙丽玲 洛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6期
试论鲁迅的女性观 吴敏 华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虚妄的圣殿坍塌之后 论鲁迅小说的女性"出走" 张岚 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论鲁迅小说中的母亲意象 李建东 华侨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徐红云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年第1期
浅谈鲁迅小说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李明军,毕静春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鲁迅笔下的女性生存困境 张玲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异化"与"双性和谐"探寻 张海玉 语文学刊2003年第4期
谈鲁迅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异化 刘启鹏,刘婷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外部的黑暗,还是黑暗的内部 鲁迅笔下女性深层心理活动分析 陈亚亚 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2期
鲁迅《弟兄》之我见 陈宇航 两性视野2003年2月版
《伤势》创作动因新探 陈留生 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子君的命运 鲁迅和亦舒对于女性命运的探索 俞骆波 漳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追求与幻灭 试析子君和安娜的共同命运 刘丽华 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6期
阿Q的病态女性观拆析 陈留生 忻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剖析阿Q的"恋爱悲剧" 代辉 语文学刊2003年第4期
论茅盾小说创作时代女性母题的成因 梁桂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现代知识女性章秋柳论 茅盾小说人物研究 朱德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女神的失落与无奈 茅盾《蚀》三部曲的神话模式解读之二 吴向北 重庆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西方浪漫主义对茅盾小说中时代女性的影响 宋卫琴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茅盾"时代女性"创作模式论 周宁,翟德耀 山东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幻灭与新生 茅盾早期"时代女性"创作心态阐释 周宁,翟德耀 东岳论从2003年第6期
孟庆龙笔下的山乡妇女 解读《干姐》(小说集) 孟宏儒 娘子关2003年第2期
从莫言的"家族小说"看男性神话与女性神话的文化嬗变 薛文礼 青岛大学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湘西女人的歌者 包晓玲 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4期(彭学明)
男性中心主义与"围城"意识 钱钟书小说的重新解读 高俊林 新疆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沈从文笔下的都市女性 李晓云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在理性中升腾的悲剧 沈从文成熟期创作中都市女性形象塑造 李晓云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别样天地里的别样女人 对沈从文小说中女性的解读 金荣乾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郭海宁 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边城》中的恋父情结与情爱悲剧 段新权 黄冈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乡土世界中的变态女性 读沈从文《凤凰》所想到的 陆群 书屋2003年第7期 人大D 423,2004年第1期
一扇不好打开的门 《丈夫》与《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对读 唐利群 名作欣赏2003年第6期(沈从文,丁玲)
精神的苦闷,悲剧的人物 施蛰存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成瑶 语文学刊2003年第4期
飞翔中坠落 试论苏童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方玉彪等 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人文的注入与女性意识的凸现 试论苏童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 李苇苇,林丽君 新余高专学报2003年第4期
孙犁与赵树理小说女性形象之比较 高虹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陶晶孙的"东瀛女儿国" 李兆忠 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男性话语·女性形象 评王鸿达小说 左芳 绿洲2003年第3期
王手小说中的男性叙事 崔勇 温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王小波与杜拉斯 邱付平 今日文坛2003年春
"圣女"与"巫女" 评小说《亡魂鸟》和《乌鸦》 陈晓润 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王跃文,九丹)
冰心谈徐志摩 盛英 中国妇女报2003年1月7日
诗歌中的爱欲生死 罗赛蒂与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个女性 刘介民 广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妈祖"原型与许地山小说的关系 张永 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试析叶兆言小说中的女性价值取向 拯救意识 许海军 开封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男性的哲学 欲望故事与诚挚悲悯 评叶兆言的长篇小说《我们的心多么顽固》 刘一秀,方维保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寻找父亲 试论余华小说文本世界的意义建构 王芳 汉中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自由意志中的盲点 余华小说父亲形象解读 李梦 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
郁达夫张资平性爱观差异论 徐仲佳 齐鲁学刊2003年第4期
男儿诗脉的血性再造与巍峨重生 从袁俊宏诗集《与太阳干杯》想到的 章德益 西北军事文学2003年第4期
换性别叩问及其张力 王一川 中华读书报2003年10月22日(张炜《丑行或浪漫》)
逃离野蛮 李洁非 中华读书报2003年10月22日(张炜《丑行或浪漫》)
性别视角下的透视 浅谈张贤亮小说中的才子佳人模式 刘春慧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没有爱,也没有尊严的世界 重看《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及其评论的局限 吴炫 书屋2003年第7期
异中有同的"通俗化"追求 赵树理与张爱玲之比较 王源 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三仙姑和曹七巧比较质疑 陈钟 湖北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文化人类学与周作人的女性观 周登宇 韩山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从朱自清的《女人》解释其女性情结 肖娟 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