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娥整理
1. 总论 试论中国古代女性题材文学作品的缺憾 汤文菲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女性诗词 古典诗词王国中不容忽视的角色 杨宇全 中国文化报2003年3月8日 试论唐宋元小说戏剧中的青楼故事 赖琼玉 学术交流2003年第3期 执著与背叛 宋代女性意识之觉醒 舒红霞 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独把新诗颂奇句 论李清照在宋代的角色定位 兰香梅 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艺术文化学解读 辛弃疾词意象的男性超越 高楠 东方丛刊2003年第1期 吴江沈氏女作家群的家族特质及成因 郝丽霞 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乱弹红楼女儿观 彭参,刘钧瀚 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3辑 《欢喜怨家》贞操观的现代解读 李淑兰 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试论女神 李南 南亚研究2003年第1期
中国族源性女神母题的文化内涵 孙正国 思想战线2003年第3期
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看女性地位的变化 周馨宇 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婚姻神话叙事模式考 吴天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中国日月神话的象征原型考述 关长龙 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3年第4期
中国龙凤文化比较研究 李含生,李春玲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龙崇拜研究述评 吉成名 广西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女娲与伏羲 华夏初民对两性关系的认识 宋瑞芝,余志权 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女娲伏羲神话与阴阳哲学观 许安娇 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耿村所见女娲神话的探讨 席涵静 广西梧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西王母考 崔永红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伏羲文化研究简论 李建成 天水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中国古代生殖神话类别与文化意义 宋颖 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浴女"母题的传承与文化内涵的演变 向柏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女子沐浴生子)
九隆神话与图腾受孕机制 何永福 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3期
论中国螺女型故事的历史发展进程 刘魁立 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试论作为望夫石传说原型的?T山氏传说 李道和 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2期
紫姑传说中的巫术意义 柏松 西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白蛇传故事的文化渊源 袁益梅 殷都学刊2003年第1期
从"成妻"的过渡性仪式解读中国蛇郎君故事 以粤台异文化比较为主线 简齐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游女佩珠的传说及其意蕴 蒋方 文史知识2003年第3期
试论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起源 漆凌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第5漆
角色置换与利益代言 从社会性别角色解读中国巧女故事 康丽 民族艺术2003年第1期
利益务实与规范折衷 中国巧女故事中的民间女性德才观探赜 康丽 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博山孝妇故事探源 刘心明 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女性保贞术母题及其印度文化溯源 王立 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2期
不能翻身的后母角色 从二十四孝到灰姑娘故事中的后母 鹿忆鹿 广西梧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春会的仪典象征 "邂逅采桑女"的文学原型分析 高莉芬 中州学刊2003年第3期 人大J2,2003年第9期
高唐神女传说之再分析 吴天明 云梦学刊2003年第4期
中国古代文学"女强男弱"现象成因的原型批评阐释 田富军,杨学娟 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论古代文学中"女强男弱"现象的心理成因 田富军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传统文学中的美女描写 读《管锥编》 杨璇 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回眸一笑百"才"生 古代知识女性形象探析 沈立东 中国妇女报2003年2月10日
从女鬼复仇类作品看作者劝善惩恶的矛盾心态 陈忻 涪陵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文思与哲理的结晶 评《女性情爱文学的文化心理透视》 李德辉,王友胜 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
中国文学中叛逆女性形象的演进 王引萍 中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论女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汤力伟,黄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奇异的比较 文人与妇女 试论陈寅恪的"红妆"研究 刘克敌 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母性崇拜与古代文士的审美价值取向 苏萍 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5期
论中国才子佳人文学中的两性格局与文人心态 王萌 中州学刊2003年第2期
谈才子佳人小说对英雄儿女小说形成发展的影响 常雪鹰 内蒙古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青楼梦坠凡尘中 康毅 两性视野2003年2月版
变羊惩妒妇故事的佛道文化溯源 王立 华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发端于汉译佛经故事)
昭君故事的流传与演变 闵泽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王昭君形象的审美意义 冯阳 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秋胡妻形象演变初探 张红霞 艺术百家2003年第1期(西汉《古列女传》~清)
中国古代女性主角恋情诗中的壮美审视 浦生华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叙事诗中反抗的女性形象 邢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典雅俊秀,柔中见刚 浅论中国古代女性诗词及风格特点 王文娟 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第2期
重建经典 张宏生,梅玫 读书2003年第5期(《中国古代女诗人作品选》 孙康宜,苏源熙主编 英译本)
论权力的优伶性别制衡和编排 厉震林 戏剧艺术2003年第1期
论优伶性别的历史哲学 厉震林 新余高专学报2003年第4期
论戏剧起源的性别主题 厉震林 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东方语境中的戏曲艺术和女性文化 李祥林 蒲剧艺术2003年第1期
从中国古典戏曲看失落的中国女性之"灰姑娘"情结 袁玲玲 戏曲艺术2003年第2期
作家性别与戏曲创作 李祥林 艺术百家2003年第2期
异性扮演的文化透视 张禹 民族艺术2003年第3期
旦角审美·性别意识·文化透视 李祥林 艺术广角2003年第5期
2. 各代文学研究
⑴ 先秦--宋代
《诗经》中的赘婚和弃夫现象 易思平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女性文学话语的自述 论《诗经》女性审美特色 马凤华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诗经》与文学史写作中的女性主义倾向 焦绪霞 青岛大学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诗经》中的新娘形象 郑群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国风》中女性心理剖析 王赠怡 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屈原的女性情结 金道行 三峡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论《离骚》"求女"情节的深层文化心理 梅桐生,刘中黎 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2期
《离骚》中的女??与上古时期的女性名号 蒋方 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4期
试论中古游仙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朱立新 上海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两汉魏晋辞赋中的现实女性题材与性别表达 郭建勋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从汉末交游士风看"古诗十九首"女子形象知音化 胡大雷 常德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父系家庭结构对刘兰芝婚变的影响 蒋仁娥 云南师大学报2003年增刊
后汉秦嘉徐淑诗文考 刘景云 敦煌研究2003年第2期
复原被篡改的蔡琰 姚玉光 中国女性文化第3卷
浅谈曹植妇女题材诗歌的比兴寄托 王晓辉,黄金颖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搜神记》中的女仙文化 苑汝杰,张金桐 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浅析《搜神记》中女性形象的美学特质 石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李寄》主题刍议 兼议六朝文学中的女英雄形象 李正学,王建萍 蒲松龄研究2003年第4期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进步的妇女观 李桂娥,高建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谢道韫生卒年考 陈希红 江淮论坛2003年第1期(346~415)
六朝乐府民歌中的妓女之歌 安东焕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试论《木兰诗》的文化精神 朱颖原 山西高等学校社科学报2003年第1期
一曲女性主义的颂歌 重读《木兰诗》 李书生 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从敦煌歌辞看中古时期中国女性的情爱观念及表情方式特点 刘洁 敦煌研究2003年第5期
试论唐代女性形象的"开放"与"观玩" 黄培杰 艺术百家2003年第1期
唐代文人和妓女的交往及其与唐传奇的关系 蔡爱芳 珠海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从战争诗看唐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杨小敏 楚雄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对唐代诗词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刘来春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玉箸应嘀别离后 浅谈唐代边塞诗中的女儿情 傅满仓 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唐代女冠诗的放情笔调 唐代女冠诗美学风貌系列研究之一 安建军 天水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唐代女冠酬寄诗的酬唱情怀 唐代女冠诗美学风貌系列研究之二 安建军 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3期
试析唐代娼妓诗与女冠诗的差异 刘宁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4期
唐代女冠诗人 女性文学中的特殊现象 《唐代女冠诗人研究》代序 李时人 海北煤炭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花落知多少 永宁 读书2003年第5期(唐诗中的女性文化"花钿")
财婚风尚与唐代贫女诗 江合友 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唐人咏昭君诗与士人心态 蒋玉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8期
晚唐艳情诗与艳情词 蒋晓城 2003年第1期
唐人小说中的妇女性爱 小说家营造的心理态势 张金桐 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
论唐传奇女性形象塑造所体现的封建意识 李学辰 阜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 吴茹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论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升华 阎来恩 吉林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试析唐传奇中"仙妓合流"现象的历史原因 徐凤霞 锦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唐传奇中的两性故事 石育良 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爱情悲剧 始乱终弃原型及成因 刘汉波,刘勇 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唐人小说的妇女婚爱 从古典到浪漫的转折 张金桐,王桂巧 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千面女人 莫愁形象在后世文学中的衍变 程章灿 文史知识2003年第3期
冯燕母题的佛经文献考原 妇女观和侠义情爱观的一个跨文化个案 王立 西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简论武则天对唐代文学发展的贡献 王权 忻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晁采、李冶的诗歌创作 赵海菱 东疆学刊2003年第1期
薛涛、鱼玄机诗用韵概况 陈娟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略论薛涛诗风"男性化"的成因及其表现 黄芸珠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薛涛及其诗歌解读 傅兴林 咸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佳代 中国妇女报2003年6月9日
崔莺莺家世及行踪辨正 许总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3年第1期 光明日报2003年6月25日
莺莺何曾作胡女 孙鸿亮 文史杂志2003年第3期
再谈崔莺莺绝非胡姬 陈诏 文汇报2003年5月4日
"鬼才"风情 从李贺笔下的女性世界看其女性观 傅谷 江淮论坛2003年第5期
李商隐爱情诗女性形象神化倾向及其对诗风的影响 蔡燕,张西虎 汉中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花蕊夫人诗歌用韵考 郭莉 四川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词文化探索 李煜与李易安词的比较 姚玲 凉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歌妓角色与词人身份 词人笔下的歌妓形象 方星移 惠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唐宋诗词中的变性之音 易思平 江淮论坛2003年第1期
唐宋词拟女性心态探析 王乾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从主动进攻到被动防御 浅析唐宋爱情小说里男人气质的蜕变 王兆鹏,马丽 光明日报2003年8月27日
宋代女性文学梅花意境的性别特质 舒红霞,阎保平 辽宁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论宋代女性的文化心理与女性词 黄敏,程箐 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宋代女性词的传播与接受 黄敏 赣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花间集》与宋词女性意识之论说 高文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宋词所表现的宋代女性观念之历史文化审视 沈家庄 广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宋词的阴柔体性及其审美特征 刘尊明,王相红 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
论宋词中的"侧艳体" 岳珍 天府新论2003年第2期
略论歌妓与宋词兴盛的关系 周健自 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2期
论歌妓对宋词的影响 徐辉 成都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宋代女性词女性艺术特色论析 黄敏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宋词传播中的男声演唱 谭新红 光明日报2003年11月12日
《全宋诗》失收之之宋代妇女第一长诗 吴宗海 井冈山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宋代昭君诗类型及其解读 唐眉江 四川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欧阳修词中的女性意识 潘盼 怀化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柳永的情词与"恋妓情结" 时东明,田全金 临沂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柳永闺情词与敦煌闺情词之比较 贺玉萍 洛阳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艳词背后的心灵挣扎 柳永"艳词"解读 王文涓 名作欣赏2003年第12期
论《东坡词》的写伎篇章及对中国娼妓制度的历史观照 白汝斌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试论秦观诗的艺术风格 "女郎诗"不是秦观诗的主题 王晓枫 太原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李清照的成就及其评价问题 兼说词学史上的三座里程碑 施议对 长江学术第5辑
对姚玉光先生与我"商榷"的回答 陈祖美 文学遗产2003年第1期
李清照"内心隐秘"争鸣述评 王兆鹏,郭明玉 文学遗产2003年第1期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试论莱州重逢之际李清照与赵明诚的一段感情纠葛
诸葛忆兵 求索2003年第2期
李清照师事晁补之论 周桂峰 南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7期 人大J2,2003年第12期
也谈李清照言情之"无顾籍" 陆理原,李建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绿肥红瘦有新词 论宋人对李清照词的接受 兰香梅 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李清照及其词的评价 胡国瑞 长江学术第4辑(2003年6月)
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秦捷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从李清照前后期词作看清浊 陈华斌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古典词苑的一朵绚丽奇葩 浅析易安词的含混美 宋春香 牡丹江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李清照酒词浅探 沈荣森 东岳论丛2003年第1期
论李清照词作的艺术形象 彭慧 怀化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此花不与群花比 试论李清照的咏梅词 周生杰 钦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试论李易安词中的愁情 高淑兰 吉林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李清照词的拟问艺术 沈荣森 成都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 吴十日,刘澍心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第2期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 鞠晶晶,刘淑青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
伤春与悲秋 略探易安词中的女性意识 杨雨 中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论易安体的"尚清"意识 侯长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李清照咏花词情感探微 胡春玲,王妍 北方论丛2003年第3期
却道海棠依然醉 李清照词中形象的塑造 杨玲 贵阳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略论李清照词的绘画美 刘光耀,孙丽萍 中州学刊2003年第4期
易安词分期新探 邵清风 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试论李清照的词境、词风宇心境 高淑兰,赵海涛 继续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李清照词的愁情美 高明泉 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殊途同归 论苏轼、李清照提高词的地位的途径 王可喜 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化俗为雅,平淡入妙 论李清照词的语言魅力 汤春华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从"陌生化"看李清照词的语言创新 李秋菊 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赏析 周忠元 语文学刊2003年第5期
李清照词"情境交融"的抒情手法鉴赏 高红芳 语文学刊2003年第6期
倜傥丈夫气 试论李清照词的豪放色彩 章海风 语文学刊2003年第6期
书写女性的情怀 试论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点 朱宪玲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论易安词的生命意识 李祝喜 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关于李清照词的审美 李华 青岛文学2003年第11期
试论李清照、陆游、辛弃疾词作的对比手法 唐月琴 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李清照《武陵春》词应作于绍兴元年考 兼说"隐性"材料的价值和利用
戴伟华 学术研究2003年第3期 人大J2,2003年第7期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词心"解 余淑荣 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李清照《声声慢》词英译方法研究 郑恩岳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千年谁知易安"愁" 李清照《一剪梅》词辩析 许金花 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5期
评李清照《打马赋》的思想艺术成就 李丹博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词别是一家"的内涵及其现代诠释 陈学广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从抒情主题的转移看词"别是一家" 方坚铭 阜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李清照《词论》写作年代辨 朱崇才 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家庭失和状态下女性心态的真切表现 李清照、朱淑真、黄峨诗词意蕴新探 阿洁 求索2003年第1期
散论稼轩词对易安词的嗣响 陈祖美 文史知识2003年第6期
近十年朱淑真研究述评 姜秀艳 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6期
断肠诗吟恩怨情;朱淑真诗词意蕴新探 刘洁 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朱淑真诗词爱情心态浅探 黄亚清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朱淑真诗词幽深凄苦的意境探析 杨映红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宋代诗人朱淑真和她的《断肠诗词》 陈秀夫 沙洋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论朱淑真诗词的价值 李晓芳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独辟意境写离情 读魏夫人《菩萨蛮》 葛培岭 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3期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 浅谈王清惠的《满江红》 李俊标,方艳 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2期
⑵ 元--近代
元代女散曲家述论 王正威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乐妓与元代的杂剧演出 王宁 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英雄杀嫂的主题分析 施爱东 西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人大J2,2003年第7期(元明杂剧、《水浒传》等分析)
从遇暴妇女之结局看元杂剧作家的贞洁理想 张维娟 阜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元杂剧与宋元南戏婚变戏之比较 彭茵 戏曲艺术2003年第4期
从《窦娥冤》看关汉卿的男权本质 张维娟 戏曲艺术2003年第2期
欲望的无望挣扎 论窦娥 李忠明 艺术百家2003年第4期
赵五娘形象与古代戏曲中传统道德观再评价 钱华 殷都学刊2003年第3期
色艺观念、名角意识及文人情怀 论《青楼集》所体现的元曲时尚 杜桂萍 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人大J2,2004年第1期
《青楼集》所见元杂剧史的几个问题 张本一 信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元末夏庭芝著)
"凤求凰""凰求凤"的文本反思 李祥林 戏剧之家2003年第2期
屈辱与抗争 古代戏剧、小说中的三个风尘女子 孔瑾 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4期
论话本小说中的"女助男"母题张兵,李桂奎 复旦学报2003年第5期(宋元以来)
明清艳情小说的原型结构 刘书成 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女性对男权的挑战及其失败 从明清小说看女性妒悍与男性惩妒 李新灿 学术论坛2003年第6期
女儿心性未分明 论杜丽娘形象的文化属性与女性属性 陈晓清 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四大奇书"女性精神世界的总体趋向 李灿朝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从《水浒传》中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的形象塑造来谈施耐庵创作的矛盾心态 梁海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水浒传》女性形象的审美倾向 周腊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试论《水浒》女性婚姻的新旧之争 韩文泰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妲己本事考 刘士林 河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从性爱描写看《西游记》的世俗化倾向 王前程 湖北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身体的敞开与性别的改造 《金瓶梅》身体叙事的释读 冯文楼 陕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关于《金瓶梅》人物研究的回顾 暨对"淫妇"恶谥正名的新思考 胡芳,辛文 徐州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金瓶梅》性描写的超越与失误 霍现俊 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5期
在真情与理性之间徘徊 论"三言"女性形象的矛盾性 刘军华 陕西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3期
少女身世可堪怜 明末才女叶小鸾的生死之谜 蔡静平 阜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男儿捐生苦不早" 论陈子龙之死兼谈明末士人对待死亡的心态 姚蓉 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明朝中后期狎妓之风与文学创作 滕新才 西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
晚明文学中妇女形象的历史考察 蓝东兴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试论僧尼道姑情爱在中晚明戏曲小说中的文学表现 王建科 渭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佳人形象的文化解读 纪德君 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
明清艳情小说与道教房中文化 刘书成 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男性多偶之家中妻子的自保策略 明清小说家庭女性掠影 李新灿 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一出精心编码的变性传奇 《型世言》第三十七回叙事观念分析 于德山 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晚明小说)
最后的盛宴,最后的聚餐 关于中国封建末世妇女的文学/文化身份与书写特征 王绯,毕茗 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6期 人大J2,2004年第3期 新华文摘2004年第6期
女性意识的高扬 《镜花缘》女性解放思想之探讨 吴淑玲 三峡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红楼梦》与女性话题 刘敬圻 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
《红楼梦》与小说文化 王蒙 读书2003年第12期(《红楼梦》 一个诗性的文本 薛海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审美性"与"体贴" 论《红楼梦》的女性文化意涵 李艳梅 贵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人大J2,2003年第11期
《红楼梦》妇女服装色彩初探 张筠 (台北)东方人文学志2003年第4期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红楼梦》女性悲剧分析 王玉彪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红楼梦》才女群像论略 张乃良 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红楼梦》与《德伯家的苔丝》女性人物肖像刻画的对比分析 易淑琼 暨南学报2003年第2期
红楼镜花终虚幻,难忘世间女儿情 《红楼梦》、《镜花缘》比照解读 管仁福,李卿 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3期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沉沦" 《红楼梦》与《家》中的女性形象透视 孙良好,陈建微 温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红楼梦》女性"缠足"商榷 王宪明 红楼2003年第2期
《红楼梦》姑娘丫鬟年龄之谜试解 杨俊才 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3期
论《红楼梦》的女性之死 贾勇星 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红楼梦》女性体态语初探 黄映琼 嘉应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从意义编码看《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朱虹 安庆师院学报2003年第6期
《红楼梦》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王彩玲 玉溪师院学报2003年第9期
紫鹃与红娘比较谈 王颖卓 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1辑
乡原薛宝钗 兼评钗黛优劣论 李新灿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20世纪薛宝钗研究综述 刘春燕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0世纪王熙凤研究综述 姚晓菲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0世纪贾探春研究综述 吴玉霞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贾探春在男权社会下的生存悲剧 黄娟 南都学坛(南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0世纪林黛玉研究综述 董晔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
林黛玉悲剧新论 蒋晓兰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林黛玉的真与美 蒋晓兰 安顺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双木起而二马废 试论林黛玉形象对冯小青的继承和超越 王人恩 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
异域别壤中的两朵孤独之花 林黛玉与简·爱的比较 彭红卫 三峡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无可交换的女人 以盖尔·卢宾的分析视角探析黛玉悲剧 陈伟玲 两性视野2003年2月版
一曲无尽的挽歌 谈妙玉的女性意识与抗争精神 尹春霞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在灵与肉的煎熬与搏斗中 从妙玉等形象看出家女性的心理历程和人生轨迹 李新灿 沈阳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湘云的婚恋结局与脂砚的性别身份 兼求正于周汝昌先生 徐乃为 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4辑
梨香院的"离魂" 十二小优伶的悲剧命运与龄官、芳官、藕官的悲剧性格 李希凡 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2期
略论《红楼梦》中丫鬟人物的命名 孔令彬 韩山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怡红院丫环的人名意蕴 孔令彬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试论王夫人的"母爱"及其对宝玉性格的影响 王文安 淮南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红楼梦》中王夫人与贾宝玉矛盾冲突的成因、特点和性质 王志武 光明日报2003年4月30日
从贾府的男人形象看《红楼梦》的思想内涵 《红楼梦》人物论 谢福萱 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薛蟠寓言 中国旧男人性别危机的暗示 胡传吉 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4辑
从《醒世姻缘传》看明清妇女的朝山进香 梅莉 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男权压抑下的悍妇心理 略论《醒世姻缘传》中的薛素姐 付丽 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
悍妇人格的个性解读 略论《醒世姻缘传》中的薛素姐 付丽 常德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略论英雄儿女小说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异同 常雪鹰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姑妄言》与古代女性复仇描写的一个文献源流 王立 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3期(清代三韩曹去晶《姑妄言》)
蒲松龄的感情生活 于天池 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论《聊斋志异》悍妇形象及其女性文化 黄伟 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的来源 占骁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聊斋志异》中奇幻女性形象的文化心里浅析 吴素萍 丽水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幻想与禁锢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聊斋志异》的情爱模式 王碧瑶 楚雄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妒女 白燕 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2期
《聊斋志异》对夫妻相处艺术的探索 徐文蕾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聊斋志异》"孤愤说"与"妾妇"情结论辨 谢超凡,李军均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聊斋志异》中部分女性的现代家庭伦理观念 齐文焕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论《聊斋志异》中的悍妇与妒妇形象 从女权主义视角的观照 陶祝婉 蒲松龄研究2003年第4期
德与色,贞女贤妇与"自由"女性 《聊斋志异》"人类"与"非人类"正面女性形象比较 陶祝婉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聊斋》男性角色弱化现象析 张华娟 蒲松龄研究2003年第3期
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 周中明 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女狱花》与《女娲石》 晚清激进女权主义文本 魏文哲 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
清代"女中丈夫"风尚与弹词小说女豪杰形象 鲍振培 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性别解读中的女性的创见 读《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论稿》 曲雯 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2期
中国女性文学叙事传统的建立 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创作回眸 鲍震培 百花洲2003年第3期
《再生缘》之再议 刘存南 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陈寅恪与《论再生缘》 胡邦炜 文史杂志2003年第6期
记晚清戏曲家刘清韵两部曾佚失的戏曲作品 苗怀明 中华戏曲2003年总28期
论《山歌》中私情歌谣的女性书写 肖燕芳 株洲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试论柳如是诗歌的情感与意象 刘勇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兴亡之感,相国愧之 比较徐灿陈之遴唱和之词 张毅 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论徐灿《拙政园诗余》 张毅 漳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西青散记》中双卿故事探析 詹颂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透过爱情悲剧看妇女解放之路 刘汉波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独立的声音 近代民间情歌中的下层女性 王燕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品花宝鉴》性别倒错现象成因分析 梁建欣 华侨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1849初刻本)
论《儿女英雄传》中的满族女性观 李婷 满族研究2003年第2期(文康著1878年初版)
性别移动与上海流动空间的建构 从《海上花列传》中的"马车"谈开去 罗岗 华东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韩邦庆1892年著)
论沈鹊应的诗词创作 刘建萍 福建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1877-1900,字孟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