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性别研究与批评”学术信息(2004)之二
时间:2008-06-14   作者:

 

二、女性·性别·文学研究与批评

(一)中国古代、近代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

1. 总论

从比较的角度看性别研究与全球化(上、下)/孙康宜//文史知识2004年第11、12期//人大

D423,2005年第2期

女性历史地位嬗变的神话学分析/叶晗//学术界2004年第6期//人大D423,2005年第1期

从性别角度看始祖诞生的感生神话/姜韫霞//江淮论坛2004年第4期

亘古的母性神话/黄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英雄诗史中的妇女问题/赵云芳//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2期

姐妹型故事与女性的道德教育/罗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兄妹婚配”母题神话与现代民族习俗/李建,刘欣//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兄妹婚型洪水神话的误读与再解读/章立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平利女娲故事的发生背景和传播路径/王子今//渭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女娲作笙簧”神话的文化解读/李建//南通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平利女娲传说二题/王子今//汉中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女娲氏走出神话长廊/王安民//天水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女娲补天”源自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王若柏,谢觉民//光明日报2004年6月18日

从上古洪水神话看女娲补天的文化内涵/齐昀//青海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战国秦汉时期女娲形象的演变/宋超//咸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西王母原型:生与死的统一/张勤//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2期

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张从军//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

论西王母神话的嬗变/赵献春//社科纵横2004年第3期

论西王母及其历史擅变/张启成,梁葆莉//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看科学与艺术的走向/彭强民//桂林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巫山神女:巴楚民族历史文化融合的结晶/程地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

G0,2004年第7期//山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巫山神女:一种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林娟,张伟然//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人大J2,2004

年第6期

巫山神女传说的真相及屈原对怀王的批评/董芬芬//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红山文化之“女神”及相关问题/徐子峰//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巫儿——神女——上仙:道教女仙瑶姬形象的生成与演变//侯文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

年第5期

吴真人与妈祖传说的比较研究/黄伟民,陈桂炳//泉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论古籍、碑刻记载中的悦城龙母传说/蒋明智/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人大J2,2004

年第6期

龙母传说在民间口头流传中的演变/蒋明智//东方丛刊2004年第3期

从龙母故事看民间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叶春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龙母文化:西江流域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林汝德//中国文化报2004年11月19日

中国螺女型故事与仙妻情结研究/郑土有//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

中国蛇女母题的起源与演变/盛况//南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白蛇故事试谈/裴香玉//重庆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宗教情绪与人伦精神:中西蛇女故事比较/朱道卫//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试论牛郎织女神话/毛雨先//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九尾狐新解/蔡堂根//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老虎母亲”型故事之流变:以汉族与朝鲜族的民间故事为中心/许辉勋//延边大学学报2004

年第3期

色目村门巴族魔女神话传说初探/吕昭义//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2期(藏族)

染及俗气难为仙:毛女传说的历史演变及其性别文化内涵/王立,孟丽娟//聊城大学学报2004

年第1期

云南民族节日传说中的女性形象/王子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禁忌藏“天机”: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意蕴的生态解读/彭松乔//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民间巧女故事形成的思想基础及艺术特征/尚毅//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

民间文学的“情”和“爱”/朱海容//广西梧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大禹娶亲传说新解/包丽虹,蔡堂根//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从杞梁妻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的起源和嬗变/黄秉泽//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年第4期

文人的书香情结/“神仙考验”母题与“红袖添香”意象别解/王正//浙江学刊2004年第1期

关于“离婚型”、“还魂型”和纯一人鬼相恋型文学故事/邓绍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

第1期

从“硕人其颀”到“多愁多病”/试论中国传统艺术中女性形象之演变/吴泽锋//艺术百家2004

年第2期

从古诗文考女子缠足之风始末/泉莹//寻根2004年第5期

20世纪中国文学叙事中的王昭君/刘传霞//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中国男性文人气质柔化的社会心理渊源及其文学表现/杨雨//文史哲2004年第2期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始乱终弃”现象/吴坚//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女性的精雕与人性的扭曲:从两部史诗论到中国封建文人的女性审美心态/常勤毅//宁波服装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论中国古代的“色性说”及两性之不平等/杨世明//西华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古代小说中骊山老母形象的演化及文化阐释/刘相雨//阜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论中国古代小说男性躯体描写的“动物化”倾向/李桂奎//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中国古代小说关于女性容貌描写的植物化比拟/李桂奎//南都学坛2004年第5期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女性之群体悲剧及其审美特征/董晓玲,张利红//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

古典诗词中“美女”意象的文化考察/杨金梅//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唐以前“美人“意象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李朝芬//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从“家”的角度看中国婚姻诗/杨健敏//贵阳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燕瘦”审美文化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初探/唐明辉,李丽萍//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年第5期

试论古代女性的诗词创作/赵志英//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论中国古诗的“外阴内阳”/邬国平//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4期

谈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由厉鹗《论词绝句》说起//黄志浩/文史知识2004年第12期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与酒文化/舒红霞//唐都学刊2004年第3期

驿壁女子题诗:中国古代妇女文学的特殊遗存/王子今//重庆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心灵深处的悲歌:浅谈“宫怨诗“/李慧,邓仁刚//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从前期词活动看女性的附庸处境/刘小莉//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从李清照到沈祖?保禾概源首髦栏刑刂实难萁�叶嘉莹//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新华文

摘2004年第23期

女性词研究的新突破:读邓红梅《女性词史》/田金霞//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中国古代女曲家批评实践述评/郭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别有开发,能自建树:论叶嘉莹先生词学成就/陈洪,张红//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3日

以生命拥抱诗词/吴晓枫//中华读书报2004年10月27日(叶嘉莹)

台湾女学者华玮的中国古代女戏曲家研究/王永宽//殷都学刊2004年第2期

2. 各代文学

(1)先秦——魏晋南北朝

略论《左传》中的女性形象/李艳华//洛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左传》女性形象探微/李艳华//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左传》的女性悲剧形象/漆娟//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女子善怀”:先秦妇女创作心理机制初探/虞蓉//求索2004年第3期

论《诗经》中的女性美/黄田田//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诗经》中弃妇形象的价值/陈健,李清文//牡丹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诗经》恋歌中男性视角的情人形象/郑群//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由“归”看《诗经》中的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郑群//思茅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结情深挚,辞采蕴藉:论《诗经》中女子口吻的诗歌/周君燕//语文学刊2004年第2期

《诗经》婚恋诗的民俗文化观/黄元英//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桑、桑中、桑女:《诗经》与上古文化研究/黄维华//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3期

《诗经》:恋爱婚姻的原型范式/姚舟//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论《诗经》女性美的审美观念/朱学东//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彩丽竞繁,美不胜收:《诗经·国风》中女性形象美的探析/梁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

年第3期

《诗经》中“莲”意象生殖崇拜意义探析/牛芳//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诗经》中的鱼与性爱/金荣权//南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10期

《国风》中的女性世界观/王赠怡//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诗经·国风》第一人称诗中的女性意识浅析/吴祥明//井冈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国风”中关于婚姻爱情的诗歌/庄林川//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从“思”、“忧”情结洞悉《国风》中女性的精神世界/虎维尧//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风》《骚》“弃妇情结”探论:以《氓》、《谷风》、《柏舟》与《离骚》为中心/李金坤//北方

论丛2004年第6期

女子嫁前要祭高禖:《诗经·召南·采蘋》解读/山乡//集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中国古代妇女命运抗争的颂歌:试比较《诗经·氓》和汉乐府《陌上桑》/张浏森//许昌学院

学报2004年第3期

由“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看周代婚礼的革新/山乡//集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文学画廊中的越女西施/高丽华//文史知识2004年第9期

南楚巫娼习俗与中国美文传统/陈桐生//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论楚辞中的女性形象/卢静//职大学报2004年第1期

巫山神女传说的真相及屈原对怀王的批评/董芬芬//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屈原婚恋观探微/高人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离骚》“求女”寓意探疑/吕波//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孔子传说中的“巧女”故事/陈金文//齐鲁学刊2004年第4期

张扬个性的真实演绎:《战国策》女性人物探析/段幼平//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秦始皇独筑高台礼妇清的价值思考:兼谈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生存状态/周淑肪//湖州师院学

报2004年第6期

论汉代文学中的女性美/黎鲜,阳蓉//南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汉代知识女性产生的背景及其文学创作/沈立东等//淮阴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从汉代诗歌看汉代婚姻/多洛肯,胡淑冰//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汉诗“好女”形象剖析/徐宗文//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汉代诗人视野中的女性/许智银//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女性呻吟中的突围:解读西汉女诗人卓文君/黄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

2期

从《外戚世家》看司马迁之妇女观/章玳//语文学刊2004年第4期

女性生命悲剧的形象展示:《史记·吕太后本记》新解读/孙伯玲//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第5

顺应与抗争:汉晋艳情赋中的情礼交会/聂欣晗//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昭君题材诗文在日本的流播发展与《和汉朗咏集》/王志刚//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试析刘兰芝形象的悲剧美及其与女性文化的矛盾冲突/孙艳红,

杜育慧//吉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母亲形象的错位与异化:焦母与曹七巧合论/杨爱芹//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

“成文”之思:汉代妇女文学思想三家论略/虞蓉//西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论班氏两位女作家的汉赋创作/李彤//漳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姬别霸王”的历史记忆与“虞美人”的象征歧义/王子今//博览群书2004年第3期

蔡文姬和她的作品/跃进//信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深沉凄婉的时代悲歌:汉魏六朝女诗人诗歌思想内容论析/齐树娟//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

魏晋南北朝幽婚故事研究/张庆民//首都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

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汉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辞赋论略//鲍恩洋/钦州师专学报2004

年第1期

汉魏六朝诗歌中月亮“阴柔美”之浅析/王红//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从乐府民歌看汉魏女性的爱情婚姻追求/王文娟//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佛教故事群中的女性:以《经律异相》之记载为中心/张煜//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正始玄学与女性形象的转变/:以阮籍与嵇康为例/刘淑丽//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阮籍《咏怀》诗女性意象及与《离骚》的传承关系/张伟//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1期

南朝文人艳情诗与乐府民歌产生背景的比较分析/何蓓,邹兰芝//河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2

论南朝女性题材辞赋的贵族化/郭建勋//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2期

道教房中文化与西曲歌的情爱命题/刘克//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女性美的觉醒时代:从《艺文类聚·美妇人》看南朝文人对女性的审美心理/王晓芳//云梦学

刊2004年第4期

《世说新语》中驸马与公主的婚姻悲剧(上、下)/蒋凡//文史知识2004年第1、2期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风对女性生活的影响/杨瑞//钦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自由与禁锢: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女性意识/康粟丰//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

年第2期

赏玩:齐梁宫体诗之女性观/谈艺超,农辽林//南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章培恒//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人大J2,2004年第6

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5期

《玉台新咏》张丽华撰录说嫌疑:向章培恒先生请教/邬国平/文/史知识2004年第11期

论钟嵘《诗品》对女诗人的评价/王海青//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哀怨的呻吟:论唐前女性作品中的悲/高月//涪陵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唐、宋-辽金

视角独特,新见跌出:评《唐代诗人婚姻研究》/崔际银//唐都学刊2004年第6期

试论唐代女性文学/陈燕//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唐代诗词视野中的妇女文化观/周平远,何世剑//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关于唐宋文人爱情悲剧的思考/付兴林//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从《北梦琐言》看唐五代人的婚配观/房锐//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性爱心理与词体的兴起/诸葛忆兵//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角色转换与“词为艳科”/杨海明//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唐宋)

阴阳变调中的女性角色:谈唐宋男词人的女性书写/(马来西亚)潘碧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

从节俗诗歌看中唐妇女的狂欢/刘衍军//求索2004年第1期

从唐人的士妓诗看唐代士子和妓女的关系/杨小敏//天水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唐人小说与唐代婚姻法/沈天水//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4期

唐诗中的少女形象/周玲//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

唐代女性诗歌中的道教情怀初探/田晓膺//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唐代女冠诗歌中的哀愁美/田晓膺//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巾帼诗英/李元洛//百花洲2004年第6期

上官婉儿生平考述/唐团结//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近百年薛涛研究述评/刘天文//天府新论2004年第3期

薛涛交游考略(下)/刘天文//成都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薛涛史料考辨/刘天文//成都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自由与爱情:薛涛的女性情感世界/尹艳辉//成都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宾妓”——薛涛身份的准确定位/迟乃鹏//天府新论2004年第6期

红笺小字走天涯:薛涛诗英译的文化意义/周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张籍咏女诗中女性形象的文化阐释/孙艳红//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李白诗中的女性生活习俗和命运新探/顾宝林,顾水林//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李白和苏轼女性诗的差异及其文化意蕴/杨林夕//宁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同类诗与别样情:李白和苏轼女性诗的情感表现之比较/杨林夕//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4

情深义重夫妻情:论杜甫的爱情诗/任靖宇//焦作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中唐女性的生活习俗:元白诗派妇女题材诗歌的文化解读/王红丽//天府新论2004年第6

试论李商隐与张爱玲创作的共同性/米彦青//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唐人笔下的西施形象/陈晓虎//江淮论坛2004年第1期

由敦煌写本《齥e新妇文》论唐代悍妇与婚姻异象/叶懿慧//东方人文2004年第1期

论唐代传奇女性形象塑造的审美取向/郝润华,王亦妮//烟台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略谈唐传奇中的婢女/高林清//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唐代传奇中的女侠形象及其审美价值/陈曦//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理想的幻灭:再论唐传奇中女侠的经历与归宿问题/江中云//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3期

唐女侠传奇成因初探/张振国//重庆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唐代女侠传奇与道教文化/丁美荣//中华文化画报2004年第10期

从妓女到?F国夫人:从女性学的角度看《李娃传》/崔真娥//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4期

唐五代婚恋小说中的两性情爱关系阐释/鲁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唐五代婚恋小说中的唐人婚姻观及其嬗变/鲁茜//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敦煌变文与唐传奇婚恋题材中女性形象之比较/张富春//求索2004年第8期

唐传奇《莺莺传》悲剧新探/赵琳//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弱者的力量:从霍小玉变鬼看女神负面特征对中国古代“负心”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影响/?

佳琪/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第2辑(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

从《王昭君变文》到《王昭君》话剧:论昭君母题叙事文学的发展/钟海波//陕西师大学报

2004年第3期

千古结情话闺思:温庭筠的闺情词及其影响/于辉//牡丹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全唐诗》中花蕊夫人《宫词》数量辨/董艳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从花蕊夫人《宫词》透视蜀地宫廷文化/周涛//四川戏剧2004年第4期

…………………………

唐宋词男权倾向初探/刘晓珍//河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阴阳变调中的女性角色:谈唐宋男词人的女性书写/(马来)潘碧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

年第1期

艳情·闲情·性情:唐宋词文人化的一条情感线索/金国正//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宋词“女性化”倾向之成因/刘月琴//太原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宋代歌妓与宋词之创作与传播/曹明升//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宋词的口头传播方式初探:以歌妓唱词为中心/王兆鹏//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人大J2,2005

年第3期

宋代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读《女性审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学研究》/赵连稳//中华女子学

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思夫怀远:宋代女诗人常见题材研究之一/王彩萍//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1期

宋代女性闺怨词的词学贡献/黄丽峰//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论宋代文言小说中女性形象演变的文学史意义/许军//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宋元女性话本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刘莲英//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论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九天玄女形象/刘相雨//齐鲁学刊2004年第3期(《大宋宣和遗事》等)

宋话本爱情婚恋题材小说中男性形象探析/尹楚兵//江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父系文化批评视野中的李清照论/邱美琼//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近二十年李清照研究述评/张强//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

舒畅惬意的生长空间:解读李清照/郑亚芳//漳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明诚纳妾说”不能成立/姚玉光//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李清照的审美素质和审美心态/吴功正//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试谈李清照女权意识的觉醒/范雨静,王向凤//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李清照自恋型人格倾向论探/张乃良//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论李清照的文化禀赋/周桂峰//阴山学刊2004年第3期

从李清照的婚恋生活审视她词中的情/马跃//牡丹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闺情并没有什么不好:也谈李清照/黄波//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5期

李清照之死/李国文//传记文学2004年第11期

论李清照创作的女性文学品格/王福美//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浅析李清照诗词的思想内容/许孝梅//胜利油田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磨盘下盛开的奇葩:解析李清照的诗/蒋文化,李广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2

论李清照的诗/陈进//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从女性视角折射出的中西传统文化差异:从李清照与埃米莉·迪金森的诗歌对比谈起/马龙

云//徐州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矫健豪放,气象阔大:论李清照诗词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夏俊华//高等函授学报2004年第4

李清照作品相关问题的辨析/吴在庆,吴珊珊//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论李清照词之用典/李琳//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1期

浅议李清照词作艺术成就/胡革//辽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柯晓华//九江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从三首泛舟词看李清照个性情怀的演变历程/付兴林//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生命的律动:李清照词作女性意识探微/倪丽珊//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谈李清照词中的“愁”和“泪”/谈云雷//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寻寻觅觅愁易安:解读李清照之愁/齐晖//语文学刊2004年第2期

酒意诗情谁与共:从李清照的“酒词”透视其多重人格/张俊//沙洋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论李清照词作意境美的时段特征/曹朝阳,孙茜//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论李清照后期词“愁”的外化/李虹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女性自我的觉醒与张扬:论李清照、舒婷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佘爱春,梁迎春//华北水利水电

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易安词的思想价值/王小庆//职大学报2004年第3期

未成沉醉意先融:简析李清照醉酒词/刘开凤,周生杰//株洲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女性审美与李清照词的情感取向/葛丽英//内蒙古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试论李清照词的审美特征/万小丽//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试论李清照词中愁苦忧怨的情调/徐继东//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别是一家词:“易安体”透析/张惠林,乔志//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柔肠一寸愁千缕:易安情愁词审美透析/刘燕//语文学刊2004年第4期

李清照受惠柳词论/周桂峰//南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论易安词的艺术特色/严澜//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易安词中女性形象的纯情美/吴思范//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论李清照词的美学成就/刘晓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李清照词之画意/黄晋卿//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4第4期

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杜新科//陕西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第4期

论李清照词中“愁”的个性化表达:“梦”的意象/耿蕊//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李清照“愁”词的意蕴/赵美蓉//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征/高明泉//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再论易安词中的愁情/高淑兰,李海兴//吉林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论李清照词的形象化艺术/张颖华//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论李清照词的多维接受/黄敏//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

略论汲古阁未刻本《漱玉词》的文献学价值/朱连华//西华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论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多刚//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试论易安词的“化”/孙怀钰//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李煜、李清照后期词比较论/付兴林//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李煜及李清照后期词的构思方式及其创作渊源/李放,武怀军//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从女性感悟角度解开“词别是一家”之谜/孟庆琰//邢台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虚化:词异于诗的本质特征:从李清照的《词论》说开去/邓程//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1期

中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李清照论/邱美琼//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中国词学史上的三座里程碑/施议对//学术研究2004年第8期//人大J2,2004年第12期

千年谁解易安“愁”:李清照词《声声慢》之“弦泉幽咽”意境赏析/武秋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风韵万千才女情: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欣赏/綦维//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

空灵的意境,淡远的情怀:谈李清照的《一剪梅》/张丽英//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年第6期

唯美的愁思:读李清照词《一剪梅》/李瑞卿//名作欣赏2004年第12期

从《打马赋》看李清照的爱国思想/马淑君//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独留幽怨向黄昏/:朱淑真《断肠词》抒情主人公形象/刘晓林//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小议朱淑真诗词的创作特色/吕峰/思/茅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女子弄文诚无罪:朱淑真词简论/青荣//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言为心声与身世考索:以朱淑真“婚外恋”说为例/彭庭松//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断肠集》的女性自我意识析辨/汤燕君//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魏夫人的文学作品与宋代贵妇的感情归宿/张明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东坡词的女性审美观照/赵海菱//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2期

“陆游出妻唐琬”说质疑/张丛//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2期

浅议柳永艳情词的特征/黄若茜//长春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对柳永歌妓词的解读/曹翠//乐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8期

一半是空中传恨:论张炎艳情词的新变/许芳红//南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试论张炎的艳情词/张雷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辽代契丹族女诗人萧观音的诗词/周惠泉//文史知识2004年第11期

(3)元明清及近代

从何仙姑传说看宗教传说与民间传说的互动/吴光正//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论八仙中的何仙姑/尹蓉//民族艺术2004年第1期

论元代诗人的昭君诗/王人恩//云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中国妇女文学之翘楚:契丹族女诗人萧瑟瑟及其作品/周惠泉//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1期

作家演员性别:元杂剧研究三题/李祥林//四川戏剧2004年第3期

元杂剧之“夫妻关系剧”初探/曹颍//戏曲艺术2004年第1期

卑贱者人格意识的觉醒:元杂剧奴婢和妓女形象之特点/孙艳霞//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

第3期

元杂剧中的书生赘婿形象分析/柏红秀,李昌集//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元杂剧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及其人文品格/张红霞//艺术百家2004年

第1期

元代两性文化的变调:简论元杂剧中的“弃夫再嫁”与“商人插足”型婚变戏/彭茵//南京社

会科学2004年第4期

各还命脉各精神:元杂剧女性形象类型抽样分析/赵晓红//潍坊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戏曲·婚俗·生殖崇拜:以元杂剧《桃花女》为个案/李祥林//东方丛刊2004年第3期

元代散曲中的负心婚变母题/王立//东方丛刊2004年第3期

从《青楼集》探究歌妓对元曲发展所起的作用/张衬//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作者夏庭芝。元散曲家和戏曲理论家,成书于1355年)

为贱者歌,为末者著:论《青楼集》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张衬//殷都学刊2004年第4期

“负心婚变”基因进行背后的时代影子:从《刘知远诸宫调》到南戏《白兔记》/张丽红

 //艺术百家2004年第4期

关汉卿杂剧中妇女的反抗性/廖艳霞//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最是柔韧女儿心: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程慧琴//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年第

4期

《窦娥冤》的性别视角辨析/李祥林//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男权话语中的女性悲歌:《窦娥冤》的另一种解读/梁海//名作欣赏2004年第12期

从“风尘夙怨”到“血肉筋骨”:论关汉卿的“烟花情结”与他对女性的发现/胡丽娜//西华

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关汉卿女性题材创作管窥/朱燕,刘莲//石家庄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与儒家文化:从高明的《琵琶记》和南戏“四大传奇”谈起/王菊艳

//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从《钟情丽集》看元明之际表亲型“才子佳人”叙事范型/雷振华,吴建国//中国文学研究

2004年第2期(明代前期文言传奇小说)

“三言”、“二拍”对女性问题的反映与思考/黄玉娟//琼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论“三言”中的夫妇离合话题及其角色意识/李桂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李雪梅//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莫道裙钗无将略,不教男子独封侯:论冯梦龙笔下的红拂与徐定宝先生商榷/徐震,是莺

//语文学刊2004年第2期

从《三国演义》的女性形象塑造看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罗譞//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失落的世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女性描写的比较/陶莉//宁德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三国演义》的妇女观与儒家文化/王菊艳//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男性视角下的偏离:试论《水浒传》的女性描写/郭健敏//语文学刊2004年第2期

《水浒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观/董阳//重庆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潘金莲与吊睛白额虎/舒芜//中国妇女报2004年9月21日

关于《西游记》中遭厄女性的贞操问题/陈卫华//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女性“缺席”的判决:论《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张红霞//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

反叛,反讽,反衬:简析《西游记》中的女妖形象/王国伟//理论学刊2004年第3期

从《西游记》看男权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张淑华//湖北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佛光幻影中世俗女性的映象:《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李赴军//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第

3期

盘丝洞:兼论志怪中“天鹅处女”之意蕴/萧兵//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3期

告别道学时代:《金瓶梅》性描写研究之检视和总结/葛永海//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

第1期

走出“死亡”:《金瓶梅》女性出路新探/殷晏梅//西华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金瓶梅》性爱描写的心理学审视/范正生//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妻妾成群中的人性抉择:试论《金瓶梅》对男性精神世界变异的反思及其意义/曾军//江汉大

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论《金瓶梅》对《水浒传》女性观的扬弃与超越/张莉莉//湛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金瓶梅》中女性人物描写的特点、成就和影响/倪铁颖//长春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文化的衰落与裂变:《金瓶梅》婚姻家庭文化考察/肖扬碚//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理性迷失状态下渲染的异化情欲图景/伏涤修//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4期(金瓶梅)

绮梦、自然和高尚:论汤显祖戏剧中的性描写/徐保卫//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汤显祖与明清妇女/邹自振//内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明代娼妓和民歌的关系论略/周玉波//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对太谷学派女性诗歌的几点原则性看法/王子淳//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

明末江南世族对女性词学发展的影响/米彦青//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明末士人尚情与女性婚爱意识觉醒及其小说表现/曹萌,张次第//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1

从晚明戏剧中看社会婚恋观念的嬗变/王永恩//戏曲艺术2004年第4期

晚明女曲家徐媛初论/王莉芳,赵义山//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1560-1620)

“专以娼论”肠内热:《清泥莲花记》的青楼女性观管窥/马珏玶//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3

期(晚明戏曲家梅鼎祚辑录1549-1615)

论明清时期女性群体渐趋自觉的创作倾向/王萌//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明清女剧作家的“木兰”情结/唐昱//戏曲艺术2004年第2期

论明清时期女性创作群体逃避婚姻的心态/王萌//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吴江叶、沈两大家族的联姻与文学创作/郝丽霞//太原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沈氏文学世家的家学传承及其文化指向:关于文学世家的家族文化特征的探讨/李真瑜//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文学世家的文化意涵与中国特色/李真瑜//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1期

文学世家的联姻与文学的发展:以明清时期吴江叶、沈两家为例/李真瑜//中州学刊2004年

第2期

清幽疏古,含蓄蕴藉:论沈宜修的词/肖璐//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6期(1590-1635)

晋商妇婚姻生活初探/韩晓莉//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明清时期)

清疏旷放的林下风致:明宗室女词人朱中楣词初探/赵雪沛//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622-1672)

明清女子题壁诗考/(日)合山究著;李寅生译//河池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明清文人的经典论和女性观/(美)孙康宜//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人大J2,2004年

第6期

浅说“一见钟情”: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透视/彭龙健//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

2期

“及第团圆”一解: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阐释/彭龙健//内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3

刍议“小人拨乱”的叙事模式: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透视/彭龙健//汉中师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女性身体:性别歧视的性对象:以女性主义理论观照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冯军//许昌学院

学报2004年第4期

传统小说思维与才子佳人小说审美范式的确立/王颖//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5期

关于才子佳人小说概念及研究范围的重新思考/王颖//上海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情到深处妒意浓:略论明清小说中妒妇形象及其社会成因/张桂琴//语文学刊2004年第6期

重诂才子佳人小说的思想文化内蕴/李新灿//学术交流2004年第7期

20世纪才子佳人小说研究史回顾/王颖//学术交流2004年第8期

才子佳人小说的兴盛/邱江宁//光明日报2004年9月29日

明清艳情小说性描写的文化心理解读/周晓琳//船山学刊2004年第3期

扭曲的人性,畸形的形象:略论明清艳情小说的女性形象/刘绮//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3

中国理想女性之美:从中、越《金云翘传》比较中看民族审美的差异/王玉玲//明清小说研究

2004年第4期

男性人格理想的载体:清代小说中“男性化”的女性形象略论/聂春艳//明清小说研究2004

年第2期

……………………

晚清词家对艳词体性的文化诠释/杨柏岭//安徽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20世纪的清代女性词研究/陈水云//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1期

闺秀诗话十二种叙录/蒋寅//文献2004年第3期

《香艳丛书》所收清代传奇小说提要/陈文新,陈金莲//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2期

《香艳丛书》所收清代传奇小说提要(续)/陈文新,陈金莲//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3期

清代女性弹词中女扮男装现象论析/盛志梅//南开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J2,2004年第10

闺中无静女:晚清女作家弹词与“振兴女权”/鲍震培//华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从女扮男装故事看传统性别意识对作家的影响/陈节//福建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心的飞翔:弹词中的女扮男装故事与女作家写作心态/文迎霞//南昌高专学报2004年第4期

弹词中的女扮男装故事与受众欣赏期待/文迎霞,陈东有//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女性追求平等的先声:论弹词《再生缘》中主人公孟丽君的思想价值/赵延花//内蒙古大学学

报2004年第4期

关于《再生缘》结局的一点看法/赵会娟//长春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政治背景下的爱情婚姻:明清传奇《长生殿》分析/李亚娟//理论月刊2004年第11期

陈子龙与柳如是情缘再探/姚蓉,王兆鹏//光明日报2004年4月28日

论人学与文学上的柳如是/郭皓政//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

2期

狂女子柳如是: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唐韧//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

论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意象/张永葳//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论柳如是的咏柳诗/贺超//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论柳如是诗词的美学价值/贺超//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从云间到虞山:论柳如是的诗学嬗变/刘勇刚//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贵州清代第一个女诗人:陈淑秀身世小考/陈德远//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1期

贺双卿研究综论/李金坤//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徐灿《拙政园诗集》初探/张毅//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关于女词人徐灿生卒年及晚年生活的考辨//赵雪沛//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约1617-1698)

清代闺秀词的代表——徐灿词研究/文革红//理论观察2004年第4期

太清诗中的女性生存本相:清代女诗人顾春诗歌论/段继红//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顾太清研究的百年回顾/陈水云//南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7期(顾太清1799-1877)

从今解识春风面,肠断罗浮晓梦边:《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述评/郭梅//艺术百家2004年第1期/

论王夫之关于《诗经》中的性爱描写的思想/张思齐//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4期

蒲松龄笔下的女子形象/冯华//新乡师专学报2004第1期

也论《聊斋志异》中的悍妻妒妇形象/张?i丽//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2期

论男权意识视野中的婚姻爱情观:《聊斋志异》之女性形象/唐丽丽//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

学报2004年第3期

论《聊斋志异》“孤愤”中的“妾妇”情结/李军君//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3期

试论《聊斋志异》对贤妇形象的塑造/刘化兵//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3期

浅谈《聊斋志异》的爱情观/李红萍//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对男权的冲击和消解:论《聊斋志异》女权伸张/尚继武//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3期

《聊斋志异》情爱故事与女权意识/何天杰//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从《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形象看蒲松龄的矛盾心态/王建平,乐晶//高等函授学报2004年第

4期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情爱观/魏霞//涪陵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聊斋志异》爱情婚姻篇章“孤愤”/王学龙//安庆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维护女性尊严的爱情故事:《王桂庵》的深层意蕴/袁世硕//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2期

《聊斋志异·细侯》中细侯杀子行为脞议:与苔丝、美狄亚仇杀行为比较互证/石晓玲//蒲松

龄研究2004年第4期

浅谈《嘉平公子》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孙其香,王芳//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4期

憧憬“灵”与“肉”的统一:《娇娜》背后的意思/袁世硕//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4期

………………

论鲁小姐与李纨的精神契合及其历史文化意义/黄丽峰//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3期

兼美:曹雪芹对未来社会女子的期望/季稚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大观园世界的性别观/彭欢//湘潭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红楼梦》的女性观及对现代人的启示/李泽华//信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论《红楼梦》的女性主义价值诉求/翁礼明//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重估《红楼梦》“泛爱”思想的价值:兼论250年“红学”史上的“泛爱”研究/饶道庆//红

楼梦学刊2004年第1辑

《红楼梦》性描写的叙事根据、层次和特征:兼谈与《金瓶梅》的比较/郑铁生//红楼梦学刊

2004年第4辑

一种封建婚姻习俗中特殊的陪嫁品:论《红楼梦》中的陪房/孔令彬//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

4期

《红楼梦》两性同体意识刍论/范凤仙//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代拟的超越与疏离:《红楼梦》中女性人物诗词作品探析/詹颂//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1辑

试谈《红楼梦》中的女性描写/谢红文//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红楼梦》女性之“妒“妇心理浅析/成海霞//丽水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红楼梦》妇女服装色彩探析/张筠//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金陵十二钗”叙伦(下)邹自振//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红楼梦》钗黛形象的文化解读/苏萍//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5期

母爱的异化:《红楼梦》中的四位典型母亲形象分析/艾丽辉//南都学坛2004年第6期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人物:试论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双性气质”/傅守祥//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鸳鸯拒婚的人类学意义/李正学//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2辑

湘云论阴阳的文化心理诠释/魏果//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嫡庶制度与弱势性别的双重受难者:探春言行结局的深层心理分析/李新灿//云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

至刚至柔,至阴至阳:破译林黛玉的男性气质/郑虹//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3辑

论大观园中的“副小姐”/贺颖//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芙蓉女儿诔》中“人鬼相恋”的悲剧意蕴/童琼、李晓钰//南都学坛2004年第1期

20世纪晴雯研究综述/崔莹//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0世纪史湘云研究综述/李光翠//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红楼梦》中的妻妾矛盾及其根源/(越南)陈氏琼香//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3辑

嫡庶制度的受害者与男权社会的反叛者:赵姨娘母子、尤氏母女比较/李新灿//江汉论坛2004

年第4期

《红楼梦》中的三种男性价值/王军/江淮论坛2004年第3期

“女儿论”与贾宝玉的灵魂内核/章礼云//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贾宝玉“女儿论”解读/何贵琴//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

化身为人的复仇女神:《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解读/庄占燕//语文学刊2004年第1期

《醒世姻缘传》与《姑妄言》中的一种婚姻现象:话说惧内/施晔//上海师大学报2004年第1

情理之外的悍泼和情理之内的悲剧:论《醒世姻缘传》中的薛素姐形象/兰香梅//乐山师院学

报2004年第7期

建构男女平等的反叛传统文化的模式:谈《镜花缘》寄寓的社会理念/马济萍//长春师院学报

2004年第6期

《风月梦》与青楼小说/韩南//上海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1883年出最早版本)

《闺艳秦声》与“易性文学”:兼辨《琴瑟乐》非蒲松龄所作/黄霖//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乾隆年阿蒙作)

略论笠翁和随园/以“饮食·男女”为中心/秦燕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浅谈李渔的“恋母情结”/孙福轩,寇天美//同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香妃的美丽传说/左芳//文史知识2004年第5期

论王世贞商人传记中的商妇形象兼论王世贞的妇女观//孙礼祥//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年第1期

晚清女性死亡的叙事/杜新艳//读书2004年第4期

秋瑾之死与晚清的“秋瑾文学”/夏晓虹//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人大J2,2004年第8

女革命家·女作家·女性形象:三个视角看秋瑾/张?�/盐城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秋瑾全集笺注》的学术功力/曾景忠//中华读书报2004年9月8日

被误解的革命女杰:论《六月霜》里的秋瑾形象及其他/魏文哲//青岛大学师院学报2004年

第4期

清末民初的女性解放启蒙思潮与女性创作/王萌//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新镜花缘》:反女权主义文本/魏文哲//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陈啸庐著1908年印)

论刘清韵及其《小蓬莱仙馆传奇》/单芳//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1841~1916)

论梁启超对中国女性文学的贡献/金雅//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

女性·性别研究论著目录(1978~2003)/谢玉娥编//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春)

(二)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

1. 总论

(1)女性写作、女性批评、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话语:女性文学的本质属性/周群//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女性话语的文学境遇/林丹娅//东南学术2004年第1期

女性神话与性别意识/黄晓娟//广西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女性定义”和“女性写作”疑论/李璐//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女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定义/程玉//郧阳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构筑“女性文学”的大厦/(荷兰)林湄//文艺报2004年3月9日

女性文学的误读与精读/蔡军//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确立女性主体与女性文学创作/季红真//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中国女性写作:女性主体成长的美丽/荒林/文学报2004年3月18日

女性文学的主体性建构与社会认同/施津菊//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

女性文学创作与妇女解放运动互动的探讨/王立坤//理论界2004年第6期

突围与渗透:走出中国女性文学边界区分的误区/董丽敏//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女性文学的语境与写作身份/刘思谦//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误导,陷阱,偏失:论当下女性写作中的误区/韩晓亚,刘志//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

“身体写作”与女性意识的嬗变升华:中国当代女性写作演变轨迹及其蕴涵/黄睿//喀什师院

学报2004年第1期

身体政治与女性公民/张念//天涯2004年第3期

身体写作及其文化思考(笔谈):

主持人话语/陶东风

战斗的身体与文化政治/孟繁华

解构“身体写作”的女权主义颠覆神话/黄应全

“身体写作”质疑/彭亚非

//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人大J3,2004年第9期

“身体写作”日渐升温,学界反思激烈争论/罗四鸽//文学报2004年5月13日

身体写作的历史语境评析/阎真//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关于身体写作的诘问/朱国华//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关于“身体书写”/林树明//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身体写作”/吴子林//西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人大J1,2005年第2

身体写作的前世今生/张念//花城2004年第6期

解读所指:从“身体”到“宝贝”:一次讨论会记录/林丹娅//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

4期

文坛成名术之身体写作/张闳//文学报2000年7月22日

肉体沉重而灵魂轻飘/王岳川//文艺报2004年10月12日

……………………

女性文学中的非女性意识/张细珍//百花洲2004年第3期

论女性的智能优势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周艳丽//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女性歌吟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复归/王岳川//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4期

女性写作:社会认同与自我救赎/王艳芳//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

女性文学中男性形象的文化想象/邓玉环//中国女性文化第5辑

美女与文学史/李江峰//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5期

女性形象的文化阐释/孙燕//中州学刊2004年第5期

女性写作中的自我意识/惠百团//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施津菊//天津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追寻时间中的自我言说:文学中在两性中显现的二分之一人格现象的分析/杨梅//关注(陕西)2004年第4期

女性书写的独特风景:双镯式同性爱/吴亚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男女作家写作模式差异及其文化意味:以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和张弦的《被爱情遗

忘的角落》为例/降红燕//玉溪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悲怆之旅:艰难的女性主义写作/朱玉月//阴阳学刊2004年第2期

女性主义的突围与困惑/顾晓玲//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几个特征探析/杨春燕//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理念·原欲·存在:女性叙事的循环论/胡鹏林//四川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

欲望叙事与女性主义文学审美取向/金文野//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颠覆、解构与超越:西方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文学本质探微/宋桂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

年第4期

感性:女性主义美学的理论基石/肖朗,刘慧玲//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三种女性话语:有关女性文化的一种解读/屈雅君//关注(陕西)2004年第4期

女性主义需要“本土化”/陈骏涛//南方都市报2004年6月4日

借用与照搬:女性主义门外谈/陈骏涛//解放日报2004年7月26日

“微笑的中国女性主义”/陈骏涛//两性视野学术网站(2004年6月6日在《中国女性主义》

和《男性批判》沙龙座谈会上的发言改写)

性别与女权主义:探讨女性文学的一个误区/王乐//枣庄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

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双重落差与文化学分析/杨莉馨//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1期

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禹建湘//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二十世纪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回顾与反思/齐红,林舟//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周曾//华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周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4期

多元文化学批评中的女性视角/梁巧娜//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建构/葛延峰//忻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社会性别与性别诗学: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二/任一鸣//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4

中国女性诗学建构中的理论盲点/禹建湘//唐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实践20年的回望/杨莉馨//南京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刘钊//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6期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化冲突:对菲勒斯中心主义及其适用性问题的讨论/吴苑,

徐艳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夏娃言说:近年几部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评说/陈骏涛//南方文坛2004年第5期

乐黛云——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王鸿儒//传记文学2004年第3期

综合与超越:刘思谦关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沈红芳//新乡师专学报2004年第6

文学·爱情·女性美:李梅VS饶芃子//中国女性文化第5辑

在路上行走的何向阳/祖丁远//百花洲2004年第5期

刘禾:跨语际实践的女性主义者/周瓒//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秋)

……………………

谈女性文学研究的基本建设/乔以钢//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春)

世纪之交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略论/乔以钢//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寻找女性的思想资源/禹燕,王绯//中国妇女报2004年1月6日

完形文化,公民意识,双性和谐:评万莲子《关于女性文学的沉思》/蒋欣欣//中国文学研究

2004年第2期

囚禁·释放:找寻夏娃/董丽敏//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3月26日(《找寻夏娃》)

清晨的思想:读艾云《用身体思想》/刘海燕//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4月9日

成长的思想:《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著新编》前言/谢玉娥//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现代女性文化诗学的范畴及思想理路/王春荣//辽宁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兼评《中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与女性特征》/严启刚,杨海燕//中国比

较文学2004年第4期

低调主义:女性文学的话语哲学/周艳华//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2)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概论

20世纪中国婚恋文学在道德理性视野中的流变/杨庆东//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二十世纪中国婚恋文学人物谱系论/杨庆东//齐鲁学刊2004年第1期

20世纪中国婚恋文学的道德叙事样态/曹怀明//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0世纪中国婚恋文学的道德叙事样态/杨庆东//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神圣背面的危机:透视恶母形象解读女性文化发展的阴暗潜流/于昊燕,邢长远//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0世纪“家族小说”中“父亲”形象新论/刘卫东//石家庄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近代日本社会与创造社知识群体爱情婚姻观的形成/童晓薇//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寡母抚孤”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意蕴/翟瑞青,孟繁兵//山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现代家族叙事中的女性群像概观:家族文化视界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家族叙事研究系列之

二/陈宏//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

女性解放路向选择的经典叙事模式:20世纪中国文学家庭叙事中的“娜拉现象”通观/陈宏

//江汉论坛2004年第12期

试论20世纪留学生文学中的女性写作/黄河//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关于“强奸”表述的历史文化蕴涵/   冉小平,雷岩岭//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

自主:上帝就是自己:对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女性人格描写的透视/田中阳//云梦学刊2004年第4期

是三春晖,还是苍老的浮云:20世纪中国作家笔下母亲形象纵析/窦文章//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4年3期

中国女性文学的三次历史性演进/侯海燕//上饶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潜移/黄秋平//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5期

女性意识的多维张扬: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书写策略/毛正天//求索2004年第8期

从女性主义和男权中心看文艺作品的西化烙印/蔡圣琴,罗晓燕//江汉论坛2004年第2期

中国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世纪演替/屈雅红//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3期

“中我”的复沓与叠进:中国女性意识青春期的觉醒与困境/雷岩岭//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

第1期

摆脱父权家庭束缚的女性话语/李鲁平//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都市女性的亚文化生存与私人化写作/齐钢//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关于母性的不同叙事:现、当代女性小说的一种解读/郑春凤//吉林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

世纪一瞥//女性游戏小说艺术小史/王绯//艺术广角2004年第1期

从边缘到中心:论中国女性小说中的性别叙事/黄晓娟//江汉论坛2004年第12期

温和的“先锋性”与“超文体”现象:女性散文的文体特性研究/王虹艳/河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2期

黑暗中的歌者:试论五·四以来中国女性诗歌/江涛//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女性:从复杂的存在到简单的符号/王萌//周口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寻觅爱的精神归宿:剖析家庭文学中寡妇的情感世界和传统文化的渗透/赖志明//理论月刊

2004年第3期

看·说·女人的示众/谈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女人的两种“示众”/雷岩玲//湘潭大学学报2004

年第1期

无爱之爱:中国作家性爱道德观研究/陈梦//沙洋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

人·女人·个人:20世纪中国女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心路历程/农莉芳//周口师院学报2004

年第4期

女性文学概念辨识: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研究系列之(三)/冉小平//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4年第10期

20世纪初中国的女权话语与文学中的女性想象/杨联芬//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女权意识的提升和掘进:以女权主义批评解读中国世纪初女性写作/吕君芳//浙江学刊2004

年第4期

女性意识表层的觉醒:论20世纪初的女性文学/彭彩云//理论与创作2004年6期

重蹈失败的女性历史/以《红玻璃的故事》、《玫瑰门》、《无字》为例论悲剧的女性宿命/马琳,

马宇菁//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3期//人大J3,2004年第8期(萧红、铁凝、张洁)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对女性本真生命状态的“寻找”/王春梅//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

年第3期

没有航向的诺亚方舟:评现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解放/彭超,彭燕//达县师专学报2004年

第3期

……………………………………

中国现代作家婚恋对其创作影响透视/闵建国//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婆媳关系/刘传霞//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

被重塑了的“父与子”:中国现代文学的症候式阅读/陆雪琴//江汉论坛2004年第4期

论中国现代作家女性崇拜情结的社会文化内涵/闵建国//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沉默与言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地位/孙海芳//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寻找“母亲”的声音: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母性”主题/朱凌,李建//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

年第3期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女性:论中国现代小说女性意识的建立/陈绪石//学术交流2004年第7期

中国现代女作家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王桂荣//中国女性文化第4辑

文化夹缝中的现代“怨女”:论现代女性作家笔下的母女冲突/段炜//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第

1期

试论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包丹//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建构/李国银//殷都学刊2004年第3期

六位现代女性作家的女性书写/王海兰//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现代文学中男作者笔下的女性/李玲//法制日报2004年4月2日

中国现代男作家关于“娜拉出走”的想象/重读《终身大事》、《泼妇》和《日出》/周蕾//求

索2004年第4期(胡适、欧阳予倩、曹禺)

戏拟的力量:两篇现代女性小说的独特叙事和文化意蕴及其启示/程丽蓉,粟斌//西华师大学

报2004年第5期

对现代女性作家小说创作中悲苦婚恋情结的审视/闵建国//前沿2004年第4期

对“女性相像”的再叙事/荒林//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15日

现代女性的诗之思:论现代女诗人诗歌文本的智性建构/殷红//北方论丛2004年第5期

春风吹过死水微澜:五四小说“性描写”之我见/(韩国)/金炫?s//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

1期

先锋小说与“五四”文学的审父意识比较/罗伟文//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属于她们的“真善美”世界:论基督精神与五四女作家“爱的哲学”/王珊//邵阳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我们直接去敲耶稣自己的门”:论基督精神与五四女作家笔下的形象类型/王珊,马红英

//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五四”女性文学的现代性体验特征/王志萍//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五四”女性叙事文学的审美形态/王志萍//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母爱颂歌中的反弹旋律:“五四”及20年代女性母爱写作的理性反思/常彬//中山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五四”女性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卢军//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我是一个“人”,和你一样的一个“人”:五四女性的诉求及其限度/陈小琼//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

论“五四”女作家的家庭守望:以冰心、陈衡哲为例/马美爱//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新青年》中的女性话语空白:兼谈陈衡哲的文学创作/王桂妹//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20世纪初女性小说杂志《眉语》及其女性小说作者/沈燕//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紫罗兰》女性定位的意义分析/傅玫//华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紫罗兰》都市叙事中青年男女形象的现代性剖析/博玫//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试论《紫罗兰》时尚叙事中的同性恋作品/博玫//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中韩20年代女性小说中女性的现代性表述/吴京嬉//百花洲2004年第2期

在爱与死的焦灼中奔突:五四时期的女性戏剧/宋宝珍//戏剧文学2004年第7期

“洋场爱”:性解放土壤上的“爱的哲学”:论为新感觉派所关注的“洋场爱”及其产生的思

想根源/孙国华//邢台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931-1945:性别视野中的抗战叙事/刘传霞//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三十年代女性小说论/李奇志//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战争与四十年代的女性小说研究/沐金华//盐城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阴霾天空下的向日葵:东北女作家的隐喻书写/郑春凤,孙艳红//白城师院学报2004年第3

女性的刑罚:沦陷时期东北女作家创作的另种解读/郑春凤,孙艳红//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

年第3期

在男性书写和民族主义话语的夹缝中:沦陷区东北女作家创作论/郑春风//文艺争鸣2004年

第6期

受难的女神:对丁玲、萧红、陈学昭苦难命运的思考/刘丽华//中国女性文化第4辑

………………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流变/金文野//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乱伦”叙事/杨经建//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从灵魂救赎到欲望高蹈:论三代女作家性爱书写的内涵及流变/雷鸣//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家国同构的寓言与四合院中的女性人生/刘莉//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女性探索少了些什么:从文学中看当代女性的精神探索及现实生存/赵淑珍//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学报2004年第2期

从“长女”到“幼女”:当代知识女性的角色困惑与形象转型/娄吉海//当代文坛2004年第2

爱情、道德、政治:对“百花”文学中爱情婚姻题材小说“深度模式”的话语分析/孙先科

//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合谋与逃离:性别意识的消解与浮现:对十七年文学中女性话题的研究/郑春凤//戏剧文学

2004年第2期

政治夹缝中女性意识的隐秘流露:二十世纪“十七年”时期(1949-1966)女性文学的尴尬

处境/王传满//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政治,道德,现代性:论十七年农村小说中的婚变/黄晓华//小说评论2004年第2期

论“十七年文学”中的情爱意识/王?搴�/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6期

论大跃进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李钧//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

作为符号的女性:论“样板戏”中革命女性的异化/范玲娜//涪陵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政治风雨中的家族女人/沈红芳//周口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家族女性命运的悲歌:论蒋韵、徐小斌、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徐珊//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

1期

女人渴望被强奸?:文学中强奸描写的文化批判/李玲//中国女性文化第4辑//人大D423,2004

年第3期

小说中两性间的游戏规则/刘玉锋//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3期

征婚广告:从私人话语到公共叙事/张伯存//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人大J3,2004年

第9期

底层婚姻:在“现代”和“封建”之间/刘旭//华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母亲”被重新诠释之后/卢桢//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6期

当代“另类”文学透视:从刘索拉、徐星到卫慧、棉棉/刘建彬//理论学刊2004年第5期

“意义”的消解及“性而上”的迷失:关于卫慧、棉棉等“七十年代后”作家及其写作的思

考/欧阳小勇//学术探索2004年第5期

井中的女人:新时期文学“井”之意象侧面观/杨慧//唐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从女作家写作到女性主义写作:谈新时期女作家写作形态特征/林晓云//百花洲2004年第1

新时期女性文学思潮概论/吴艳华//沧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青春期阉割症的焦虑: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性启蒙/王建成//青年工作论坛(山东省青年管

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回眸:新时期女性写作的缘起/邓如冰//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关于新时期女性小说创作状态的思考/岳斌//胜利油田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新时期河北女作家群的小说创作/唐夏//牡丹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知识女性的两难处境:新时期女性小说解读/张建伟//菏泽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女性的追求、女性的变异和性爱的升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1976-1989)女性文学的衍

变/王传满//新余高专学报2004年第3期

新时期女作家写作的五中形态/林晓云//福建论坛2004年第4期

女性写作中的两性对抗/惠百团//辽宁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女性主义文学误区多/谢南斗//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1期

迷津中的性别叙事:盘点当下女性写作中的误区/刘志//石油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话语流变/程清慧//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略论当代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发展: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研究系列(5)/冉小平//湖北

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女性作家的“身体写作”刍议/时红明//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

存在的并非全是合理的:近年女性文学之一瞥/盛英//齐鲁晚报2004年3月8日

再议对“男权话语”的批判/盛英//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三种不良心态下的当代女性文学/王树才//中国女性文化第5辑

纷繁的情感世界:当代女作家作品一瞥/李阳//文艺争鸣2004年第4期

女性自我的建构:当代女性书写的主体呈现及其内涵/冉小平//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

5期//人大J3,2004年第11期

女性写作的现状和前景/冯晏//文艺评论2004年第3期

潜文本:解构男性神话:对“寻找男子汉”的再度阐释/邓如冰//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

第1期

城市隐喻中的少男少女世界/王泉//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颠覆的纹路:解构男权文化的新时期女性文学/张丽杰//文艺评论2004年第4期

新时期我国女性文学的艺术变革与理性审视/冉小平//求索2004年第6期

论中国当代女性小说的困境与突围/蒋青林//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可见与不可见:当前女性小说人物塑造的现实性分析/孙桂荣//杭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难觅和谐:当下女性小说两性关系描写的缺憾/吕晓英//南方文坛2004年第5期

当代中国女性小说中的“集体叙述”声音/戴文红,石钟扬//求索2004年第6期

论中国当代女性小说语言范式的递嬗演进/蒋青林//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从文字到影像:当代女作家小说改编现象分析/陈力//剧作家2004年第6期

何处家园——论当代女性小说的漂泊感/何京敏//理论月刊2004年第10期

……………………

当代城市女性文学与城市文化/傅建安//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城市爱情:经典或现代:20世纪90年代女作家的情感话语/高侠//当代文坛2004年第1期

女性写作:寂静之声/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历史意味/齐红/南方文坛2004年第2期

身体认同模式下的文化建构:论90年代女性写作/王艳芳//浙江学刊2004年第2期

“家”神话的坍塌:论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反家庭叙事/周莹//文艺评论2004年第2期

女性写作的自身骗局:九十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片谈/高彦//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90年代女性写作的叙事策略及其局限/王烨//文艺评论2004年第4期

九十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的再审视/杜霞//齐鲁学刊2004年第4期

空间、隐喻与欲望想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本中的欲望书写/董丽敏//百花洲2004

年第6期

高蹈与虚无:女性“私人化写作”的文化宿命/李松岳,陶东风//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自恋:女性写作的方式/贺绍俊//小说评论2004年第3期

寻求“自我”生成的历史基点:20世纪末女性历史写作的形态学分析/刘传华,王金胜//青

岛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寻求“自我”生成的历史基点:20世纪末女性历史写作的形态学分析/王金胜//新余高专学

报2004年第1期

女性文学:关注自我,关注社会/采薇//光明日报2004年12月17日

世纪末女性文学话语的突围与陷落/张文娟//当代文坛2004年第4期

另类书写:用我们的身体!:二十世纪末女性“身体写作”的审美观照/盛莉萍//关注(陕西)

2004年第4期

女性主义误读与90年代女性文学天平的倾斜/潘正文//晋阳学刊2004年第5期

身体与歌:20世纪90年代后女性文学新话语/金燕玉//江海学刊2004年第5期//人大J3,2004

年第11期

此间的女人/王虹艳等//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2月6日

流行天下:二十一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观察//王金城/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表意策略:大众时尚与欲望消费:论二十一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一种流向/王金城,陈盈

//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女性形象的陷阱:日常生活叙事/王宇//文艺报2004年4月27日

女性作家身份认同与文化合力/刘莉//文艺研究2004年第2期

论新生代女作家的女性书写/冉小平//求索2004年第1期

美女惹谁了?/莫天//百花洲2004年第2期

作家的容貌/章明//文学报2004年7月8日

美女作家能说话吗?:兼议女性文学评论的语言暴力/胡传吉//当代文坛2004年第1期

宝贝物语:关于“70年代以后”作家的思考/任南南//文艺评论2004年第1期

冷暖自知的无根漂流:作为写作者的“七十年代人”/欧阳晓昱//文艺评论2004年第6期

试论80后文学命名的意义/江冰//文艺评论2004年第6期

“接轨”时刻的“性别”写作/陈惠芬//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春)

盘点:2004文坛秀/晓未(综合整理)//读者导报2004年第44期(12月10-16日)

………………

试论西部少数民族女性作家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马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盐水女神:几位鄂西女作家的小说解读/戴宇立//民族文学2004年第1期

云南少数民族女作家笔下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袁美华//滇池/2004年第3期

论90年代山东女作家的小说艺术探索/李掖平//青年工作论坛(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4年第2期

洞开女性生命存在的悲剧真相:山东女性小说主题意向论析/李掖平//理论学刊2004年第3

心灵的风景线:论当代广西女性散文创作/黄晓娟//广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上海格调:浅论上海女作家笔下的上海和上海女性/任静//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畸形文化土壤中生长的女性主义者:上海美女作家文本分析/扬帆//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

1期

“我为什么写作:上海“80后”作家群接受本刊专访//小说界2004年第5期

潜滋暗长,趋向活跃:“晋军”女作家群叙事创作一瞥/侯文宜,杨丽//黄河2004年第6期

文学豫军竖起女将大旗/奚同发//文学报2004年12月16日

河南省五位青年女作家守土中原,超越性别/胡殷红//文艺报2004年12月16日

……………………

互文视野中的“女性诗歌”/(荷兰)张晓红//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J1,2004

年第9期

20世纪80年代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性别意义/李自芬//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论女性诗歌中的性别意识/谢海平//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母性神话的建构与解构:试论当代诗歌中母亲形象的文化意义/李自芬//江汉论坛2004年第

11期

激情同技术遇合:9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的审美新向度/罗振亚//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人大J3,2004年第6期

女性诗歌的幻想与隐喻:阅读当代诗歌之三/耿占春//星星诗刊2004年第6期上半月刊

三个女诗人与一场诗歌的战争:李见心、宋晓杰、朱虹诗歌述评/李犁//诗潮2004年第3/4

90年代女性诗歌的性别困惑:从翟永明诗歌中的“黑夜意识”谈起/宋杨//文艺评论2004年

第4期

“词语与激情共舞”:后新时期女性诗歌语言书写的自觉/董秀丽//文艺评论2004年第4期

对话:当代诗歌创作中的“身体写作”/吴思敬主持//南方文坛2004年第6期

女诗人的胆量/李珂//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6期

试论当代女性文化散文/任雅玲//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文化内蕴/黄芳//南通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试论当代中年女性散文/任雅玲//雁北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带伤的黎明”:5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散文思想内涵解读/刘思谦//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

-3期//人大J3,2004年第7期

现代文化建构中的中国当代女性散文/刘钊//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爱:知识女性的精神家园:兼论90年代张玲、蝌蚪女性散文对爱的思考/任继梅//燕山大学

学报2004年第2期/

论90年代“女性散文”的概念界定/刘钊//长春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当代女性社会派散文四人志/范培松//盐城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散文/徐国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游戏里的诗性守望:转型期女性小说游戏笔法探微/季爱娟,陈海英//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

第1期

可见与不可见:当前女性小说人物塑造的现实性分析/孙桂荣//杭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在绝望中抗争,在虚无中建构:论女性小说中的“逃离”意识/胡军//新乡师专学报2004年

第1期

变动社会的性别修辞:当前女性小说身体话语流变/孙桂荣//百花洲2004年第1期

试析“身体叙事”小说的身体意象/钟立//文艺评论2004年第1期

论女性文学中“身体叙事”的缺失/梁竞男//洛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身体: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的身体描写/周新民//贵州社

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叫喊声中的沉默:浅析当下的文坛“叫喊”现象/陈志菲//当代文坛2004年第3期

欲望化的历史叙事:对历史小说中欲望化叙事嬗变轨迹的一个描述/陈娇华//文艺评论2004

年第1期

性别视角的转换和女性主体性的“滑落”:女性文学从小说到影视的文化反思/胡慧翼//南京师

大学报2004年第1期

战斗的身体与文化政治/孟繁华//芙蓉2004年第6期

新时期文学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陶东风//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

……………………

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张扬: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颁奖大会冰城举行/吴思敬//中国妇女报2004

年1月5日

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莱蒂菲杯)颁奖大会暨第六届中国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

开/采薇//百花洲2004年第3期

创作是永恒的:关于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莱蒂菲杯)评奖活动/采薇//百花洲2004年第

3期

21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态势:第六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采薇//文艺评论2004

年第3期

走入高校的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理论:“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东晓,阎华//陕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李东晓,阎华/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5

期//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秋)

广东省普通高校中文系本科女性文学课程开设的特点和成因初探/黄柏刚//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秋)

……………………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李二仕/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电视表达/单晓红,曾真//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4期

关于影视创作中的性别不公正现象的思考/左芳//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对目前戏剧作品中性别问题的反思/李祥林//当代戏剧2004年第2期

“潘金莲母题”发展及其当代命运/袁国兴//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被忽略的性别:用女性主义批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电视文化/穆宏//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女性主义与当代电视/王方//社会观察2004年第2期

一种特别的关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妓女形象/王志敏,龚艳//艺术评论2004年第2期

论中国西部电影女性人物形象的文化意蕴/曹小晶//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

从文字到影像:当今女作家小说被改编的现象分析/陈力//中国女性文化第5辑

性别视点的转换与叙事差异的形成:论由女作家原创小说改变的电视剧/张兵娟//中国女性文

化第6辑

女性视角,魅力无限:冷杉记录片的审美特征探悉/王瑞林,蔡尚伟//当代电影2004年第3

言情剧比较之纬:李少红和琼瑶/谢晓霞//云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吊在空中的爱情:观《恋爱中的宝贝》/陈维//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第3期

《恋爱中的宝贝》:一座精神废墟/舒克//文艺报2004年3月6日//人大J8,2004年第2期

解读影片《恋爱中的宝贝》/陆亮//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

女性视角诠释的情感世界:评《恋爱中的宝贝》/许海燕//电影文学2004年第5期

李少红的梦呓:国产影片《恋爱中的宝贝》观后/单泽润//电影文学2004年第5期

《恋爱中的宝贝》公映后受到诸多批评和质疑:制作、发行、市场,痛在何处?/左芳//文艺

报2004年3月25日//人大J8,2004年第3期

《恋爱中的宝贝》批判:解读李少红的梦呓/单泽润//电影2004年第4期

是简单中提炼深刻,还是深刻中展示浮浅:我看《恋爱中的宝贝》/陈可红//电影2004年第

4期

喜欢这疯狂,喜欢这悲伤:品味电影《恋爱中的宝贝》/李艳英//电影2004年第4期

在现代性语境的笼罩下:《恋爱中的宝贝》的意蕴/刘大先//艺术广角2004年第5期

女性观众为什么不买账?:也谈《恋爱中的宝贝》得失/秦志钰//文艺报2004年6月10日

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评《恋爱中的宝贝》/李春霞//电影文学2004年第6期

“宝贝”的神话及其破灭:对《恋爱中的宝贝》的文化解读/宣宁//电影文学2004年第6期

记忆:在生命的季节里/杨澜VS李少红//中国女性文化第6辑

都市的文化影像与心理空间:关于影片《美丽上海》的对话/彭小莲,贾磊磊//电影艺术2004

年第2期(彭小莲编导)

美丽上海/彭小莲//电影新作2004年第4期

看影片《美丽上海》/何满子//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7日

《茉莉花开》真诚关注女性/侯咏(受访),陈宝光(访问)//电影艺术2004年第5期

《茉莉花开》:三代女人的爱情故事//电影艺术2004年第6期

“暴力”下的女性生存/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张兵娟//周口师院学报2004年第1

“阴影”的意义: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及《绝对控制》为例/张颐武//艺术评论2004年

第3期

放逐:男权神话下女性主体的缺席/观电视连续剧《军歌嘹亮》/张华//艺术广角2004年第3

对《大宅门》的女性主义解读/张兵娟//职大学报2004年第1期

半张脸的神话:《大宅门》女性形象的文化批判/郑积梅//晋东南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越“走”越俗套,越“走”越虚假:评电视剧《越走越好》/晓滨//文艺报2004年3月6日

性别视角与理解状态:从女性视角看《越走越好》中人物形象/刘源//文艺报2004年3月18

男性视角与问题意识:看《合同婚姻》有感/解玺璋//文艺报2004年4月10日(潘军话剧)

2. 作家、作品研究(作家姓名以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1)女作家(A—C)

美女狗作家/徐坤//作家杂志2004年第9期长篇小说秋季号(阿三《成长如吠》)

边走边唱/黄媛//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2月31日(艾敬《艾在路途》)

沪城孤儿:漫评安妮宝贝笔下的heroine/骆海燕//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安妮宝贝:离开网络已很久/易立竞//读者导报2004年第3期(2月6-12日)

清醒纪/安妮宝贝//文学报2004年11月5日

安妮宝贝与自省的惆怅/隐商知//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0日

请告诉我黑暗的尽头:从私人视角解读安妮宝贝的女性写作/施依秀//博览群书2004年第3

随波逐流的人:安妮宝贝、郁达夫小说创作比较论/朱宏伟//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在爱情的浓重阴影下/王虹艳//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3月26日(《二三事》/安妮宝贝)

坚守与避遁:安然的长篇小说《水月亮》读后/刘欧生//创作评谭2004年第5期

罗烽白朗的最后时光/金玉良//文艺报2004年12月18日

镜中人生镜中缘:女作家白马娜珍访谈/谭斯颖//西藏日报2004年1月25日

保冬妮的童话/鲁保中//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白薇含尽自身婚恋悲味的文学创作/闵建国//信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白薇戏剧创作与西方现代派戏剧/彭彩云//求索2004年第11期

丫环的诱惑:白薇对宝玉访晴雯的颓废主义叙述/(斯洛伐克)高利克著,李燕译//海南师院

学报2004年第5期

说起来很漫长/北北//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7日(《娥眉》)

……………………

妻子是自己的好(作家素描)/芦书坤//北京文学原创版2004年第8期

毕淑敏:思想比容颜更重要(名人访谈)//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月1日

毕淑敏:中国最需要心理自助/鲍晓倩//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14日

毕淑敏:尽力为别人做点什么/刘佳//中国妇女报2004年10月12日

现实主义仍然蓬勃着雄健的生命力:毕淑敏小说创作解析/顾凤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

第3期

写实、救赎与超越:对毕淑敏长篇小说《拯救乳房》的一种解读/刘发明//安徽大学学报2004

年第6期

毕淑敏做客电台谈《女工》/白兰(整理)//读者导报2004年第36期(10月15-21日)

《女工》:一本讨论幸福的书/吴晨骏//中国妇女报2004年11月6日

跟随毕淑敏做游戏/聆秋//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7月27日

论毕淑敏散文的艺术特征/李桦//写作2004年第5期

清婉温爱与苍凉深邃构造的两极小说世界:冰心与张爱玲小说比较/姚小梅//河南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

论冰心、朱自清笔下的孤独感/徐红泥//福建商专学报2004年第2期

冰心:爱的哲学/王黎君//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冰心性别意识辨析/盛英//天津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冰心和宗教文化/盛英//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4期//人大/J3,2004年第10期

两种不同的美:论冰心的爱和庐隐的恨/沈玲蓉//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冰心文本世界的外来因素及在铸型白话文学中的作用/江震龙//福建师大学报204年第6期

基督教文化与冰心早期文学创作/李滟波//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论冰心三四十年代作品艺术风格/韩莹莹//唐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试论基督教对青少年时期的冰心及其创作的影响/林俐达//福建论坛2004年第12期

一座精巧、秀美的散文雕塑:试论冰心早期散文的审美品格/王晓红//牡丹江师院学报2004

年第1期

《寄小读者》的复调分析/董国超//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冰心小诗的艺术魅力/卓如//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论冰心小诗的美学特征/王列娟//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冰心问题小说的公共性初探/祁光绿//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冰心小说叙述视角的转变/张静//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冰心《关于女人》的文体特征和问文体意义/江震龙,徐立钱//漳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4

…………………………

无边欲望中的困兽之斗/王澄霞//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2期(《花好月圆》/卜铁梅)

男权重压下的艰难求生/童君//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2期(《花好月圆》/卜铁梅)

开启梦魇的迷宫:残雪研究述评/赵树勤,黄海阔//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不喜欢残雪的理由/李建军//文学报2004年2月12日

作家残雪的精神难友/丁国强//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21日

解读残雪:可怕的真实:残雪、近藤直子与青年对话侧记/近藤直子,残雪(口述);徐世钢

(整理)//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0日

试解残雪“三维画”之谜/唐韧//南方文坛2004年第5期

残雪文本的多义性/黄宾莉//南方文坛2004年第5期

残雪进入了我的小说/(美)布莱德·马罗//中华读书报2004年5月12日

“文革”记忆与残雪创作/黄传波//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残雪:捏住“众数”的咽喉(二十二今人志)/郜元宝//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残雪文本的多义性/黄宾莉//南方文坛2004年第5期

读残雪的文学笔记/潘小松//博览群书2004年第1期

文学的少数派:《残雪自选集》序/残雪//山花2004年第1期

冷暖相济中的和谐与不和谐:残雪与现代派文学的关系/佘丹青//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残雪专辑:

主持人的话/於可训

自述/残雪/

灵魂世界的探寻者:残雪访谈录/易文翔,残雪

执著于梦幻世界的突围与表演/易文翔

残雪作品目录

//小说评论2004年第4期

超越人生的白日梦:残雪小说摭谈/郭亚明//写作2004年第1期

论残雪小说的女性叙事/姚艳玉//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残雪小说与楚文化/李广琼//船山学刊2004年第2期

残雪的叙事陷阱/张学军//当代文坛2004年第6期

喜欢做梦的女人/吴晨骏//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6月18日(《从未描述过的梦境:

残雪短篇小说全集》)

另一种生活/关于《温柔的编织工》/残雪//大家2004年第2期

权力与欲望:精神强力的形式:对《民工团》的一种解读/林舟//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

期//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10期

“无物之阵”里的生存隐秘/夏烈//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10期

(《民工团》)

幽暗渊面下的闪光/安仲明//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6月18日(《单身女人琐事纪实》)

……………………

我的道路/曹国英//诗刊2004年第6期下半月刊

感光梦的底片/池荷//诗刊2004年第6期下半月刊

我所认识的草明/余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

悲悯人生:读《西窗轶事》(点评)/暮鼓//北京文学原创版2004年第6期(晨钟)

一种新的上海文学的产生:以《慢船去中国》为例/郜元宝//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陈丹燕)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新妇女:陈衡哲的女性意识/黄嫣梨//徐州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心灵向世界洞开:陈衡哲和许地山小说异域特色比较/黄雯//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

陈衡哲: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第一人/张红萍//中国妇女报2004年10月19日

论陈衡哲小说的女性觉醒主题/宿好军//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

陈衡哲愤然离川/纪申//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8月27日

评陈敬容的《窗》/黄明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在寂寞的荒原上建构心灵:陈敬容《山和海》赏析/张建航//美与时代2003年第6期

陈染:与文学一起成长(专访)/汉文;陈染//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8日

陈染:岁数越大话越少/颜玉//读者导报2004年第15期(5月7-13日)

离异的人/陈染//文学报2004年12月24日

超性别写作:主动承担与文本实践:对陈染创作的一种解读/夏海微//当代文坛2004年第1期

在逃离中走向孤独:解读陈染小说中的孤独意识/严昕,严冰//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对女性生命意识的关怀:论陈染、林白、海男的小说创作/易芳//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年第2期

二元对立思维的瓦解策略:陈染女性主义小说的价值取向及其创作缺失/何小平//邵阳学院学

报2004年第3期

自我精神人格的守护:评陈染的小说创作/姜波//北方论丛2004年第5期//人大J3,2004年

第12期

知识女性的性别意识镜像:论陈染小说的女性意识/周兴杰//探求2004年第5期

倾诉与记忆/张颐武//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29日(陈染短篇集《离异的人》)

孤独的陌生人:试论陈染小说《私人生活》的个人化/黄河//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年第1期

男性:女性心灵史中的行动元:对《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的男性形象分析/杨晓雯

//学术探索2004年第1期

从《人到中年》到《一地鸡毛》看现实主义的发展/张婷//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当个美女大师也不错/孤云,陈笑黎//花城2004年第2期

寻找丢失的灵魂/点评/王童//北京文学原创版2004年第1期(陈?�/div>

说不尽的红颜薄命/王开林//中国文化报2004年11月22日(陈瑶《女人的牌坊》)

从女性视角建构科技知识分子心灵史:论陈玉霞小说的女性话语/牛运清//山东大学学报2004

年第5期

陈祖芬回到“纯真年代”/舒晋瑜//中华读书报2004年3月24日

等待的是纯真:作家陈祖芬谈她的第一部小说/蒋楚婷//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3月26日

陈祖芬:字里行间呼唤纯真/刘佳//中国妇女报2004年4月3日

知识老资过家家/蒙木//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7月27日(陈祖芬《别在这时候想我》)

图像与花朵/顾建平//十月2001年第2期(程青)

小说文本的戏仿与融合/论程青长篇小说《美女作家》/侯敏//写作2004年第5期

程青给当代农民画像/徐兆淮//文艺报2004年10月19日

…………………………

文学,我的梦只为你燃烧:记著名女作家池莉//名人传记2004年第11期

写作的激情/池莉//青年文学2004年第3期

池莉现象透视/李琨//河池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池莉的有限招数(二十二今人志)/郜元宝//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寻找人生新的生存形态:论池莉作品创作理念的流变/关群//牡丹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孤独体验对池莉创作的影响/张静静//语文学刊2004年第2期

妻情互补:池莉女性意识的深层蕴藉/葛延峰//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年第5期

池莉创作的文化特色/田静姝//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批判的快感与尴尬:池莉批判的批判/黄自华//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

审丑意识在池莉小说中的凸现/郑建华//当代文坛2004年第1期

爱情缺席时代的性别遭遇:论池莉近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路文彬//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

(春)

理想的失落与道德的滑坡:论池莉小说对婚姻爱情的市民诠释/王科,徐日君//文艺理论与批

评2004年第1期

论池莉小说女性意识的嬗变/韩鹏//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力的崇拜及反智倾向:对池莉“不屈不挠的活”的语义阐述/黄勇//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论池莉小说庸常化倾向/周立冬//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发展演变/龚展//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论池莉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女性主义/黄清玲//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理解·同情·宽容:池莉小说中的男性立场解读/田蓉辉//百花洲2004年第4期

世俗取向与精神下行:池莉创作片论及其他/杨欣//湘潭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论池莉小说的流行因素/彭卫鸿//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试析池莉近期小说的女性意识/汪泽//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5期

池莉小说的讽刺艺术/闫秀平//石油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撕裂”:以个体生命感悟消解理想主义:池莉新写实主义小说创作及其意义/纪小春//青海

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池莉小说:社会转型期市民生活的一面镜子/王育菁//渭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池莉:温情打造世俗人生/隋琳,王璞//牡丹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世俗认同与身份焦虑:论池莉的小说创作/陈国恩,王艳//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

夏娃视野中的男性群落:池莉小说的女性立场和女性视角/彭国栋//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

6期

对生命的感悟铸就生长的历史:评池莉近期创作中的浪漫倾向与历史叙事/汪坚强//乐山师院

学报2004年第6期

理解·同情·宽容:池莉的男性立场解读/田蓉辉//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生存的智慧:执著、坚韧、超脱:池莉小说之生存哲学/张英//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突围”亦或“重铸”:池莉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形象分析/陈川//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胡玲莉//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人大J8,2004年第3期

新写实话语中的浪漫呢喃:重读池莉的人生三部曲/郝敬波//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池莉“人生三部曲”的男性形象和女性意识/丁光梅//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虚假的乡村经验:由《看麦娘》看当下文坛的一种走势/惠雁冰//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在世俗中感动:评池莉小说《看麦娘》/李梦//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看麦娘》生命意义的探求/王书红,佟健//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生命处境与男性情怀:解读池莉《有了快感你就喊》的审美取向/梅朝举//当代文坛2004年

第3期

在郁闷中前行:评池莉小说《有了快感你就喊》/穆亚一//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如歌的成长岁月:谈池莉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房萍//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

缓缓通过生命之廊/池莉//小说选刊2004年第11期(《托尔斯泰围巾》)

尊重每一种生存方式/贺绍俊//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7日(《托尔斯泰围巾》)

水的女儿:池凌云和她的诗歌创作/刘祥//诗刊2004年第10期

…………………………

迟子建文学创作20年研究综述/秦殿启//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迟子建与萧红的童年世界/川俣,(日)优//山花2004年第3期

论迟子建和谐共生的两性观/刘传霞//中国女性文化第5辑

迟子建寻求精神超越的宗教情怀/童革//中国女性文化第6辑

要把一个丑恶的人身上那唯一的人性的美挖掘出来:迟子建访谈录/张铃,迟子建//山花2004

年第3期

迟子建作品动物意象浅析/单艳红//当代文坛2004年第1期

也是一种女性经验:迟子建的伤怀之美/钱秀银//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秋)

读迟子建《假如鱼也生有翅膀》/顾艳//文艺报2004年11月25日(散文集)

迟子建小说艺术论/王丽君//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超性别意识与双性和谐:论迟子建小说价值关怀的独立操守/钱秀银//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年第2期

论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地域文化色彩/郭亚明//内蒙古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迟子建小说的叙事空间营构/张迎军,秦祖辉//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寒冷的高纬度——梦开始的地方:评迟子建小说中的情感地里/何冬梅//辽宁师专学报2004

年第2期

解读温情:迟子建笔下的温情世界//山东文学2004年第3期

迟子建小说与黑土民俗/修宏梅//襄樊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迟子建的地域情缘:试析黑土地文化对迟子建及其小说创作的影响/陈颖//大连大学学报2004

年第3期

论小说意象蕴涵的“气味”:兼谈迟子建小说/李莉//文艺评论2004年第3期

独特的视角,诗意的守望:论迟子建的小说创作/陈昕//当代文坛2004年第3期

执著于困境的发现与出路的寻找:迟子建中短篇小说通解/姜桂花//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

3期

迟子建小说艺术论/翟苏民//小说评论2004年第5期

迟子建小说的“历史记忆”呈现/周黎,张迎军//湖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冻土的温情:论迟子建小说创作的诗意书写/张守海,任南南//黑河学刊2004年第6期

迟子建小说的诗意美/王芳,周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温暖中的寒凉:'2003迟子建小说新作解析/西慧玲//当代文坛2004年第4期

迟子建《微风入林》:忧伤但不绝望/傅建安//文艺报2004年3月11日(短篇)

况味丰富的民间呈现:评迟子建的《鸭如花》/刘希云,王芳//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真情,在期盼团圆中展现/张魁星//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3期(《踏着月光的行板》)

温情而忧伤的月光:读迟子建《踏着月光的行板》/陈瑶//名作欣赏2004年第5期

从乡村到城市:迟子建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浅析/程振明//达县师专学报2004年第6期

“伤痕”的别样书写:读迟子建的《越过云层的晴朗》/徐莹//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狗道与人道:评迟子建长篇小说《越过云层的晴朗》/吴义勤//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3期

历史叙事中的审美想象:评迟子建长篇小说《伪满洲国》/巫晓琴//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

3期

淡然无极的韵味:读迟子建的小说《一匹马两个人》/朱青//名作欣赏2004年第11期

阴盛阳衰与阳刚阴柔/贺绍俊//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15日(《采浆果的人》)

小说是一种内心需要:序川妮小说集《我和拉萨有个约会》/朱向前//当代文坛2004年第4

春树与张悦然/作家和美少女/李菁,苗炜/三联生活周刊2004年第25期//中华读书报2004年

7月28日

(2)女作家(D—L)

找不到北的人还在找/张洪浩//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4月9日(戴来《甲乙丙丁》)

谜底背后的谜团:读戴来的长篇新作《甲乙丙丁》/白烨//中国女性文学:新名篇·新解读/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7月

“婚外恋”的另一种叙述/读戴来的短篇小说《亮了一下》/万秀凤//名作欣赏2004年第1期

日常生活中的假面舞会/《亮了一下》解读/魏家骏//名作欣赏2004年第1期

上帝退场,福耶,祸耶?/戴来《亮了一下》的社会学解读/傅金祥//名作欣赏2004年第1期

亮了一下,然后黯淡:戴来《亮了一下》札记/何平//名作欣赏2004年第1期

婚恋题材的新拓展/读戴来小说《亮了一下》/柯贵文//名作欣赏2004年第1期

消极的饥渴,日常的恐怖:读戴来的《亮了一下》/徐彦利//名作欣赏2004年第1期

寓两性关怀于男性神话的多重拆解之中:从《亮了一下》看戴来的男性发现及其性别超越

/何希凡等/名作欣赏2004年第9期

道德失范时期的价值迷茫:评戴来的小说《茄子》/马知遥//名作欣赏2004年第3期

凝固的镜像,流动的生活:《茄子》的双重世界/李炜//名作欣赏2004年第3期

多重对照下的性格塑造与意义生成:谈戴来《茄子》的艺术手法/柯贵文//名作欣赏2004年第3期

孤独的无奈/意娜//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3期(《没法说》/戴来)

“没法说”之说/吴自强//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3期(《没法说》/戴来)

批评话语对女性的“无视”:关于《练习生活练习爱》的批评的批评//陶慧//关注(陕西)2004年第4期

从《云水之境》看邓云云散文创作的艺术特征/李苇苇,李雷//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第5

一些关于成长的闲话/孙绍振//文学报2004年11月26日(《女孩子的思想》/典典)

…………………………

体制建构与性别政治:丁玲研究的“盲点”和新视角/陈惠芬//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

3期

丁玲研究75年(1930-2004)的沉思:纪念丁玲诞辰一百周年/陆文采,贾世传//辽宁师大

学报2004年第4期

新发现丁玲谈胡也频的信/王炳根//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6月4日

丁玲、陈明的风雨恋/李向东//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月1日

知识分子、女性与革命:从丁玲个案看延安另类实践中的身份政治/贺桂梅//当代作家评论

2004年第3期/人大J3,2004年第7期

《红黑》、《人间》与丁玲的早期编辑生涯研究/石潇纯//云梦学刊2004年第1期//人大J3,2004年第4期

《红黑》停刊与丁玲、沈从文分歧的源头:丁、沈关系新解/石潇纯,刘景慧//船山学刊2004年第1期

丁玲晚年陷入怪圈之谜/张永泉//长城2004年第2期

丁玲的婚恋与文本关系探源/闵建国//河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丁玲编辑工作年谱/萧杨//娄底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丁玲专辑/邓颖超等//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3期

致陈明同志并转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丁玲研究会的信/邓力群//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

丁玲怎样对待生和死?/杨桂欣//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

纤笔一枝谁与似/任晶晶//文艺报2004年10月9日

中国作家协会举行座谈会纪念丁玲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文艺报2004年10月12日

丁玲生平与创作//文艺报2004年10月12日

首都文艺界纪念丁玲百年诞辰//文学报2004年10月14日

丁玲百年祭/张凤珠//光明日报2004年10月20日

纪念丁玲同志百年/邓友梅//文学报2004年10月28日

生命的倔强,灵魂的高傲:丁玲与她的“莎菲型”女性//王丹丹/天中学刊2004年第6期

从莎菲到杜晚香:试论丁玲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及其内涵/李春梅//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

第1期

试论丁玲创作个性中的政治意识:纪念丁玲诞生100周年/陈世球//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第

1期

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看丁玲文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毕玲蔷//福建论坛2004年第10期

女性的天空:丁玲和萧红作品中女性形象之比较/谢兰香//焦作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论现代女作家丁玲的文化选择/马美爱//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论丁玲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陆文采,王建中//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论丁玲的早期创作及现代女性意识的发展/许端//理论界2004年第1期

公共性和私人性:丁玲前期创作的悖论/宋晓萍//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3期

论丁玲早期创作的三重文化冲突/詹琳//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绕不开的文学风景图:论丁玲延安时期的散文创作/苏永延//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

步入一位“新人”的心灵幽宫:读丁玲的《夜》/单元//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躯体写就爱的华章:解读丁玲的《不算情书》/陈智慧//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5

绽放在春天的《中国》:兼议丁玲晚年的编辑思想/王建湘,石潇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

琐记:丁玲说《北斗》/颜雄//娄底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丁玲怎样主编《北斗》/杨桂欣//娄底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丁玲与《北斗》/石潇纯//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试论丁玲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韩日新//烟台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丁玲延安时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孟建煌//蒲田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从“性别”到“政治”:论丁玲早期小说创作思维的起点/黄科安//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

第4期

分裂与揉合:丁玲延安时期小说解析/刘东玲//喀什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论丁玲前后期小说创作的叙事变化/舒勤//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论丁玲短篇小说中理想两性情境的寻找/闵建国//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

主观体验与客观描写的徘徊:谈丁玲现代小说文本叙事之复杂性/李良//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丁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龚军辉,胡志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何处是归程:重读丁玲的“革命加恋爱”小说/石万鹏//江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论莎菲情结的悲剧意义/郭兴//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挣扎: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看莎菲女士心理/李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学报2004年第2期

在“追求快乐”与“正经女人”之间的灵魂挣扎:莎菲女士人格分裂心理解读/丁力//华南师

大学报2004年第3期

“女人性”的缺失和追求:《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再解读/刘素贞//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5

苦闷的真相:莎菲形象内蕴的分析/杨永刚//中州学刊2004年第5期

《阿毛姑娘》:苦楚的文化悲剧/王轶//河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变革时代个体生命的迷失:重读丁玲的小说《韦护》/宋利敏//涪陵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名著的版本批评:《桑干河上》的修改与解读差异/金宏宇//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初版之谜:丁玲研究之一    敬亚平//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

关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写作》/丁玲//人民日报2004年10月9日

古典忠贞观的现代变奏:以《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中心/邵宁宁//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

想象飞翔的姿态/杜文娟//青年文学2004年第6期(杜文娟)

反常规的写作意图在写作中的遭遇:从范小青的《爱情彩票》、《在街上行走》说起/杨扬主

持//上海文学2004年第3期

科学发展观与古城保护:关于长篇小说《城市表情》的通信/范小青,木弓//文艺报2004年

4月17日

城市命运,谁主沉浮:试论范小青的长篇新作《城市表情》/费振中//文学报2004年4月22

城市:现代化政治与文化命运/费振中//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终结政治英雄的文化谋略世界:读范小青的长篇新作《城市表情》/贺绍俊//当代作家评论

2004年第5期

作家对城市的情意:范小青长篇小说《城市表情》评论:

不愁猛虎不来/秦兴元

城市的表情与作家的表情/费振中

当代英雄秦重天/于青

小说的思想品格与智慧风貌/汪政

范小青的文学表情/吴俊

逼出一条艺术探索之路/木弓

//文艺报2004年5月29日

切入现实的厚重小说:读范小青的长篇新作《城市表情》/贺绍俊//人民日报2004年6月8

日/人大J3,2004年第8期

悲情秦重天:《城市表情》的一种读法/黄毓璜//光明日报2004年7月14日

都市风景的两种色调:方方与池莉小说的诗学审视/徐岱//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仿写时代:文本与影像的互文现象/以方方、戴来的创作为例/周冰心//文艺争鸣2004年第3

方方小说艺术新论/李文琴//小说评论2004年第1期

方方小说艺术形态价值论/董文桃//江汉论坛2004年第1期

论方方小说的文化意蕴/裴艳艳//新乡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因袭、觉醒与超越:解读方方爱情文本中的女性意识/许瑶//河南商专学报2004年第3期

方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陈宁//文艺评论2004年第4期

当代民间文学勃兴的征兆:从方方的小说文本说起/朱青//当代文坛2004年第5期

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以方方小说为例/董文桃//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6期

方方长篇新作,直刺人性苍凉//文艺报2004年4月20日(《落日》)

走向两极的弃妇分裂情感/《水随天去》心理分析/郑芳//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1期

“自由女性”的困境:读方方的《树树皆秋色》/李丽君//中国女性文化第6辑

《树树皆秋色》:对知识分子人格的拷问/于东晔//名作欣赏2004年第11期(方方)

……………………

梦与现实有多远/冯慧//中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4期(冯慧《湿桂花》)

想象性现实主义的文本实验:冯小涓小说论/李建军//文学报2004年12月2日

冯沅君爱情叙事的解构之力/王志萍//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在自由与规范之间:从冯沅君到宗璞/金鑫//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4期

《贞操>生命?》质疑/马文彦//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7期(傅爱毛《B大校园的火光》)

在讲述和被讲述之间/鲁顺民//黄河2004年第4期(高菊蕊)

让文字具有温暖的力量/葛水平//文艺报2004年11月6日

一个有想像力的作家/谢泳//文艺报2004年11月6日(葛水平)

奇崛大气与朴野灵动之美/侯文宜//文艺报2004年11月6日

最后的温暖/葛水平//中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5期(《天殇》)

战争的细部/葛水平//中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6期(《狗狗狗》)

葛水平小说创作研讨会发言摘要/张平等//黄河2004年第6期

一树繁花映岁月:读顾艳随笔集《岁月繁花》有感/粱青平//青岛晚报2004年1月15日

一个织网的蜘蛛人:简评顾艳新作《蜘蛛人》/解芳//新民晚报2004年4月12日

读顾艳两部新书/梁青平,解芳//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5期(《岁月繁花》《蜘蛛人》)

灵之舞:读评顾艳《灵魂的舞蹈》/王岳川//文艺报2004年12月21日

心魂相守的患难夫妻:读高瑛《我和艾青的故事》/翟泰丰//文学报2004年2月5日

关露书信选/丁言昭整理//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1期

……………………

主持人的话:关于海男/陈骏涛//小说评论2004年第1期

时间的魔镜:海男访谈/晓林//小说评论2004年第1期

女性写作的双重蜕变:解读长篇小说《蝴蝶是怎样变成标本的》/高小弘,翟永明//百花洲

2004年第5期

与小说有关的日记/海男//作家杂志2004年第9期长篇小说秋季号(《情妇》)

《花纹》弁言/陈骏涛//中国女性文学:新名篇·新解读(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7月)(海

男)

最荒凉的不是荒原而是舌头/李森//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海男的诗:语词的欢乐/张晓红//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海男:著盐水中/胡彦//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良心承担与生命书写:谈韩小蕙的散文创作/王兆胜//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1期

菡子大姐,您走好/彭龄,章谊//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1期

我们的女兵函子:《函子文集》读后/魏巍//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

低龄儿童:儿童小说不容忽视的表现对象:兼评郝月梅“小麻烦人儿”系列儿童小说/王昆建//当代文坛2004年第6期

女性生命的咏叹:评纳西族女作家和晓梅的小说创作/黄雯//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爱情应是一种悔过/何玉茹//中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2期(《夏日的爱情》)

贺抒玉:三秦大地的生命之歌/闫纯德//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

敏感问题:热线电话访虹影/小凤//北京文学原创版2004年第3期

跨越疆界:全球化语境下的虹影写作/王文艳//华文文学2004年第3期

虹影:我一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女人(专访)/(记者)启发//中华读书报2004年1月7日

性别对立下的幻梦性反抗:论虹影作品中的先锋性表象/王文捷/理/论界2004年第5期

走出饥饿:《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饥饿的女儿》、《粥宴》之现代解读/朱德东,袁艳//重庆

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美杜莎”与阴性书写:论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凌逾//华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评《英国情人》/鲲西//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月2日(虹影)

致命的飞翔:评虹影的《康乃馨俱乐部》/罗承丽//清华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1

洪晃:爱情与婚姻的起伏/许戈辉;洪晃//中华读书报2004年5月12日

生命的疼痛与伤逝:读胡传永的《沉重的乡土》/刘思谦//百花洲2004年第2期

谁会感到不安?/顾建平//十月1999年第6期(胡丹娃)

红土地的青枝绿叶/胡辛创作二十年/侯秀芬//百花洲2004年第1期

细雨的呼喊/胡辛的女性写作/何静,胡辛//百花洲2004年第1期

胡辛传记世界探微/李云凤//百花洲2004年第1期

她,以时尚为动力/李炳青//中国妇女报2004年5月25日(画眉)

黄蓓佳近期儿童文学创作论:兼谈当前儿童文学创作中的一些问题/汪政,晓华//盐城师院学

报2004年第2期

读黄蓓佳《没有名字的身体》/王彬彬//文艺争鸣2004年第4期

启动“中国阅读”:评黄蓓佳的《中国童话》//文学报2004年6月3日

谁让谁自由?/黄蓓佳//中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1期

平平淡淡才是真/谢大光//文学报2004年10月8日(黄霞君)

寻找适合落脚的地方/红孩//文学报2004年10月8日(黄霞君)

点亮心中灯,“却顾所来径”/陈辽//文学报2004年10月8日(黄霞君)

觉醒与迷惘/王慧青//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4期(《爱情是脆弱的》黄蓓佳)

人是脆弱的/彭彦//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4期(《爱情是脆弱的》黄蓓佳)

我们如何表达爱情:黄蓓佳《没有名字的身体》/汪政//文艺争鸣2004年第4期

读黄蓓佳《没有名字的身体》/王彬彬//文艺争鸣2004年第4期

黄宗英:听24岁的傅雷讲课//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28日(文摘)

……………………

迷失于两性之间的《青泥莲花》/李惠敏//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5期(吉霞)

从“女人”到“女神”:姜安《走出硝烟的女神》论析/李兴阳//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留日女性的失重生存:试析蒋濮的留日小说/李东芳//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无地自由:评蒋韵《栎树的囚徒》中的女性形象/赵黎波//新乡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洁尘的朝廷/麦家//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4月2日(洁尘《黑夜里最黑的花》)

被囚禁的欲望:谈金仁顺及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创作/周立民//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金仁顺:孤独的旗手/于若冰//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女人的现实,现实中的女人:试析金仁顺的《水边的阿狄丽亚》/侯君玲//新乡师专学报2004

年第4期

经典爱情时代的终结:短篇小说《水边的阿狄丽亚》解读/魏家骏//名作欣赏2004年第9期

出路/锦璐//中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3期(《双人床》)

情感的浓汤/贺绍俊//文艺报2004年4月27日(锦璐《双人床》)

婚恋观念的嬗变,理想爱情的解构:对《双人床》的一种解读/赵文辉//理论与创作2004年

第6期

爱的海洋/著名作家柯岩印象/孙新//传记文学2004年第4期

作家应该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访诗人、作家柯岩/胡殷红//文艺报2004年6月5日

灵魂与生命的燃烧:读柯岩《CA俱乐部》/翟泰丰//文学报2004年8月19日

透过苦难肉身解读人生:评柯岩的《CA俱乐部》/李广仓//文艺报2004年10月19日

平和的坚守:读柯岩著《人的一生都在路上》/曾国华//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3期

读柯岩《人的一生,都在路上》/夏敏//文艺报2004年5月20日(文集)

博士风流:评蓝昊新著《女博士的风流韵事》/孙绍振//文艺报2004年6月12日

宁静的源泉/耿占春//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蓝蓝)

居住在生活和艺术之间/杨吉哲//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蓝蓝)

“让我领略无奈叹息的美妙”/张闳//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蓝蓝)

鞠躬的姿势/敬文东//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蓝蓝)

蓝蓝的诗歌:田野、童心或生活给予的一切/刘翔//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写给世界的一封情书”/王晓渔//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蓝蓝)

一部警世的书/何西来//文学报2004年7月22日(李林樱)

李琦诗歌的理趣美/罗振亚//北方论丛2004年第1期

莲子《用心触摸世界》/饶芃子//文艺报2004年7月31日

潜规则的嚣张/梁晴//中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1期

廖静文——为爱而生//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28日(文摘)

无药可医的病痛/李锐//读书2004年第2期(廖一梅长篇《悲观主义的花朵》)/

……………………

长篇短论三题/飞翔的林白/孟繁华//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给自己的小说以自由”:与林白对话/姜广平//莽原2004年第1期

当代女性生存之真:论林白/雷水莲//语文学刊2004年第2期

在回望中飞翔:论林白的故乡意识/刘智民//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同性恋主题:从林白的小说谈起/韩袁红//阜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宿命的夏娃:关于林白小说的性意识/农莉芳//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故园与他乡,浪漫与现实的另类写作:林白的小说创作别解/赵琴玉//百花洲2004年第2期

身份的确认:论林白的小说创作/袁爱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试论林白对女性生命世界的个体化书写/赖翅萍//辽宁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试论林白小说中火的意象/李一媛,陈乐//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决断与突围:心灵停泊处的对视:论林白、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雷鸣//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逼视心灵与世界本相:林白小说跟读记/沐金华//当代文坛2004年第5期

林白小说的意象分析/邓如冰//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林白中短篇小说中的死亡意识/陈乐//渤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趟不过男人河的女人:关于林白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农莉芳//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流水林白:从《守望空心岁月》谈林白小说的叙述姿态/陈昕//小说评论2004年第2期

意识形态退场,生命在歌唱/评林白的《万物花开》/关士礼//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1期

分裂不可弥合:读《万物花开》/南帆//南方文坛2004年第1期//人大J3,2004年第3期

奇妙的邪性:评林白小说《万物花开》/陈晓明//南方文坛2004年第1期/

《万物花开》闲聊录/林白,陈思和//上海文学2004年第9期

个人化文学话语的开放性:由林白的《万物花开》说起/王光东//文学报2004年4月29日

愿微光照耀她心中的黑夜:读林白的两篇小说/陈思和//上海文学2004第6期

如果文学不是“上升”的艺术,而是“下降”的艺术:谈《妇女闲聊录》/张新颖//文汇报

2004年9月26日

…………………………

林洙:梁思成眼中的林徽因/吴荷//中华读书报2004年6月9日

“林徽因传”离林徽因有多远/姚雅欣//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6月11日

美丽者自然美丽:写在林徽因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杜学文//黄河2004年第6期

林徽因诗文中的宗教情结/朱玲//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林徽因的十一月小村/李秀兰//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试论林徽因诗作的“建筑美”特色/杨励轩//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漫步在古典于与现代之间:简论林徽因的诗作/卢红敏//中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游走于多重文学思潮之间:论林徽因的诗歌道路/陈国恩,王一珂//创作评谭2004年第4期

林徽因诗歌哲学意蕴解读/李蓉//福建论坛2004年第6期

论林徽因小说创作中的“出走”模式/岳晓英/株洲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林徽因小说创作论/张衍芸//山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人大J3,2004年第12期

论林徽因小说“现代性”审美特征/谢昭新//江淮论坛2004年第6期

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的现代性/贺明华//安庆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建筑的眼睛,诗人的心灵:试析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焦守红//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3

林徽因的一篇重要佚文/严晓星//百花洲2004年第2期

他们仨:历久弥坚的情与爱:读《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董保纲//全国新书目2004年第8

写梁林传奇,抒胸中隐抑/蓝棣之//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24日

林闻与她的散文创作/回力//文艺报2004年4月6日

林昭狱中诗存疑/李伟//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5月28日

在少年的沙地上种花/傅光明//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3月19日(凌叔华)

凌叔华写给冰心的一封信:且对故人思故国/王炳根//中华读书报2004年5月12日

古韵悠长:凌叔华其人其文其画/龙迪勇//百花洲2004年第5期

凌叔华小说创作论/赵园//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试论凌叔华小说的叙事模式/周春英//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凌叔华小说创作的思想意蕴/林晓霞//福建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凌叔华小说叙事视角透视/崔涛//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凌叔华、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中的绘画技巧/张赟//芒种2004年第4期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叙事性文本:凌叔华小说综论/崔涛//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寻梦者的悲音:论凌叔华二十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寻梦情结/钟华丽//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

6期

试论《花之寺》人物关系的叙事模式/薛双芬//江西科技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花之寺》:五四新女性神话的消解:凌叔华小说浅析/汪雨涛//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与花月保持风雪的距离/梦亦非//文艺报2004年3月9日(刘虹)

一个海归女人的情爱日记/刘敏//文学报2004年10月15日

刘索拉:我的音乐生涯//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7月27日

刘索拉:在音符与文字间惬意游走/丁杨//中华读书报2004年9月29日

历史隐喻中的女性悲歌和文化反思:评刘索拉长篇小说《女贞汤》/刘郁琪//当代文坛2004

年第1期

读图时代的文学与图:以《女贞汤》为个案/杨学是//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女作家刘真/涂光群//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3期

女性眼中的女性世界:评柳筱苹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海》/初雪//金山2004年第2期

…………………………

庐隐: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拓荒者:兼论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双声语境/岁寒//华中师大学报

2004年第1期

悲哀的叹美者:庐隐:试析庐隐小说的悲剧意蕴/孙培云//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论庐隐小说的精神特征/周淑蓉//鞍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五四时期知识女性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轨迹和社会意义:以闽籍作家庐隐与冰心为例/叶青,

黄英//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7期

试论庐隐小说对知识女性出路的探索/王晓玲,王世福//青海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试论庐隐小说创作中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李婧//思茅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庐隐小说悲哀色调解读/周淑蓉//求索2004年第10期

我们今天的困境/晓枫//十月2001年第6期

一曲震撼人心的女性悲歌:试析鲁敏《镜中姐妹》中的女性形象/赵乾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2004年第2期

“简约”的艺术/佚名//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鲁西西)

信仰之光在漫过/梦亦非//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鲁西西)

鲁西西小记/雷平阳//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鲁西西)

现代语境下的后现代情怀/李鲁平//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鲁西西)

陆小曼编《徐志摩全集》出版始末/虞坤林//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2月17日

陆小曼佚作小议/陈子善//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3月12日

关于陆小曼《中秋夜感》/柴草//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4月9日

闲话陆小曼/陈学勇//百花洲2004年第5期

我“痛”什么?:陆星儿访谈/陆星儿,陈思和//上海文学2004年第10期

她把生命用得太狠了:上海女作家用得太狠了:上海女作家陆星儿陨落/陶澜//中国妇女报

2004年9月8日

我所认识的陆星儿/钱汉东//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9月10日

星儿,升向天幕:作家陆天明谈妹妹陆星儿/李克//文艺报2004年9月11日

“好人呐,陆星儿”/秋石//中华读书报2004年9月15日

爱着痛着,且歌且行:上海文学界雨中送别陆星儿/罗四鸽//文学报2004年9月16日

陆忆敏的诗歌/崔卫平//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风中舞蹈:路也小说论/刘传霞等//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女神与女权:审视女性的两个维度:以罗怀臻剧作为例/叶志良//当代戏剧2004年第4期

(3)女作家(M—T)

雪域高原的审美沉思:马丽华与她的西藏写作/张吕//唐都学刊2004年第1期

文化身份间的游历:阅读马丽华/杨红//晋阳学刊2004年第1期

从原型批评看马丽华的创作/吴健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人文精神的诗意追求:马莉散文《内敛》潜在品质探析/高卫华//名作欣赏2004年第9期

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困惑与精神游移/李波//山东文学2004年第8期(马瑞芳小说)

校园中的“沉思者”:评马瑞芳的“新儒林”系列小说/郭玉华//山东文学2004年第8期

平淡而隽永:马瑞芳散文风格论/张大伟,王灵丽//山东文学2004年第8期

“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论童年经验对梅洁文学创作的影响/王玉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04年第3期

“南张北梅”之梅娘:一个被遗忘半个多世纪的女作家/阿淼//传记文学2004年第1期

人在边缘:梅娘的人生和创作/屈雅红//百花洲2004年第3期

论梅娘的知识女性小说/董俊//淮阴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梅娘小说的女性意识/孙萍萍//渭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女性关怀与女性批判:梅娘水族系列小说解读/褚洪敏//济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周作人与梅娘:抗战胜利后一个颇具戏剧性的插曲/陈言//博览群书2004年第12期

情断西藏/摩卡//文学报2004年10月29日

人格魅力与“逆淘汰”浊流的碰撞:我看《荆冠》/吴野//当代文坛2004年第5期(母碧芳)

无言的巧笑:读母碧芳长篇小说《荆冠》/梁中杰//当代文坛2004年第6期

不可缩减的生活/陆建德//中华读书报2004年3月24日(潘婧《抒情年华》)

答案有时是温暖的/潘向黎//文艺报2004年3月25日(创作随笔)

唯美也是一种天意/吴俊,潘向黎//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2期

尘世中精灵的生活/芳菲//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潘向黎)

看诗不分明/潘向黎/作家杂志2004年第8期

关于娜拉出走/冯敏//小说选刊2004年第2期(《白水青菜》潘向黎)

汤的喝法和浇法:潘向黎小说《白水青菜》读后/张乐朋//作家杂志2004年第5期

“汤罐”轶事:潘向黎小说《白水青菜》读后/张乐朋//名作欣赏2004年第11期

优雅的时尚趣味,活力四射的语言:读潘向黎短篇小说《我爱小丸子》/万秀凤//名作欣赏

2004年第3期

现代女孩的速写:读潘向黎小说《我爱小丸子》/陆明//名作欣赏2004年第3期

生活化的散文:潘真的《窈窕》/朱国宏//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9月3日/

无可置言的美/南妮//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1日(《我爱小丸子》)

青春的气息与成长的烦恼:解读《我爱小丸子》/魏蕻//名作欣赏2004年第11期

皮皮:被打败是一种解脱/术术//读者导报2004年第7期(3月5-11日)

皮皮:我在文学的旁边/夏榆//读者导报2004年第43期(12月3-9日)

…………………………

为了被污辱与被损害的:读长篇小说《守口如瓶》/王巨才//小说评论2004年第4期(乔叶)

扣人心弦的灵魂追问与抗争:关于乔叶的《守口如瓶》/张志忠//中国女性文学:新名篇·新

解读/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7月

表达人之初的心灵震颤(专访)/李虹;秦文君//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8日

天然一个孩子王/张洁//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8日(秦文君)

花彩少女的事儿/秦文君//文学报2004年9月17日

殷勤说与花彩年华:读秦文君新作《花彩少女的事儿》/龚静//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2月

24日

小男生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王珺//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8日(《逃逃》)

儿童的身份是什么:读长篇儿童小说《逃逃》/马力//文艺报2004年6月1日(秦文君)

幽默地抵达不为人发现的美丽:读秦文君小说《多事儿的年龄》《花彩少女林晓梅》/龚静

//上海文学2004年第11期

小说是我对生活的设问(创作谈)/裘山山//青年文学2004年第11期

游移在抵近与拒绝之间:裘山山《我在天堂等你》中的女性世界/康璐//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

一线牵起千钧情/欧阳明//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1期(裘山山《一条毛毯的阅历》)

因为有爱/杨绍军//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1期(裘山山《一条毛毯的阅历》)

饶雪漫:“17岁”的永恒主题//中华读书报2004年9月22日

茹志鹃王安忆的创作共性/姚小亭//文艺报2004年9月30日

茹志鹃、王安忆小说女性形象比较/吴苏阳//语文学刊2004年第2期

鲜明的人物性格,高超的艺术技巧:谈《百合花》的创作/王佳慧//牡丹江师院学报2004年

第2期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异类:重读《百合花》/沈阳//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百合花》中女性化的神圣情怀浅析/李燕//华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谈《百合花》人物语言描写/彭玉奇//周口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泛政治化语境”下的悄然突围:《百合花》的一种阐释//吴硏硏/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

……………………

萨娜小说的神秘色彩/刘志中//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进入当代文明的边缘化写作/萨娜//山花2004年第8期

爱:孤独意识的深化与超越:评沙蕙长篇小说《好校长,怀校长》/赵德利,孙新峰//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

好书告诉你:《我的生活质量》/李敬泽//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25日

《我的生活质量》的特色与魅力/何镇邦//文学报2004年6月3日(邵丽)

盛可以在她的时代里/李修文//芙蓉2004年第2期

《北妹》专题/李敬泽等//读者导报2004年第13期(4月16-22日)

飘忽的盛可以/刘淼//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1日

盛可以凶猛/陈希我//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1日(《北妹》)

爱还是不爱,这是个问题:评盛可以《取暖运动》/李欣//当代文坛2004年第5期

逼近·还原·突围:解读盛可以《TURN/ON》及其他/李立平//名作欣赏2004年第5期

我们这拨人的基因变异:兼及盛可以印象/冯唐//山花2004年第12期

“迷失”的诗情/陈晓明//十月2004年第5期(盛琼小说)

恨别传统的“历史中间物”——石评梅/王志萍//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独特的艺术追求:评石评梅的创作/农迎春//河池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心曲为理想奏鸣:试论石评梅散文的精神内涵/王晓红//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纽约情人/施雨//文学报2004年10月15日

纽约的爱与哀愁/张立国//文学报2004年10月15日

是否意外/小凡//十月2001年第3期(姝娟)

姝娟:把梦变成文字/胡殷红//文学报2004年10月15日

评论家谈《红尘芬芳》:

1.  挑衅式的新鲜之美/陈晓明

2.  “缘起”和“缘灭”/孟繁华

3.  追寻那芬芳……/王干

4.  写小说是叙述自己在虚构/贺绍俊

5.  魅惑与迷乱——《红尘芬芳》的传奇性/张颐武

//文艺报2004年9月30日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姝娟长篇小说《红尘芬芳》研讨会综述/雷达等//文艺报2004年10月12日

写给儿子的临别赠言/舒婷//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1日

舒婷诗歌的理想倾向与当代诗歌的选择/张中宇//西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

论舒婷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田皓//盐城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挽歌低吟:作别五月的双桅船:论舒婷90年代(兼及80年代)的诗歌/罗振亚,王雪红

//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人本主义、女性主义与理想主义三重奏:论舒婷及朦胧诗审美典范的意义/陈婉娴//深圳大学

学报2004年第3期

“在诗歌的十字架上”/荣光启//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挽歌低吟:作别五月的双桅船/罗振亚,王雪红//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舒婷:“丛林莽原都在他翅翼的阴影下”/张清华//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两棵树”意象的置换变形:《致橡树》原型寻踪/刘骥鹏//山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

斯妤:写作是我最好的生命方式/石一宁,斯妤//中华读书报2004年3月10日

写作的女人/高原新//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1日(斯妤)

斯妤三题/秦晋//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8日

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斯妤访谈录/斯妤,石一宁//作家杂志2004年第5期

当我们慢慢收回梦网/施战军//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7日(斯妤)

执迷纸上生活是种幸福(专访)/李虹;斯妤//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7日

斯妤:真作假时假亦真/简文,斯妤//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3日

“斯妤作品研讨会”纪要/金炳华,陈建功等//青年文学2004年第7期

不让自己仅仅是自己:斯妤小说漫谈/林丹娅//文学报2004年5月13日

女作家斯妤拒绝恶性操作,长篇小说《竖琴的影子》延误三年终于面世/林中雪//文学报2004

年7月29日

《竖琴的影子》:我的精神自传:访北京女作家斯妤/朱勇慧//文学报2004年9月23日

在梦幻与现实之间:斯妤散文解读/陈静//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斯妤散文:独特而绮丽的风景/刘倩//文艺报2004年4月13日

苏青生平家世的考证/毛海莹//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1月12日

现代女性文学脉络中的苏青/唐利群//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1期

另类的女性言说:重读苏青/姚玳玫//中国女性文化第5辑

苏青被称“犹太作家”的由来/周允中//钟山风雨2004年第1期//中华读书报2004年3月10

日(文摘)

苏青和她的《歧途佳人》/邓衍辉//读者导报2004年第2期(1月16-2月5日)

苏青的妇女婚姻家庭题材创作探胜/闵建国//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谈苏青小说的女性批判意识/王艳玲//语文学刊2004年第5期

女性意识的自觉与茅盾:浅论苏青散文创作/罗新何//株洲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城市屋檐下/孙逗//青年文学2004年第8期(创作谈)

大地情怀/冯敏//山花2004年第7期(4)(孙惠芬)

点燃前行的篝火/孙惠芬//文艺报2004年12月11日

孙惠芬:乡村生活进入了我的灵魂/蒋楚婷//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8月27日

用温暖的心守望“上塘”:访作家孙惠芬/李凌俊//文学报2004年8月26日

把农村题材创作纳入女性主义文学视野:由孙惠芬的创作和对其批评所想到的/黄柏刚//太原

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上塘书》:徐徐展开一幅乡村风景画/付艳霞//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8日

一部辽南农村的“地方志”:孙惠芬长篇小说《上塘书》研讨会纪要/刘兆林等;姚韵琴等整

理//文学报2004年8月26日

怎样用一种新手法书写乡村:孙惠芬小说《上塘书》在上海研讨/沪讯//文艺报2004年8月

26日

《上塘书》N种解读/陈思和等//文艺报2004年9月18日

极致的乡村叙事:评孙惠芬长篇小说《上塘书》/付艳霞//文艺报2004年9月21日

原型的变形:评孙惠芬的长篇小说《歇马山庄》/徐晓芳//内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永远的伤痛,动人的篇章:读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曹民光//名作欣赏2004年第1

心灵的剖析与人性的挖掘:读《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王咏梅//名作欣赏2004年第1期

乡村文明·都市文明·姐妹情谊/读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张楠//名作欣赏2004年

第3期

攀比心理与同病相怜的交错互动:《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的情节动力分析/任现品//当代文

坛2004年第6期

梦亦荒凉,爱亦荒凉/宋书白//文艺评论2004年第3期(孙莉《留在荒原上的梦》)

一个故事家的记忆与想象:孙家香和她的故事/刘晓春//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生命就是一个美丽过程:评谭湘文化随笔《城市徜徉》/郝雨,降红燕//中国女性文化第4辑

饥饿的兔子/汤佳//青年文学2004年第10期(《肌肤相亲》)

编辑手记/雪媛//青年文学2004年第10期(汤佳《肌肤相亲》)

……………………

铁凝专辑·主持人的话/於可训//小说评论2004年第1期

文学·梦想·社会责任:铁凝自述//小说评论2004年第1期

对人类的体贴和爱:铁凝访谈/赵艳,铁凝//小说评论2004年第1期

穿越性别的“屏蔽”:与铁凝对话/朱育颖VS铁凝//中国女性文化第5辑

铁凝:直面人性的探寻/张丽芬//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天光纯净的明媚:倾听铁凝散文的心声/奚学瑶//写作2004年第6期

我对小说的态度/铁凝//青年文学2004年第6期

为捍卫人类精神的高贵而写作:铁凝艺术人格描述/范川凤//石家庄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罪与罚/关于铁凝小说的道德伦理叙事/赵艳//小说评论2004年第1期

铁凝著作目录//小说评论2004年第1期

论铁凝与残雪小说的窥视心理描写/姚艳玉//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翩翩起舞的小说家铁凝/马云//河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清淡自然,诗意醇郁:铁凝早期小说的内在诗意/吴延生//小说评论2004年第2期

论铁凝小说的审美建构/李广琼//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论铁凝独特的叙事话语/曾丽华//阜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铁凝近作的“黑色幽默”/邓星明,蔡美娟//当代文坛2004年第3期

挣扎的韧性与反抗的无奈:对铁凝小说中人物生存困境的解读/赵秋棉,周海丽//河北大学学

报2004年第4期

女性心灵世界的独特透视:论铁凝小说的“第三性”写作/刘增安等//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4年第5期

城市和乡村人性的二重奏:铁凝城乡小说对照分析/褚洪敏,翟德耀//山东师大学报2004年

第6期/人大J3,2005年第2期

铁凝近作中的女性形象:读《玫瑰门》和《永远有多远》/胡燕华//河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1

姑爸:一场男性观念内在化的悲剧/刘莉//中国女性文化第4辑

走进内心深处的花园:评铁凝长篇小说《大浴女》/段新权,綦蓁//黄冈师院学报2004年第

1期

现代人心目中的罪与罚:《大浴女》与《为了告别的聚会》之比较兼及陀斯妥耶夫斯基命题

(上)/张志忠//长城2004年第2期

从独白到对话/读铁凝新作《逃跑》/王向东//名作欣赏2004年第5期

性爱意识的艺术表达/刘荣林//云梦学刊2004年第5期(《对面》)

隔膜与压抑:现代人心理结构之探析:铁凝短篇小说《有客来兮》解读/马健//名作欣赏2004

年第5期

接受与沦丧:对铁凝《安德烈的晚上》的内蕴解读/陆艳清//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跨越阴阳界/童若雯,张重光//上海文学2004年第1期

这个童若雯是谁?/(台)林浩东//文学报2004年3月25日

(4)女作家(W—Y)

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代刚VS万方//中国女性文化第4辑

万方:真正的文学作品来自心的酝酿/李彦//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3月10日

万方:“空镜子”里面读快乐/张巨睿//读者导报2004年第1期(1月9-15日)

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以万方《你是苹果我是梨》为例/杨华彬//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

王安忆:感觉穿上了思想的外衣(二十二今人志)/郜元宝//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王安忆:布尔乔亚的追寻/郑飞中//百花洲2004年第3期

科学与人文:交融抑或悖论?:王安忆·裴刚交锋/傅小平//文学报2004年第9月23日

让理论发散出感性的灵光:王安忆《心灵世界》给我们的启事/周兴华//北方论丛2004年第

3期

东方命运观与悲剧意识:论佛教对王安忆悲剧意识的影响/杜学霞//首都师大学报2004年第

2期

王安忆:“海派文学”振兴的主角/严晓蔚//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

注定的不解之缘:王安忆与知情文学/窦芳霞//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王安忆的生命观/邓如冰//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为什么王安忆读了昆德拉要不安/吴劳//万象2004年第3期

王安忆女性书写论/李海燕//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作为象征意义的“上海”/杜学霞//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女性话语的另一路径:90年代王安忆的女性写作/李平//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缺失性童年经验对创作的深层影响:王安忆与铁凝创作比较/徐晶//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

5期

王安忆离张爱玲到底有多远/段金华//山东文学2004年第8期

世俗的王安忆:兼与张爱玲的比较/邓如冰//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人大J3,2005年第4期

论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孙惠欣//东疆学刊2004年第1期

上海的芯子:日常生活的恒久性:王安忆上海小说主题一解/李新//山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

1期

此岸到彼岸的迷津:读王安忆的三篇小说/杨海燕//青年思想家2004年第1期

突显技术构成:王安忆的小说意识/颜琳//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电影的幻象:王安忆小说与图像化时代的对峙/柴平//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

论王安忆小说的后现代主义情怀/雷鸣,马景文//保定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王安忆上海小说:城与人的三种意义/李新//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文化冲突的架构:王安忆小说支点探析/杜学霞//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误区/赛妮亚//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人大J3,2004年第3期

当代文学反典型化思潮的一种文化解析:从王安忆对小说的命名谈起/赵卫东//山西师大学报

2004年第3期

王安忆的故事观及其短篇小说创作/王少瑜//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上海:乡土中国的他者:王安忆部分小说中的上海镜像分析/郭春林//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王安忆小说创作的生命意识/赵华,刘新生//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

王安忆小说中体现的女性意识/冉小平//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融铸理性的情感:对王安忆小说创作情感观念的解析/周志凌//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女性诗学的一种实践/朱青//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

王安忆小说中的移民书写/滕朝军//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走进寻常巷陌间:王安忆近年短篇小说的审美性/吴朝晖//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6期

论王安忆小说的爱情内蕴/石万鹏//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叙述智慧的释放:论王安忆90年代小说的话语特征/颜琳//写作2004年第2期

游移·迷恋·徘徊:对王安忆90年代以来创作的一种解读/宋文坛//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

第5期

暗云低处私语时:王安忆近期短篇小说创作探析/袁媛//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历史叙述的误区/刘东玲//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王安忆)

乏力的攀登:王安忆长篇小说创作的问题透视/姚晓雷//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新华文

摘2004年第20期(文摘)

女性历史的重述:论王安忆小说《叔叔的故事》的女性意识/张咏春//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游戏”男性中心文化核心文本:解读王安忆《叔叔的故事》/任一鸣//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惊醒之后:如何治疗知识分子的“伤口”:对《叔叔的故事》与《青狐》的一种解读/周晓扬

//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6期

王安忆《文革轶事》人物形象浅析/腾朝军//长春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王安忆笔下女性的生命律动:以《小城之恋》、《长恨歌》、《逃之夭夭》为例/冯晶//集宁师专

学报2004年第2期

超越话语性别叙事的维度:王安忆《长恨歌》的一种解读/邓小红//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

第1期

故事·人生·历史意识:由《长恨歌》看王安忆的人生感怀与历史意识/王建茹//石家庄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此恨绵绵无绝期:读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郑悦//河北自学考试2004年第2期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的悲剧命运/郭玉红//信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海上风华及其无尽悲歌:王安忆的《长恨歌》解读/李展,刘文娟//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4

年第3期

重述的历史:《长恨歌》的现代重写/程丽蓉//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长恨歌》: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复制品/刘永丽//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3期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城市景观/徐珊//华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长恨歌》的叙事学分析/王彩蓉//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一篇“长恨”有风情/王扬//光明日报2004年7月21日

王琦瑶身后的文化说明了什么:评《长恨歌》里的海派文化文本/郑文晖//文艺争鸣2004年

第6期

从王琦瑶看《长恨歌》的艺术创新/徐其超//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

心灵世界的声与色:安忆《长恨歌》语言特点探微/李红梅//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富萍》:人生的另一种审美形式/吉素芬//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试论王安忆的长篇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王勇梅//韩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都市底层女性的生命赞歌:评王安忆长篇小说《桃之夭夭》/窦芳霞//临沂师院学报2004年

第1期

从《桃之夭夭》看王安忆的意识世界/惠雁冰//江淮论坛2004年第3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谈王安忆的《桃之夭夭》/考萍萍//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2月27日

家常中的坚韧顽强/洪浩//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3月19日

又一种上海生活:评王安忆新作《桃之夭夭》/康瑾//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

地母的精神:《桃之夭夭》读后/刘群//当代文坛2004年第5期

好一个“宜其室家”的女人:读作为上海寓言的《桃之夭夭》/郭春林//百花洲2004年第5

一种女性文学的新启迪:比较王安忆《逃之夭夭》与“身体写作”/白军芳,郑升旭//小说评

论2004年第6期

女性:如何从肉体回归身体:兼论《逃之夭夭》、《青狐》对女性肉体的描述/李清霞//小说评

论2004年第6期

以笔为旗,指陈女性文学的弊端:王安忆新作《发廊情话》象征意蕴解读/黄柏刚//名作欣赏

2004年第5期

关于“圈子的猜想”:王安忆小说《舞伴》之解读/马健//名作欣赏2004年第5期

假作真时真亦假/王安忆//北京文学原创版2004年第7期(51/52次列车)

王安忆、夏中义“串行”:记话剧《金锁记》、歌剧《青春之歌》戏剧改编/陆梅//文学报2004

年8月5日

…………………………

她从海上来:王蕙玲与《张爱玲传奇》/晓寒//读者导报2004年第1期(6月18-24日)

新生代儿童诗的可喜收获:评满族女诗人王立春的儿童诗创作/谭旭东//民族文学研究2004

年第1期

她从大漠走来:访新疆青年作家王伶/罗四鸽//文学报2004年6月17日

摇摆的欲望:读王晓云的长篇小说《梅兰梅兰》/苏君礼//小说评论2004年第3期

王小妮访谈:“诗是现实中的意外”/木朵//诗选刊2004年第1期

寻找在刀刃上擦过的感觉:访诗人王小妮/罗四鸽//文学报2004年5月13日

水晶的诗光:王小妮诗歌创作论/杨远宏//特区文学2004年第5期

水晶的诗光/杨远宏//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在转弯里滑翔的,是一只鸟的细目光/陈仲义//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为自己的心情去做一个诗人”:王小妮90年代以来的诗/王光明//诗潮2004年第3/4期//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一个人怎样飞起来/徐敬亚//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母性的光泽/梦亦非////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我看见……/向卫国//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对主流“知青”叙事模式的超越:王小妮《方圆四十里》的启示/陈超//特区文学2004年第

5期

回答荒原:关于《方圆四十里》/费振中//特区文学2004年第5期

重塑历史真实/孙国亮//特区文学2004年第5期

人心的风球挂起来了/李静//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4年第12期(《很大风》)

一个文本的两个问题和回答/赵勇//文艺报2004年10月16日

城市?问题?回答?/王小妮//文艺报2004年10月16日

对于“人”的坚守:王小妮散文随笔系列解读/胡艺珊//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6期

我为你辩护/王小鹰//文学报2004年11月26日

丈夫眼中的小鹰/王毅捷//文学报2004年11月26日

我的自白/王秀云//北京文学2004年第11期

险象环生中的官场女性心态(点评)/李西岳//北京文学2004年第11期(王秀云《玻璃时代》)

你的诗让我感动:致妍丁/谢冕//作家杂志2004年第5期

溪流一样的清澈、美丽和淡定/傅天琳//作家杂志2004年第5期

雪山飘落的霞光:读王妍丁的诗/张同吾//作家杂志2004年第5期

被“过度分析”的生活/王芫//文艺报2004年1月8日

茫茫然于浮华世界/王彩虹//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1日(王芫《似非而是的生

活》)

陌生的爱情与陌生的女性:从《什么都有代价》看王芫的创作风格/王颖//镇江高专学报2004

年第1期

信仰缺失的废墟:论丁天、石康、王芫小说的精神意义/李猛//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4年第2期

现代人的焦虑和无望:论卫慧小说中人物的精神特征/林忠//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另类中的另类人物:《上海宝贝》中天天的形象分析/陈红玲//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社会场合之交集:对《上海宝贝》面世风靡的一种文学社会学考察

/王昭风//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上海宝贝》的海德格尔诗学阐释/王泽庆//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成长的感觉/韦琳//青年文学2004年第11期

魏微论/何平//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关于成长,关于爱:魏微的文学风景/李明德,张英芳//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

“在故事停顿下来的时候开始”:读魏微的短篇小说《化妆》/万秀凤//名作欣赏2004年第9

天堂是怎样被折腾成地狱的:魏微小说《化妆》中的嘉丽形象解读/傅金祥//名作欣赏2004

年第9期

贫穷:世相之镜与心灵之狱:读魏微的《化妆》/柯贵文//名作欣赏2004年第9期

回归·告别·出发:读魏微的《化妆》/吴妍妍//名作欣赏2004年第9期

乔装改扮为那般:魏微短篇小说《化妆》解读/翁福华//名作欣赏2004年第11期

生存的反讽:读小说《化妆》/钱雯//名作欣赏2004年第11期

一次没有结果的拯救行为/张文娟//文艺报2004年12月30日

怀旧、焦虑和隐忧:解读魏微散文《一九八八年的背景音乐》/火源//名作欣赏2004年第3

个人自由伦理的尴尬/周睿//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4期(《石头的暑假》魏微)

何时遭遇心中的“熊”?/龚小凡//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4期(《石头的暑假》魏微)

那夜菊开在网上/舒晋瑜//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4月21日(真名吴苏媚)

它如天空高远/吴文君//青年文学2004年第7期(创作谈《独来独往》)

编辑手记/雪媛//青年文学2004年第7期(吴文君《独来独往》)

想走进你的心灵/肖达//中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2期(《黑鸟》)

在文学中慰藉心灵:记肖凤/李相//传记文学2004年第9期

女性叙事,走出戏剧性?:读萧耳《继续向左》/吴志翔//博览群书2004年第3期

小资生活的精确摹本:评萧耳的长篇小说《继续向左》/洪治纲//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3月

12日

…………………………

略谈“萧红传记”创作中的几点不足/张建//呼兰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忧伤的呼兰河:访萧红故居/从维熙//文学报2004年11月11日

萧红复合视角管窥/蓝露怡//西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

悲情女儿国:萧红笔下的女性世界/马春娟//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期

存在之思:萧红文本的文化哲学意蕴/宋琼英//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行吟在山水之间:萧红、迟子建乡土意识之比较/胡亭亭//江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

论萧红悲剧意识中的反抗和超越意志/郭秀琴//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论萧红女性悲剧意识的历史独特性/黄腊梅//郧阳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萧红笔下女性生存悲剧/杨艳群//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萧红童年母题中的死亡叙事/易惠霞//船山学刊2004年第3期

论萧红的存在之思/崔云伟,崔新慧//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孤独与漂泊:从女性主义视点读解萧红/屈雅红//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论萧红精神世界的孤独与绝望/宋剑华,宋琼英//徐州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双性同体诗学”与萧红的文学创作内蕴/马丽敏//青海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萧红的生命意识与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黄晓娟//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人大J3,2005

年第3期

萧红文本中女性悲剧意识的体现/崔瑛//语文学刊2004年第5期

外国文学与萧红的审美观照/张华//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华美的袍,素朴的袄:论萧红与张爱玲的色彩话语世界/王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

年第5期

生的坚强,爱的幻灭:解读萧红的生命意识/邓正平//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论萧红作品独特的艺术手法/曲伟//辽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论女性文学视野中的萧红与林白的创作/肖向东,刘文菊//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沉默的生命伤痛:略论萧红早期作品与她的生活之关联/段榕//沙洋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边缘姿态的写作:析萧红的香港时期文学创作/袁洪权,陈进东//沙洋师专学报2004年第2

边缘姿态的写作:析萧红的香港时期文学创作/陈进东//涪陵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凄婉柔韧的主旋律,豪迈雄健的变奏曲:论萧红小说创作的抒情特质/王妹//西安教育学院学

报2004年第1期

萧红小说代表作的文学独创性/陈晓霞//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萧红的小说世界/张玉秀//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

梦回呼兰河:论萧红小说的生命悲剧意识/王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身体与文本的互读:萧红的小说创作与其生命联系的尝试性解读/罗维//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

论萧红悲剧小说的美感特征/郭秀琴//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论萧红小说中的绘画艺术/郭秀琴//内蒙古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回首向来萧瑟处:论萧红晚期小说审美意识的独特性/邓小琴//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年第3期

萧红小说与“五四”文学传统/陈国恩,任秀霞//北方论丛2004年第3期

略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周艳丽/河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悲剧意识中的生命热情:试论萧红小说创作的审美情态/刘平,杨会芳//衡水师专学报2004

年第3期

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宋剑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4

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识/黄怡//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萧红早期小说中的女体书写与隐喻/林幸谦//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童年物语:对家园的回望:萧红、迟子建小说中童年视角的运用/胡亭亭//语文学刊2004年

第5期

论萧红乡土小说的深刻意蕴/李君玲//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乡土话语的女性言说:论萧红和迟子建的地缘小说/李晓华//求索2004年第6期

《呼兰河传》:一首悠悠的思乡曲/姜山//呼兰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疲惫的终点:《呼兰河传》叙述中的时间悲剧/施久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寂寞”论:不该再继续的“经典”误读:以萧红《呼兰河传》为个案/王科//文学评论2004

年第4期

一串凄婉的歌谣:论萧红的《呼兰河传》/谢海平//理论学刊2004年第5期

《呼兰河传》的文体及结构特征/冯慧敏//乐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萧红小说的女体符号与乡土叙述:《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性别论述/林幸谦//南开学报

2004年第2期

启蒙视角下的民间悲剧:《生死场》/陈思和//天津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J3,2004年

第5期

麻木,觉醒,抗争:《生死场》的人性描画/姜志军//呼兰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再返《生死场》:评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陈树萍//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2

萧红《生死场》艺术手法新探/姜志军//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拒绝媚俗:《生死场》中的女性意识/段榕//漳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一幅拼死求生御外侮的血泪画卷:评萧红的《生死场》/孙宝禄//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论《生死场》的叙述结构与话语结构/张倩//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6期

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寂灭:《小城三月》中翠姨形象分析//王伟/新乡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欲留小城三月春:读萧红《小城三月》/黄田子//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

从《小城三月》看生活情感向艺术情感的升华/罗勋章//写作2004年第6期

从悲观到虚无:论《后花园》中冯二成子主体意识的悲剧性发展/童锦婷//咸宁学院学报2004

年第1期

对国民性的思考和生命意义的探索:重读萧红的《马伯乐》/冉小平//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

第4期

…………………………

我的自白/谢燕宁//北京文学2004年原创版第2期

如果小说也有一双温柔的手,可以揉我们的肚子/白连春//北京文学2004年原创版第2期

爱的记忆/盛岚//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7月27日(解?�鳌镀压ⅰ罚�/div>

须一瓜:温柔的精神警察/贺绍俊//中国图书周报书评周刊2004年1月9日

我在建造我所认识的世界/须一瓜//小说选刊2004年第9期

对女性理想主义价值观的重审:读须一瓜小说《淡绿色的月亮》//陈彦//当代文坛2004第1

世纪初的“娜拉”在想什么?:须一瓜小说《淡绿色的月亮》解读一种//张光英/宁德师专学

报2004年第4期

向读过我写的字的眼睛致谢/须一瓜//小说选刊2004年第1期

《家庭》让我更爱家庭/徐春莲//中国妇女报2004年11月2日

我们需要护理心灵/惠鸣//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3期(《我和病人的秋日下午》徐虹)

“旁白”中的男主人公及其他/田甜//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3期(《我和病人的秋日下午》)

光荣与梦想/徐坤//青年文学2004年第10期(创作谈)

“个性”何以战胜“性别”:论不彻底的女权主义者:徐坤/夏露//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徐坤“都市即景”系列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黄柏刚//湛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另类体验:徐坤的知识女性写作立场/王丽//喀什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徐坤作品主题探析/刘希云//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

“在叙事风格上我更喜欢日本风格”:与徐坤对话/姜广平//莽原2004年第6期

群儒的挽歌,灵魂的舞蹈:徐坤小说语言刍议/高群//殷都学刊2004年第1期

女性主义与母权模式:徐坤《女娲》中的国族叙述/(澳大利亚)王一燕//南方文坛2004年

第5期

何处是归程?:从徐坤小说《厨房》看当代中国女性解放的困境与出路/陈颖,毛伟芬//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现世爱情的悲悯体验/试论小说《厨房》的写作立场/吴卫华//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舞台“秀”:无法对话的男女:《厨房》的再解读/黄彩萍//名作欣赏2004年第11期

幻灭在中国的巨变中:《一个老外在中国》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精神/何希凡//名作欣赏2004

年第11期

哭泣的春天:评徐坤的《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王晓文//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徐坤《爱你两周半》:哈姆雷特之囚禁和假释/李敬泽//文艺报2004年5月18日//中国图书商

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1日

徐坤:让文字直达人性深处/丁杨;徐坤//中华读书报2004年5月26日

掀起面具的烛照:对《爱你两周半》的另一种读解/雷达//小说评论2004年第4期//文学报

2004年7月15日/光明日报2004年11月17日

徐坤演绎的“数字化”爱情/董凤鼎//全国新书目2004年第8期(《爱你两周半》)

媚俗的《爱你两周半》/蔡诚//全国新书目2004年第8期(徐坤)

《爱你两周半》:一部透视当代人情爱畸变的挽歌/夏云梦//中国女性文化第6辑

《青狐》VS《爱你两周半》,穿越女性生命的迷障/田泥//中国女性文化第6辑

徐小斌创作研讨会纪要//光明日报2004年11月3日

徐小斌:写作要面向文学,背向文坛/张戈//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1日

论徐小斌小说的人物对位与自我认同/魏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网和线:“时间性”与“空间化”:论《羽蛇》及女性历史叙事/郭力//北方论丛2004年第3

女性自我认同的一种虚幻化叙事:论徐小斌的《羽蛇》/朱亚峰//阜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5

与德龄公主和解?/李敬泽//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8月20日(徐小斌《德龄公主》)

徐小斌:写完德龄开始不喜欢她/张振胜//读者导报2004年第39期(11月5日-11日)

不能穷尽的欲望/陈福民//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8日(薛燕平《让我靠近》)

不能彻底的欲望旅程:读薛燕平长篇新作《让我靠近》/陈福民//文艺报2004年6月10日

善良人性的魅力和永恒/余三定//文艺报2004年11月25日((薛媛媛《雕花床》))

……………………

关于《刘有余离婚记》/闫红,郜元宝//作家杂志2004年第9期长篇小说秋季号(闫红)

南国文坛的燕子/陈国凯//文艺报2004年3月23日(原名赵小燕)

欲望化的都市和心灵化的感悟:燕子作品印象/雷达//文艺报2004年3月23日

独特的认识价值:评《顺流逆流》/何镇邦//文艺报2004年3月23日

一代女杰杨刚在香港/?晓梅//名人传记2004年第11期

把纯真留给孩子(专访)/李虹;杨红樱//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8日

她本是童话中人/骆平//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8日(杨红樱)

奇迹来自充满爱的心/吕丽娜//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8日(杨红樱)

以单纯的心看世界(杨红樱访谈)/蒋俊颖//文学报2004年7月1日

杨红樱:让孩子们热爱阅读/颜慧//文艺报2004年11月13日

随事即兴,奈人品味:读《杨绛文集》有感/李景端//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4日

“一句挨一句翻”:读《杨绛文集·翻译的技巧》/郭宏安//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3日

从容文字散淡人/董衡巽//中华读书报2004年6月23日(杨绛)

杨绛的散文艺术/牛运清//文史哲2004年第4期

涓涓细流终归海,平凡当中见真情:读杨绛《我们仨》/凌晓蕾/青海师大学报2004年第1

却喜大家作郑笺:读杨绛《我们仨》/周栩//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月16日

家的梦:对杨降《我们仨》的评论/火源//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5期

施蛰存说杨降小说《洗澡》//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

重读《洗澡》:一个时代性的沉重话题/马文蔚//出版广角2004年第10期

杨沫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本书:纪念杨沫诞辰90周年暨新版《青春之歌》座谈会召开/任晶晶

//文艺报2004年8月26日

个人记忆与宏大叙事的巧妙缝合:论《青春之歌》叙事处理之特定时代的成功因素/黄忠顺

//阴山学刊2004年第1期

《青春之歌》文本的复杂性/程光炜//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1期//人大J3,2004年第3期

学潮视野下的《青春之歌》/胡辉杰//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革命文艺中的叛徒叙述:重读《青春之歌》/张均//长江学术第6辑(2004年5月)

林道静、余永泽形象意义的再解读/傅书华//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7期

多思·多梦·多忧/王泉根//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7日(杨南鸥《最后的乐园》)

老家和文学(创作谈)/叶广芩//青年文学2004年第4期

叶广芩“家族小说”《采桑子》创作的深层心理动因/郑笑平//河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叶梅《五月飞蛾》浅析/毛正天,陈祥波//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别样的人生背景,别样的文化风情:品读叶梦《乡土的背景》/李阳春,伍施乐//船山学刊

2004年第4期

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读叶梦《乡土的背景》/龚政文/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4期

叶弥论/晓华//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何处兰蕙做好梦/叶弥//文艺报2004年3月16日

房子和木头(我为什么写作)/叶弥//文艺报2004年10月30日

“作家都有控制人物的欲望”:与叶弥对话/姜广平//莽原2004年第4期

小说升起来/叶弥//小说选刊2004年第2期(叶弥)

永远的未完成/冯敏//小说选刊2004年第2期(叶弥)

成长的阐释与阐释的成长:叶弥小说评论/张勇//小说评论2004年第3期

关于叶弥: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施战军//山花2004年第11期

马不停蹄/叶文玲//传记文学2004年第4期

伊能静,以书写遗忘欲望/蒋楚婷//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4月2日

伊能静,情感在书写中复位/王京//读者导报2004年第12期(4月9-15日)

伊人天堂/舒晋瑜//中华读书报2004年3月17日(原名鲁?牐�/div>

知识分子精神的别一种究诘与表达:读懿翎长篇小说《把绵羊和山羊分开》/王春林//名作欣

赏2004年第3期

这女人的狂欢/芳菲//名作欣赏2004年第5期(《把绵羊和山羊分开》)

美丽依旧的殷慧芬/楼耀福//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5期

精神即骨头,什么是肉/朵渔//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尹丽川)

我和小尹不得不说的故事/沈浩波//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尹丽川)

在写作中自由地生活/映川/小说选刊2004年第7期(《我困了,我醒了》)

呼唤血性的努力/傅建安//文艺报2004年11月9日(《我困了,我醒了》)

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我们醒过来/贺绍俊//中华读书报2004年9月15日

今天最好/于青//中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3期(《自己走》)

自然的或写作的平衡木/杨勇//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宇向)

打开一扇窗以便看到流动的风景/朵渔//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宇向)

如果你再坏一点/安歌//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宇向)

宇向:理所当然/马知遥//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宇向)

部分诗人、编辑的短评//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宇向)

中西合璧的戏剧创作之路:袁昌英戏剧艺术手法/周密//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5)女作家(Z)

词语与激情共舞/翟永明,周瓒//上海文学2004年第2期

“谁来追赶这令人心碎的变化”/张清华//上海文学2004年第2期(翟永明诗歌)

从“静安庄”到“落水山庄”:诗人翟永明论/敬文东//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J3,2004年第11期

谁是翟永明?/唐晓渡//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当代中国女性诗歌:自由的期待与可能的飞翔/周瓒//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黑色的精灵在歌唱:翟永明诗歌论/罗振亚//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

揭开尘封的张爱玲研究史/陈子善//长城2004年第2期

与迅雨对话:张爱玲的女性修辞/姚玳玫//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3期

张爱玲新论/曾耀农,李玉兰//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张爱玲书影:一个人的杂志史/谢其章//书屋2004年第1期

隔了时空看她:也谈张爱玲/孙思习//图书馆建设2004年第1期

智者的悲观:重读张爱玲/刘红芹//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像刀片一样薄/罗玛//中华读书报2004年5月26日(张爱玲)

张爱玲海外生活的“另一炉香”/陈子善//上海文学2004年第9期

张爱玲梦魇:她的六封家书/周芬伶//上海文学2004年第9期

新史料披露张爱玲海外情感生活/罗四鸽//文学报2004年9月16日

胡兰成欠张爱玲多少感情债?/袁良骏//台港文学选刊2004年第4期

男性中心社会模式下的两性关系:阅读胡兰成《今生今世》/张红萍//中国女性文化第5辑

《今生今世》中的男女关系/张红萍//中国妇女报2004年2月17日

青春的张爱玲:由胡兰成的《评张爱玲》谈起之一/刘锋杰//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传统意识与现代情怀:从婚姻爱情的角度解读张爱玲/周引莉//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6

对审美与人性的想像:读《想像张爱玲》/陈建敏,卫玲//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赖雅日记中的张爱玲/周芬伶//上海文学2004年第9期

张爱玲与名词荒:关于《文革的结束》及《知情下放》的故事/苏伟贞//上海文学2004年第

9期

荒凉世界中的“情”与“爱”:解读张爱玲早期作品中的婚恋观/穆艳霞//雁北师院学报2004

年第1期

张爱玲对“第二性”生存困境之思考/郎学初//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试论张爱玲现代意识的三重悖论/刘乳连//晋东南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华丽苍凉,参差对照/张爱玲的奇装炫人及作品中的衣饰/付静//周口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退化的羽翼:张爱玲对女性附庸为奴心理积淀的洞见/乔淑英//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年第1期

生命体验与审美旨趣的契合:张爱玲艺术境界探析/童牧林//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

第1期

张爱玲作品中的都市意象/肖红娜//湛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试论张爱玲现代的人性悲凄之美/匡建荣//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张爱玲的“荒凉”意识与西方现代派文学/刘卫东,邵瑞霞//华文文学2004年第2期

坠网之中的逃脱:解读张爱玲作品的“世俗性”/杨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张爱玲: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李燕//东疆学刊2004年第2期

华服下的一缕诗魂:浅论张爱玲的服饰情结/张笛声//陕西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第2期

在细腻中感受文字的灵魂:谈张爱玲的语言特色/刘红芹,王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

第2期

张爱玲——迷离的艺术世界/李静//胜利油田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境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怪才张爱玲/陈亚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年第3期

张爱玲和女性神话的终结/修宏梅//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四十年代“张爱玲热”现象浅析/滕朝军//长春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贵族才女,名士风度:张爱玲的庄玄意趣/童牧林//云梦学刊2004年第3期

因为慈悲,所以懂得:张爱玲作品特征解读/李赴军//云梦学刊2004年第3期

论张爱玲文体意识的对抗性/刘勇//新乡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J3,2004年第11期

绚丽之时也荒凉:论张爱玲贵族文化情结/王巧凤//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梦”的苍凉:张爱玲及其作品分析/朱艳玲//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互文的象征:张爱玲传奇文本月亮、镜子意象新论/贺国光//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4

张爱玲作品生命悲剧意识浅论/邵敏//语文学刊2004年第5期

“对照”与“和谐”: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色彩描写及语词运用/贺昱//修辞学习2004年第5

独特深刻的女性问题思考:张爱玲“女性书写”的人性观念/毛正天,冉小平//湖北民族学院

学报2004年第5期

闪烁摇曳于奇异感觉中的人生:解读张爱玲/易水寒//华文文学2004年第5期

论张爱玲的现代性及其生成方式/刘锋杰//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张爱玲的民间意识探究/首作帝,黄德志//天府新论2004年第6期

新感觉派与张爱玲的都市情怀之异同/刘迎秋//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走下神坛的母亲:论张爱玲对传统母亲形象的颠覆/曾琪//江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图文胡读:张爱玲的女性构型/姚玳玫//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秋)

张爱玲晚年“平淡而近自然”的创作境界/王翠艳//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9期

张爱玲与老舍的“通俗”趣味比较研究/陈明彬//乐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张爱玲、苏青艺术风格的不同特点/王青春//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市民文化的女性言说:张爱玲、苏青创作品格论/刘艳//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从文学上海与城市身份建构看张爱玲和王安忆/张琦//中州学刊2004年第5期

相同的问题,不同的选择:针对文学上海与城市身份建构看张爱玲和王安忆/张琦//许昌学院

学报2004年第6期

困境的隐喻:略论张爱玲、严歌苓的创作/刘艳//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

红尘俗事话悲凉:张爱玲池莉悲剧意识论/童牧林//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悲凉出世与积极入世:张爱玲与池莉的世俗认同比较/李映杏//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大作家,小女子”:从张爱玲与池莉“女性主义”比较看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余幸之//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

缚茧与破茧:新世纪张爱玲小说研究综述/田甜//新余高专学报2004年第3期

参差对照:张爱玲前期小说人物的艺术手法/穆艳霞//黄河2004年第1期

独自圆满的不可能:论张爱玲小说的解构性/贺国光//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

月亮·玻璃·墙:张爱玲小说意象小议/娄秀荣//温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试论张爱玲小说隐含的反现代性叙事/徐德平//襄樊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张爱玲“沦陷期”小说中的寡妇群像/姚慧卿等//安庆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道德与金钱的双重枷锁: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陈红燕//合肥学院学报2004年第1

自审的内限:张爱玲的小说及其它/龙永干//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拥抱虚无与反抗虚无:张爱玲及其笔下人物的生存方式/王叶青//钦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2

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灰色人性/宋红芳//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

张爱玲小说的时空营造与中外文化之关系/庄萱//福建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语言艺术/陈敏//宁德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埃及)侯赛因·伊卜拉欣//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韩素芸//石家庄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孤岛上的永恒求索:兼论张爱玲小说中“小”的哲学意蕴/王小娟,胡言会//宜宾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

张爱玲王安忆上海小说的叙事策略/邓寒梅//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张爱玲王安忆上海小说中的怀旧母题/邓寒梅//南通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J3,2005

年第3期

俗而优则雅:张爱玲小说的通俗元素与中国小说传统/陈庆妃/漳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自欺与自主:评析张爱玲笔下的两种荒凉人生/宋法刚,俞春玲//语文学刊2004年第2期

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叙事视角/张素玫//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3期

认真的荒唐和荒唐的认真: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讽刺艺术/苏卉//晋东南师专学报2004年第

3期

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叙事视角/张素玫//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3期

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乐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寡居者现象”/贺国光//牡丹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女性观/陈红玲//内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苍凉无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审美意蕴/杨淑芳//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都市的生活空间与文化想象:张爱玲小说的一种解读/黄科安//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

3期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意识向度/武晓兰//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现代主义病状的深刻揭示:张爱玲的生存体验及其小说创作/刘涛//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4

年第4期

张爱玲小说中病态女性形象的文化透视/尹季//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鞭挞颠覆下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常彬//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张爱玲小说女性主体意识试探/谢咏芬//株洲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涪陵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李祥伟//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苍凉遮蔽下的温情言说:张爱玲小说情感意蕴探微/孙红震//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冷言冷笔,冷嘲热讽:论张爱玲小说的讽刺艺术/闫秀平//胜利油田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论张爱玲小说的召唤性/东红//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张爱玲小说与鲁迅思想的联系/姜向东//江汉论坛2004年第5期

论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思想/刘小晋//黄冈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论童年母爱缺失性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王亚平//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论张爱玲小说中一些旧式女子的形象/罗淑芳//咸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解构与嘲讽:论张爱玲小说的创作心态/王俊虎,房美青//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独辟蹊径: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都市化特征/孙海芳//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论张爱玲小说中归依与漂泊的家族情怀/曹书文//贵州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鲜明的主体心态和独特的关注视角: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刘梅//学术交流2004年第7期

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特性/田美丽//写作2004年第8期

论张爱玲、琼瑶笔下的女性形象/陈雯//语文学刊2004年第3期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浅析张爱玲与简·奥斯丁小说的异同/冯俏//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

报2004年第4期

张爱玲与王安忆小说创作中都市时空比较/郭桂香//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

承传与拓展:张爱玲王安忆都市小说创作异同之比较/邓玉莲//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9

论张爱玲电影剧本创作中的市场意识:以《太太万岁》和《不了情》为例/贺昱//延安大学学

报2004年第6期

《紫罗兰》《杂志》与张爱玲/王巧凤//山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的一种审察:以张爱玲《霸王别姬》中虞姬形象的个案分析为例/彭

公亮//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他者之城:张爱玲笔下的“香港传奇”/程悦//华文文学2004年第1期

透入骨髓的苍凉:《传奇》永恒的基调/阎玮//保定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对市井言情小说传统的超越:张爱玲《传奇》的叙事艺术片论/张高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

个人主义的反思性文本:张爱玲《传奇》再探索/贺国光//山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没落时代的男人们:张爱玲《传奇》中男性形象的文化内涵/赵常青//雁北师院学报2004年

第4期

错位与对立:张爱玲《传奇》之叙事背景分析/王东,张文东//长春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论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人物形象系列/阎铁红//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张爱玲《传奇》中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幻灭/廖健春//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张爱玲的“花”“月”情结:《传奇》印象谈/刘超美//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金锁记》的人性论/周玉英//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女性悲剧及其价值建构:对《金锁记》和《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女性解读/王敏//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试探“金锁”质地/王越//中国女性文化第5辑

精雕细刻的悲剧人生:从曹七巧看张爱玲写作特色/串冬梅//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曹七巧形象解读/方秀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金锁记》、《怨女》比较谈/姜洪伟//江淮论坛2004年第2期

力比多的压抑、投射与移置:《金锁记》人物悲剧心理因素解析/张景中,赵春雨//延边大学

学报2004年第3期

作家本意与文本本义:从《金锁记》的“文不对题”说起/孙玉君//牡丹江师院学报2004年

第3期

《金锁记》漫评/王苏娅//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金锁记》改编刍议/王巧凤//当代电视2004年第7期

打开《金锁记》:当王安亿遇到黄蜀琴//新剧本2004年第6期

“不平衡”对称艺术的凄美:从《弟弟》《金锁记》之比较看张爱玲小说的苍凉感/肖绮雯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9期

都市里的民间世界:《倾城之恋》/陈思和//杭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J3,2004年第

10期

灰白色的团圆:试论《倾城之恋》的艺术特色/徐彦利//河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倾城之恋》的一种解读/邢小群//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

《倾城之恋》爱情程式的心理学解读/李蓉//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

双重人格导致的悲剧:佟振保人物形象解读/代娜新//语文学刊2004年第3期

病态的双面人:《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形象解读/乐小利//湘潭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一个矛盾的复合体:试析张爱玲笔下的佟振保/周青松//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原始欲望的文明秩序整合:解读张爱玲《心经》/李娜//戏剧丛刊2004年第5期

沉重的心灵表现:张爱玲小说《心经》中人物心灵表现/杜玉镇//语文学刊2004年第5期

张爱玲未发表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出版/成天//读者导报2004年第11期(4月2-8日)

解读《同学少年都不贱》/鲲西//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4月9日

简淡背后的俗世影像:关于《同学少年都不贱》的对话/刘绪源,陈飞雪//文学报2004年4

月29日

繁华落尽,苍凉依旧:以《同学少年都不贱》为例谈张爱玲后期小说的风格变迁/王珞//华文

文学2004年第5期

俗世女性的两难困境/刘绪源//中华读书报2004年5月26日(《同学少年都不贱》)

走向没有光的所在/王翠艳//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6月4日(《同学少年都不贱》)

宿命与守望:从《十八春》与《长恨歌》看张爱玲和王安忆的生命审美意识/甘晓燕//宁德师

专学报2004年第4期

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吴晓,封玉屏/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轻灵·率真·情趣:张爱玲散文的审美探究/杨安翔//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论张爱玲散文中的死亡意识/李祥伟//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张爱玲散文的文化批评视野/李珊//青海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论张爱玲散文的日常化写作倾向/张江元//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张爱玲散文的哲学意蕴/胡克俭//齐鲁学刊2004年第4期

解读张爱玲的后剧场方式:多媒体音乐话剧《半生缘》评析/岛子//山花2004年第9期

……………………

她的诗作充满阳光:评张怀存二题诗集《铅笔树》/木弓//文艺报2004年11月30日

都市并不荒凉/张虹//中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1期(张虹)

近十年张洁研究述评/饶翔//江汉论坛2004年第4期

绘出阿里阿得涅彩线:在张洁与Feminist/和Female/Literature/之间/郭怀玉//当代文坛2004

年第3期

张洁女性散文的审美意象/赵欣//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张洁小说与“耻感文化”/翟传增//小说评论2004年第3期

试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姜波//学术交流2004年第5期

剪不断,理还乱:评《无字》三部曲/陈树萍//当代文坛2004年第1期

剪不断,理还乱:读《无字》三部曲/陈树萍//名作欣赏2004年第3期

解读《无字》的意义与叙事立场/周志雄/名作欣赏2004年第3期//人大J3,2004年第5期

玫瑰在红尘浊雾中凋谢:张洁长篇小说《无字》解读/袁珍琴//名作欣赏2004年第3期

从《无字》看当代女性启蒙的困境/施津菊//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3期

文本内外的阐释:关于张洁及《无字》的讨论/荒林(主持)//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

第4期

重读张洁《无字》/荒林//文学报2004年9月9日

再从《无字》说开/荒林//读书2004年第11期

从《无字》看张洁的创作历程/张文娟//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试析《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同名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之比较/徐漫//河南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

追逐一种理性的生存状态:从张抗抗的创作看她的女性观/钱秀银//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行云流水的自由王国:张抗抗游记体散文的审美追求/周艳华//写作2004年第2期

《作女》:一部典型的时尚化文本/高文霞//当代人2004年第1期

多种审美旨趣的糅合:评张抗抗长篇小说《作女》/童献纲//丽水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作女”“宝贝”之辨析/雷强//中国女性文化第6辑/

张丽钧、王虹莲散文笔谈/白烨,陈超等//长城2004年第2期

世界因她的歌唱而更加美丽:张丽茜诗歌散论/张绍梅//当代文坛2004年第4期

张欣:我给自己的定位是纯文学作家/张振胜//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29日

论张欣的都市写作/刘月萍//通化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张欣小说情结的戏剧性特点/李新民//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揭开都市生活的另一面:解读张欣长篇小说《浮华背后》/赵海燕//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张欣:《深喉》,是小说不是调查报告/黄端//南方周末2004年第2期

一幅现代都市生活的事态生相图:评张欣长篇小说《深喉》/车红梅//文艺争鸣2004年第3

抄袭新闻?/黄发有//文学报2004年5月13日(《深喉》)

绝境/张欣//中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6期(《为爱结婚》)

跨越渡口:河东女作家张雅茜小说漫评/珍尔//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张雅文的维权之路/胡殷红//文艺报2004年2月14日

访谈:内在的优雅/张悦然,扬葵//花城2004年第5期

张悦然:写作只为稀释寂寞/丁杨//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25日

张悦然:仍旧探讨成长的话题/刘佳//中国妇女报2004年4月19日

在成长中收获和品味:读张悦然《樱桃之远》/齐瑞霞//文艺报2004年3月9日

她的姿态,她的方式:《樱桃之远》序/莫言/中国女性文学:新名篇·新解读/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7月

葵花少女的单薄爱情/蔡宛柳//中华读书报2004年5月12日(张悦然《葵花走失在1890》)

往事如烟不如烟/五谷//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月23日(《往事并不如烟》)

但洗铅华不洗愁:写着、编者谈《往事并不如烟》/章怡和,王培元//中华读书报2004年2

月11日

我所知道的周颖/姚锡佩//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4期(《往事并不如烟》)

《我的痛已绝版》:直视未婚妈妈的处境与出路/凡一//读者导报2004年第26期(7月23-

29日)

《我的痛已绝版》后记/章元//读者导报2004年第26期(7月23-29日)

……………………

赵玫盛唐历史小说中女性意识的文化意义/李自雄,涂珍兰//当代文坛2004年第3期

关于《62号公路转弯处》(创作谈)/赵玫//北京文学原创版2004年第6期

一个女作家的忏悔/赵凝//文艺报2004年9月7日

写作岂能如种田/杨泽文//光明日报2004年10月28日

赵凝质疑小说家的“大师情结”/蒋楚婷//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7月2日

倾杯共酌长寿酒,携游南海暮程春:邓颖超和赵清阁的友谊/张彦林//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

2月6日

史料虽珍贵,问世尚无门:赵清阁编注《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书信集锦》寻求出版//文学报2004

年8月20日

论郑敏1940年代诗歌的美学特色/张玉玲//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6期//人大J3,2005年第3

论八十年代后期郑敏诗歌的探索/张玉玲//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人大J3,2004年第4期

论郑敏诗歌的艺术特征/姚国建//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朝圣者的灵魂:涉险之旅的哲性光辉:郑敏诗歌论/霍俊明//北京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生命的沉思:《郑敏诗集》解读之一/钱晓宇//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金黄的稻束》和它的诞生/郑敏//名作欣赏2004年第4期

沉思的凝结与美丽:读《金黄的稻束》/胡洪亮//名作欣赏2004年第4期

“金黄的稻束”与“人类的思想者”/刘燕//名作欣赏2004年第4期

沉重的抒情诗/也斯//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金黄的稻束”与“人类的思想者”/刘燕//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关于郑敏/孙瑞珍//诗歌与人2004年总第8期

“美”从“悲”来:读钟晶晶的小说/白烨//小说评论2004年第3期

什么是我们应该相信的历史:关于《空坟》的写作/钟晶晶//中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6期

离“新概念”远了,离生活近了:周嘉宁谈《夏天在倒塌》与“青春写作”/成天//读者导报2004年第22期(6月25-7月1日)

周瑾:为美丽所累//读者导报2004年第20期(6月11-17日)

长篇小说笔记之二十:周瑾《被世俗绑架》/雷达//小说评论2004年第3期

朱文颖:活化动感苏州/施战军,向小佳//时代文学2004年第1期

新生代女作家:回归传统的尝试:从朱文颖和魏微的两部长篇小说说开去/樊星//文艺报2004

年3月11日

生活在别处:论朱文颖的小说/贺仲明//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蓝调的叙述(专访)/吴俊;朱文颖//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21日(朱文颖《戴

女士与蓝》)

生活不在别处:读朱晓琳中篇小说集《永远留学》/龚静//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6月25日

夕阳诺曼底/朱晓琳//文学报2004年10月15日

饱览异域情,痛品人生酒/孔明珠//文学报2004年10月15日

宗璞:锦心绣口写气节(作家印象)/尔文//文艺报2004年12月4日

宗璞优雅风格论/何西来//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宗璞小说创作风格简论/郑新//南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论宗璞短篇小说创作的身份意识与叙述姿态/姜山秀//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以德为文:试析宗璞小说的内在支撑因素/郑新//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红豆》与《青春之歌》对爱情的双重理解/吴苏阳//盐城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东藏记》的误区/柴平//当代文坛2004年第3期//人大J3,2004年第7期

漂泊与坚守:论宗璞《南渡记》、《东藏记》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王永兵//理论学刊2004年第3期

(6)男作家

爱玛·高德曼的女性主义对巴金的影响/贾蕾//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巴金文学创作中男性解放主题阐释/陈俐//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陈白露是“堕落”的“娜拉”吗?/刘芭//成都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李玲//太原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身上的鬼”和“日常的梦”:关于毕飞宇的小说/董之林//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

欲望纠结下的人性扭曲:借张爱玲反观毕飞宇/张琦//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欲望与疼痛:解读毕飞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赵誱//周口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行走在生存雾霭之中:评毕飞宇的几部女性题材小说/陈琳//江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同赴歧途荒芜人生路:浅析毕飞宇笔下的女性形象“青衣”、“玉米”/张萍//唐山师院学报

2004年第6期

毕飞宇《玉米》系列小说的多重悲剧意蕴/李生滨//北方论丛2004年第1期

习得与反叛:人物命运的双重悲剧:解读《玉米》中的女性形象/梁涛//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性政治:成长中的生态符号:解读毕飞宇的《玉米》/刘绪义//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3期

被损害和被扭曲的玉米:读毕飞宇的中篇小说《玉米》/万秀凤//名作欣赏2004年第7期

叙述带给我们的亲切精致和心灵伤痛:细读《玉米》//名作欣赏2004年第7期

权力与性:《玉米》解读的一种可能/徐中佳//名作欣赏2004年第7期

男权文化的又一个“祭品”:毕飞宇中篇小说《玉米》主人公悲剧形象分析/康红辉//中国女

性文化第5辑

集体主义文化下的英雄悲歌:也谈《青衣》兼与宗元先生商榷/罗飞雁//名作欣赏2004年第1

我就是嫦娥/:执著的追求就是执著的异化:从生命异化的角度解读毕飞宇小说《青衣》的人

物形象/郭成杰//名作欣赏2004年第1期

诗性生存之困厄与迷失:也读《青衣》/李悄梅//名作欣赏2004年第7期

寂寞生存下的母爱观照:解读毕飞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刘清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曹禺模式”的先天缺陷:论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吕冰心//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

第1期

从曹禺戏剧透析知识女性的妇女解放之路/马跃,杜鹃//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迷失在男权樊篱中的“第二性”:曹禺戏剧中的知识女性悲剧探因/黄宇新//牡丹江师院学报

2004年第2期

论曹禺的女性审美转向/李扬//华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从女权意识的角度看曹禺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张新民//中国女性文化第5辑

以女性意识的视角观照曹禺悲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张新民//河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人大J3,2005年第4期

走不出周公馆的女人们:《雷雨》的女性主义解读/张开焱//创作评谭2004年第12期

被情欲之火灼烧的女人:繁漪形象新论/杨春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曾思懿与蘩漪:封建体制下女性性格的两种变异/周容//光明日报2004年11月27日

《白鹿原》:男权文化的经典文本/曹书文/河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物化的存在:《白鹿原》女性生存状态的分析/周朔//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传统父亲的理想的幻灭:对白嘉轩的原型解读/莫莉//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公民生命自由教育的沉沦:小娥形象的创造与陈忠实的思想局限/李咏吟//当代作家评论2004

年第1期

评陈寅恪的女性形象批评观/刘波//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一幕人的尊严倍受摧残的悲剧:读董立勃的长篇小说《白豆》/杨剑龙//盐城师院学报2004

年第1期

寻父:无家可归者的精神悲剧:解读鬼子《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蔡勇庆//株洲师专学报2004

年第1期

父亲的无声:读鬼子的《瓦城上空的麦田》/轩红芹//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

郭沫若历史剧女性形象文化透视二题/熊泽文,谭晓雯//郭沫若学刊2004年第1期

论安娜对郭沫若创作的影响/曹丹丹//郭沫若学刊2004年第4期

谈何其芳《画梦录》中的女性/(澳大利亚)樊林//中外诗歌研究2004年第2期

从电影文学剧本《神井》看哈萨克族女性文化素质的提高/哈依夏·塔巴热克//昌吉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根据哈萨克族作家恰依木拉提·哈木扎中篇小说改编)

戴着镣铐跳舞的夏娃:解读贾平凹《废都》中的女性形象/傅湘莉//南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

3期

试论《黑氏》的婚姻观/焦会生//殷都学刊2004年第2期(贾平凹)

英雄杀嫂:从“萧峰杀敏”看金庸小说对传统英雄母题的继承和改造/施爱东//山西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

无父、审父与弑父:金庸小说人物设置与命运模式解读/廖斌//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男权的狂想与没落:论金庸、古龙小说中的男权意识/彭红卫//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论金庸、古龙小说中的男权意识/彭红卫//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浪漫真情与隐形对手:读《在一个春天回想一个比我年长的女人》/李琳//中国女性文化第6

突入历史的个人言说/杨珺//周口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李锐《银城故事》)

《姐妹》与“人文关怀”/宪之//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1期/(李肇正)

来自弱者的报告/张连营//作品与争鸣2004年第1期/(李肇正)

有境界者自成高格:李肇正、郁达夫“落魄文人与女性”作品之比较/黄柏刚//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论林语堂之女性观/李惠//淮阴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林语堂的女性观探源/邵娜//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林语堂的“文化女儿们”:从林语堂小说“女性形象群”看其文化观/张艳艳//华文文学2004

年第4期

乡村女性肖像:细读刘庆邦笔下的七位女人/北乔//红岩2004年第6期

凝眸乡土诗意与都市文明的心灵变奏:从《梅妞放羊》等三篇小说透视刘庆邦的生命关怀和

心路历程/何希凡//名作欣赏2004年第1期

少女母性生长史的诗化书写:读刘庆邦的《梅妞放羊》/柯贵文//名作欣赏2004年第1期

同化与异化中的人与自然:读刘庆邦的《梅妞放羊》/姚洋音//名作欣赏2004年第1期

女性心理的审美透视:读刘兆林散文/春容//艺术广角2004年第4期

妇女解放的当代场景:论《创业史》与女性文化品格的塑造//王琳,陶镕//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2004年第2期/

先驱者的悲歌:由鲁迅、胡适的婚恋看国民心态的惰性/王金霞,马燕玲//烟台师院学报2004

年第1期

人际与性际之间:略论鲁迅与茅盾的交友与婚恋/李继凯//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母爱对鲁迅一生的影响/宋淑媛//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两地书》中的鲁迅与许广平/张耀杰//长城2004年第1期

浅论鲁迅的女子教育思想/孙晓清//青岛大学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浅论鲁迅与妇女解放/张佳惠//晋东南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鲁迅对于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曹建玲//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5期

超性别书写:鲁迅作品的女性主义立场/曹建玲//华中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论鲁迅笔下的婚姻悲剧/朱世民//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疗救与守望:鲁迅、张爱玲女性书写比较/欧阳小昱//南方文坛2004年第4期

论子君兼及鲁迅的女性解放观/吴钰//河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20世纪初一个典型的文化案例:鲁迅婚恋的文化解读/沈敦忠//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鲁迅与萧红的故乡情结/刘丽华//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1期

试论鲁迅婚姻与爱情的两难选择:兼评李天明先生对鲁迅的误读/唐复华//鲁迅研究月刊2004

年第12期

跨文化阅读的逻辑:从美国作家艾丽丝·沃克对鲁迅的批评谈起/余石屹//清华大学学报2004

年增刊1

生命体悟的融入与缺失:论鲁迅小说中男女形象的一个失衡/李洪华//九江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生命体悟与文化启蒙:兼论鲁迅小说中男女形象的失衡/李洪华//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4

论鲁迅与钱钟书小说对中国女人“无妻性“问题的思考/隋清娥//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

鲁迅小说的女性文化批判/王海梅//潍坊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文化启蒙与宗教情感:论鲁迅、许地山笔下的女性形象/李洪华//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

文化蒙蔽: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精神桎梏/李明军//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7期

解读《祝福》的女性意识/杨烈祥,邹颠//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祥林嫂悲剧的性格、心理因素/朱庆华//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论祥林嫂悲剧的文化批判精神/陈科华//北方论丛2004年第6期

蒋蔚祖之死:父子关系中“精神奴役底创伤”/陈少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路翎)

女神与女奴:审视女性的两个维度:以罗怀臻剧作为例/叶志良//当代戏剧2004年第4期

狂女再现:从茅盾的“新女性”到张抗抗的“作女”/姬宏//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

第1期

在自由与规范之间:对静女士的另一种解读/何奎//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J3,2004

年第6期(茅盾《幻灭》)

青杏半熟的错位情爱:莫言小说中对小弟与姐姐情爱关系的叙述/田君萍//百花洲2004年第3期

《围城》的男性偏见/李玲//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失落”文化中女人的求偶心理/胡明贵,沈玉梅//文艺报2004年10月28日(《围城》)

现代女性的急先锋:浅谈钱钟书笔下的孙柔嘉/罗淑娟//九江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浅论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中的自然女性形象/鲍海红//山东文学2004年第6期

沈从文的女性观对其创作的影响/包训英//求索2004年第7期

从都市女性到湘西少女:浅析沈从文在文化审美视角上的取向/何爱华//宜宾学院学报2004

年增刊

追求美的幻影:施蛰存作品女性形象的原型解读/杨雪,赵春雨//吉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城市隔膜与心理探寻:从女性构型看施蛰存在新感觉派中的另类性/姚玳玫//文艺研究2004

年第2期/人大J3,2004年第6期 

“哀妇人而为之言”:舒芜半个世纪的执着追求/唐元明//文学报2004年10月21日

“中性”叙事姿态下的机遇与困境:论苏童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刘文辉,邵维加//阜阳师院

学报2004年第2期

“新历史主义”视野中的女性形象:以苏童的《妻妾成群》、格非的《大年》为例/董学武

//百花洲2004年第3期

论苏童小说的女性文化内涵/许宁//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5期

难以构筑的“姐妹情谊”/郝琳//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0

“对女人如何说法”/周筱赟//博览群书2004年第3期(舒芜妇女观)/

古代女性的终极命运/周筱赟//书屋2004年第4期//人大D423,2004年第4期(舒芜妇女观)

田汉的婚恋及其戏剧创作的“转向”/闵建国//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1期

王蒙:我清醒所以我困惑/尚晓岚//中国女性文化第6辑(《青狐》)

《青狐》:绝处逢“生”的悲哀/解本亮//中国女性文化第6辑

王仁杰剧作女性形象解读/戴冠青//泉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贫穷与封建文化联姻的畸形儿:谈王西彦笔下的童养媳形象/姜振昌,季雅群//临沂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爱·反抗·存在:王小波小说中“性”的三重意义/王军//当代文坛2004年第4期

《�竹山房》的生殖文化解读/韩冷//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吴组缃小说)

张开沉重的翅膀:略谈许地山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反抗意识/张文莉//石家庄师专学报2004

年第2期

余秋雨事件分析/李美皆//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6期

男权文化的残留与“人之子”的觉醒:解读郁达夫及其笔下主人公“自我坦白”与“自我谴

责”的悖离/张明平//重庆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

郁达夫小说中的现代性与非现代性/易晓莉//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郁达夫小说与新女性小说的比较/钟海林//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郁达夫作品中母亲意象的建构/陈夫龙//枣庄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郁达夫小说中的日本女人/陈晓兰//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1期//人大J3,2004年第3期

性别观念与启蒙主义: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细读/唐克龙//语文学刊2004年第3期

壮美的诗意与柔婉的抒情:《心灵史》与《荆棘鸟》艺术特色之比较/袁桂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男性叙事中的女性:从张承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透视其女性观/袁桂娥//许昌学院学报2004

年第4期

“妻妾成群”的建构与解构:平张炜五部长篇小说的两性叙事模式/宋桂花//山东教育学院学

报2004年第3期

试论《古船》的性意识/江腊生//新余高专学报2004年第3期

二元对立下的邪恶与崇高:张炜小说男性人物形象论/蔡茂,王明强//长春师院学报2004年

第6期

作为牺牲者的女性魅力:再论张贤亮的创作/石世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张贤亮笔下“我的母亲”形象批判/盛英//中国女性文化第4辑

女性形象的民族文化表达:读张泽忠先生的小说集《蜂巢界》/刘长荣//广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12期

新道德的描摹与建构:张资平性爱小说新探/徐仲佳//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人性主题的畸形呈现:张资平小说性爱主题论之一/张福贵//文艺研究2004年第5期

妇女的解放:评赵树理笔下的三对妇女形象/孙宏吉//雁北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周大新小说中抗争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曹建玲//南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真诚的赞美诗:解读朱自清散文《女人》/张怀宇//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

朱自清和他眼里的女人/韩石山//读者导报2004年第26期(7月23-29日)

(三)港、澳、台及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

1. 总论

故事与故事精神:海外华文文学三小说论/李梅//小说评论2004年第2期

巴鸿堡的文学季:第八届海外华文女作家年会侧记/(美国)石丽东/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

年第4期

女性与文学:在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第八届大会上的致辞/(瑞士)赵淑侠/文学报2004年9

月30日

海峡两岸当代女性诗歌比较/凌孟华//重庆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饱暖之后的思考:看《海外知性女作家小说丛书》/(美)薛海翔//文学报2004年9月30日

女性主义美学审视:以后殖民的香港青年女性艺术为例/(英)文洁华著;胡笳译//山花2004

年第11期

日据时期台湾女性作家自觉意识管窥/吴笛//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3期

日据时期台湾小说中的“养女制度”批判/肖成//现代台湾研究2004年第3期

日据时期台湾女性小说创作风貌/萧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4期

隔岸管窥: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解读/卢军//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台湾女性文学发展概观/陆丽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台湾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张华//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台湾女性文学纵览/陆丽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台湾女权主义文学/赵小琪,陈军//华文文学2004年第6期

台版大陆女性文学显露危机/罗四鸽//文学报2004年11月18日

透视当代台湾“同志”文本及其写作:《孽子》、《荒人手记》析例/张体//理论与创作2004年

第1期(白先勇、朱天文)

女性书写中的现代都市:新加坡华文女作家与中国女作家比较/曹安娜//甘肃社会科学2004

年第4期

女性写作的精神空间与价值关怀:澳洲华文女性散文当代性描述/(澳大利亚)庄伟杰//中国

女性文化第5辑

(2)作家作品研究

蔡丽双现象/潘亚暾//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3期

蔡丽双:用诗吹开爱的天地/(香港)陈娟//文学报2004年7月29日

丽质诗魂:蔡丽双诗路素描/(香港)陈娟//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3期

“莲花仙子”的诗坛童话:美女诗人缔造“蔡丽双现象”/(香港)秦锋//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4年第3期

她向世界真诚倾诉:蔡丽双《感恩树》的人生哲学及艺术表现/陈永志//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4年第3期

他乡·故乡·家园:读陈瑞琳的散文/(香港)陈学超//文艺报2004年2月3日

擎刀舞剑的女子:记台湾学者陈昭英/(台湾)陈惠玉//文学报2004年7月29日

从女权立场嬗替为都市性别复杂生态:马华女作家朵拉情爱小说的机缘/姚朝文//世界华文文

学论坛2004年第1期

季季:台湾社会生活的独特透视/樊洛平//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有文学,就有回转空间:简宛访谈录/(台湾)廖玉蕙//文学报2004年4月29日

心灵深处的伤痕:简??散文浅析/金永亮//渝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心灵深处的伤痕:简??散文浅析/金永亮//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4期

生命意识的萌动与觉醒:试论李昂的抒情小说/张海玉//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饮食男女别样情:评李碧华言情小说的新女性主义视角/贾颖妮//华文文学2004年第1期

边缘的怀旧者:李碧华小说的意识结构/黄亚星//华文文学2004年第2期

魂归何处:论李碧华小说对女性命运的探讨/贾颖妮//当代文坛2004年第3期

爱恨痴缠的前世今生:论李碧华小说中的宿命观/刘瑛//当代文坛2004年第3期

别样的香港书写:论李碧华小说/陈艳//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浅谈李碧华《霸王别姬》中的恶魔性因素/郭旭胜//华文文学2004年第1期

不闹腾的时尚写作:台湾作家李性蓁访谈录/肖自强//中华读书报2004年3月17日

梁凤仪要“封笔十年”//读者导报2004年第40期(11月12日-18日)

梁凤仪小说简论/田原//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常在我心:忆林海音/(香港)周蜜蜜//台港文学选刊2004年第10期

林海音《城南旧事》寻根/(日)中下正治著;梁克隆译//中国女性文化第4辑

解析林冷/古继堂//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

林湄小说创作的现实意义/戴翊//华文文学2004年第3期

天望/林湄//文学报2004年10月15日

一种参照和反驳:读荷兰籍华裔女作家林湄长篇小说《天望》/王卉//文学报2004年10月

21日

一部二十一世纪的《堂·吉珂德》/韦遨宇//文艺报2004年11月20日(《天望》)

我拥抱它们/林湄//文艺报2004年11月20日(《天望》)

女儿如花,如花般地枯萎:评鲁娃新作《女儿四季歌谣》/王磊//文艺报2004年5月11日

音乐与绘画:解读罗兰小说/张羽//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1期

对中华文化的守护与执着:罗兰访谈录/张永东//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3期

女性写作:宣泄与超越:梦莉散文写作心理探秘/庄园//华文文学2004年第2期

三生三世,行于水上/刘俊//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3月26日(聂华苓)

聂华苓的《三生三世》:回忆成为她最苍凉的姿势/苏童//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14日

三生三世,大地之风:读聂华苓《三生三世》/龚静//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4月9日

做女人真有意思:读美华女作家聂华苓的《三生三世》/朱虹//中国女性文化/第6辑

一曲“浪子的悲歌”:读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李丽//华文文学2004年第4期

琼瑶:我不会封笔/陆梅/文学报2004年8月12日

琼瑶封笔:为了聚会的告别/晓未(综合整理)//读者导报2004年第29期(8月13-19日)

唯美的歌者:琼瑶小记/陈晓红//传记文学2004年第8期

从琼瑶到几米时代/沙蕙//粤海风2004年第5期

琼瑶言情小说创作心理初探/王澄霞//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1期

现代都市的童话:论琼瑶小说的理想化倾向/陈建平//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年第

1期

人性的冲突和命运的悲剧:读琼瑶的《烟雨?�鳌�王四四//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第6期

新加坡的蓉子/白舒荣//文学报2004年3月4日

蓉子诗歌的女性意识和乡愁情结/刘文韬//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阳光与烛光的映照,心灵与生灵的对话:解读新加坡女作家蓉子的“老人题材”作品/钱虹

//同济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论三毛的“我执”创作心态/韩志湘//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圣经》照耀下的三毛/曾芝梅//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三毛散文语言艺术特色论/刘树元//湖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迷失·求索·超越:略论三毛作品漂泊母题/张红艳//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法国文坛华人文学的崛起:以戴思杰、山飒为例//译林2004年第6期

异乡浮世绘,破碎“大陆人”:析少君小说《大陆人》/杨娟//华文文学2004年第1期

记忆的伤逝/读施叔青的《微醺彩妆》/戴乐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1期

“女性奥秘论”的悲情文本/白舒荣//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2期(施叔青)

“火车头的传说”与施叔青笔下的男性群落/李伟//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文情诗画间的营构与追求:苏雪林《灯前诗草》艺术略论/尚永亮,张艳华//武汉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

在理性与情感之间:谈苏雪林30年代作家评论/乔琛//海北煤炭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看苏雪林怎样论鲁迅/范泓//粤海风2004年第5期

修辞立其诚:美国华裔女作家吴玲瑶印象/(美)思果//文学报2004年6月24日

工业社会里的望夫石:重读席慕容诗作/于惠//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席慕容与中国古代诗歌/雷学军//海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走近蒙古草原,还原乡愁相恋:蒙古族女诗人席慕蓉/张存锋//语文学刊2004年第2期

试论席慕蓉作品中的女性描写/谭苗//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赋闲”写作的王瑞芸/(法)宋琳//文学报2004年11月18日

文坛“武将”谢冰莹新论/刘洁//求索2004年第9期

《从“女兵”到教授——谢冰莹传》四人谈:

中国女性的精神之光/阎纯德

欢快与哀恸交织的传奇/朱辉军

传记的史学维度/李道新

记住文坛“女兵”谢冰莹/王保生

//文艺报2004年11月30日

谢冰莹“女兵文学”论析/吴寒//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女兵作家”谢冰莹的小说创作/杨敏敏//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故事外的故事/严歌苓//青年文学2004年第9期(创作谈)

严歌苓:我在美国经历了一次大洗牌/孙旭辉//文学报2004年10月28日

此身·彼岸:严歌苓复旦讲座侧记/张琼//华文文学2004年第6期

外内对比的性格结构:严歌苓小说人物造型谈/朱青//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从“土生族”到“新移民”:由严歌苓的作品看在美华人的文化认同/葛亮//华文文学2004年

第2期

时间与叙事结构:严歌苓长篇小说叙事结构分析/杨学民//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从自我觉醒到爱情宿命: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及其两性关系/张洁//百花洲2004年第3

文化夹缝里的梦幻人生:严歌苓小说中的意象解读/王泉//华文文学2004年第4期

雌性的魅惑:试析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独特内涵/李培//华文文学2004年第6期

女人的“牧”、“被牧”与“自牧”:严歌苓《雌性的草地》赏析/王列耀//名作欣赏2004年第

5期

百年良妓的凄美绝唱:严歌苓《扶桑》女主人公形象的文化意蕴/林翠微//华文文学2004年

第3期

爱情:一种纯真的原生美:对严歌苓小说《扶桑》的情感解读/朱耀龙//当代文坛2004年第

3期

严歌苓的叙事意识及其《扶桑》的叙事解读/姚晓南//暨南学报2004年第4期

一个故事,两种讲法:关于《扶桑》与《乌鸦》的比较阅读/丁??武//华文文学2004年第4

《扶桑》的人物表征与东方主义文化对应/李晓华//求索2004年第12期

关于生存与人性的对话:对严歌苓《无出路咖啡馆》的一种解读/胡静//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4年第3期

关于早期移民的女性言说:简析严歌苓的小说《风筝歌》与《乖乖贝比(A)》/王卉//世界

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3期

严歌苓笔下的悲凉人生:谢了花儿,白了少年头/张志忠//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8日(《花

儿与少年》)

“纯情”与“吊谲”:袁琼琼作品印象记/陆卓宁//文学报2004年9月30日

投资时代的爱情:亦舒笔下香港的情与爱/尚继红//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绿叶对根的眷恋:记旅美女作家於梨华的人生感悟/叶知秋//名人传记2004年第4期

女性知识分子的悲剧寓言:评於梨华长篇小说《在离去与道别之间》/朱志刚//当代文坛2004

年第1期

哲学女教授的小说思维:记台湾“联合文学奖”中篇首奖获得者袁劲梅/(美)丁子江//文学报2004年5月27日/

她让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研究学界痛悼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朱安平//中国妇女报

2004年11月13日

她帮助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女作家张纯如/子木//文艺报2004年12月16日

写于愤怒,死于忧郁:《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自杀震惊世界/慷慨//中华读书报2004年11

月17日

张纯如之死何以震撼国人/闵良臣//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29日

一片叶蔓延出森林:张翎印象/(新西兰)胡仄佳//文学报2004年3月25日

遥看红尘缘起缘灭:论旅加女作家张翎的小说/(美)陈瑞琳//文学报2004年3月25日

新移民文学的崭新突破:评华人作家张翎“跨越边界”的小说创作/饶芃子,蒲若茜//暨南学

报2004年第4期

历史,性别与海派美学:评张翎的《邮购新娘》/赵稀方/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1期

语言的回归,历史的沉重:读《邮购新娘》/公仲/文艺报2004年1月17日

历史、性别与海派美学/赵稀方//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7日(《邮购新娘》)

飞翔的激情:长篇小说《邮购新娘》/张渝生//文艺报2004年11月4日

生命在迁徙中闪光:读张曼娟散文《青春并不消逝,只是迁徙》/高卫华//名作欣赏2004年第5期

一本沉重的书:《我与胡风》出增补本/牧惠//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3月12日

与文学保持纯洁的联系:与台湾作家张晓风对话/陈舒?�/文学报2004年6月24日

胡风的微笑:我印象中的胡风与晓风/曾芸//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月15日

曾心仪:台湾女性书写的新型路线/樊洛平//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钟怡雯散文的感性与知性:兼谈台湾女性文学/徐学//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4期

论白先勇、苏童的女性世界/俞春玲,丛坤赤//绵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含笑的罂粟:尹雪艳和王熙凤形象之比较/莫珊珊//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浅论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女性形象塑造的缺失/严英秀//华文文学2004年第5期

(四)外国、比较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

1. 总论

女权主义/孙绍先//外国文学2004年第5期

女性主义批评≠性别批评/申富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生态女权主义/金莉//外国文学2004年第5期//人大J1,2005年第1期

生态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罗婷,谢鹏//求索2004年第4期

《启蒙的辩证法》和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严启刚,杨海燕//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女性主义文论与解构批评:兼论G·C·斯皮瓦克的解构策略/林树明//贵州师大学报2004

年第5期//人大J1,2005年第1期

文化政治与文化批评:斯皮瓦克文学观的解读/王晓路//外国文学2004年第5期//人大J1,2005

年第1期

是谁的声音在言说?:论“她者”在西方女性主义研究中的流通/卢玉玲//中国比较文学2004

年第4期/人大J4,2005年第2期

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申丹//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J1,2004

年第3期

“话语”结构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话语”研究评介/申丹//国外文学2004年第2

怪异理论/(英国)亚历山大·多蒂著;李二仕译//世界电影2004年第3期

怪异及其现时危险/(英国)B-卢比·里奇著;李二仕译//世界电影2004年第3期

族群政治、性别政治和阶级政治的三维空间: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简析/刘莉//山西师大

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D423,2004年第6期

全方位、多角度的创新精神:读罗婷《女性主义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卫泽//中华女子学院

学报2004年第3期

……………………

探访“她世界”/五谷//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3月5日

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婚恋模式探析/徐筱虹//百花洲2004年第4期

关切女性:当代世界文坛母亲生存现状解读/黄翠兰//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3期

婉约凄清的爱情命运:论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女性形象/陈娣//华北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

3期

中外古典文学中家庭妇女形象的比较/方平//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

论中西文学中女性婚恋模式及其成因/褚蓓娟//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失落的母爱:浅析中西文学作品中“反”母性的倾向/李杉婵//语文学刊2004年第6期

美狄亚与窦氏:中西文学中复仇女性形象比较/杨晓莲,罗均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

第6期

中外悲剧作品中“亚恋母情结”的戏剧表现/王向峰//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女扮男装、巧断公案:16世纪中西方戏剧中的独特女性形象:试比较鲍西娅和黄崇嘏/宋致

新//江汉论坛2004年第11期

西方文学中爱情女性悲剧的审美意义/鲍维娜//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欧洲文学中女性的“断头情结”/吕超//中华读书报2004年10月13日

当代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女性裹脚形象解读/何木英//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

西方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选评/张英进//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西方女性主义电视批评:经典文本解读/郑大群//求索2004年第6期

女性电影文本:从男性主体中剥离与重建/王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人大J8,

2005年第1期

我的爱,我的性/亚洲情色电影比较/朱其//艺术评论2004年第2期

2. 各国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

(1)亚洲国家

中韩20年代女性小说中女性的现代性表述/吴京嬉//百花洲2004年第2期

金东里小说女性意识浅窥/杨旭//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7日

从创世神话看日本人的性观念/魏丽华//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的魅力/张冰瑜//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日本平安时期女性文学繁荣的原因探析/丁瑜//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日本战后女作家群体的形成及其原因/郑宝香,俞贤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樱花的生命:对日本现代女作家作品中“死亡”母题的美学阐释/姜瑜//乐山师院学报2004

年第7期

从《古事记》看日本妇女性格的形成/肖书文//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在压抑中寻觅自我:试论《源氏物语》中的紫姬形象/王珊//新余高专学报2004年第1期

日本文学与佛教思想:《源氏物语》与《平家物语》的比较/张亚璞//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第

4期

《源氏物语》和歌艺术风格论/姚继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源氏物语》的爱情审美与辩证:析光源氏人物性格/姚继中//外国文学2004年第5期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综述与思考/饶道庆//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3辑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好色”比较:兼论日中古代文化的“好色”观对两书的影响

/饶道庆//文艺研究2004年第6期

《源氏物语》与《沙恭达罗》比较/杨春艳//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女性的觉醒与解放/肖霞//东岳论丛2004年第6期(?靠谝灰�872-1896;谢野晶子1878-1942)

林真理子其人其书/戴铮//中华读书报2004年1月14日

林真理子:写作是房间里的独角戏/戴铮//中华读书报2004年6月30日

无声厮杀的现代爱情/刘丽朵//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4月2日(林真理子《错位》)

有吉佐和子和她的社会问题小说/蓝泰凯//贵阳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安房直子:哀伤的幻想/陆梅//文学报2004年4月8日

安房直子的魅幻森林/彭懿//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4月16日(1942-1993)

雨夜里的灾难(自传)/(日)山琦朋子//百花洲2004年第4期

江国香织:书写日本女孩文学/施小炜//中国妇女报2004年2月7日

闲话江国香织/施小炜//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2月13日

江国香织:日本文坛的奇迹//文学报2004年5月14日

大众文化与吉本芭娜娜的创作/周阅//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烹调文字的高手:读吉本芭娜娜/李重民//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4月16日

月影里摇曳着日本茶清冷的绿:读吉本芭娜娜的《厨房》/龚静//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月

1日

吉本芭娜娜的月亮/周阅//中华读书报2004年6月23日

吉本芭娜娜,用“痛并快乐”抚慰读者/管舒宁//读者导报2004年第25期(7月16-22日)

日本“文学皇后”代表作登录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将推出“吉本芭娜娜青春梦幻手卷”

/李凌俊//文学报2004年7月8日

小资文学的中途岛/沈默克//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4月2日(吉本芭娜娜《甘露》)

为“生命边缘人”疗伤止痛:关于吉本芭娜娜的《哀愁的预感》/艾文//文学报2004年7月

15日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奇迹:简介吉本芭娜娜新作《甘露》/周阅//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3期

近亲乱伦背后的深层意蕴:吉本芭娜娜长篇小说《N·P》主题试探/周阅//中华读书报2004

年8月18日

日本女作家首度入围世界顶级推理小说奖/戴铮//中华读书报2004年3月10日(桐野夏生)

日本女作家三浦绫子的文学世界/柳杨//沈阳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旅美日本作家水村美苗/邹波//文学报2004年11月4日

令人瞩目的“少女”感性:两位芥川文学奖获得者/高文衡//中国妇女报2004年12月11日

川端的女性意识:《雪国》之我见/张艳萍,王山太//唐都学刊2004年第1期

生活在悲惨世界中的女性们/龚北方//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传统·自然·女性之美:谈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美/曹丹//天中学刊2004年第3期

女性中心的空间世界:川端康成小说的叙事分析/雷武锋//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风月宝鉴的另一面:芥川龙之介小说和游记中的中国妓女形象比较分析/曹疏影//东方文学研

究通讯2004年第4期

性之异化与死之悲悯:大岛渚故事电影中的性表露/费纳//艺术评论2004年第2期

………………

略论越南女诗人胡春香的儒释道情结/谢娜菲//广西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圣洁的母亲,后殖民主义的牺牲品:评印度女作家马哈丝瓦塔·黛薇小说《哺乳者》/张海

琰//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艳情”文学模式与《一千零一夜》的情欲旨趣/麦春芳//东方丛刊2004年第1期

重残下的美艳:《一千零一夜》中的女性话语/麦春芳//玉林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旧约圣经》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李滟波//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巴勒斯坦女小说家:萨哈尔·哈利法/黄培昭//阿拉伯世界2004年第3期

阿拉伯文坛的双星之恋:纪伯伦与他情人梅娅的书信/晏如,法齐娅//芙蓉2004年第6期(黎巴嫩1883-1931)

她揭开了王国内幕/沙求//中国妇女报2004年8月14日(沙特阿拉伯卡门·本·拉登)

(2)俄罗斯

笔名/苔菲;张冰译//世界文学2004年第1期

一个俄罗斯新女性的崛起/白丽君//语文学刊2004年第6期

初探俄罗斯侨民女作家苔菲和她的创作/张冰,荣洁//世界文学2004年第1期(1872-1952)

一次令20世纪“骚动不安”的会面:阿赫玛托娃同柏林的恋情/龙飞//中华读书报2004年8

月18日

阿赫玛托娃:俄罗斯诗歌的月亮(上)/龙飞//名人传记2004年第11期(1889-1966)

聆听来自地狱的《安魂曲》/汪剑钊//中华读书报2004年9月29日(阿赫玛托娃)

文学不能服务于实用性的思想:乌利茨卡娅访谈录/侯玮红//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6期(俄

罗斯1943-)

俄罗斯当代女作家斯·瓦西连科访谈录/巩丽娜//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1956-)

世道真的变了吗?:读伊·波利扬斯卡娅的《世道》有感/杨冬岩//俄罗斯文艺2004年第3

乌斯吉诺娃:用侦探小说表现女性生活/陈淑贤//中国妇女报2004年4月3日

哈哈镜里的俄罗斯知识分子:论塔吉亚娜·托尔斯泰娅长篇小说《野猫精》/陈训明//贵州社

会科学2004年第6期

俄罗斯女作家触及更年期主题/陈淑贤//中国妇女报2004年9月25日(亚历山德拉·玛丽尼

娜)

一曲悲哀的婚姻奏鸣曲:托尔斯泰《克赖采奏鸣曲》的自我书写/邓阿宁//重庆师大学报2004

年第4期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从《叶甫盖尼·奥涅金》看普希金的女性观/周颖//江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8期

性别角色的被给定和男性主导:维·格·别林斯基女性主义思想导读/傅璇//俄罗斯文艺2004

年第2期

论屠格涅夫作品中两性形象系列的差异/刘爱琳//吉林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顿河激流,哥萨克妇女悲怆史“:解读《静静的顿河》中的妇女群像/熊萍//宜宾学院学报

2004年增刊

妓女与喝茶:巴别尔小说中的俄国和西方母题/(美)亚·宙克沃斯基;王立等译//俄罗斯文

艺2004年第1期(伊·巴别尔1894-1940)

试论瓦西里耶夫的女性文学作品/孙忠霞//牡丹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英国、爱尔兰

20世纪英汉女性诗歌的主题和结构/谭建初等//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当代英美女权主义文学教学法和教材建设/苏红军//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春)

美英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宝斗//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对主体文化的妥协与篡改:谈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写作的兴起/杨鸿雁//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

第4期

抵抗为金钱而写作的女人/王君//中国妇女报2004年9月4日(18世纪)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与英国文化/龚北方//长春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当代英国青年作家系列”之三:引人注目的女作家群/任一鸣//文学报2004年5月20日

全球化与少数族裔女性创作:从《英国文学的国际化:牛津英国文学历史》谈起/晨芳//中国

妇女报2004年5月22日

女人最喜爱的书籍/晨芳//中国妇女报2004年9月25日

……………………

中世纪英国女性的声音:第一部英文自传《玛格丽·坎普之书》/刘乃银//中华读书报2004

年6月2日(生于1373年)

忧伤与牧羊草/木子/中国妇女报2004年5月22日(夏洛特·史密斯,生于18世纪)

奥斯丁小说中的伦理道德观初探/李景艳,常梅//学术交流2004年第2期(1775-1817)

简·奥斯丁小说的魅力/白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从萨穆尔·里查森到简·奥斯汀:自由间接文体的肇始和滥觞/刘新义//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第2期

简·奥斯丁对英国小说的贡献/伍艳萍//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文艺民俗学视野中的奥斯丁小说/鲍焰//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浅谈简·奥斯丁作品中的“灰姑娘”情结/叶敏芬//宁德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论简·奥斯丁非传统性的女主人公/周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简·奥斯丁与女性小说家的“说教传统”/刘戈//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论简·奥斯丁叙事策略的转变/王桂琴//长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顺从”姿态下的主体取向:奥斯丁与张爱玲文本中的人物比较/张艳蕊//解放军艺术学院学

报2004年第4期

论《理智与情感》小说和电影中的反讽/邱瑾//外国文学2004年第6期

《理智与情感》:镜子、女仆以及奥斯丁精髓/谈晓///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21日

《傲慢与偏见》被评为“对女性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兰守亭/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2月

24日

试析《傲慢与偏见》和女性写作立场/韩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评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杨琴//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婚嫁的“经济学”:评《傲慢与偏见》/左平熙//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言语行为理论在《傲慢与偏见》中的运用/唐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论《傲慢与偏见》的魅力/白敏//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李幸//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婚恋的追求与需要的层次:《傲慢与偏见》中婚恋观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季念/衡阳师院

学报2004年第4期

撩开婚姻面纱,看人世间百态:《傲慢与偏见》的文化内涵/徐乐怡//南都学坛2004年第5期

人格与家教:《傲慢与偏见》与《小妇人》之比较/许绮//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奥斯丁:写乡野的几户人家:《爱玛》译序/李文俊,蔡慧//博览群书2004年第3期

傲慢与偏见:评奥斯汀笔下的爱玛/佘咏梅//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

透析《劝导》中的新女性形象及其婚姻模式/姚丽华//湖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从《劝导》看简·奥斯丁晚期创作的自我超越/曾展飞//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走出困境:谈《诺桑觉寺》的主题意义/彭应�//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分裂的文本,虚构的权威:从《弗兰肯斯坦》看西方女性早期书写的双重叙事策略/郭方云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玛丽·雪莱1797-1851)

尸体实验和《弗兰肯斯坦》的创作/余凤高//万象2004年第10期

………………

论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勃朗特三姐妹文学成功的正面影响/姜光辉,朱秀莲//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勃朗特姐妹文本中的文化弑父意识/吴丽,王锦//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夏洛蒂·勃朗特小说的心理现实主义艺术特征/黎新华/河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看似多余的章节:试评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维莱特》/刘卫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报2004年第5期

魅力无限的《简·爱》/黄源深//外国文艺2004年第2期

《简·爱》的失败/赵海虹//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母亲的缺席与母爱的在场/《简·爱》解读/史汝波//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论《简·爱》中的“灰姑娘”原型/刘丹//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试析《简·爱》的“哥特式”特征/张琪//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简·爱》中的神话原型解读/胡爱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简·爱》的叙述如何在历史语境中寻求平衡/马婷//鞍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我言说故我在:论《简·爱》中的话语权/黄丹//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张扬与消解,反抗与回归:《简·爱》的女性主义阐释/孙海芳//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简爱》中的妇女“陈规形象”/曾雪梅//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试析《简·爱》中红白黑三色在景物描写中的运用/邓宏艺//潍坊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简·爱:个性化的女性主义主角/李国银//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宿命的出走:简·爱形象再论/陈富志//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天使”与“女巫”同样的归宿:重谈简·爱与伯莎/王珊//云梦学刊2004年第1期

试论简·爱的反抗性格及成因/吴亚丹//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浅析简·爱形象的宗教意识/刘春慧//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

上帝的召唤:论简·爱宗教意识的形成历程/肖美清,蒋苏琴//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浅析简·爱反抗性格之形成/丁立福//淮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简·爱河凯瑟琳之我观/孙冬梅//洛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是“女人而不是一个模式”:兼谈简·爱的生命轨迹/梁旭东//湖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分裂中的女性形象:简·爱与疯女人/刘燕,刘晓//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桑菲尔德阁楼上的是一个“疯女人”吗?/肖淑芬//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我不是天使,我是我”:论简·爱的反叛性格/孙岚//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

论物质贫困与简·爱的人格发展/马永峰//天水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理性·抗争·超越:简·爱形象剖析/蔡燕//西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

失明与羞怯:从罗切斯特的失明看夏·勃朗特的心理趋向/史汝波,孙玉洁//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2期

《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读解/王文惠,张秀丹//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从《简·爱》到伍尔夫/阎立,孔德琴//光明日报2004年4月13日

看似多余的章节:试评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维莱特》/刘卫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报2004年第5期

浅析《谢莉》中的女性同盟与友谊/史汝波//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灵魂的奔放与超越:解读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何霄燕//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

《呼啸山庄》阴郁的情绪基调/高芸//贵阳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一脉相承,各方异彩:从三个文本的比较看互文性和独创性的统一/王桂琴//襄樊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通向爱情与自由的途径:《呼啸山庄》与《还乡》中女主人公死亡解读/苏大龙/运城学院学

报2004年第1期

再现本体的图画:再读《呼啸山庄》/许端//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论《呼啸山庄》的人物模式/周淑茹//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悲剧结构:行动的悲剧/黄利荣//贵州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呼啸山庄》的文学类型及其政治含义/陈维平//桂林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浅析《呼啸山庄》中的戏剧独白/徐国琴,韩清华//焦作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荒原与风暴:《呼啸山庄》的意象研究/王海铝//重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由《呼啸山庄》看艾米莉·勃朗特的审美取向/金朝霞//洛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呼啸山庄》的内涵寓意和写作艺术效果/王友良//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论《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形象和歌特艺术手法/孙冬梅//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原始与文明的类型及差异:《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性格再探/张燕//渤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

4期

《呼啸山庄》的另一条主线:苦难中的爱之旅/胡善贵//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呼啸山庄》中地名和人名的意蕴解读/刘永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从理性和非理性角度看《呼啸山庄》/惠静蕊等//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荒原的精灵之歌:从艾米莉的性格看《呼啸山庄》的主题/周庆贺//南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

8期

浅析《呼啸山庄》中的哈里顿·恩萧/何申英//玉溪师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纳莉的“谎言”/范岭梅//北方论丛2004年第1期(《呼啸山庄》)

希克厉何以成为复仇的恶魔/孙冬梅//殷都学刊2004年第1期

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刍议/何宏伟//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蒲海峰,李墨//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第1期

论利蓓卡夏普的女性主义萌芽/杨琳//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

“慕”与“怨”的对话:白朗宁夫人与李清照的爱情诗对比分析/郑海霞//涪陵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中国乔治·爱略特研究综述/彭丽华//湘潭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谈乔治·爱略特小说的“受难”意识/彭应�//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牧师情史》的“人本宗教”道德/杜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乔治·艾略特)

论《织工马南传》的孤独主题/李安//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乔治·艾略特)

游离于女权边缘的尴尬:试析乔治·爱略特二元论的女性观/谭敏,朱洁//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自我:对《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中女性形象的精神分析解读/张金凤//解放

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乔治·爱略特的女性主义观在《米德尔马契》中的体现/董淑铭//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6

清寒世界里的生命热忱:论克里丝蒂娜·罗塞蒂的诗意境界/傅守祥//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1830-1894)

波特和她最古老、最著名的比德兔/吴青,陈恕//中华读书报2004年1月21日

波特作品中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张春玲/学术交流2004年第6期(1866~1943)

走向自我实现:波特笔下米兰达形象的女性意识研究/姚范美//理论月刊2004年第8期

曼斯菲尔德小说的边缘性主题探究/范岭梅//学术交流2004年第4期(1888~1923)

生与死的共存,梦幻与现实的冲突:曼斯菲尔德《园会》解读/阚鸿鹰//西华大学学报2004

年第2期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意识流技巧运用/徐晗//云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孩子、父亲与母亲:曼斯菲尔德小说形象的文本象征/肖支群//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自然与理想的追求:论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复归孩童”的倾向/沈玉平//湖州师院学报

2004年第6期

细腻描写,传神寓意: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细节描写/王素英//邯郸师专学报

2004年第4期

《幸福》中“寒冷”意象解析/范岭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在“无情节”与“心理瞬间”中刻画人物:解读曼斯菲尔德所著《泡菜》/杨亚特,区林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

近20年国内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高奋,鲁彦//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剑桥学术传统/李儒寿//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

新发现的伍尔夫笔记与英国批评界/刘乃银//中华读书报2004年1月7日

弗吉尼亚·伍尔夫遗作最新发现:《一个伦敦人的肖像》/胡彦婷编译//中国妇女报2004年8

月28日

伍尔夫绝版散文重现/兰守亭//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月22日

转喻与隐喻:吴尔夫的叙述语言和两性共存意识/李娟//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人大J4,

2004年第6期

简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代主义时空观/刘荡荡//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走出“愤怒”的困扰:从情感的角度看伍尔夫的妇女写作观/吕洪灵//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

第3期

伍尔夫小说中的生命意义诉求/武跃速//山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伍尔夫小说悲剧主题探究/马小丰//求是学刊2004年第3期

试析生活对弗吉尼亚·伍尔夫写作的影响/程爽,孙冬//学海2004年第4期

论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理论及创作实践中的诗化哲理/刘爱琳//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反思与超越:谈伍尔夫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李倩,刘爱琳//求索2004

年第8期

析伍尔芙与莱辛文学创作思想的相似性/纪卫宁,韩小敏//理论学刊2004年第8期

生命中的那个美丽瞬间/试析弗·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绘画因素/冯伟//国外文学2004年

第1期

《到灯塔去》的互文性解读/陈志杰,常焕辉//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浅析《到灯塔去》意识流手法的运用/王雪玲//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迷雾中的灯塔/范丽君//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女性价值的追问:《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解读/齐艳//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年第

3期

《到灯塔去》隐喻的女性主义解读/万迪梅//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颠覆二元对立:《到灯塔去》的后现代主义解读/陈志杰,李慧勤//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

第10期

《海浪》:伍尔夫的词语感觉与生存现实/郑文浩//长春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飞蛾:象征的创造性力量: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海浪》中飞蛾的象征意义//朱丹亚/四川

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人大J4,2004年第9期

“传入”文本与“接受”文本之对读:从伍尔芙墙壁上的“蜗牛”到李陀厨房里的“煤气罐”

/吴锡民//信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唤起瞬间真实的存在:品读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孙迎//语文建设2004年第3期

解读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的思想蕴涵/苟丽梅//社科纵横2004年第4期

调和之笔:寻求对立中的统一:伍尔夫《幕间》解读/王鹏//理论学刊2004年第9期

《新装》与《苍蝇》:评伍尔夫和曼斯菲尔德的两篇未名短篇小说/胡德映//山东外语教学2004

年第6期

超脱与挑战:从赛普蒂墨斯看《达罗卫夫人》的社会批判意义/蒋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

报2004年第2期

穿越时空的隧道:浅析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达罗威夫人》中的时间意识/朱丹亚//四川外语

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死亡、女性与叙事:评《达罗卫夫人》的女性视角/顾瑶//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3

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巧妙结合:论《达洛卫夫人》/夏庚华//盐城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挖掘人物背后的隧洞:评《达洛卫夫人》的意识流技巧/陈静//新余高专学报2004年第3期

指示语:意识流小说中视角-时空的建构和理解:沃尔夫《达罗威夫人》片断的分析和解读

/张莲//外语教学2004年第5期

话语主体性个案分析:《达罗卫夫人》的语言个体性解读/马小丰,王德庆//外语学刊2004年第5期

《达罗卫夫人》主题意义的结构阐释/王菊丽//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疯狂与节制:评《达洛卫夫人》中克拉丽莎的形象/许端//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压抑与超越:从女性主义视角谈《奥兰多》/蔡芳,谢葆辉//百花洲2004年第5期

人的异化,自然的整合:弗吉尼亚·吴尔夫的《邱园记事》主题与风格探析/王素英//廊坊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存一点自惭:关于伍尔芙散文的随想/黄梅//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7日

……………………

话语之径(一):/多丽丝·莱辛//叙述在复制中展开/李庆西//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建构女性的主体性话语:评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刘颖//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第1

解构菲勒斯中心:构建新型女性主义主体:《金色笔记》的女性主义阅读/黎会华//浙江师大

学报2004年第3期

走向意识谬误的深渊/《野草在歌唱》心理层面分析/沈洁玉等//安徽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暴力的孩子》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分析/陈彩丽//周口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莱辛)

年迈的生命,年轻的爱情:评介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小说集《祖母们》/萧莎

//中国妇女报2004年2月21日

自我发现的旅程:评莱辛小说《黑暗前的夏天》/马建军,葛静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

评多丽丝·莱辛新作《最甜的梦》/夏琼//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安吉拉·卡特现代童话的魅力/田祥斌//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

嘉年华,女性幻想,社会批评:论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的《紫姬的爱情》/卓慧臻//外国

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一个女作家的现实主义/胡彦婷//中国妇女报2004年6月12日(英国安吉拉·卡特)

冲突与和谐:当代英国女作家菲·维尔登访谈录/唐岫敏,坎迪丝·肯特//百花洲2004年迪

1期

对现代女性精神命运的审视:评玛·德拉布尔近作/芮小河//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3期(英)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象征意义/阎玉敏,朱柏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

FAIRY/TALE:《哈利·波特》的文体本质/苏文清//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从《哈利·波特》看隐喻映合的相似性和创造性/蔡碧霞/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

巫术与技术共同打造的艺术:《哈利·波特》/梁海,王前/辽宁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罗

琳)

《哈利·波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王泉根//当代文坛2004年第5期

论《哈利·波特》的叙事话语/王衡霞//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论《哈利·波特》的叙事结构/王衡霞//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琼安·罗琳和她的《哈利·波特》/昕池//名人传记2004年第9期

哈利·波特是资本主义的走狗,还是反全球化的英雄?:左派政治视野中的《哈利·波特》

/慷慨//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7日

扎迪·史密斯和她的处女作《白牙》/刘乃银//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英国1975-)

萨拉·凯恩与她的“直面戏剧”/胡开奇//戏剧艺术2004年第2期

对爱玛·泰恩特改编神话《复仇女神》的女性主义解析/陈彦//中国女性文化第5辑

坚信只有爱情不会出错/卢小狼//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4月30日(英国女作家英蒂

亚·奈特《盘子上的生活》)

普拉姆·赛克斯和她的《贝格多夫的金发女郎》/许意//中国妇女报2004年5月22日

修道院蓝调/胡彦婷//中国妇女报2004年6月19日(凯伦·阿姆斯特朗《旋转楼梯》)

《危机四伏》:触目惊心的间谍惊悚小说/许意//中国妇女报2004年6月26日

英国:“下一代诗人”写作追求精致/晨芳//中国妇女报2004年6月26日

女性小说大奖——橙子奖揭晓,移民文学主导英国小说潮流//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7月16

日(安德烈亚·利维48岁)

过度工作:被金钱奴役的生活:评英国女作家新著《自愿的奴隶:为什么过度工作的文化笼

罩着我们的生活》/晨芳//中国妇女报2004年7月17日

移民生活与不平常的爱:评纳迪姆·阿斯勒姆的小说《迷失恋人地图》/胡彦婷//中国妇女报

2004年7月31日

一个女人的孤独旅程:试论萨莉·波特的电影创作/米静//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

女神·弱者还是祸水:莎士比亚笔下女性形象解读/段军霞//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7期

寻找真相,穿越权力和女性的迷宫/:《哈姆雷特》的成长主题/萧萍//上海师大学报2004年第

1期

父权制社会中的爱情悲剧:《奥赛罗》/王丹//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两位悲剧女性陪衬下的残酷王子——哈姆雷特/李安定//戏剧文学2004年第9期

论华兹华斯的妇女观/谢文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远大前程》女性形象探析/郭春林//潍坊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俗人·恶人·野人:从《月亮和六便士》女性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看毛姆妇女观/苏玲//攀枝

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哈代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马弦//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哈代笔下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觉醒/徐圣稚,邹晶明//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男性思维与女权意识/杨建玫//新乡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女性的悲剧:苔丝悲剧命运再探/冯丽军//佳木斯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苔丝的性格悲剧、性别悲剧和命运悲剧/吴冬梅,薛燕//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

第3期

男权社会下的悲剧:读《德伯家的苔丝》/熊锋华//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5

哈代与女性主义运动: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德伯家的苔丝》/王敏//涪陵师院学报2004年

第6期

相同的困惑,不同的出路:劳伦斯与郁达夫性爱主题小说中社会观之比较/孔朝晖//陕西师大

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第1期

个人经历对劳伦斯和张爱玲作品中女性形象创作的影响/孙凯//太原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浑浊世界的清醒者,爱情真谛的探索者:劳伦斯与艾米莉社会批判主题、爱情主题对比/韩

清华,徐国琴//上饶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劳伦斯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缺憾/金志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7期

性意识——人性的复归:论劳伦斯作品中的性意识体现/甄桂英//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

12期

《恋爱中的女人》:劳伦斯与女性主义恩怨之端/卢敏//上海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论《商人的故事》中女性意识的缺席/张瑄//河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乔叟)

薄命红颜:拜伦的女性观试析/王美萍//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第6期

处在边缘的女性:康拉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吴亚丹//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处在边缘的女性:康拉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孙奕//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康拉德小说中的男性在场/张云峰//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英1857-1924)

女性与柯尔律治的诗歌主题/袁玉梅//温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约翰·福尔斯小说《收藏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张峰//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英国戏剧作品《笑口女人》中女性自觉意识与男性至上意识的碰撞/潘薇//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

当代爱尔兰妇女小说中的母亲形象/杨金才//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

从《很久以前》看玛丽·莱文的伦理叙事/龚璇//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爱尔兰1912

-1996)

评《牛虻》中的蒙太尼里/冯玉娟//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中的乔伊斯/袁德成//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论《尤利西斯》结局中“女性的‘Yes’”/冯建明//河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创造进化论与萧伯纳笔下的女性形象/王霞//百花洲2004年第4期

理智与情感的失衡:萧伯纳女性形象创作得失谈/秦文//戏剧2004年第3期

窈窕淑女的女权主义灵光:评萧伯纳《皮格马利翁》中的伊莉莎/陈璧云//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4年第10期

(4)法国

法兰西波光潋滟:女性写作异彩纷呈:法国文化·20世纪法国女作家巡礼/周悦//中国妇女

报2004年10月16日

当代法国的同性恋文学/余中先//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5期//人大J4,2005年第1期

“乔治·桑年”/世文/文艺报2004年7月27日

长裤、乔治·桑和女性解放/何农//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5日

女性文学悲剧的超越:乔治·桑文学创作新论/张?�/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乔治·桑与沙汀的艺术风格比较/黄曙光//当代文坛2004年第6期(1804-)

“正本清源”女性“圣经”/陈欢//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4日

翻译导致对《第二性》的误解/徐静//中国妇女报2004年9月4日

波娃、博斯特《情书集》出版/金龙格//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4月30日

最美的存在主义者/章乐天//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5月7日(波伏娃)

评论历史人物岂可仅凭想当然:对《作为女人的波伏瓦》之回应/黄忠晶//粤海风2004年第

1期

波伏娃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罗婷,王芳//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

朱丽娅·克里斯蒂瓦:法国女权主义理论家/金惠敏//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春)

符号与象征的辩证空间:朱丽娅·克里斯蒂瓦哲学述论/波拉·祖潘茨·埃塞莫维茨著;金

惠敏译//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春)

符号与象征的辩证空间:朱丽娅·克里斯蒂瓦美学思想简论/(斯洛文尼亚)/波拉·祖潘茨·艾

塞莫维茨著;金惠敏译//南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露西·伊利格瑞:性差异的女性哲学/(斯洛文尼亚)波拉·祖潘茨·艾塞莫维茨著;金惠

敏译//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人大D423,2004年第5期

露丝·伊里加蕾: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刘岩//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秋)

悲情女作家:依莱娜·奈米罗夫斯基/金龙格//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1月19日(法国

1903—1942)

萨德作品中的性、女性与女权/曾新民//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1740-1814)

拉康与法国女性主义/岳凤梅//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3期

乔治·桑何以为奇/杜青钢//法国研究2004年第2期

赤子的诗意:乔治·桑田园小说解读/董芳//法国研究2004年第2期

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下的杜拉斯/戴文红//连云港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西方的杜拉斯研究/杨茜//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杜拉斯的东方情结/黄荭//译林2004年第3期

杜拉斯死了,但还活着/徐和瑾//文学报2004年2月26日

住在杜拉斯的阁楼上/金龙格//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月15日

“镜象之谜”:论拉康的“镜象”理论与杜拉斯的印度支那情结之关系/梁春华//四川教育学

院学报2004年第9期

杜拉斯作品中的“东方形象”新论/王咏//东方论坛2004年第1期

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创作的整体风貌/李云峰//长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新视角下潜意识的窥视:关于杜拉斯的小说/李振//作家杂志2004年第7期/

后殖民主义视野下的“情人”形象:从《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到《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朱志玲//乐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两株水仙花:《情人》和《一个人的战争》的主人公自恋倾向之比较/李雪莲//河北理工学院

学报2004年第1期

《情人》中显露的精神分析意识/李霞//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女权主义·另类生活·青春赞歌:杜拉斯《情人》主题内涵阐释/张卫中//名作欣赏2004年

第8期

杜拉斯之印象手法:杜拉斯的小说《琴声如诉》的文体特点/柳玉刚//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

年第2期

构建历史与记忆空间的《广岛之恋》/户思社//外语教学2004年第5期

此去将是永诀:法西斯大屠杀牺牲者、犹太女作家依林·内米罗夫斯基遗作终于问世/胡彦

婷//中国妇女报2004年12月18日(1913-1942)

………………

萨冈:法国文坛“王妃”/徐和瑾//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月1日(1935-2004)

法国女作家萨冈去世/金龙格//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月1日

在生存的悖论中吸取灵感:悼法国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徐和瑾//文学报2004年11月4

日(1935-2004)

等待安娜/胡小跃//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月16日(法国安娜·加瓦达尔《我希望有人在什

么地方等我》)

我希望有人在等我/李煜晖//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3月12日(安娜·加瓦达尔)

心与镜头一起破碎/巫唐//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6月4日(法国安妮·德尔贝《罗

丹的情人》)

西戈夫人和她的小说/李建英//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5期(法国1959-)

《王佛脱险记》问答/林白,本刊编辑//北京文学选刊版2004年第11期

解读《王佛脱险记》/余华//北京文学选刊版2004年第11期

尤瑟纳尔:不朽的自由/王虹艳//北京文学选刊版2004年第11期(法国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用完美理想构筑爱情的祭坛:从《包法利夫人》看福楼拜的爱情观/谢海燕//湘潭师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爱的钟摆,在平等的不在场与在场之间:关于电影《红·白·兰》之《白》的一种叙述/刘

宏//博览群书2004年第3期(法国MK2影片公司等1994年出品)

《苔尔芬》、书信体小说与斯达尔夫人的女性意识/周兴会//高等函授学报2004年第3期

(5)德国、奥地利

成长体验的女性言说:德国女作家普雷斯勒的小说《苦味巧克力》/齐快鸽//外国文学动态

2004年第5期

用身体继续未竟的认识之旅:评克里斯塔·沃尔夫的新作《身历》/张红艳//外国文学评论

2004年第2期(前民主德国)

梦醒的“病女人”:评克里斯塔·沃尔夫的新作《亲身体验》/张帆//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

6期

英卡·帕莱和她的处女作《女拳师》:一部压抑而又打动人的城市小说/丁伟祥//德国研究2004

年第2期

走在解放的途中(上)(下):论德国“女性电影”导演玛格蕾特·封·特洛塔早期五部电影

创作主题的独特女性主义视角/杨慧//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4期

…………………………

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蕾德·耶利内克获200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安娅//世界文学2004年第6

谁爱耶利内克/慷慨//中华读书报2004年10月13日

一位特殊女性: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叶利尼克/柴野//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3日

耶利内克:对奥地利说“不”/王滨滨//文学报2004年10月14日

耶利内克生平//文学报2004年10月14日

2004诺贝尔文学奖花落女作家耶利内克/袁志英//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月15日

阅读诺贝尔之所读:耶利内克其人,她的小说,她的电影/钱定平//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

月22日

褒贬不一的耶利内克/卉纳//文艺报2004年10月28日

重访诺贝尔文学奖:从耶利内克获奖说起/王宁/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0日

文学奖:畸恋的世界//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0日

耶利内克作品为何“一女四嫁”/徐世钢//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8日

耶利内克谈男女关系/慷慨//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15日

独立精神和与时俱进:2004年诺贝尔奖颁奖亮点/田地//中国妇女报2004年12月14日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的女性写作风格/明月//中国妇女报2004年10月9日

耶利内克笔下的现代公主/王滨滨//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1日(剧本)

“这部电影也是对我个人的一种拯救”:电影《女钢琴教师》访谈/耶利内克;里波译//上海

文学2004年第11期(奥地利1946-)

走进耶利内克:难!难!难!:访《钢琴教师》中译者宁瑛、郑华汉/罗四鸽//文学报2004年

10月14日

“别让我睡着”:耶利内克与电影《钢琴教师》/朱彤//文艺报2004年10月16日

关于女钢琴教师悲剧/宁瑛//文艺报2004年10月23日

反叛的艺术家——埃尔弗蕾德·耶利内克/宁瑛//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6期

我只是一个小地方的作家/(奥地利)埃·耶利内克;安娅编译//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6期

女性视角与男性眼光:阅读卡夫卡/曾艳兵//译林2004年第1期

殊途同归的欲望表达:《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与《我在霞村的时候》比较/常彬

//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奥地利弗洛伊德)

(6)美国

美国女性主义文化研究述评/张舍茹//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美国的同性恋文学/陈许//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5期//人大J4,2005年第1期

同性恋文学:美国文学的一块独特领地:美国同性恋文学综述/陈许//国外文学2004年第2

从“无爱无性”到“甜蜜野蛮”:美国文学的一个侧面/潘利锋//湘潭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当代中美女性诗歌兴起时期的黑暗意识/凌建娥//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J1,2004

年第9期

论自白派诗人的自传性、历史继承性和颠覆性/孙冬//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我给英语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中美女性文学比较”课/徐盈果//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秋)

跨文化女性主义戏剧/(美)苏·艾仑·克斯著;谢江南编译//中国女性文化第4辑

寻找美好前程的姑娘们/许意//中国妇女报2004年6月19日

论19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书写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嵇敏//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二十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李美华//译林2004年第1期

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女诗人的创作/袁德成//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美国黑人女性小说的边缘化表述策略/刘晓文//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

从反映种族歧视到呼唤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论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的思想发展轨迹/许海

燕//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美国当代家庭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家/万俊//文学报2004年9月16日

性别与欲望的后现代叙事:波利·扬-艾森卓性别理论研究/刘慧姝//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

第3期(美国)

贝克黑人女性诗学中的时间意识/习传进//华中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邦妮·齐默尔曼:当代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家/沈建青//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秋)

“视角快感”的性别差异:析读劳拉·穆尔维的《视角快感与叙事性电影》/李春红//中国女

性主义2004年(秋)

……………………

心中不灭的记忆:怀念苏珊·桑塔格/姚君伟//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2月31日

从苏珊·桑塔格的“释义”说开去/陈慧//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18日

站在神话的另一边:关于作为批评家的苏珊·桑塔格/程巍//北京日报2004年3月7日

苏珊·桑塔格:唯美主义的急先锋/陈世迪//中国妇女报2004年4月3日

对艺术的色情/张昭然//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4月16日(苏珊·桑塔格)

有桑塔格的风景/张闳//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4月16日(苏珊·桑塔格)

如果没有SARS,如果没有桑塔格/黄昱宁//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6月4日

告别美学英雄时代/邓金明//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6月18日(苏珊·桑塔格)

读苏珊·桑塔格/潘小松//博览群书2004年第8期

苏珊·桑塔格作品成阅读热点/李凌俊//文学报2004年9月2日

“矫饰”与前卫:解读苏珊·桑塔格的《“矫饰”笔记》/王秋海//文艺研究2004年第2期

//人大J4,2004年第6期

一个批评家的重点所在/张念//山花2004年第11期

苏珊·桑塔格及其小说《恩人》/姚君伟//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1期

桑塔格&凯尔:一对美国文坛奇女子/辘辘//读者导报2004年第36期(10月15-21日)

………………

《汤姆叔叔的小屋》与南北方问题/程巍//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

从《汤姆大伯的小屋》看奴隶制下的自由与母爱/宋莉//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悬浮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命运:评《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奥古斯丁与小说的政

治观点/甘振翎//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拂去历史的尘封:《女奴叙事》的发现与出版/金莉//美国研究2004年第4期//人大J4,2005

年第3期(约创作于150年前2002年出版)

女儿国里的玛丽亚和夏娃:评凯瑟琳·玛丽亚·赛与奇威克的女性小说/方凡//复旦学报2004

年第1期(美国女作家1789-1867)

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申丹//外国文学评论2004

年第1期//人大J4,2004年第6期

一曲女性自由的悲歌:兼析《一小时的故事》的多视角叙述手法/胡爱华//江南大学学报2004

年第2期

女性意识的顿悟: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探析/刘卓,王楠//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

6期

大海的呼唤:析《觉醒》中的象征/曾晓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J4,2004

年第7期(凯特·肖班1851-1904)

自由的代价:对《觉醒》的费洛伊德式解读/苗玲玲//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

4期

温情下的陷阱:浅论《觉醒》对父权主义话语的解读/徐明//盐城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艾德娜觉醒了吗?:重读美国小说家凯特·肖邦的《觉醒》/甘文平//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

年第4期

父权制社会与女性乌托邦:朱厄特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内涵/林斌//国外文学2004年第1

期(美国女作家萨拉·奥恩·朱厄特1849-1909)

老纽约社会的婚姻:论伊迪斯·华顿的纽约小说创作/杨金才,王丽明//妇女研究论丛2004

年第5期(1862-1937)

薇拉·凯瑟的文学创作主题及其渊源/杜翠琴,张彬//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薇拉·凯瑟的内布拉斯加女拓荒者三部曲/霍跃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3期

威拉·凯瑟作品中的“超验”色彩/康天峰//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1873-1949)

威拉·凯瑟:永远的乡土作家/王蒙//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第4期

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评薇拉·凯瑟的作品/唐炯//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独立女性与依附女性:《啊,拓荒者!》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张平,张晓霞//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独立女性与依附女性: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张平,唐素岚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想象空间·自然书写·女性反叛无意识/张玲//渝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吉尔曼)

《黄色糊墙纸》的叙述策略/徐冻梅//上饶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黄墙纸》与女权解读/党明虎//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黄色糊墙纸》中的象征意象释读/徐冻梅//昭通师专学报2004年第6期

“作为有色人种的我有什么感觉“:评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种族哲学及其命运/文培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一部大胆创新的作品:评赫斯顿的《摩西,山之人》/程锡麟//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

历史,空白,虚构/评《道路上的尘迹》/程锡麟//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佐拉·尼尔·赫

斯顿1891-1960自传1942年出版)

适者生存:简析《飘》的主题/施经碧//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900-1949)

重返陶乐:评玛格丽特·米切尔与《飘》/杨福玲//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

1期

从历史的角度解读《飘》/谈小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试论《飘》对女主人公的性格刻画及其审美功能/徐振忠//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试从宏观视角分析译作:傅东华之《飘》译本评价/李倩梅//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

从语境看《飘》的对话/王葵//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从三个女性看瑞德性格魅力/雷莉//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

新世纪,新成果:评《赛珍珠纪念文集》/张丹丽//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赛珍珠:一位文化边缘人/郝素玲//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1892-1973)

从欣赏到决裂:赛珍珠与林语堂文学交流活动刍议/孙宗广//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

史实和虚构:井上靖、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中的“金玉”观/陈倩//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

1期

文化交叉小径边的一脉馨香:赛珍珠短篇小说创作特色论/张春蕾,徐晓明//江苏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

从《群芳亭》看赛珍珠创作中的后殖民倾向/余嘉//江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

“大地”托起“珍珠”,“珍珠”辉映“大地”:刍议赛珍珠及其代表作《大地》/王晓红,李

丽瑶//学术交流2004年第9期

对赛珍珠《水浒传》译本文化意义的再思/李林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美国犹太女作家奥尔森的叙事策略和文体风格:《给我猜个谜》技巧探微/陈红//邵阳学院学

报2004年第1期

蒂莉·奥尔森其人其作/沈艳燕//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1912-)

解读《我站在这儿熨烫》/高奋,沈艳燕//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蒂莉·奥尔森)

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畸形的爱情/俞秀琴//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狂欢节乌托邦”的诞生与灭亡/林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年第1期(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

文本“过度阐释”及其历史语境分析:从《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反犹倾向”谈起/林斌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J4,2005年第2期

徒劳的救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宗教意识/邵芳菲//陕西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第3

她重新找到了声音:评介美国著名诗人艾德丽安·里奇的创作与生平/约翰·玛霍利;山卉

编译//中国妇女报2004年1月31日(1926-)

论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的怪诞特色:兼评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李萍//孝感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925-1964)

梦想与现实:对《好人难寻》中主人公的解读/徐勇,余芳//南通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奥康纳《好人难寻》人物性格的双重性/王春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

托妮·莫里森:美国是否退步了?/许意//中国妇女报2004年10月16日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社会主题/解英兰//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莫里森1931-)

黑人民族意识的重建/解读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世界/蒋欣欣//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寻找精神的栖息地:托尼·莫里森小说女性人物精神生态困境阐释/焦小婷//阜阳师院学报

2004年第1期//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第1期

托尼·莫里森的族裔文化语境/朱新福//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难以漂泊的黑人魂:论托妮·莫里森早期作品中的文化冲突及文化定位/张丽华//湖州师院学

报2004年第4期

论《最蓝的眼睛》中的双重悲剧结构/于雷//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也谈群体和自我的分裂和统一:《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的人物在群体中归属模式的对

比研究/刘常轩//盐城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也谈群体与自我的分裂和统一:《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的人物在群体中归属模式的对

比研究/刘常轩//盐城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最蓝的眼睛》中的话语结构/章汝雯//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白人文化冲击下的迷失与幻灭:评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王颖//理论学刊2004年第5期

艰辛的身份求证之旅: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宠儿》/薛玉秀//沙洋师专学报2004年第1

寻找自我的历程:论托尼·莫里森《宠儿》中人物主体性/刘霞//涪陵师院学报2004年第1

谈美国黑人历史在《宠儿》中的痛苦再现/刘风山//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论《宠儿》的黑人文学性/桂宏军//西华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宠儿》中的矛盾与统一/章汝雯//浙江学刊2004年第2期

《宠儿》中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艺术效果/王晓兰,钟鸣//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解读《宠儿》中蕴含的两种文本/严启刚,杨海燕//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时间与叙事:解读托妮·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王丽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

3期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叙述话语/胡笑瑛//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论《宠儿》中的心理分析与叙述话语/黄新如//盐城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析托妮·莫里森《宠儿》的叙事结构/胡笑瑛//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所罗门之歌》的歌谣分析/唐红梅//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飞翔”:回归黑人文化:《所罗门之歌》主题阐释/李昕//渤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所罗门之歌》:歌声的分裂/刘炅//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莫利森的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思想:解读《所罗门之歌》/李美芹,王竹青//绥化师专学

报2004年第4期

浅析《所罗门之歌》中的人名寓意/张洪伟,蔡青//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4期

展示文化冲突中的成长困惑:析《所罗门之歌》的主题意蕴/张海燕//喀什师院学报2004年

第5期

《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奶人的性格发展/孙淑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所罗门之歌》所表现的黑人男性/郭红//学术交流2004年第6期

对爱进行新的思考:评莫里森小说《爱》/王守仁,吴新云//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爱”的魅力与困惑:托妮·莫里森的新作《爱》/王玉括//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3期

爱与政治:评莫里森的小说《爱》/肖腊梅//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秀拉》:一种神话原型的解读/杜志卿,张燕//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人大J4,2004

年第7期

秀拉形象的女权主义解读:评托妮·莫里森《秀拉》中的秀拉形象/薛玉秀//江南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

激情背后的孤寂:《秀拉》中的性别主义/王海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新的起点:《秀拉》的人物形象及叙事艺术简论/杜志卿/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性别·种族·文化:关于《秀拉》中的几个女性形象/郑成英//百花洲2004年第4期

《秀拉》的后现代叙事特征探析/杜志卿//外国文学2004年第5期

《乐园》对美国主流社会种族主义的讽刺性模仿/陈法春//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莫里森)

“天堂”的困惑和思考/章汝雯//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莫里森《天堂》)

柏油孩子与兔子:析莫里森《柏油孩子》的隐喻模式/李小香//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

艾丽斯·沃克与妇女主义/刘戈,韩子满//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1944-)

论超验主义在艾利斯·沃克作品中的体现/李洁平//烟台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艾利斯·沃克笔下女性形象的嬗变/李洁平//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评艾丽丝·沃克的前期长篇小说创作:兼及当代美国黑人女性写作/尚玉峰//中华女子学院山

东分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书写《紫色》/(美国)艾丽丝·沃克著;嵇敏译//译林2004年第4期

解读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从《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紫色》看黑人女性主义

文学传统/孙薇,程锡麟//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紫颜色》与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谢莉莉//株洲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论《紫色》的话题艺术/王成宇,白杨//周口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当代黑人女性成长的轨迹:浅评《紫颜色》中西丽亚人的人物形象/张玉红//安阳师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王冬梅//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浅谈《紫颜色》的聚焦特征/周苹,邵锦娣//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走出种族、阶级与性别歧视的樊篱:评爱丽丝·沃克的《紫颜色》/王军//吉林师大学报2004

年第2期

异性爱与姐妹情:比较视野下的《黑氏》与《紫颜色》研究:乔艳//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

年第1期

追寻女性命运之神:《紫色》与《祝福》女主人公命运之对比/杜战锋等//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浅析《紫色》的书信体风格/陈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追寻女性命运之神:《紫色》与《祝福》女主人公命运之对比/杜战锋等//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父权二元世界的解构:《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伍红军//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谈《他们眼望上苍》和《紫颜色》的叙事策略/李敏//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6期

妇女主义在《紫颜色》主题中的构建作用/李洁平//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8期

解读《紫颜色》中的索菲亚/刘志芳//通化师院学报2004年第9期

论沉默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功能:以《紫色》为例/陈志杰,常焕辉//江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11期

从《紫色》的结局看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朱小丁//乐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心与自然的对话:艾丽丝·沃克的新作《打开你的心灵》/王晓英//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

4期

男人的罪孽/殷实//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4月23日(艾丽斯·沃克《父亲的微笑之

光》)

微笑如风:读艾丽斯·沃克《父亲的微笑之光》/丁旭//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8月20日

漂泊的世系,不变的枷锁:书写黑人女性命运的《凯恩河》/凌建娥//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

第2期(美国非裔女作者拉丽塔·塔德米)

犹太人的后现代代言人:辛西娅·欧芝克/王祖友//外国文学2004年第5期(1928-)

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中的历史反思:评辛西娅·欧芝克的两篇短篇小说/王祖友//外国文学

2004年第5期

美国后现代犹太女作家格蕾斯·佩蕾/曾艳钰//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每一扇窗户都有母亲的声音”:格蕾斯·佩蕾的后现代叙事声音/曾艳钰//外国文学2004年

第2期

《千亩农庄》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左金梅//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珍妮·斯梅蕾)

美味的得克萨斯浓汤:读安妮·普鲁克斯的新作《老谋深算》/李琤//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

2月27日(生于1935年)

新月派与布鲁姆斯伯里:谈《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董鼎山//文汇读书周报2004廿

月2日(帕特里西亚·劳伦斯)

美国印第安女作家波拉·甘·艾伦与后现代主义/刘玉//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1939-)

评波拉·甘·艾伦的短篇叙事《指日可待》/刘玉//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

愤怒之外一无所有:美国作家金凯德及其新作《我母亲的自传》/路文彬//外国文学动态2004

年第3期(1949-)

桑德拉·布朗和她的小说《替换》虞建华//译林2004年第1期(美国当代)

在仙境中完成写作:评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的创作之路/徐静//中国妇女报2004

年9月25日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描绘《文身女孩》/王君//中国妇女报2004年4月17日

乔·卡·奥茨出版长篇新著《大瀑布》/邹海仑//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6期

阴影总在阳光下:评艾德里安·尼科尔·拉布兰克新著《随意家庭:布朗克斯区的爱情、毒

品和青春期的困扰》/晨芳//中国妇女报2004年5月29日

种族、性别和后现代主义:评美国墨西哥裔女作家格洛丽亚·安扎杜尔和她的《边土:新梅

斯蒂扎》/刘玉//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

丹蒂卡特访谈录/冯海清编译//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3期(海地裔美籍女作家1969-)

缘自追寻中的氛围/刘培红//文艺报2004年4月20日(美国女作家加拍·拉伊尔丽)

犯罪小说需要创新模式:从苏珊·希尔新作《男人们的各种出没地》谈起/王君//中国妇女报

2004年6月12日/

被逐出生活之外/石丽娜//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4月16日(珍妮弗·伊根《风雨红

颜》)

克里斯蒂·加西亚访谈录/(美国)杰西卡·莫菲辑录;王金娥译//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

4期/人大J4,2005年第1期(1958-)

突然窜红的黑人女作家和崛起的“嘻哈小说”/邹海仑//世界文学2004年第6期

四个少女与一条魔法牛仔裤/金炳亮//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7月27日(安妮·布拉谢尔斯)

《美国王》:美国石油大王儿子失踪事件的影射/兰守亭//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14日(美

国女作家萨曼塔·吉里森)

对讲原则的女孩而言:性是城市里的冒险/胡彦婷//中国妇女报2004年7月17日(莎拉·邓

恩)

洗心革面成大器,毒贩子变成出版商/邹海仑//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28日(维基·斯特琳

格)

诗意地栖居/许意//中国妇女报2004年12月25日(美国小说家伊迪丝·沃顿)

“问题小说”为何大行其道?/胡彦婷//中国妇女报2004年9月10日(芭芭拉·费茵伯格)

…………………………

近五年来国内的狄金森研究综述/刘保安//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狄金森诗歌语言变异探析/刘富丽//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

狄金森意象诗中的生命感悟/夏燕//新乡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对立的世界:狄金森其人其诗/张军//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迪金森之女性自我意识/徐翠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艾米莉·狄金森及其诗歌的主题意蕴/曹萍//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自然”是我们所见:艾米莉·迪金森眼中的自然/许兰娟//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

在虚无与永恒的瞬间:试析迪金森的死亡诗歌/许海燕//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美国现代诗的先驱:艾米莉·狄金森:《暴风雨夜,暴风雨夜》赏析//刘保安//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生与死的颂叹:艾米莉·狄金森与冰心诗歌中的主题和意象之比较/张学军//东华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艾米莉·迪金森的反叛/岳凤梅//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我的战争呈现在书里》:评艾米莉·狄金森的新传记/王玉括//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4期

美国遁世女诗人爱米莉·狄金森及其爱情诗/刘晓玲//泉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艾米莉·迪更生的双性创作策略及其现实意义/王红梅//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云雾中的艾米丽·狄金森(外三篇)/顾艳//百花洲2004年第3期

寂寞中放歌:爱米莉·狄金森诗歌主题浅探/贺萍//长春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殊途同归:析狄金森与张爱玲的独特风格及成因/王隽//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狄金森与陶渊明诗歌中的死亡意识比较/胡月增/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赏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三美”/朱平//淮南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浅析狄金森诗歌中的自然观/刘秀明//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美国诗坛上的白衣修女:试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意识/王金娥//山东外语教学2004

年第5期

诗与思——论狄金森与沃兹沃斯的心灵契合/杨甸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现实与信仰:对狄金森有关死亡诗歌的探索/张礼龙//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10期

想象之舞:从四首诗看艾米莉·狄金森被压抑的欲望/白爱宏//名作欣赏2004年第12期

美国现代诗的先驱:艾米莉·狄金森:《暴风雨夜,暴风雨夜》赏析/刘保安//开封教育学院

学报2004年第2期

…………………………

永远的不死鸟:论西尔维亚·普拉斯诗歌的神话纬度/彭予//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

西尔维亚·普拉斯诗歌中的女性体验/朱晓映//南通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悲惨的一代,痛苦的缪斯:美国自白派诗歌现象述评/彭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

期 

从“蜜蜂世界”看女权运动:评美国当代女诗人普拉斯的蜜蜂组诗/朱新福,林大江//外国文

学评论2004年第2期(1932-1963)/

“钟形罩”中的战争:西尔维亚·普拉斯与林白/王宇//译林2004年第4期

成长的代价:试论《钟罩》中的女性意识/万永芳//云梦学刊2004年第6期

多少身前身后事/刘雯//文学报2004年4月29日(西尔维亚·普拉斯)

从《早晨的歌》看西尔维亚·普拉斯的悲观主义思想表达/郭明//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5

美首位女桂冠诗人范戴恩去世/慷慨//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15日

“我也是一个稀有的模式”:从女性主义角度看美国女诗人艾米·洛威尔的《模式》/徐漾

//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

美国诗坛才女吉恩·莫纳汉的新作《信或不信》/成梅//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2期

……………………

华人“单身汉”的悲歌: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分裂家庭”/薛玉凤//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

5期

服从强势文化是危险的选择:析当代华裔美国女作家的文化书写策略/蒲若茜//文艺报2004

年2月3日

女性“讲古”的新体式:论谭恩美四部小说的叙事策略/谭岸青//暨南学报2004年第1期

论谭恩美两部长篇小说的叙事风格/谭岸青//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文化的“返乡”: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王咏梅//西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

母女冲突:两种文化的冲突:评《喜福会》/李雪梅//西华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谭恩美)

从《喜福会》探析谭恩美的文化身份观/彭逢春,罗婷//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一首多声部的和谐交响曲:《喜福会》的节奏和终极关怀/盛海燕//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4年

第2期

叙事的魅力:浅析美籍华人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贾琳琳//名作欣赏2004年第12期

解构母女关系:议谭恩美新作《接骨师的女儿》/解英兰//中国女性文化第6辑

汤婷婷:争取个人平衡斗争的女勇士/韩启群//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关公战木兰:透视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和汤亭亭之间的文化论战/张龙海//外国文学研究2004

年第5期

全球化写作与世界华人文学: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裘小龙谈话述评/卫景宜//国外文学2004

年第3期

试析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的创作思想/何雪春//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女勇士》:从花木兰的“报仇”到蔡琰的歌唱/杨春//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汤亭亭)

《女勇士》:探寻与重建华裔女性传统//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14日

打破沉默与争夺话语权:金斯敦的《女勇士》及其评论研究/许胜男//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中国神话重写与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迷失:解读《中国佬》/刘心莲//国外文学2004年第1期

(汤亭亭)

在路上的华裔嬉皮士:论汤亭亭在《孙行者》中的戏仿/方红//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

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谈创作/石平萍//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年第2期

生存与策略:透析任璧莲两本小说主题与创作手法的选择/陈永//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第1期

自由精神的文学思考:解读任璧莲小说《莫娜在希望之乡》/李国正//河南师大学报2004年

第3期

《爱妻》:民族大熔炉中的文化冲突/邹海仑//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7日(任碧莲)

边缘化意味着什么:马敏仪的《纸女儿》/王立礼//文艺报2004年2月3日

东方幻象的建构与解构:论《蝴蝶君》对《蝴蝶夫人》的改写/汤卫根//戏剧2004年第1期

(美国亚裔剧作家黄哲伦)

模拟、含混与杂糅: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后殖民解读/陆薇//外国文学2004年第

4期

《蝴蝶君》:从边缘走向中心/朱新福//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西方人的《蝴蝶夫人》情结/孙惠柱//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人大J4,2005年第4期

“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男性形象建构/陈爱敏//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

……………………

叙述中的女工:电影记录片《铆钉工人萝丝的生命与时代》/黄利荣//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

(秋)(康妮·菲尔德导演)

女性诱惑——19世纪美国文学中的重要主题:浅析汉纳·韦伯斯特·福斯特的《勾引男人

的女人》/徐明等//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豪威尔斯的婚姻观探讨:评豪威尔斯的小说《现代婚姻》/陈怡//盐城师院学报2004年第4

期(美1838-1920)

《小城畸人》“性主题”的文化阐释/马征/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安德森1876-1941)

同情与批判:福克纳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李庆华//云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论福克纳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张礼牡//江西科技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男权意识的解读:《喧哗与骚动》中的凯蒂/宗连花//上海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可悲的“替罪羊”: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艾米莉/李杨//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威廉·福克纳1897-1962)

一座父权社会里的女性纪念碑:对威廉·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女性解读

/张宇宏//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试析《红字》的女权主义倾向/安梅,高惠芬//遵义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女性新形象:第三类女性:评《红字》中的海丝特/关涛//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

人不应该是宗教祭坛上的活物:《红字》与《祝福》女主人公形象意义之比较/赵焕茹//武警

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红字》:对十九世纪女权主义理想的解构/季峥,蒙雪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1

霍桑笔下的女性神话/黄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驯顺的灵魂和叛逆的身体:对霍桑短篇小说《胎记》的女性主义解读/陈榕//解放军外国语学

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独立还是依附: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现代美国女性意识的觉醒/谢满兰/唐山师院学报

2004年第6期

性别世界僭越者的悲歌:读斯坦培克的短篇小说《菊》/王?R?R//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

试论海明威创作中的两性视角/卢普庭//江西科技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试析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性格”/李树为//牡丹江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王亚平//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硬汉子”精神与“软汉子”形象:桑提亚格与涓生人物形象比较分析/惠转宁//青海师大学

报2004年第1期

一部没有女人的小说:浅谈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女性角色缺失/潘向阳//安徽广播电视

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海明威的女性意识/李小园//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完美的理想女性:柔顺与激进的糅合:浅析小说《永别了,武器》和《伊甸园》中的女权主

义思想/肖立青//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硬汉精神的批判:海明威硬汉小说的价值定位与审美建构/胡金龙/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

年第5期

《雨中之猫》的女性意识/周怡,刘薇//名作欣赏2004年第12期(海明威)

论索尔·贝娄长篇小说中隐喻的“父与子”主题/刘兮颖//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德莱塞和华顿笔下的女性形象对比/宋春梅//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为女性正名:论约翰·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苏新连//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

1期

兔子为什么要跑?:谈厄普代克的《兔子,跑吧》/桑迪欢//百花洲2004年第4期

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男方淑女之消亡/赵冬梅//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亲爱的人》:老头替女人讲辛酸往事/兰守亭//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7日(罗素·班克

斯)

论尤金·奥尼尔悲剧中的欲望女性/郭洪涛//同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尤金·奥尼尔笔下的复仇女神:析莱维尼娅的悲剧形象/陶江//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尤金·奥尼尔早期的女性形象塑造/沈建青//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论奥尼尔戏剧中男权中心主义下的女性观/刘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谜一般的悲剧情怀:话剧《安娜·克里斯蒂》面面观/李晨//中国女性文化第4辑(美国尤金·奥

尼尔剧作)

夹缝中求生存:谈《月照不幸人》里的乔茜/沈建青//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奥尼尔)

《奇异的插曲》的男性视角评析/邹惠玲//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奥尼尔)

对《送冰的人来了》一剧的女性主义解读/吴兰香//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打倒种族主义电影:亚裔美国人抗议影片《龙年》(1985)始末/(美国)查尔斯·莱昂斯著;

李时译//世界电影2004年第3期

杀戮女性并非色情艺术:女权主义者反对《化装杀人》(1980)/(美国)查尔斯·莱昂斯著;

李小刚译//世界电影2004年第3期

消失的背后:美国动画形象中的种族和性别表现问题/刘宏宇//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

3期

《时时刻刻》:女性电影在探索中超越/覃佐菊//中国女性文化第4辑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观照下的当代女性电影:由《时时刻刻》谈开去/余榕//湖南大众传媒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解读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王丽莉//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

生如夏花:解读电影《时时刻刻》/王才凤//电影文学2004年第9期

女性乌托邦:人类记忆和梦想中的天堂:美国电影《海滩》的女性主义性别解读/王惠//中国

女性文化第6辑

战争年代的诗歌/明迪//中国妇女报2004年8月14日(记录片)

(7)其他国家

男性中心主义的没落:重新解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张春梅//新疆师大学报2004年第

4期

论《玩偶之家》中造成娜拉玩偶地位的根源/王亚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娜拉“不可能有新的出路”吗?/杨荣//达县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古希腊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文化阐释/陈秀敏//沈阳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古希腊悲剧中的女性形象/陈婷婷//芜湖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美狄亚形象的女性主义阐释/庄美芝//江海学刊2004年第4期

美狄亚与秦香莲形象比较/韩霞//商丘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两种反抗,两种历史:从美狄亚与娜拉的反抗看“女性”生成史/刘清华//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爱瑞卡·钟写萨福/董鼎山//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2月6日

“萨福”:传统中的传统/周瓒//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4月2日

萨福或“萨福”/止庵//博览群书2004年第5期

男人们的萨福/王跃文//文艺报2004年12月11日

《绿房子》中的女人们/张金玲//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第4期(西班牙秘鲁/巴尔加斯·略萨)

埃及女作家萨达维古稀之年冲刺总统大选/齐伟//中国妇女报2004年12月28日

语言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家:纳丁·戈迪默访谈录/春天编译//中国妇女报2004年4月3日(南

非)

用文学挑战艾滋病/赵宇//中国妇女报2004年12月4日(纳丁·戈迪默)

自我的觉醒:解读米丽亚姆·特拉里及其《穆丽尔在大都会》/朱凡希//外国文学动态2004

年第2期(南非黑人女作家)

求索“两性之间的真实对话”:库切《耻》中的性别/张佳惠//中国女性文化第5辑

…………………………

愤怒的“她”声:解读金凯德作品《弹丸之地》/金慎/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加勒

比女作家)

论加拿大的移民女作家/赵慧珍//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女权主义运动与加拿大戏剧/郭继德//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

阿特伍德歌剧亮相多伦多/赵庆庆//中华读书报2004年9月29日

剪不断,理还乱/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猫眼》/杨昊成//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1

精湛的艺术,丰富的内涵:评阿特伍德的《猫眼》/仇俐萍//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

时间·存在·意识之流:“为消逝的童年建一个文学家园“:读阿特伍德的《猫眼》/傅俊,

尤蕾//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阿特伍德小说的生态主义解读:表现、原因和出路/陈秋华//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灾难降临之后/(美国)丹尼尔·门德尔松;苏守玉译//外国文艺2004年第4期(玛格丽特·阿

特伍德的小说《奥丽克斯和克莱克》)

互文与颠覆:阿特伍德性小说《预言夫人》的女性主义解读/傅俊,薛冰莲//当代外国文学

2004年第4期

活在死者的阴影中/高度//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2月13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

对阿特伍德和品特《使女的故事》的对比分析/杨春艳,李雪//学术交流2004年第7期

《上帝的玩笑》中的《圣经》典故及其意义/常梅//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玛格丽特·劳伦斯)

《雕刻梦幻的人》:在叙事中构建自我/芮渝萍//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加拿大女作家)

城市文明与乡土情结的心理挤压:艾丽丝·蒙罗的《家当》解读/刘玉红//当代外国文学2004

年第4期(加拿大1931-)

卡罗尔·希尔兹与《斯通家史札记》/杨靖//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6期(1935年出生于美国,现定居加拿大)

守望墨西哥:评波尼娅托夫斯卡及其新作/莫娅妮//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

孤独的女人:试论《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吴敏//杭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超越异性主义,摆脱男权枷锁:当代澳大利亚妇女同性恋叙小说述评/王丽萍//苏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人大J4,2005年第2期

索尼娅·哈特内特和她的新哥特小说/叶胜年//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5期(澳大利亚1968-)

父权的解构:H·H理查森短篇小说的女性解读/朱新福,汪卉//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第3

女性的另一种自尊:《荆棘鸟》与《简爱》中的女性爱情自省自主意识/刘凤芸//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新西兰)

《荆棘鸟》中拉尔夫神父人物研究综述/张燕//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