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目录
一、性别视野中的文学现象及代际经验
董丽敏(上海师范大学):现代中国“妇女”的构造及其限度——重识“五四”思想与文学
郭冰茹(中山大学):“回归古典”中的性别视角
田美莲(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女性生态书写的代际经验
郭力(哈尔滨师范大学):启蒙与反启蒙的有关女性情爱的书写方式
马春花(中国海洋大学):性别与新时期文学的发生:重读《班主任》
郑斯扬(《福建论坛》杂志社):女性乡土写作:历史记忆、时代诫命与代际经验
刘堃(南开大学):女性留学经验的代际差异与文学建构:以陈衡哲、陈谦为例
边咏梅(忻州师范学院):江城:一个被建构的女性形象
冯媛媛(陕西师范大学):三寸金莲与红绣鞋——古代小说中的性征意象及其文化趣味
郑丽丽(唐山师范学院):清末新小说中的女子身体国家化
刘传霞(济南大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育卫生改革运动中的性别与政治
王保中(陕西理工大学):文艺社会学视域下的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反思
徐燕(平顶山学院):性别区隔下新时期小说女性形象的建构
刘宁(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当代陕西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研究
二、 古今之变中的女作家及其创作
刘钊(长春师范大学):女性散文创作观念的古今之变——以清末民初的妇女报刊文学为中心
孙春青(唐山师范学院):古代女性散文创作散论
高一农(陕西师范大学):班氏家族赋作考
郭海文(陕西师范大学):唐五代女性诗歌综论
马勤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兴起
邓丹(华南师范大学):晚清广东女诗人的性别意识
余蔷薇(武汉大学):民国女性作家群的文学史书写
唐晴川(陕西师范大学):空间叙事理论视域下的延安女性文学
张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直面扭曲的女性——从《意外集》看丁玲的女性意识
姜瑀(暨南大学):抗战叙事中的家庭创伤书写——以萧红、白朗对丧子之父母的刻画为视点
王宇(厦门大学):三仙姑形象的多重文化隐喻——重读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梁盼盼(广州大学):“女性叙事”能否书写“民族革命历史”——谈《笨花》在当下语境中对两种叙事传统的整合与改造
刘琳(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多重语境下的新世纪女性写作
艾尤(首都师范大学):当代台湾女性小说的离散漂泊与家国叙事
邓婷婷(西安外事学院):《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所反映的社会性别结构
徐寅(天津财经大学):当代藏族女作家汉语创作的初兴及嬗变
王晓平(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她或她们——从《落红记》写作兼谈网络时代的女性写作
三、跨文化跨媒体语境中的性别议题
周海琳(集美大学):姜文电影“北洋三部曲”的女性叙事嬗变
马聪敏(陕西师范大学):一个词语的文化史——《申报》中的“肉感”与早期电影(1925-1935)
李东晓(河南平顶山学院文学院):电影《芳华》对小说原著中女性主义意蕴的消解
王晓平(华侨大学):萧红、张爱玲、丁玲:现代文学史上的三个“新女性”
谢雪梅(云南大学):“灰姑娘”的情结与滥觞——当代网络文学的性别伦理动态研究
孙萍萍(渭南师范学院):网络重生类小说的性别文化分析
傅美蓉(咸阳师范学院):妇女主题博物馆:作为性别意识形态批判的知识生产
马雪宁(陕西师范大学): 一座神庙,两个节日——女艺术家肖鲁装置作品《对话》与两种艺术之问
赵焕亭(平顶山学院):1930年代自然灾害书写的不同文学向度——丁玲《水》与赵清阁《旱》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