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
时间:2015-08-02   作者:

The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

承办: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协办: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时间:2011年12月19日—22日

地点:中国厦门市 厦门大学

 

大会秘书处:

大会统筹:林丹娅

大会学术组负责人:王宇

大会会务组负责人:李敏卿 苏永延 王烨 杨惠玲 杨慧

                        

 中国女性文学第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日程:

 

时间·地点

事项·发言人·发言题目

主持人

12月19日

逸夫楼

报到

李敏卿

苏永延

12月19日

20:30逸夫楼

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工作会议

谭  湘

12月20日

7:00-8:00

逸夫楼餐厅

早餐

李敏卿

苏永延

8:20-9:30

科艺中心一楼多功能厅

开幕式:

1.厦门大学校领导致辞

2.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老领导张炯先生致辞。

3.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先生致辞

4.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林树明先生致辞

5.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先生致辞

林丹娅

8:30-9:50

科艺中心一楼

广场、大厅

合影、茶歇

 

王  烨

杨惠玲

9:50-11:50

科艺中心一楼多功能厅

大会发言:

谭  湘(中):新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观察

乔以钢(中):问题与挑战:女性文学学科建设之思

王政(美):追寻母辈之足迹-陈波儿与中国社会主义电影范式的创立

徐学清(加):母亲手中的生杀大权:比较加拿大华裔女作家的三部小说

江上幸子(日):怎么写“女特务”——“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吗

林幸谦(香港):身体符号/物种拟态书写--萧红《生死场》之女体寓言

李宗?[ (台):从文化图像看中国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白池云(韩): 声音,日常,性别-《玉米》的女性叙事···

陈骏涛

王  宇

 

12:00-13:00

逸夫楼餐厅

午宴

李敏卿

苏永延

14:30-17:50

人文学院(南光一)

分场发言(论者约12分钟,余时自由发言,由主持人掌握)

(其中16:00-16:15茶歇)

王  烨

杨惠玲

第一组

南光一(320)

 

 

 

 

 

 

 

主题:性别与现代文学新研究(上半场14:30-16:00)

刘慧英(中国现代文学馆):论巴金《俄罗斯十女杰》及相关的女性英雄

杨联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爱伦凯与五四新女性

栗山千香子(日本中央大学):消逝的“?奈⑿?span>”

郭淑梅 (黑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1933-1934:萧红“她者”叙事

王烨(厦门大学中文系 ):“黄陆案”与中国现代文学“爱情叙事”转型

于文秀(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萧红:命薄如花  流芳百年

陈千里(南开大学文学院):“女性同情”背后的“男性本位”

于闽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凌叔华:没有暴露的身体

李城希(厦大中文系):性格、问题与命运:虎妞形象再认识

郑新(南阳师院文学院):西南联大与宗璞的《野葫芦引》

李振(吉林大学文学院 ):外在指向与思想内核的错位—1940年代···

~~~~~~~~~~~~~~~~~~~~~~~~~~~~~~~

主题:性别与现代文学新研究(下半场16:15-17:50)

董丽敏(上海大学文学院):性别政治视野中的“参差对照”

张  瑷(集美大学文学院):海伦·斯诺纪实文学中的中国女性

刘  ??span> (南开大学文学院):论秋瑾形象构成的思想与性别因素

郭剑卿(大同大学学报编辑部):“对照”:张爱玲“穿”与“写”互映

刘文菊 (韩山师院中文系):现代潮汕女作家概述

赵慧芳 (淮北师大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与女性成长

杨  慧(厦大中文系):灾荒中的艰难“向左转” —再论丁玲的《水》

岁  涵 (华中师大文学院):《伤逝》与《蓝田的忏悔录》的互文性

卢婉静(厦门大学中文系):民国时期上海女性发式与消费之变迁

季红真

董丽敏

 

 

 

 

 

 

 

 

 

 

~~~~~~

杨联芬

王炳根

第二组

南光一(317)

主题:当代女性主义文论与外国文学性别研究(上半场14:30-16:00)

钟雪萍(美国 塔夫茨大学):浮出历史地表之后···

陈骏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当代女性文学史应该怎么写

柏  棣(美国德儒大学)苏红军(海外中国妇女学学会):

全球资本主义语境下的中国女性主义理论和文论的选择

黄鸣奋(厦门大学中文系):赛伯女性主义:数字化语境中的社会生态

王  宇 (厦门大学中文系):“人的主体性”话语与性别政治···

刘岸挺 (扬州大学学报):关于女性文学研究中的精神建构问题

王军 张含璞(吉林师大外国语学院):评伍尔夫《墙上的斑点》···

朱郁文(厦门大学中文系):是“承认”而非“革命”:论海尔布伦·

~~~~~~~~~~~~~~~~~~~~~~~~~~~~~~~~~

主题:当代女性主义文论与外国文学性别研究(下半场16:15-17:50)

林树明(贵州师大文学院):大众消费文化与女性审美体验

杨莉馨(南京师大文学院):20世纪英语女作家汉译与研究现状的思考

杨慧(北京电影学院):归乡的蹊径—论德《苹果籽儿的味道》···

李晓林(厦大中文系):耶利内克《死亡与少女》中的反讽

管新福 (贵州师大文学院):史达尔夫人与女性主义文学

梅  兰(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论女性主义的主体身份

赵思奇 (河南大学文学院):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形象批评观

陈娇华(苏州科技学院):文化诗学视域中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张露月(厦门大学中文系): 论安吉拉卡特小说《魔幻玩具铺》··

林树明

张  曦

 

 

 

 

 

 

 

 

~~~

钟雪萍

黄鸣奋

 

第三组

南光一(301)

 

 

 

 

 

 

 

 

 

 

 

 

 

 

主题:性别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上半场14:30-16:00)

秋山洋子(日本骏河台大学):在日中之间:杨逸笔下的中国女性

吴  华 (加拿大休伦大学):“陌生化的痛苦”:加拿大华裔女性作家···

戴冠青、龚种森(泉州师院院): 美华新移民女作家笔下的“情人”形象

王文胜(南京师大文学院):评美藉女作家施玮的《斜阳下河流》

张凯默(南开大学):华美 本真 迷失 ——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同性之爱

樊洛平 (郑州大学文学院):性别、阶级、国族视角下的女性言说

苏  琼(厦门大学中文系):台湾女性戏剧实验论

~~~~~~~~~~~~~~~~~~~~~~~~~~~~~~~

主题:性别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下半场16:15-17:50)

李癸? (?⑶迦A大?W台?澄?W研究所):台?撑?人葉紅的死亡???·

朱惠足(台?持信d大?W):女性與?u?Z:以?淑?(台?撑旌┡c崎··

?⒛舜?span>(台??⒊晒Υ?W):??踐感──朱天心小說中前衛?語的抗?

??文薰(台?炒?W台?澄?W研究所):去性?e化的「互文性」···

高  静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金庸笔下的母亲形象解读

邓玉环 (华南师大文学院):重现女性为主体的创伤性历史场景···

吴春兰 洪芳芳(泉州师院):20世纪末台湾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

周海琳(厦大中文系):论大陆版台湾文学史对1950年代台湾女性小说·

陆卓宁

林  祁

 

 

 

 

 

 

~~~

杨际岚

樊洛平

    

 

18:00-19:00

逸夫楼餐厅

晚餐

李敏卿

苏永延

19:30-21:00

南光一(320)

中西学者文论之夜:

当下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困境和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现状

主议人:柏棣(美国德儒大学)、苏红军(海外中国妇女学学会)

评议人:钟雪萍(美) 徐学清(加)吴华(加) 林幸谦(港)李宗?[ (台)李癸?(台)朱惠足(台)等  与中国大陆参会专家学者等

王  政

谭  湘

陈骏涛王  宇

 

12月21日

7:00-8:00

逸夫楼餐厅

早餐

李敏卿

苏永延

8:30-11:40

人文学院(南光一)

分场发言(论者约12分钟,余时自由发言,由主持人掌握)

(其中10:00-10:15茶歇)

王  烨

杨惠玲

第一组

南光一(320)

主题:性别与传媒(上半场8:30-10:00)

林丹娅(厦门大学中文系):“拟态环境”中的性别信息新危机

李晓红(厦大中文系):当代台湾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

王红旗(首都师大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

性别关照下的编辑活动创意—以《中国女性文化》为例

李  玲(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析《玉梨魂》的男性至情观

降红燕 (云南大学):消费时代女性幸福神话—以微电影《家居的美好一天》·

毕新伟(阜阳师院文学院): 春潮涌动——清末民初现代爱情观念的发生

陆正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论歌曲文本的符号性别传播

杨惠玲(厦大中文系):和亲剧的性别文化解读

~~~~~~~~~~~~~~~~~~~~~~~~~~~~~~~~~

主题:性别与传媒(下半场10:15-11:40)

罗坤瑾 (贵州财经学院)爱悦与规训:媒介话语霸权下的女性身体

徐艳蕊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转弯处的爱情——国产言情剧的价值观

洪丽霁(楚雄师院):论《山楂树之恋》关于文革时期的爱情书写策略

马春花 (中国海洋大学):革命变人:新女性、观看之道与文化领导权

师雅惠(厦门大学中文系):贞女与义士:桐城派前期作家的妇女节烈观

郑斯扬(厦门大学中文系):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自我与道德发展

郭  焱 (厦门大学中文系): 性别研究视野下的聂小倩电影

王  茹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解析热播剧《还珠格格》中的人物形象

洪世林(厦门大学中文系):新媒体时代的女性“叛徒”

阎纯德

杨莉馨

 

 

 

 

 

 

 

 

~~~

王红旗

刘  钊

第二组

南光一(317)

主题:性别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之一(上半场8:30-10:00)

王春荣(辽宁大学文学院):新世纪女性中篇小说特质论

林  祁 (华侨大学):女性身体语言对性的越境——20世纪女性文学··

郑国庆(厦大中文系)王安忆:上海“京派”与社会主义记忆

刘  巍 (辽宁大学文学院):解读新世纪文学中的“堕胎”现象

张  莉(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转型

周春英(宁波大学人文传媒学院)论张翎性格和小说中的温州文化元素

杨玲(厦大中文系):从“身体写作”到耽美文类:当代文学中的性别、窥视···

~~~~~~~~~~~~~~~~~~~~~~~~~~~~~~~~~

主题:性别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之一(下半场10:15-11:40)

曹亚明(韩山师范学院):潮汕当代女学者散文掠影

孔莲莲 (云南曲靖师院):女性身体主体性的建构和解构

包天花 (南开大学文学院):蒙古族文学的性别研究现状述评

徐  寅(南开大学文学院):族裔与性别双重边缘的言说····

张欣杰(厦门大学中文系):男性视点下的女性身体—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

景欣悦(厦门大学中文系):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纠葛下的两性叙事··

李  莉 辜一敏(泉州师院):论杨绛散文的创作风格

张凌江

李晓红

 

 

 

 

 

~~~

王春荣

降红燕

第三组

南光一(301)

 

 

主题:性别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之二 (上半场8:30-10:00)

赵树勤(湖南师大):新的维度与异域的陷阱——论毕淑敏《蓝色天堂》的范式开拓与审美缺陷

常  彬 (河北大学文学院):女人的战争与女性镜像:抗美援朝文学之朝鲜·

(合肥学院中文系):与水同行:当代女性小说中的河流

刘传霞、蒋凯旋(济南大学文学院):论1950-1970年代中国文学女性身体形态脸谱化叙述

阎秋霞(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从孙频小说看当代女性意识的危机

王凤仙(济南大学文学院):《琴断口》:对存在的追问

谢雪梅(云南大学中文系):中国先锋文学女性作家的后现代性实验

~~~~~~~~~~~~~~~~~~~~~~~~~~~~~~~~~

主题:性别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之二(下半场10:15-11:40)

杨  珺(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杨绛创作的古典倾向

张晓敏(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的以实玛利”

周雪花(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铁凝小说的长女情结与多种文化认同

王  琼(广东技术师院文学院):以女同性恋姿态为表征的女性解放道路探索

王心君(厦门大学中文系):异质文化映照下的女性言说—《我爱比尔》与··

黄晓娟  徐肖楠

 

 

 

 

 

 

 

 

~~~

赵树勤朱育颖

11:50-12:40

南光一(101)

 

 

大会总结发言、闭幕式:

女性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吴思敬先生做大会学术总结。

女性文学委员会会长谭湘女士致辞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林树明先生致辞

厦门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李无未先生致闭幕辞

林丹娅

 

12:00-13:00

逸夫楼餐厅

午餐

李敏卿

苏永延

14:00-17:30

鼓浪屿

鼓浪屿考察:日光岩、菽庄花园(钢琴博物馆)

李敏卿

苏永延

18:00-19:30

海上花园酒店

闭幕晚宴

李敏卿

苏永延

12月22日

7:00-7:50

逸夫楼餐厅

早餐

李敏卿

苏永延

8:00-18:00

厦门==永定

交由旅行社组织的永定土楼文化考察。参加者在逸夫楼前上车前往永定,不参加者可离会。

王  烨

苏永延

18:00-19:00

五缘湾

晚餐:厦门名牌好清香特色小吃。

 

李敏卿

苏永延

12月23日 :

7:00-7:50

逸夫楼餐厅

早餐。全体人员离会。

苏永延

李敏卿






中国女性文学第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秘书组                                                          厦门大学2011年12月19日—22日

 

图片说明:

2011年中国女性文学第十届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负责承办者为厦门大学林丹娅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