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郑斯扬
中国女性文学第十届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9—22日在风景秀丽的厦门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内地及香港、台湾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40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所关注的问题展开热烈研讨。此届研讨会由厦门大学中文系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协办。大会开幕式由厦门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副会长林丹娅教授主持,厦门大学校领导白锡能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张炯先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吴思敬先生代表因公临时无法出席的会长白烨先生、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林树明教授、厦大科研处领导陈武元教授和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教授先后致辞,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本次研讨以总结与深化新世纪以来性别/女性文学的学术研究与理论建设,交流并分享最新成果,推进与繁荣性别研究/女性文学事业为宗旨。大会共收到论文114篇,内容囊括性别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女性主义文论研究(包括西方文论研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现状研究)、性别与大众传媒研究、性别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外国文学性别研究等几大主题,现就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与研讨情况,做如下概述:
一、对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批评现状的批评
对当下女性文学理论和批评现状的研究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收获。乔以钢教授(南开大学)在其发言《问题与挑战:女性文学学科建设之思》中,总结了近三十年来女性文学学科建设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她也直指当下女性文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是近些年来,女性文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20世纪80至90年代前期与社会思想文化对话或抗辩的能力,那么如何理解女性文学学科建设与当下社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在实践中使二者得到有效的沟通?二是当下学术界有关性别的知识生产或传播堪称兴旺,但出自本土的、有创见的高质量成果并不多见,以往的研究不仅被重复,而且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侵权现象不无发生,如何改变研究中低水平重复,加强女性文学研究的学风建设和学术创造性?三是自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女性文学研究兴起开始,作为生存经验的性别表述与作为审美经验的性别表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有待探讨的问题,当下如何在开展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的过程中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依然是个困扰我们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指出引起与会者的重视与深入探讨,期待把解决的思路结合进自己的教研实践中。陈骏涛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在发言《当代女性文学史应该怎么写?》中,指出将女性文学思潮史单独成书,似无必要,但是,“以文学史知识为主型”的女性文学史却是不可或缺的,完整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史应该以文学史知识为主型,包括女性文学思潮、女作家及其代表性文本、女性文学理论批评三个部分,而以女作家及其代表性文本研究最为重要,以此为文学史的主体,才能比较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发生、发展、演变的轨迹。作为30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这一学术类型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他的发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岸挺教授(扬州大学)和陈娇华副教授(苏州科技学院)针对当下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现状提出富于建设性的意见。刘岸挺指出既有的女性文学研究,尽管成绩斐然但似已达瓶颈,认为女性文学研究要有大视野大精神,要将女性文学精神提升到人类精神的层次,而非仅仅局限于性别层次。陈娇华副教授也指出当代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存在的种种弊端,如过于借鉴和移植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缺乏对本土女性思想资源的发掘利用,在批评实践过程中,偏重于思想内容方面的意识形态批评,比较忽视形式方面的美学批评,批评视域狭窄,将女性主义意识作为唯一视角而遮蔽了其他视角等等。
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
林树明教授(贵州师范大学)认为被许多研究者所指认的当下都市消费文化及影视网络空间进一步物化了女性身体的同时,恰好也体现了女性确立自身主体性的时代特征,并指出女性的身体/生命活动正成为一种更具主体性的审美活动,消费文化和影视网络空间为女性审美体验及多元主体性的呈现提供了多彩的舞台。他还进一步指出广大女性的审美体验与大众消费文化的内在联系,对女性主义文化理论建构及和谐社会建设,皆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厦门大学的林丹娅和黄鸣奋两位教授继承上世纪80年代厦大林兴宅先生所开创的从自然科学和信息论角度来关注文学研究的传统,他们从信息科技和传媒流程的角度阐述了现代传媒跟性别文化的关系,角度新颖、针对性强。林丹娅教授根据美国学者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所提出的“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理论,指出当前性别歧视意识和与之产生的陈腐言论,借助日益强盛而多样化的传媒形态,形成新“拟态环境”,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它所组成的有机结构的“低龄化”倾向,它表征了我们所面临的性别意识深层次的问题所在与其严峻的程度。对此林教授提出应对问题的解决办法:从信息源到受众的每个环节,只要在其间能够有一个在坚持性别平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有望扼制、阻断或者消除性别歧视文化话语传播的持续性,性别歧视的拟态环境危机就有望消除。黄鸣奋教授回顾了赛伯女性主义的理论来源和产生背景,指出赛伯女性主义的基本特点:一是对社会应用的关注,宣扬妇女和现代机器之间所存在的亲密关系,有别于排斥技术的传统女性主义。二是注重在网络上建立适宜于妇女的虚拟环境,对与之相关的联结性、批判性、创造性等问题深入进行理论研究,鼓励妇女主动参与在线活动,并通过新媒体艺术来表现自己的诉求。黄鸣奋教授明确地提出赛伯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的新形态。
性别与主体性关系问题历来是女性主义理论关注的重点,也成为本次学者们探讨的共同主题。王宇教授(厦门大学)的《“人的主体性”话语与性别政治》,以女性主义为知识论、方法论,来反思作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核心的“人的主体性”话语。她指出新时期文学“人的主体性”话语所建构的以普遍化、中性化的面目出现的“大写的人”,实际上有着明确的性别——男性。如果说,主体建构必须依赖于“我者”与“他者”的对话关系,而两性关系正是“我者”与“他者”最基本的关系域,那么,男性中心性别政治已然严重侵蚀了“我者”主体建构所必须的平等关系域的建立,并最终导致“我者”主体建构的危机,这是新时期文学“人的主体性话语”一直被忽略的局限性。华中科技大学梅兰副教授在其《论女性主义的主体身份》中指出,在全球化、新的科学技术和网络空间背景下,传统主体论已经难以适用于当前的女性主义身份政治,重新理解和建构新的女性主体身份是在所难免和十分必要的。
三、新世纪十年女性文学的研究
对新世纪十年女性文学的研究是此次研讨会的一个重点。女性文学委员会会长谭湘女士的《新世纪女性文学观察》,考察了新世纪女性文学的题材和叙述方式,指出新世纪女性写作悄然完成了“从女人到人”的女性写作嬗变。从私人化写作向现实回归,更多的关注底层生活,加强作家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叙事方式上,新世纪的女性文学写作既不同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寻找男子汉”的写作,又不同于90年代“破解男性神话”的写作。而是以铁凝概述的“第三性”写作为宗旨,采取更为客观,更为准确的态度书写和把握女性真实的生存境况,并呈现出成熟和多元化的创作倾向。张莉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也指出新世纪十年来,女性写作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更关注底层女性的命运、更具知识分子视野和人文情怀。辽宁大学的王春荣教授和刘巍副教授,虽然都是从某一方面来谈新世纪女性文学,但仍不缺乏全局回顾的眼光。王春荣教授从成熟的表征、穿越之力、情感之维和智慧之光四个方面肯定了新世纪女性中篇小说的特质,明确指出小说不仅仅“是一种成熟男人的艺术形式”,小说也“是成熟女人的艺术形式”。刘巍副教授对新世纪文学中的“堕胎”现象进行梳理、分析,认为这些作品多以“堕胎”惩罚女人的不洁、揭示男人的丑陋,却在声讨“堕胎”本身的非道德性上哑然失语。
四、性别与女性文学研究的中外互动视野
在性别研究中引入中外文学、文化互动的视野,是本次会议许多学者热衷的议题,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学术亮点。刘慧英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其发言《论巴金的〈俄罗斯十女杰〉及相关的女性英雄》中,指出《俄罗斯十女杰》集中体现了巴金早年对无政府主义信仰的追求,以及对妇女解放的关注和理解。与晚清语境中某些外国女性传记的“宗旨驳杂”不同,巴金笔下的俄罗斯女杰阵容整齐划一——她们不仅处于同一时代、国度,最重要也最核心的是她们具有统一的无政府主义信仰并付诸行动的方式。巴金笔下的俄罗斯女杰形象深刻影响了现代文学中革命女性形象,认为巴金这类写作开创了革命文学的“去性别”化倾向。杨联芬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发言《爱伦凯与五四新女性》,从五四新性道德理论资源为切入角度,分析爱伦凯两性道德理论对于塑造五四新女性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五四新文化在接受和传播爱伦凯理论时对其“母性”观点的规避与忽略,进一步指出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思想和理论资源进行选择与整合时的理论策略。刘慧英研究员和杨联芬教授的研究实际上都是对五四以来现代文学知识谱系的梳理,体现了深厚的研究功力和浓郁的学院色彩。杨莉馨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认为当下的英语女作家翻译与研究暴露出不少问题,如译介的不均衡、研究对中译本的依赖,以及传记、书信、日记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译介的缺失等,并指出如不对此类问题高度重视并尽快矫正,将掣肘对作家作品的深层认识。
来自海外和台港澳学者的发言,成为本届研讨会的又一大亮点。由于她(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与大陆学者不同,因而所研究的问题本身就具有比较的意味。王政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基于对文化生产过程的历史研究来阐释自己的见解。她认为我们在批判父权国家和男权意识形态的同时,需要解析国家和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社会性别的具体历史过程,从而不去遮蔽历史上妇女与男权文化政治机制的合谋,并从历史上的妇女的实际活动中建构起一个有母辈参与的知识谱系。王政教授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在与文学文化研究领域进行学术对接时,还借助美国影片《盗梦空间》中四层梦境的设计方式,作为自己历史分析的视觉框架。来自日本菲莉斯大学的江上幸子教授以张爱玲《色戒》为分析对象,从性别的视角来反思中日文学作品对60年前的那场战争的叙述,尖锐地揭示了战争叙事中女性表象背后的性别政治,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细致的分析显示了日本学者实证研究的功力。日本骏河台大学秋山洋子教授的发言以2008年获日本芥川文学奖的中国女作家杨逸作品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杨逸个案的研究让我们了解了日本文学界对当代中国女作家创作的接受和认同情况。加拿大约克大学徐学清副教授则通过对19世纪末的北美半华裔女作家水仙花(edith maud)的《新的智慧》、女作家SkyLee的长篇小说《残月楼》,和本世纪初加拿大华文女作家张翎的中篇小说《余震》比较分析,揭示三部小说是如何表现在中西文化撞击下的母亲与其子女的关系,以及作家们对文化的敏感性的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台湾中兴大学朱惠足副教授以出身澎湖与冲绳的两位女性离岛作家陈淑瑶与崎山多美带有强烈性别意涵的离岛小说为例,指出性别与离岛书写作为全球化时代另类乡土想象的意义。
王政教授以及美国德儒大学的柏棣教授和海外中华妇女协会的苏红军女士等海外学者,还共同主持了一场“中西学者之夜”。她们首先针对当下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困境和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现状进行了宏观鸟瞰,介绍了在全球资本主义语境下,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最新的动态,并以此为参照,指出中国女性主义学界在选择、接受和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方面的种种偏颇,认为这样的偏颇使得中国女性主义学界实际正在丧失应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本土性别经验以及当下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性别政治的能力。她们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强烈反响,交流对话十分踊跃,会场气氛异常热烈,不仅展现了百家争鸣、众声喧哗的学术多元景观,也表现了在这人文学科日益边缘化的时代,女学者对学术的执著甚至痴心。这一单元也由此成为本次会议中一个格外新颖出彩的篇章。
五、性别与传媒以及地域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近二十年来,从性别视角来研究媒体文化成为当下国际国内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的热点,也是本次会议发言的一个重要亮点。王红旗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对中国女性学刊《中国女性文化》的研究、李晓红教授(厦门大学)对台湾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的研究、王烨教授从1927年底发生在上海著名的纠缠着性别、阶层权力关系的“黄陆案”的研究、苏琼副教授(厦门大学)对台湾女性实验戏剧的研究、杨慧玲副教授(厦门大学)对和亲题材历史剧中的性别政治的研究都颇有特色。杨玲老师(厦门大学)通过讨论当下网络媒体中流行的由女性创作的耽美文类,引入对以学院派为主的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尖锐质疑。她指出女性主义批评一味指责女性文本的欲望展演是在迎合男性趣味,丝毫没有想到正是一批被贴上“身体写作”、“欲望展演”标签的女性作者对于男性的色情窥视所进行的解构。窥视可以从一种压迫性的力量转换为解放性的力量,偷窥只有在被偷窥者与偷窥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权力不对等时,才会构成一种暴力和威胁。
新世纪以来,对地域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关注渐成热点,本次会议收到的论文中不少关涉这一主题,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博士硕士生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如包天花(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对半个世纪以来蒙古族文学性别研究的综述,景欣悦(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对少数民族题材小说《尘埃落定》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性别表述机制的研究,徐寅(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对藏族女作家梅卓的研究等,显示出本学科领域新生代学术力量的成长。同时,作为研究生能有机会在国际会议上发言,也充分体现了本次研讨会学术平等的办会宗旨。
六、女性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对女性文学作家作品研究是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学者们最关注的问题,这一方面的论文数量也最多。学者们从性别视角对一些文学文本进行重新解读,产生独到而新颖的认知,极富启发。林幸谦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的发言《身体符号/物种拟态书写——萧红〈生死场〉的女体/母体寓言》,认为萧红总是喜欢将女性人物转化为各种动物、禽类或昆虫的意象形态,这些原始事物中的拟态书写不仅让萧红得以将女体和自然形态或场景相结合,更进一步在其叙事体中建构独特的象征/符号体系。董丽敏教授 (上海大学)的发言《性别政治视野中的“参差对照”——以张爱玲的小说为个案》,认为张爱玲文本利用“细节”与“宏大”的变奏,对女性与历史的关系进行了富有深意的改写,但离家别国之后个人生命体验的萎缩,又使得这一改写更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体现了中国语境中性别政治实践的艰难。赵树勤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的发言《崭新的维度与异域的陷阱——论毕淑敏〈蓝色天堂〉的范式开拓与审美缺陷》,认为毕淑敏的《蓝色天堂》可谓一个文化信号,它昭示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思考从大陆文化转向海洋文化,从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开放,在思想空间、写作范式和审美内容上均开辟了崭新的维度。郑国庆副教授(厦门大学)的发言《王安忆:上海“京派”与社会主义记忆》,认为从《富萍》到《桃之夭夭》,王安忆开创了一个特殊的将京派美学移植到社会主义背景的创作面向。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些非文学学科学者对本研讨会的加盟,如台湾清华大学从事美术史研究的李宗谨教授,通过“羿与嫦娥”、“伏羲女娲”等古代神话中的几位月亮女神的文化图像演变,阐释了神格与性别之间复杂的文化关系,以及神话原型意象背后的深层性别文化机制,她图文并茂的发言激起与会者的强烈兴趣与探究。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学、社会学学者也从各自的学科视野参与到学术交流中,为此届研讨会带来别样的学术风景,这也是之前女性文学研讨会上所鲜见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此次会议还有许多论文或即席发言,其内容都颇具创新,专家学者的研究论文都具有难能可贵的学术价值,限于篇幅不能一一罗列。总之,正如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会长谭湘女士、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女性文学委员会顾问吴思敬教授在本届研讨会的总结陈辞中所指出的,出席此届研讨会的学者人数之多、所从事学科分布之广泛、涉及到的高校层面之丰富、以及得到重要学术期刊和媒体的重视与支持等,在历次女性文学研讨会中都是史无前例的。而来自海内外如此众多的专家学者所带来的研究成果与思考,在此碰撞出深刻而新颖的思想,无疑将对我们的研究与拓展,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也为推进海内外女性文学研究的学术沟通与交流,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论文集目录
一、女性文学研究反思及学科建设
1. 林树明(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大陆八十年代文学评论中的性别意识
2. 董丽敏(上海大学):“政治化”性别:走向“公民社会”?
3. 柏棣(美国德儒大学):女性文学的“小时代”
4. 王侃(杭州师范大学):再度边缘:当下女性文学批评刍议
5. 王纯菲(辽宁大学):关于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民族主体性建构的思考
6. 刘钊(长春师范大学):女性文学的理论向度
7. 范铭如(台湾政治大学):女性书写的四道墙
8. 胡明贵(闽南师范大学):论中国现代女作家文论的存在意义
9. 谢雪梅(云南大学):女性文学中性别意识的叙事动力与文化逻辑
10. 张晴(《名作欣赏》杂志社):论新时期私人写作对“双性同体”理论的超越
11. 王春景(河北师范大学):女性主义的印度声音
二、跨文化视阈中的女性文学研究
1. 乔以钢(南开大学):跨文化视野与女性文学研究
2. 陆卓宁(广西民族大学):欧洲华文女性文学的精神嬗递
3. 宋晓英(济南大学):北美女性华人自传体写作谱系研究
4. 降红燕(云南大学):罗宾·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启示意义
5. 杨莉馨(南京师范大学):尼莎拥有我渴望的一切
6. 朱育颖(合肥学院):新海归女作家小说近作的叙事策略
7. 孙桂荣(山东师范大学):海外汉学中女性文学研究的特色与问题
8. 曾丽华(集美大学):文化冲突与融合下的母女关系
9. 樊洛平(郑州大学):两岸新女性主义小说创作比较
10. 林祁(厦门理工学院):“之间”的焦虑与日本新华侨女性自述体小说
11. 钱虹(同济大学):论香港20世纪80年代的女性散文
12. 王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乔治·艾略特的传统与现代解读
13. 薛敏(西安外国语大学):在伤痛中前行——评苔丝和索米娅
14. 布小继(红河学院):从《古韵》与《秧歌》看中西文化对话
15. 周海琳(集美大学):跨文化视野下的战后大陆赴台女作家作品史述省思
三、现当代女性文学文化现象
1. 林丹娅(厦门大学):在现代女性言说中的解放
2. 林幸谦(香港浸会大学):《小团圆》的「圣杯」意象解读
3. 邵迎建(日本国立德岛大学):白薇的《打出幽灵塔》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4. 王春荣、吴玉杰(辽宁大学):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文学意识
5. 赵思奇(河南大学):近代中国女性观念在文学中的流变
6. 张文娟(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五四新文学中的女性问题叙事论纲
7. 毕新伟(安徽阜阳师范学院):中国女性工读文化教育及其现代传承
8. 李萱(河南大学):梦幻书写传统与女性写作的现代突破
9. 张欣杰(厦门大学):新时期女性文本中知识女性的身体病症与性别意识
10. 房萍(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女作家乡土叙事的三维空间
11. 翟瑞青(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漂泊意识
12. 罗雪松(广西玉林师范学院):现代女性人格现象的嬗变
13. 孔莲莲(云南曲靖师范学院):1990年代女性书写与两性关系伦理重建
14. 王艳芳(江苏师范大学):从张爱玲《重访边城》中的台湾书写谈起
15. 刘永丽(四川师范大学):现代女人在上海:被模塑的形象
16. 王炳根(冰心文学馆):冰心为什么没有被打成右派
17. 白玉红(郑州师范学院):丁玲和她笔下的女性形象
18. 葛延峰(山西忻州师范学院):场域视阈下的萧红乡土小说
19. 舒凌鸿(云南大学):丁玲《暑期中》的叙述声音
20. 苏琼(厦门大学):论苏雪林与鲁迅之关系
21. 王淑萍(河南财经大学):郑敏作为女性诗人的超越
22. 周春英(宁波大学):於梨华《梦回青河》再解读
23. 朱小平、黄渊基(湖南省社科联):“一代女魂”唐群英诗词中的女权意识
24. 刘文菊、李坚诚(广东韩山师范学院):潮籍女作家许心影研究
25. 高艳芝(河北师范大学):王周生《性别:女》的性别言说与文本意义
26. 彭翠(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壮族作家梁志玲小说创作初探
四、21世纪以来的女性文学创作
1. 郭力(哈尔滨师范大学):近年女性长篇小说历史叙述策略的选择
2. 苏红军(海外中国妇女学学会):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给女性文学批评提出的新的挑战
3. 刘巍(辽宁大学):新世纪性别文化建构中的多元女性叙事
4. 刘传霞、陈淑瑞(济南大学):论新世纪被拐妇女叙事
5. 黄晓娟(广西民族大学):新世纪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中华文化认同与传承研究
6. 吴雪丽、李光荣(西南民族大学):“非虚构”女性书写与新世纪乡土文学的对话
7. 李彦文(天津外国语大学):新世纪女性作家的现实情怀与文学表达
8. 陈娇华(苏州科技学院):以女性情欲之殇直呈乡村社会疼痛
9. 郑斯扬(福建省社科院):新世纪以来女性乡土写作的伦理逻辑
10. 陈明柔(台湾静宜大学):陈玉慧《海神家族》与《CHINA》中的离散与回返
11. 王红旗(首都师范大学):以家族伦理叙事重释性别文化
12. 戴冠青(福建泉州师范学院):张翎小说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13. 邓小红(河南大学):铁凝《大浴女》欲望书写的净化策略
14. 郭淑梅(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张洁晚年的寻找之旅
15. 李蓉(浙江师范大学):论翟永明九十年代以来的诗歌
16. 徐肖楠(华南理工大学):让思想的诗性柔滑如水
17. 邓利(四川师范大学):从三部作品论女性残疾人作家的自传体小说
18. 贾剑秋、王进、郭娅(西南民族大学):新世纪西部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创作述略
19. 张勇耀(《名作欣赏》):葛水平:“后赵树理写作”的女性言说
20. 王志萍(新疆昌吉学院):“女性写作”视阈下的李娟散文
21. 李晓丽(中华女子学院):也谈郑小琼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倾向
22. 孙琳(东北师范大学):读金仁顺的“故事新编”小说
23. 程箐(江西赣南师范学院):近20年江西女性写作扫描
24. 郑立峰、王志明(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新世纪以来广西女性作家的视野
25. 赵春秀(太原师范学院):论新世纪山西新崛起的女性小说作家群
五、性别视角下的文学创作与媒介传播
1. 王政(美国密歇根大学):从祥林嫂到铁姑娘:文化符号中的社会性别政治
2. 屈雅君(陕西师范大学):消费时代:从“半边天”到“新淑女”
3. 李玲(北京语言大学):郁达夫新文学创作的现代男性主体建构
4. 王烨,尹琴(厦门大学):南京政府初期的废娼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叙事想象
5. 蔡佩均(台湾成功大学):台湾通俗文艺杂志《风月报》、《南方》中新女性形象的转变
6. 陆正兰(四川大学):“中国风”歌词的性别诉求
7. 姜云飞(上海财经大学):时尚、性别、革命:关于张爱玲的文化研究
8. 柳书琴(台湾国立清华大学):龙瑛宗对台湾女性读者阅读现象的忧思
9. 沈红芳(河南大学):文学期刊对中国当代女作家创作的建构
10. 陈平、范爱菊(河北邢台学院)、徐立新(海南琼州学院):从网络穿越小说中看当代女性
11. 姜吉林(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性别叙事的风格具现
12. 刘虹利(西南民族大学):范爷·媚娘·宫廷童话
13. 蔚蓝(湖北大学):网络媒介时代女性书写热潮与社会价值认知
14. 许航(北京电影学院):“女星”言说与“现代女性”想象
15. 周雪花(河北师范大学):“轻飘”的女导演电影及边缘政治的建构
16. 周志雄(山东师范大学):论网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7. 邹华芬(西南民族大学):当代中国少数族裔女性导演研究
18. 区艳霞(广西玉林师范学院):社会性别视角下清末民初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研究
19. 吴丹凤(广东肇庆学院):《滚滚红尘》中张爱玲生平内容的性别叙事
20. 王宁(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性别视角下的“90年代”小说叙事
21. 曹霞(南开大学):莫言《丰乳肥臀》的批评研究
22. 赵莉萍(山东女子学院):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莫言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