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颁奖大会综述
时间:2015-08-02   作者:

女性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第九届中国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降红燕,李木桂,刘瑞兰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 女性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表现在目前的研究格局不仅仅局限于当代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创作评论上,还在纵向上对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回溯,横向上向海外华文女性文学推移;同时女性文学理论水平日益提升。

关键词: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女性文学理论批评

降红燕 李木桂 刘瑞兰

2009 年11 月14 日至16 日,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长城汽车杯)颁奖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和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作协等单位的一百余名学者和作家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期间举行了隆重盛大的颁奖仪式,并就女性文学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本次学术研讨的总主题是“中国女性写作的拓展与深化”,下分四个子议题: 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女性文学创作研究;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 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议题的确立是女性文学委员会结合我国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历史、现状做出的。本文先就会议主题的确立作一点说明。

本次昆明会议的召开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年,中国新时期文学30 年,会议的议题因此首先考虑了这一因素。众所周知,女性文学研究是我国上个世纪80 年代后期以来一直兴盛的一个热点,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面临诸多问题,因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水平,推进女性文学创作的深入发展,就成为本次会议的题中应有之意。因此会议的总议题为拓展与深化。而如何体现拓展与深化,就要看子议题的确立。应该说,女性文学研讨会每一届都有事先确立的研讨主题,而主题的确立一般又与往届尤其是上一届有相当的关联性。本届会议之前是2007 年在山西太原的第八届,太原会议的重要议题就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女性文学教程》专题。《女性文学教程》的编撰出版是我国女性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我国女性文学研究走向学科化的标志物。拓展与深化的工作在《女性文学教程》当中已有体现。该著用共时性(横)和历时性(纵)相结合的方法,对女性文学的概念,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研究实践,女性文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有关研究动态,以及古今中外(中国从古至今、台港、海外华文、欧美、亚非拉)的女性文学创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把握,显示出编撰者的宏阔视野。本次会议子议题的确立因此深受其启发。

“拓展”是从广度上拓宽,虽然每一届会议上参会者的论文及学术背景都不仅仅限于中国当代文学,也会包括现代、古代、近代乃至外国文学,但是明确地以议题的方式提出古代女性文学研究和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这还是第一次。其中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的议题则与2008 年9 月女性文学委员会会长谭湘率团到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第十届大会密切相关,这次美国之行称得上是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走向国际的破冰之旅。会上会长谭湘、三位副会长林丹娅、乔以钢、林树明等专家学者介绍了中国国内女性文学研究的成果和现状,展示了国内女性文学研究团队的风采。缘于此,本届昆明会议也在女性文学研讨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国际”的名义冠出。“深化”是从深度上掘进。女性文学研究作为当今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学术热点,其发展势头有增无减,但是外表的兴盛下也存在明显弊端,学术泡沫时有浮现。因此突破女性文学研究的局限,使女性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就成为主办者的意向,而这一意向主要由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来体现。

会议提交的论文和参会者发言主要就这些议题展开。

和以往历届会议一样,本次会议提交论文数量最多的依旧是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女性文学研究方面的,因为女性文学委员会从1995 年开始成立依托的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这一学术团体,当代文学研究学者构成了女性文学研究的基本队伍,因而这次论文达到近40 篇之多,占论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该部分论文有些是从比较开阔的视野和角度对女性写作现象进行考察的。厦门大学林丹娅的《批评中的女性写作: 混同还是不》延续着她一贯的犀利敏锐的洞见和笔锋,对当前的女性写作的各种表征进行了阐释,并对文学批评中批评主体性别意识的缺乏进行批判。在《现代语境中女性身体叙事的可能性》中,哈尔滨师大的郭力认为始于八十年代中期的女性写作不再把女性的身体充当客体,而是作为主体面对世界,以主体行动的力量表达生命本质的自由。黑龙江社科院的郭淑梅的《女性写作对正史的清算》从张洁的《无字》、王周生的《性别:女》、刘索拉的《女贞汤》三部小说入手,探讨了新时期女性写作对几千年传统正史的清算。济南大学刘传霞的《新时期之初“寻找男子汉”、“女强人”文学与女性性别身份认同》,认为新时期初期女性作家所引用的三种社会性别规范话语未能为女性建立现代自我主体、完成性别身份认同提供充分的话语资源,造成了中国女性和女性写作所面临的困境。河南大学沈红芳的《“杀夫”叙事中的罪与罚》,对李昂的《杀夫》,池莉的《云破处》,方方的《奔跑的火光》、严歌苓的《谁家有女初长成》、迟子建的《第三地晚餐》这五部小说进行了比较,揭示出女性的悲剧命运并不因社会的解放、经济的发达、法制的健全就能够幸免。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的高静则以铁凝、方方和尹丽川三人的创作为例,论述了新时期女性文学中语言风格的审丑艺术。

有的则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宁波大学周春英的《独特的文本内核:此岸诗情的守望者---张欣小说研究》,认为张欣的小说揭示了社会转型在都市女性的心理层面造成的隐秘而又深刻的震荡以及她们对欲望的无奈和趋同,对纯真爱情的渴盼和坚守,对人性中善与美等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守望。云南曲靖师范学院的孔莲莲在发言中讨论了林白小说中的女妖原型及其演变。她认为林白所塑造的“女妖”可以说是她作品中的一种永恒魅力。云南楚雄师院的洪丽霁以贝拉的《9·11 生死婚礼》和张抗抗的《作女》为例,通过两位女性的情感历程对女性的“反叛”进行解读,认为女性在反叛之后仍然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河北教育出版社的谭湘对王安忆的近作《骄傲的皮匠》进行了到位的细读。四川省社科院的王林以林白的《妇女闲聊录》为研究对象,关注作品中的原生态及口述历史的方式,探究女性无限的创造力。南开大学博士生孙琳以《红岩》中江姐的受虐场景为例,阐述了政治文化与社会性别心理的紧密联系。

几位参会的外国学者的批评对象也是中国新时期的女性作家文本。在中国语言大学做研究的意大利高级访问学者爱丽莎(Elisa Ravera)以《徐坤的女性写作立场与女性写作》把徐坤的创作置于19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审视。来自美国沃勒刚大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博士候选人Bryna Tuft(中文名郝瑞文) 则在Reading the Private Body: Publicationand Validation of the Self in ContemporaryAvant-Garde Women’s Fiction(她自己翻译为《当代女性隐私文学》)一文中,通过对铁凝、林白、徐坤、海男等女性文本集中分析,认为这些女作家在文本中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与男性的/异性恋的/国家的相对抗的女性声音/想象/身体的空间。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师大的王侃提供了他出色的博士论文《历史·语言·欲望: 1990 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的英文摘要,某种意义上为外国参会者了解我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水平提供了一个样本。

新时期文学尚未终结的文学现实并不妨碍可以将21 新世纪文学作为单独的时段进行考察,女性文学研究界也如此。首都师大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王红旗的《历史重构与“自我”超越》通过对张洁、铁凝、迟子建、孙慧芬、葛水平等作家的创作,归纳出新世纪女性写作10 年的新变化。安徽合肥学院朱育颍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下文坛的一些女性作家对人与自然以及生态问题进行审视与思考的“绿色写作”(《绿色之维: 新世纪女性小说中的生态意识》)。苏州科技学院的陈娇华的《女性文学创作:从对抗走向融合》分析了近年来的女性革命历史书写中的新变化:《无字》和《笨花》等作品表明原先相对抗的性别意识与革命话语开始出现相融合的趋向。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对人类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深刻的影响。影视、网络新型传媒对文学的渗透日益明显。徐州师范大学的王艳芳把传媒视野中的新时期女性文学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她认为应构建新世纪女性文学良性生态之路径和女性文学文化研究的新思路(《传媒视野中新时期女性文学》)。同样关注两者之间关系的还有来自郑州大学的张兵娟,她在《“关怀伦理”叙事与“邀请式传播》中重点分析李少红的电视剧,指出女性电视剧的传播叙事方式对推动性别平等、双性和谐、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还有的研究者从民族这个层面上对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进行关注。来自新疆昌吉学院的张华《新疆民族女作家与中国汉族女作家女性写作之比较》比较了新疆民族女作家与中国汉族女作家女性书写的异同。同样是来自新疆昌吉学院的王志萍的《他者之镜与民族认同》则重点阐述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作品中的民族意识,从文学阅读的角度关注民族意识。

在整个文学研究中,文学理论批评研究可以说是难度较大的,但也最能体现某一学科价值的部分。对作家的个案研究,对文本的具体评论最终都应该加以整合,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这方面,这次大会的一些论文体现了较高的水平。

南开大学乔以钢的《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 追寻与建构》一文思考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书写中存在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对“女性文学史”加以立体、综合的把握; 二是如何对待文学的审美特性与性别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三是如何在遵循文学史写作基本规律的同时,更好地将性别领域的文化批判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体现自身的积极意义和文化创造力。该文涉及到的是目前女性文学研究领域中比较深层次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前沿性。河南大学的刘思谦在《论女性文学研究的主体性问题》中以她的两名博士生王萌、杨珺的研究专著为例,阐述了女性文学研究的主体性问题。主体性也是女性文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刘思谦多年来关注于此。山西大同大学的郭剑卿在发言中也谈到女性文学研究的主体性问题。她认为女性文学研究在新时期空前繁荣,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果,学术团体也相继成立,然而,女性文学仍有沦为做脚注的危险。我们需要在细读中寻找自己的思考点,需要对女性文学研究的主体性做更深的把握(《女性文学研究的本体性问题:回归文本批评》)。

辽宁大学王春荣的《论女性文学的审美日常化倾向》对女性文学的个性审美特征进行探讨,她认为应该认真反思女性文学审美日常化倾向,总结其经验和问题,完善女性文学的个性审美特征,重建女性文学传统。上海大学董丽敏的《性别研究: 问题、资源和方法》对中国性别研究现状进行反思,认为性别研究并没有对中国当代现实产生影响,中国的性别研究潜藏着巨大的隐忧,影响了其向纵深处发展。贵州师大林树明提交的会议论文《论特里·伊格尔顿的“性别视角”》颇富新意和深度。

湘潭大学的万莲姣极具创意地提出“公民女性主义”这个概念,并阐述它的伦理学意义。她强调要重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平衡,从关注性别歧视到关注一切社会歧视(《论公民女性主义的伦理学意义》)。青岛海洋大学的马春花在《中国女性主义:选择性新自由主义的困惑》的发言中,分析了中国女性主义目前所面临的文化困境。

将本届大会的两项内容女性文学奖和女性文学研讨结合得最有机的当属中国社科院陈骏涛的《女性文学理论批评:在沉潜中的行进》。该文主要结合这次评奖获奖的理论著作的情况,从建构、创意、锐气、拓展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我国五年(2003-2008)期间女性文学研究的水平,并在最后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在有关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面,泉州师范学院的戴冠青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中国化进程做系统的梳理。还有一些学者从自己的经历以及现实遭遇出发,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山东师范大学的孙桂荣认为新世纪虽然出现了很多女性文学批评的论著,但有一些不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她在对男权话语进行梳理的同时,指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风太弱的现实。河南大学的赵宁认为国内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在建构方面虽然有很大突破,但解构上不足。她从高校课程的建设及学生的参与中提出应吸引更多男性参与到女性理论中来,从而储备更多的后备人才。

云南大学博士生陈芳的《浅论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有效对接》以米克·巴尔对《紫色》的叙事学分析为例,探讨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该单元其余尚有山西大学傅书华的《论当前女性文学研究的瓶颈》,南开大学博士生李晓丽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及其有效性》等。

如前所述,明确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和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纳入本次会议的议题,在女性文学研讨会会史上是第一次。惟其是第一次,和前边两方面的议题相比,论文数量明显少一些,尤其是海外华文文学部分。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有分量的文章。

北京语言大学段江丽的《“传统中”的“现代性”: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父”意识》,就古代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中的“审父”叙事展开较全面、深入的论析,指出古代文学中的“审父”叙事具有超时空、超文化的内在驱力。

云南大学王卫东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男性化机制》将古代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研究相结合,对蕴含于中国古代文学文本中的性别意识的复杂性及其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同样来自云南大学的博士生曾静的《浮出男性文本的女性形象》,则通过对《世说新语》女性形象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来自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的三位老师在搜集大量详实资料的基础上,对清代妇女文学进行了一个有连续性的研究。她们分别是傅瑛的《从吴浣素到吕碧城》; 乔琛《来自历史边缘的声音》; 赵慧芳的《浮出历史地表---吕碧成散文创作论》。

同济大学的钱虹从中国的语言文字入手看其中所暗含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尤其是妇女地位逐渐沉沦的痕迹(《拂去女性文化历史的尘埃》)。浙江师大付建舟的《清代“秋红吟社”考论》对1839 年成立于北京的秋红吟社的三位人物及其诗社活动做了比较详细的考证。唐山师范学院郑丽丽的《清末新小说中的女子舍“身”救国现象》分析了清末新小说中出现了的大量舍“身”救国的女英雄形象。广西师大刘铁群的《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女性观》,对鸳鸯蝴蝶派作家创作大量的以婚姻恋爱为题材的小说的分析,得出鸳鸯蝴蝶派作家矛盾又复杂的女性观念,既有守旧又有进步的倾向,并对这种矛盾的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长春师范学院的刘钊以清末《女子世界》月刊上的小说创作为例,探讨清末民初思想界文化界形成的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乌托邦想象世界及其在文学上的体现(《清末民初以女性为中心的乌托邦想象》)。

在港台文学研究方面,郑州大学樊洛平的《女性文学在海峡两岸的发展流变》把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以20 世纪50 至70 年代的女性小说为中心,对女性文学在海峡两岸的发展流变进行梳理。在对具体作品的解读上,唐山师范学院陈自然的《现代都市女性的生存景观》具体论述了亦舒的都市言情小说。云南大学的蔡丽则选择了朱天文的《荒人手记》进行研究,对其中中性的目光、都市雅痞的文化嘲弄,对都市酷美的经营进行分析,认为朱天文是契合了城市文化消费的大众心理(《当代都市酷美的经营》)。广西民族大学陆卓宁的《林海音的“中国情结”与女性意识》则进行作家个案研究,指出林海音在特定政治语境下的中国情结与女性意识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作家女性经验的独特言说,而且提升了台湾当代女性文学的精神品格。

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论文这次会议是阙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如实指出缺憾,以备后来者镜鉴。

中国的女性文学是一条从古至今流淌不息的历史长河,对长河的各段景观都会有人驻足关注。本次会议在现代文学方面也有引人注目的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馆刘慧英的《“妇女主义”:五四时代的产物---五四时期章锡琛主持的《妇女杂志》,认为五四时期由男性“新青年”主办的《妇女杂志》提出了包含着个性解放、妇女解放、欲望想象等多重因素的“妇女主义”,虽然“妇女主义”已不再局限于民族国家想象,但却依然是一种以男性主体性为根本出发点和立场的对妇女的想象,它与中国现代初期的女权启蒙一样,是一种男性话语对女性乃至女权主义的建构,而不是妇女自己创建和从事的事业。

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林幸谦在《濡泪滴血的笔锋:论石评梅的女性病痛身体》中,从石评梅及其文本中的女性身体书写出发,探讨她的女性叙事特质及其时代意义。石评梅的女性身体书写是一种充满泪血流淌的病体书写,已形成为一种言说、一种语言特色、一种叙事模式,这是五四女性文学中富有凝视女性、凝视身体、凝视伤痛和弃绝的一种文学经营。

安徽阜阳师院毕新伟的《暗夜中的颓废---庐隐精神世界探寻》从叔本华对庐隐的影响出发,探讨庐隐文学创作中悲哀内部蕴含的颓废意识,结合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情况,阐述庐隐的颓废体验的深层意义,并梳理其精神世界的流转中向革命转变的内在理路。北京语言大学李东方的《冰心的困惑---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两全的不可实现》,探讨冰心小说中的女性面临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难以两全的矛盾(也是冰心自身的困惑)。同济大学万燕《落红萧萧---萧红小论》对萧红的作品进行解读。济南大学的王凤仙用存在主义方法对张爱玲的作品进行阐释(《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与存在主义》)。

此外,有的研究者着力于外国文学研究方面。湖南商学院的潘建《构建父权体制中的母性谱系:弗吉尼亚&middot;伍尔夫创作的历史叙事》对弗吉尼亚&middot;伍尔夫创作中的历史叙事进行阐述,探讨伍尔夫重建女性历史与传统的努力。云南大学的谢雪梅对《尤利西斯》中女主人公的身体意识进行分析的同时进一步指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写作与外国文学写作有很大差距,身体写作在中国已很明显地走形而下层次,应该向西方形而上的层次进行学习,否则将对女性文学发展有很大障碍(《<尤利西斯>中女主人公摩莉的身体意识》)。

参考文献:

[1]乔以钢,林丹娅. 女性文学教程[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2]吕文,西水. 华文女性文学之花在沙漠里绽放: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代表团访美纪实[J].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 2008(5): 20-21.

[3]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长城汽车杯)颁奖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云南昆明:2009.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2010年6月 第24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