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视野, 推进女性文学持续发展———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评述
盛英
紧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建设奖”颁奖仪式之后, 1998年9 月20 —23 日, 第四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承德举行。研讨会颇具广阔文化视野:除对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批评、研究的成就和经验、问题和前景作进一步探讨, 对女性观、女性文学新话题展开广泛交流外, 还引进有关“知识经济”、“妇女学”等正光教授、妇女问题研究专家李小江教授等做相应报告。这次研讨会, 充分显示了中国当代女作家、女性文学研究者敏感和睿智的文化情怀, 并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契机。
袁正光题为《知识经济与人类的未来》的报告, 在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涵义和形成过程后, 指出了“知识经济”时代为妇女获得进一步解放的意义所在。他认为在农业时代、工业时代, 体能处于弱势的女性, 因各种因素, 在许多领域也处于弱势地位;然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女性的进一步解放必将出现新的思路和新的前程。
李小江题为《再谈妇女研究和妇女文学》的报告谈了几点对女性文学研究的看法。1 、希望重视学科化建设。2、需同妇女研究、性别研究、妇女运动联系起来。3 、改变目前比较闭塞的情况, 及时了解国外有关动态。
本届研讨会有以下两个主要议题:
一、“我的女性观”。
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 30 位得主中的24 位, “建设奖” 15 位得主中的13位, 共37 位获奖者都发表了自己的“女性观”。她们的女性观有不少共识。比如, 她们几乎都以人为本, 不谈、不属于性别中心主义;但又都看重女性自身特质, 不愿将自己美好的性征被男权中心文化所异化和污染。宗璞说, 女人首先“要获得做为人的一切” , 当“女人不能做人”时, 当“女人为了做人而忘记了自己是女人”时, 都“沉痛得很” ;盛英继续举起她那两面旗帜, 一面“人的自觉”的旗帜,一面“女性自觉”的旗帜, 期待“两个自觉”在“人类良知的基础上真切地统一起来”。
何为“女性性征” ? 方方率真地说, 大家气的女人“个性鲜明, 平等意识强烈, 在社会中向往特立而独行, 追求女性的自我”。她们“虽不讨男人喜欢, 但她们却是真正的女人” ,“是女人的方向”。而“小女人”气, “虽能讨得男人们的喜欢和怜爱, 但毕竟无法显示女性的进步。”她预测,“随着世界的进步, 女人发展个性空间扩大, 小女人将自然减员”。又比如, 她们都强调女性本体精神的优越性, 但又都把女性自尊和自审整合在一起:季红真认为“女性本体精神是超意识形态的, 是自然之一部分” , 它“宽容、博大、善良、智慧” , “热爱自然、热爱和平” , 女性本体精神“是克服本世纪末危机的重要思想资源” , 女性思维方式“是新的世界观与宇宙观的基础”。谭湘也说道, 女性的“母性情怀” , 既适合“女性内部世界” , 也适合“人类末来世界”。
多年从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男士林树明, 他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 认为男人在丧失人性方面甚于女性, 女性比男性更具有人性, “人类解放的征程将由妇女引导”。迟子建、徐坤则从不同角度将女人归于自然, 徐坤认为, 女性的自尊在于“站着时, 就活成一个雌性生物, 优雅, 凛然, 不亢, 不卑, 倒下去,就轰然的, 死成一棵树, 一株枝繁叶茂的植物, 重归于泥土, 滋养大地万物” ;迟子建礼赞女人在生殖中获得的“对生命的认识” , “女性的灵性气质更接近大自然” , 为此, 女人应自觉地树起“__________母性特有的高贵气质。”在坚持女性自尊自信的同时, 张抗抗坦诚地进行自我剖析:“我像所有平常女性一样, 有怯懦、虚荣、狭隘、依赖的习性, 我常陷入鱼和熊掌的矛盾之中, 还有内心深处良知和利益的冲突” , 她认为“女性解放的道路上最顽固的障碍, 是女人自己”。张欣也说:' 我在写作中不自恋, 同时保持清醒的自我批判意识”。陆星儿希望女人不要“太把自己看作女人” , 以致被嵌入某种“既定的角色之中” ;王安忆则觉得女人倘若过于“扩大自我意识” , “陷入内部世界拼命创造幻想”的话, 那么“创造出来的自我是谬误的” , 她希望女性走出误区, 理性地提高自我, 而“真实的自我与提高的自我之间” , 又应保持“一个理性的距离, 这是一种审美的距离、批判的距离” , “观照的自我站得越高, 本体的自我便更真实、更清晰。”刘思谦则认为近百年的女性文学史主线, 是女性“认识自己, 超越自己的历史。”
在对待两性关系上, 她们以“平等和谐”为指归, 反映在创作上, 则希冀获得超性别写作的大家风范;然而, 她们又都感到, 曾被长期掩没、以致行将失落的女性性别意识、性别敏感, 依然不能丢失, “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是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李子云说, “我不赞成妇女自我封闭” , 也“不主张性别对立”。蒋子丹则怀疑“把男人当作敌手的女权运动” , 认为“那是一种人性危机”。林白希望在“个人自由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的同时, “双性和谐成为可能”。金燕玉期待天下男女的性别战争打成平局, 大家留住善根和爱心, 以“共同撑出一片绿荫”。
关于女性创作, 舒婷调侃那些突出所谓性征的俗姿庸品, 她说:“女性文学”假如“只关注女人职务与家务, 或者用放大镜探讨雌性征象” , 那么“不如研究虫子来得实在, 至少对环境保护有益。”翟永明也认为, 女性诗歌创作倘若过分强调女性身份, 而忽略创作最主要因素的话, 那将“陷入一种固定模式” , 她愿“从个体生命出发, 去展现历史和现代生活” , “从无性别的角度面对和把握人类和人性的终极。”她希望女性文学通过“一种超跃的过程”渐入“澄明之境” , 步入“成熟阶段”。
面对当今世界性男权中心文化, 朱虹提出, 人们看女人, 总是联系着她的性的有关功能, “离开了与她的性有关的功能, 女人就没有她自己的角色了吗?”她认为, 从性别敏感的角度看, “我们周围的污染是不少的。”林丹娅剖析了月神故事中“嫦娥=女人=癞蛤蟆”的情节, 剥开了男权文化实质;斯妤表达了女人被男人当作“另类”时的感慨:“多数男人在下意识里, 在内心深处, 是无法平等地看待我们的。”为之, 她要予以“反驳” ;荒林也因为自己在“长大成人”过程中的创伤经验,宣布自己“在大多数情形下”、愿选择“女性主义立场。”然而, 有意味的是, 范小青、残雪和叶梦等谈了不同看法。范小青觉得, “将男人和女人分成两大阵营” , 其实是一件“多余的事情”。残雪认为“现代人的性别意识不是靠大运动、大联络、群起而上可以达到的” ;某些标榜为“女性主义”的作品, 其实正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垃圾污染”和“男权思想”臭味;“真正的女性意识是同现代意识联在一起的” ,“只有突破传统的钳制, 创造出个性化的作品, 女性意识才会包含于其中”。
二、总结新时期女性文学理论、创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 该议题尚未形成系统新见,而乔以刚、谭国根、陈骏涛等代表的发言, 却给人们留下较深印象。他们关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学理性、整合性方面的思考, 颇有启发性。乔以刚《关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认为, 当今“女性文学研究”虽然已在学界“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 开始成为一门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 , 但毕竟是个“新型的事业”。它需要:1 、进一步开拓研究视野, 如古代妇女文学和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台港文学等都应加强研究, 以完善学科结构的科学性。2 、提倡研究方法的丰富和包容。今天, 当女性文学批评界引进和运用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的时候, 应自觉注意中国国情, 并注意避免出现以“我”为中心而排斥其他声音、谋求话语霸权的不良倾向。女性文学研究应提倡多种声音, 提倡学理的探讨和争鸣。3 、抓好基础理论建设是实现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的关键。此外, 乔以刚还提出女性文学研究主体是谁的问题。她认为, “女性文学研究”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学科, 研究主体应同属男女, “男性研究者的富于创造性的参与”将“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前景。”
谭国根(香港中文大学)《心理“换置”与文化“定型”—性别意识与超性别书写》是一篇娴熟地借鉴西方文化, 为女性文学批评、研究提供“学理性”示范的文章。该文通过对弗洛依德从心理分析层面、楚多罗从角色行为层面谈论性别意识和性别取向的分析、比较,提出在当代西方理论中, “换置”理论的意义所在。“换置”理论是解构弗洛依德关于女性意识理论的重要尝试;“换置”理论对女性意识内部蕴含男性意识, 男女共具“双性触感”的“双性共体”理论提供了深层依据;“换置”理论还为男女作家进行超性别创作作出解释, 并将它与“同性恋”创作区别开来。
陈骏涛《关于女性写作悖论的话题》, 对女性文学批评中常遇到的几对“悖论”提出看法, 他认为性别意识与超性别意识, 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 自恋和自审、自强, 内视角与外视角, 颠复男性中心文化与促进“双性和谐” ,这五对貌似悖论的关系, 其实是可以整合在一起的。我们领教过线性思维给研究工作带来的局限, 在女性文学研究中, 理应避免对两个所谓“对立元素”的偏执, 即情绪化地强调一方排斥另一方;我们理应注入“整合性” , 用我们富思辨性的研究成果, 推动女性文学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此外, 研讨会还对自然与女性、台港澳女性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女性文学的出版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04期)
盛英
紧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建设奖”颁奖仪式之后, 1998年9 月20 —23 日, 第四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承德举行。研讨会颇具广阔文化视野:除对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批评、研究的成就和经验、问题和前景作进一步探讨, 对女性观、女性文学新话题展开广泛交流外, 还引进有关“知识经济”、“妇女学”等正光教授、妇女问题研究专家李小江教授等做相应报告。这次研讨会, 充分显示了中国当代女作家、女性文学研究者敏感和睿智的文化情怀, 并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契机。
袁正光题为《知识经济与人类的未来》的报告, 在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涵义和形成过程后, 指出了“知识经济”时代为妇女获得进一步解放的意义所在。他认为在农业时代、工业时代, 体能处于弱势的女性, 因各种因素, 在许多领域也处于弱势地位;然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女性的进一步解放必将出现新的思路和新的前程。
李小江题为《再谈妇女研究和妇女文学》的报告谈了几点对女性文学研究的看法。1 、希望重视学科化建设。2、需同妇女研究、性别研究、妇女运动联系起来。3 、改变目前比较闭塞的情况, 及时了解国外有关动态。
本届研讨会有以下两个主要议题:
一、“我的女性观”。
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 30 位得主中的24 位, “建设奖” 15 位得主中的13位, 共37 位获奖者都发表了自己的“女性观”。她们的女性观有不少共识。比如, 她们几乎都以人为本, 不谈、不属于性别中心主义;但又都看重女性自身特质, 不愿将自己美好的性征被男权中心文化所异化和污染。宗璞说, 女人首先“要获得做为人的一切” , 当“女人不能做人”时, 当“女人为了做人而忘记了自己是女人”时, 都“沉痛得很” ;盛英继续举起她那两面旗帜, 一面“人的自觉”的旗帜,一面“女性自觉”的旗帜, 期待“两个自觉”在“人类良知的基础上真切地统一起来”。
何为“女性性征” ? 方方率真地说, 大家气的女人“个性鲜明, 平等意识强烈, 在社会中向往特立而独行, 追求女性的自我”。她们“虽不讨男人喜欢, 但她们却是真正的女人” ,“是女人的方向”。而“小女人”气, “虽能讨得男人们的喜欢和怜爱, 但毕竟无法显示女性的进步。”她预测,“随着世界的进步, 女人发展个性空间扩大, 小女人将自然减员”。又比如, 她们都强调女性本体精神的优越性, 但又都把女性自尊和自审整合在一起:季红真认为“女性本体精神是超意识形态的, 是自然之一部分” , 它“宽容、博大、善良、智慧” , “热爱自然、热爱和平” , 女性本体精神“是克服本世纪末危机的重要思想资源” , 女性思维方式“是新的世界观与宇宙观的基础”。谭湘也说道, 女性的“母性情怀” , 既适合“女性内部世界” , 也适合“人类末来世界”。
多年从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男士林树明, 他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 认为男人在丧失人性方面甚于女性, 女性比男性更具有人性, “人类解放的征程将由妇女引导”。迟子建、徐坤则从不同角度将女人归于自然, 徐坤认为, 女性的自尊在于“站着时, 就活成一个雌性生物, 优雅, 凛然, 不亢, 不卑, 倒下去,就轰然的, 死成一棵树, 一株枝繁叶茂的植物, 重归于泥土, 滋养大地万物” ;迟子建礼赞女人在生殖中获得的“对生命的认识” , “女性的灵性气质更接近大自然” , 为此, 女人应自觉地树起“__________母性特有的高贵气质。”在坚持女性自尊自信的同时, 张抗抗坦诚地进行自我剖析:“我像所有平常女性一样, 有怯懦、虚荣、狭隘、依赖的习性, 我常陷入鱼和熊掌的矛盾之中, 还有内心深处良知和利益的冲突” , 她认为“女性解放的道路上最顽固的障碍, 是女人自己”。张欣也说:' 我在写作中不自恋, 同时保持清醒的自我批判意识”。陆星儿希望女人不要“太把自己看作女人” , 以致被嵌入某种“既定的角色之中” ;王安忆则觉得女人倘若过于“扩大自我意识” , “陷入内部世界拼命创造幻想”的话, 那么“创造出来的自我是谬误的” , 她希望女性走出误区, 理性地提高自我, 而“真实的自我与提高的自我之间” , 又应保持“一个理性的距离, 这是一种审美的距离、批判的距离” , “观照的自我站得越高, 本体的自我便更真实、更清晰。”刘思谦则认为近百年的女性文学史主线, 是女性“认识自己, 超越自己的历史。”
在对待两性关系上, 她们以“平等和谐”为指归, 反映在创作上, 则希冀获得超性别写作的大家风范;然而, 她们又都感到, 曾被长期掩没、以致行将失落的女性性别意识、性别敏感, 依然不能丢失, “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是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李子云说, “我不赞成妇女自我封闭” , 也“不主张性别对立”。蒋子丹则怀疑“把男人当作敌手的女权运动” , 认为“那是一种人性危机”。林白希望在“个人自由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的同时, “双性和谐成为可能”。金燕玉期待天下男女的性别战争打成平局, 大家留住善根和爱心, 以“共同撑出一片绿荫”。
关于女性创作, 舒婷调侃那些突出所谓性征的俗姿庸品, 她说:“女性文学”假如“只关注女人职务与家务, 或者用放大镜探讨雌性征象” , 那么“不如研究虫子来得实在, 至少对环境保护有益。”翟永明也认为, 女性诗歌创作倘若过分强调女性身份, 而忽略创作最主要因素的话, 那将“陷入一种固定模式” , 她愿“从个体生命出发, 去展现历史和现代生活” , “从无性别的角度面对和把握人类和人性的终极。”她希望女性文学通过“一种超跃的过程”渐入“澄明之境” , 步入“成熟阶段”。
面对当今世界性男权中心文化, 朱虹提出, 人们看女人, 总是联系着她的性的有关功能, “离开了与她的性有关的功能, 女人就没有她自己的角色了吗?”她认为, 从性别敏感的角度看, “我们周围的污染是不少的。”林丹娅剖析了月神故事中“嫦娥=女人=癞蛤蟆”的情节, 剥开了男权文化实质;斯妤表达了女人被男人当作“另类”时的感慨:“多数男人在下意识里, 在内心深处, 是无法平等地看待我们的。”为之, 她要予以“反驳” ;荒林也因为自己在“长大成人”过程中的创伤经验,宣布自己“在大多数情形下”、愿选择“女性主义立场。”然而, 有意味的是, 范小青、残雪和叶梦等谈了不同看法。范小青觉得, “将男人和女人分成两大阵营” , 其实是一件“多余的事情”。残雪认为“现代人的性别意识不是靠大运动、大联络、群起而上可以达到的” ;某些标榜为“女性主义”的作品, 其实正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垃圾污染”和“男权思想”臭味;“真正的女性意识是同现代意识联在一起的” ,“只有突破传统的钳制, 创造出个性化的作品, 女性意识才会包含于其中”。
二、总结新时期女性文学理论、创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 该议题尚未形成系统新见,而乔以刚、谭国根、陈骏涛等代表的发言, 却给人们留下较深印象。他们关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学理性、整合性方面的思考, 颇有启发性。乔以刚《关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认为, 当今“女性文学研究”虽然已在学界“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 开始成为一门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 , 但毕竟是个“新型的事业”。它需要:1 、进一步开拓研究视野, 如古代妇女文学和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台港文学等都应加强研究, 以完善学科结构的科学性。2 、提倡研究方法的丰富和包容。今天, 当女性文学批评界引进和运用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的时候, 应自觉注意中国国情, 并注意避免出现以“我”为中心而排斥其他声音、谋求话语霸权的不良倾向。女性文学研究应提倡多种声音, 提倡学理的探讨和争鸣。3 、抓好基础理论建设是实现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的关键。此外, 乔以刚还提出女性文学研究主体是谁的问题。她认为, “女性文学研究”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学科, 研究主体应同属男女, “男性研究者的富于创造性的参与”将“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前景。”
谭国根(香港中文大学)《心理“换置”与文化“定型”—性别意识与超性别书写》是一篇娴熟地借鉴西方文化, 为女性文学批评、研究提供“学理性”示范的文章。该文通过对弗洛依德从心理分析层面、楚多罗从角色行为层面谈论性别意识和性别取向的分析、比较,提出在当代西方理论中, “换置”理论的意义所在。“换置”理论是解构弗洛依德关于女性意识理论的重要尝试;“换置”理论对女性意识内部蕴含男性意识, 男女共具“双性触感”的“双性共体”理论提供了深层依据;“换置”理论还为男女作家进行超性别创作作出解释, 并将它与“同性恋”创作区别开来。
陈骏涛《关于女性写作悖论的话题》, 对女性文学批评中常遇到的几对“悖论”提出看法, 他认为性别意识与超性别意识, 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 自恋和自审、自强, 内视角与外视角, 颠复男性中心文化与促进“双性和谐” ,这五对貌似悖论的关系, 其实是可以整合在一起的。我们领教过线性思维给研究工作带来的局限, 在女性文学研究中, 理应避免对两个所谓“对立元素”的偏执, 即情绪化地强调一方排斥另一方;我们理应注入“整合性” , 用我们富思辨性的研究成果, 推动女性文学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此外, 研讨会还对自然与女性、台港澳女性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女性文学的出版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04期)